封岩口述 | 日常生活中重建被忽略的真实
封岩镜头下的物品和场景的含义并不仅仅依存于他所设定的距离和焦点。他的画面直率地完成了“看见”,却让人有“视而不见”的感觉,这是因为他传达了更宏观尺度之上的“看见”。
封岩的画面从细节入手,观者所习惯和熟悉的价值分寸和因果关系在这样的体系中得到了更新和超越 。封岩传达的是世界整体的声音,他以影像为手段展现了比常规视点下的事物更具有普遍性和完整性的信息。
在这种影像当中,封岩的目光是无数条探针,并不仅仅集中在某件事物上,而是平行地、无差别地针对所注视方向的所有空间。他没有刻意突出能够撩拨到观者已有经验的那有限的几束,而是让这些探针整体地发挥作用。这个世界随之被阐释为原有的样貌,而不是以人的取舍来定义的样貌。
封岩依靠的不是全知全能,而是他丰富的阅历,尤其是他对视觉意义的反思,以及长期大量的文学阅读和写作实践当中沉淀下来的关于生命和世界的认识和体会,这使他镜头中的画面能够带领观众进入到被屏蔽和遗忘的真实,并且在转换到下一个主题和场景的时候非常自如和简洁。
历经近十年沉淀,在上海沪申画廊,封岩携带 64 件作品回望过去,为观者呈现同名展览“封岩 2005 - 2016”。
封岩,1963 年出生于西安。1989 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旅居纽约多年,现居北京及台湾。他选择接近自身理性倾向特质的摄影作为主要表达方式,不同系列作品主题之间坚定有力的发展出他对于极简艺术、抽象绘画、唯物及客观主义、传统与权力等领域的对话能力,以喷墨打印之成品,不着痕迹的探索视觉艺术史的边界。
封岩以概念影像作品异军突起于中国当代艺术中较少被受关注的摄影领域,并持续的在跨文化的领域里发生影响力。除了当代艺术创作,他也曾笔耕多年,先后著有《终南山》、《大雁塔》、《座椅反弹的声响》等长短篇小说。
ArtWorld 专访封岩
听艺术家逐一还原呈现思考与创作的过程
▍《秩序》系列
我所有作品都与日常相关,可以说是从日常中发现当代性。会关注它们,并非偶然因素,这与我长期阅读、写作的经历有关。在我的小说里,有很多关于细节的描写,甚至是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描写得非常具体,并成为重点。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它不足以构成一个事件,但对我来说,这就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从我最早的《秩序》系列创作开始,会聚焦于日常事物,正是对这一经历的延续。
▍《权利》系列
我对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核安全局等不同的空间进行拍摄,并且更加关注细节化、符号化的东西,使作品被极简甚至是抽象。
在拍摄毛泽东所使用过的车辆时,我并没有将之取名为《毛泽东的车》,而是以车门、车轮、红毯,这种最为简单的名词去概括。观者在看到作品后并不会觉得这辆车怎样,但在此之中却暗含着一个历史事件。我把它们组合起来,又形成一件装置作品。
▍《山石》系列
我的灵感主要是来源于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所著的《空谷幽兰》,书中对于终南山隐士文化的描写,激发我思考。在此同时,我也着迷于山石,往往会对准它的局部进行拍摄。
从 06 年开始,陆陆续续创作至今,这是我跨度最久的一个系列作品。从形式上来看,或许画面并没有多大转变。而拿我最新一幅来进行对比,会发现作品较之以往,现在的更趋于极简,甚至都看不出山石的形状,全是一些微小的纹理,从中我逐渐赋予它抽象化。
▍《纪念碑》系列
本次展览完整的展现了 14 件《纪念碑》系列作品。大约在 2008 年初,我开始着手找寻公共与个人使用的物品,包括农业展览馆的皮椅、电风扇、沙发、自行车等等。在将它们摆放到工作室之后,我就使用白墙和水泥地,打一个简单的灯光,这种极简的方式,把物品放在画面中心,作为肖像来进行拍摄。
尤其是这 4 件关于档案柜的作品,通过拍摄它的正、侧、背面,来产生一种拍摄“嫌疑人”的错觉。提到“纪念碑”,大家一般会将之与非常宏大的事件相联系,但于我而言,最能够影响自己的,实质上就是那些极为日常的事物,从中它们构成了我的纪念碑。
▍《迷幻的竹子》系列
2007 年左右我去了纽约,在惠特尼美术馆看到展览“爱的夏季:迷幻时期的艺术”,里面包含了大量的霓虹灯色彩,当时我就想是否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现作品。恰好霓虹灯是一种光源,摄影也需要光,把它们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我的《迷幻的竹子》系列。
当然画面中并非正真正的竹子,只是我的一种意象,尤其是这幅《迷幻的竹子 - 07》,把它旋转过来,就好似绿竹一样,但我同时又不给它真正的竹子感觉。
▍《器材》系列
《器材》这一系列作品其实我之前就有创作,只是一直没有放到展览中呈现。它取材于过去的一些杂志、图录,我将之放大到一个需要的尺寸,并进行扫描、复印,由此画面也产生网纹的效果。原则上来说,这些图像原先只是一种文图信息,而我又赋予它一种新观念,来重新阐释“复印”的含义。
从画面上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五、六十年代的摄影器材,并非现在数字化的,虽有距离感,但又与我所做的影像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吻合。除此之外,还有风景、动物、花卉等题材,都是非常日常的。本次选取一张作为主视觉,或许之后也会继续创作这一系列。
▍绘画之侧
绘画首先是我个人的私密性表达,是我思考的过程。而在画画之后,我又发现那些画布的侧面,由于颜料的滴落和溢出而形成的不规图案,是不经我控制的。于是我将这些等大的 1.8 米 x 1.5 米的画框捆绑起来,延续《纪念碑》形式,进行“肖像式”的拍摄。
另外,在《画的侧面》与《垫画的木块》中,我还运用微距拍摄的方式把画面放大,使木块、局部的画布成为核心。平时我们容易将之忽视,而在放大后又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观,并形成一种三维雕塑的错觉。从中,我在尝试探索绘画、雕塑与摄影之间的界限。
▍《唐陵深草》系列
其创作灵感同样是来源于一本书,即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所写的《长安史记考》。1910 年前后,足立喜六来到陕西,对西安及其周边进行实地考察,他先后前往碑林、大雁塔、小雁塔、汉唐十八陵等地,并站在古迹前逐一合影。
这促使我想到要用自己的方式在来拍摄汉唐十八陵,同时我也并非是将作品与宏大的历史、纪念碑相联系,也无关乎权利。于是就用一种极为抽象的方式去拍摄陵墓周围那繁茂的野草,在回归自然的同时,也为观者提供一种神秘的想象之感。
/ 相关展览 /
---------
©微信内容版权所有,转载或引用须经艺术世界公众号允许
文:ArtWorld
图:展览官方
编辑:ArtWorld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精彩】
治愈 の 一周 | 2016 第 44 周(10.31 - 11.6)展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