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World 新刊 | 驻地 Artist - in - residence
《艺术世界》314 期
驻地 Artist - in - residence
全线上市 !
戳左下 [ 阅读原文 ],进入小仓库购买
在 21 世纪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旅行与迁徙从未像今日这般便捷。不拘泥于既定框架的艺术家则是频繁旅行者中的主要构成群体,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驻地”的方式在世界各地游走停留,与陌生的地点交换彼此的痕迹。
“驻地”又称“驻留”,指以艺术家为主的,包括学者、策展人、作家等在内的各种类型的创作者,离开自己固有的生活工作环境,在驻留项目组织者的支持下,在一段特定时间到一个新地点、新情境去开展创作、研究和资料搜集。从艺术史的角度,驻地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早在 17 世纪,隶属法兰西学院的罗马梅蒂奇别墅已经开始接待法国艺术家、学者、建筑师进行工作学习,这应当算作最早期的驻地实践。
而如今,该项目在文化经济环境的波动中依然坚挺地延续。驻地的主办者形式多样,它们包括:国家(政府)、学院(研究机构)、财团、企业、美术馆、艺术空间、艺术节、国际性艺术项目、艺术家(自组织),等等。而驻地项目的目的也非常多元,包括:活化本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培育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年艺术家;构建收藏;促进跨国、跨地区交流;支持特定创作类型的实验;等等。
艺术世界 | 策划,杨圆圆、蔺佳 | 责编
/ 长读 : 驻地 /
过去几年在中国,驻地经历开始频繁地出现在艺术家的简历中,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机构展开了支持驻地创作的项目。我们希望本期的“长读”可以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驻地的窗口。然而,我们并非妄图在有限的篇幅里对世界上数不胜数的驻地项目进行总览,而是精选了十余个不同类型的案例,并通过呈现主办者与参与艺术家不同立场的讲述,来对照和探讨双方在需求对接方面的空隙,以及揭示和理解双方在驻留过程中萌生的焦虑、做出的抉择、与产生的种种问题。频繁的驻地创作是否有助于艺术家建立自身的艺术创作脉络?机构如何通过驻地项目的把控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在全球化和在地性的两种引力之下,驻地项目的参与者将如何正视自己所处的身体位置?
▷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美术馆为何要做驻留项目?
(蔺佳|采访)
▷ 红门驻地:15 年、9 处工作室、800 驻地者
(栾志超|采访整理)
▷煤气厂空间与三角网络:驻地是一份礼物
(聂小依|文、采访)
▷ 器·Haus 空间:自我边缘化是保持独立的基础
(杨圆圆|采访)
▷伯斯·克里什阿姆特瑞:双年展上的驻地艺术家必须为美术馆所预见的未来指引方向
(栾志超|采访整理)
▷海豹脱下外衣的日子——施昀佑的北极驻留故事
(张小船|采访 )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打造开放的国际实验室
(赵辞|采访)
▷“实践论”:认识当代情势,构筑一种青年思想共同体
(潘赫|文)
▷张文心:临时的乌托邦与小片的真实
(张文心|文)
▷350 年历史的梅蒂奇别墅驻留
(李丹丹|文)
▷中国驻地艺术项目入门——从点击鼠标开始
(谭昉莹|文、采访)
▍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美术馆为何要做驻留项目?
▲驻留韩国艺术家丽恩(Ryu Eun) 的工作室,2016 年 6 月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分馆证大朱家角艺术馆地处上海唯一的水乡古镇朱家角,自 2010 年以来,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艺术家已在这个位于城市边缘、传统与现代交叉点的独特空间进行了绘画、涂鸦、空间、影像等各种类型的创作尝试。策展室总监颜晓东在采访中谈到与美术馆对本地艺术生态融入等问题的理解。而目前的驻地日本艺术家山田健二在采访形容,“对我来说, 评判驻留项目的设施环境、预算的规模大小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能同心协力在现实世界发现一条可行之道。”(蔺佳|采访)
▍红门驻地:15 年、9 处工作室、 800 驻地者
▲装备齐全的艺术家工作室,包括私人工作间、厨房、卫生间和跃层卧室,红门画廊|图片提供
红门驻地由红门画廊创始人布莱恩·华莱士(Brian Wallace)于 2001 年创办于北京,迄今为止已经为 800 名左右的艺术行业从业者提供了驻地服务。 本次我们采访了红门驻地项目目前的负责人雷恩得(John Lui),以及红门驻地的三位驻地艺术家——大卫·格姆斯(David Gumbs)、丹尼尔·卑根(Daniel Began)、 帕翠西·维拉洛伯斯·艾克维利亚(Patricia Villalobos Echeverría),分享驻地经验的同时,也讨论中国驻地项目的现状及驻地项目的运营。(栾志超|采访)
▍煤气厂空间与三角网络:驻地是一份礼物
▲2015 年 9 月重新装修后的煤气厂空间,摄影:Ioana Marinescu,Gasworks|图片提供
创办于 1994 年的煤气厂空间(Gasworks)是一家集合工作室,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与常规展览的非盈利机构。与此同时,它也担当三角网络(Triangle Network)的主要运营者的角色。这个由艺术家工作坊而建立起的艺术家联盟于起始于 1982 年。如今,工作坊的地点除了最初的英、美、加的“三角”, 也包括多个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国家。煤气厂空间的总监阿莱修·安东尼奥利(Alessio Antoniolli)在采访中形容驻地是机构和艺术家的关系中很特别的一种——“私人的连结,在三个月里如同家人。最好的驻地项目就是机构和艺术家朝同一个目标努力,而双方在过程中成为了同伴。”(聂小依|采访)
▍器 · Haus 空间: 自我边缘化是保持独立的基础
▲2014 年 11 月,RED LINE 国际艺术家工作坊生活照
地处重庆黄桷坪老川美校区的马路对面,器 · Haus 空间早在 2006 年就展开国际艺术家的驻地项目,长期以来对该区域甚至整个重庆的艺术生态都起到了重要影响,并在非中心城市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工作体系。这个系统既包括与在地艺术家与艺术生态之间的互动,也包括机构自身强调的通过艺术实践来输出建构价值观点的内容。(杨圆圆|采访)
▍海豹脱下外衣的日子 ——施昀佑的北极驻留故事
▲北极冰川,施昀佑|图片提供
2015 年夏天,施昀佑(Ayo)获邀参加一个北极圈航行的驻留项目(The Arctic Circle)。2016 年,施昀佑在纽约 PRACTICE 空间的展览“海豹脱下外衣的日子”即以这次旅行为起点。“很多探险者沿途会发生各种意外,但航程不能停,这是航行中很重要的事情。其实蛮哀伤的,特别是旅行的时候,离开一个下锚的地方, 就也许再也不会回来,在那边发生的事情也就像个梦一样。”(张小船|采访)
▍临时的乌托邦与小片的真实
▲白马,张文心|图片提供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去驻地不再是缘自对日常生活的软弱逃避, 在纷繁复杂而又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临时的乌托邦在瞬间便会烟消云散。短暂的驻地项目也并不能使创作者深入地去理解一个陌生的地方及其居民,但它会在创作者新鲜的眼睛中反射出小片的真实,每一片都具备了演化为各种故事的可能,每一片也都改变了创作者本身。很难说我在那些驻地都留下了什么,作为一个没有具体停留原因的奇怪访客,我想,驻地艺术家给当地所留下的最有趣的东西,也许就是他/她一举一动的格格不入,这种异质性的存在将日常的现实割破,透过小孔的所显现的,也是一种来自别处的真实。 (张文心|文)
▍中国驻地艺术项目入门 ——从点击鼠标开始
▲“中国艺术交流”(China Residencies,www.chinaresidencies.com)网站首页界面
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驻地艺术项目,对现在的许多艺术家来说并非一件难事。全世界多如牛毛、形式各异的驻地项目,在发达的互联网加持下,不断地向艺术家们传递着各类申请信息,比如大型的目录式网站 Resartis,RU 等。然而,就像艺术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一样,中国驻地艺术项目的发展也仿佛在一夕之间崛起(相比于欧美各国渐进式的发展速度),融入浩浩荡荡的全球化步伐中。但独特的政治特色,微妙的互联网环境,以及并不健全的文化基础建设,使得中国的驻地艺术项目偏居地球一隅,在一片特殊的土壤中发展出带有自身 地域特质的形态。这样的环境下,一个专门致力于介绍和传播中国驻地艺术 项目的网站“中国艺术交流”则应运而生。网站的创始人是两个美国姑娘,在 2009 年左右分别以总监和实习生的身份在北京的红门画廊驻地项目工作,因此她们也是中国驻地艺术项目最切身的体验者和实践者。(谭昉莹|文、采访)
/ 展评 : 扫描全球 12 个重要展览 /
▍故事新编
美国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
2016.11.4 - 2017.3.10
题目本身借鉴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将“叙事”这一古老的艺术创作手法引入当下的语境,探索新的可能。它的作用在这里是双重的:展览作为诸多艺术家作品的集合,其自身形成一个宏观的叙事结构;艺术家调用所有的感官元素,建筑一个微观世界,而故事的讲述就在建筑的过程中完成。(黄青|文)
▍梦境:沉浸式影院与艺术,1905 - 2016
美国纽约|惠特尼美术馆
2016.10.28 - 2017.2.5
在纽约惠特尼美术馆开幕的“梦境:沉浸式影院与艺术,1905 - 2016”(Dreamlands: Immersive Cinema and Art, 1905 - 2016)集结了反应各种“沉浸”变迁的作品。与其说它关于“影院与艺术史”,不如说是当代艺术家们对前数字时代科幻作品的追思与对于信息技术现状的批判。(王婧玮|文)
▍陈劭雄个展
中国北京|博而励画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2016.10.29 - 12.4 / 2016.11.27
这是陈劭雄的现在进行时,即便他开始面对生命的终极问题,也依然能举重若轻。作品严肃、悲伤,但并非绝望、窒息。面对荒诞的现实,陈劭雄以边缘人的姿态维护主体性本身,以记忆作为反抗时间的利器。不论他正处在何种境遇下,我们都有理由相信他已“万事俱备”,将随时为了理念和信仰去付诸努力与行动,他过去也的确这么做过了。(Jerome Araki |文)
▍费利克斯·冈萨雷斯 - 托雷斯
中国上海|上海外滩美术馆
2016.9.30 - 12.25
冈萨雷斯用糖果(的重量)、年份等方式为人肖像。于此,两位策展人也用一个在外滩美术馆的展览完成了一幅冈萨雷斯 2016 年在上海的肖像,艺术家似乎被消解了,但又似乎在虎丘路 20 号的每一个角落。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宁静、适宜的午后,凝视、伫立、呼吸,感知宁静、温柔、善意和美。但与此同时,造就这一切的争议,痛苦、恐惧和死亡似乎被简化了,如同沉思被简化成了轻盈。(弗生|文)
/拉页 /
▍何不再问: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
中国上海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6.11.11 - 2017.3.12
/表演 /
▍我们独自上演(上)
▲沙巴拉拉·瑟福,《蓝宝石》(Tschabalala Self, Sapphire ),布面油画与染料,152 × 213 cm,艺术家|图片提供
年轻一代的非裔艺术家正在改变美国当代艺术创作和艺术家的社区蓝图,他们受过良好的专业艺术教育,也具备互联网生活、流动身份、模糊的性别等特质,“黑人表演性”一词可以涵盖他们在群体性文化生产过程中的自我身份建构。(富源|文)
/做书 /
▍邵维:书与绘画的齿状关系
邵维喜欢用强烈的视觉去看这个世界,喜欢在复杂的想象中进行情感表达。然而,她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本身却极为冷静。她的书有点介乎于绘画与设计之间。在她看来,“书”这一载体特别适用于收纳与归总,但这并不特指文献性的聚拢、编纂、整理或沉淀,而更倾向于一种延伸,一种嵌入。书成了她绘画创作的一部分。(邵维|口述、图片提供,小灰|采访、整理)
文、图: ArtWorld
编辑:ArtWorld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