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港味"走向"合拍",《春娇救志明》也救不了这个趋势
不管是春娇救了志明,还是志明救了春娇,谁也改变不了港片变身合拍片的趋势。
回归“港味”的《春娇救志明》
4月28日,彭浩翔把一堆荤段子、小粗口、鸡零狗碎的爱情片断,甚至恐怖怪兽、外星人科幻,攒到一块搬上了大银幕,为观众奉上“志明春娇”系列第三弹——《春娇救志明》。该片上映首日票房达到2851万。
可以说,《志明与春娇》系列称得上是香港爱情电影的范本。从2010年至今,七年里完成三部曲,并且每部都保持着不错的口碑,这在爱情电影中实属不易。而纵观香港电影市场烂片云集的当下,《志明与春娇》系列也如春风拂面般令人眼前一亮。
然而有着强烈港片色彩的该系列,在第二部,为了迎合更广阔的内地电影市场,故事背景便由香港转变为了北京,虽然有杨幂和徐峥等内地演员加盟,该片却也因为失去香港文化的土壤而导致口碑下滑。
这次的《春娇救志明》可以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重新回归,故事不仅重新回到香港,确保故事的“港味”,并且让男女主角继续施展“毒舌”功力,使得金句迭出,笑料不断。可以说,该片从上映至今,屡现朋友圈、频遭热议,也与其回归后的“港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内地香港“合拍片”成主流
近年来,港片已死言论甚嚣至上。据香港影业协会数据显示,港片黄金时代以1993年为例,香港当年电影产量为242部,且基本上都是在香港本地拍摄。而20年之后,2003年,本土港片上映只有42部。而至此之后,再也没有发布《香港电影市道整体情况》报告了。
如今,真正的香港本土电影已越来越少,大多影片都在玩转“合拍”套路,并成为主流模式。数据显示,2015年,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全年共立项48部。其中,《捉妖记》以24.39亿元人民币创华语影片票房纪录。2016年,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的数量稳步上升,立项升至54部。此外,在2016年国产影片票房排行榜前十位中,《湄公河行动》、《澳门风云3》、《北京遇上西雅图2》、《叶问3》等4部电影均为内地香港合拍片。
然而面对香港电影的困局,合拍模式可以说是既救了香港电影,也摧毁了香港电影。如今的香港电影,早已失去原有的特色,少了应有的“港味”。可以说,现在或许到了港片被重新定义的时候。
从香港十大电影公司看港片“变千”
香港电影早已远离了它的黄金时期,而那个辉煌时代所造就的香港十大电影公司,如今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些曾在电影市场叱咤风云的公司沉浮背后,却也演绎出了真正的“港片风云”。
从六七十年代的邵氏一家独大,到八九十年代的百家争鸣,再到十大电影公司的分庭抗礼。可以说,那个黄金时代造就了香港电影公司群雄并起的格局,并为一代人奉上了回忆杀式的经典影片,如《警察故事》、《瘦身男女》、《少林足球》、《阿飞正传》等。如今,这些公司现状如何?有的卖情怀,有的易主,有的在转型,还有的有未完没有待续……
邵氏兄弟“炒冷饭”
暂不说其他香港电影公司如何,曾在成立后30年间几乎垄断香港电影业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如今的发展也是不温不火。2013年至今,上映的6部影片,除《使徒行者》、《宝贝当家》豆瓣评分达到6以上,其余均为4、5分水准,堪比烂片收割机。此外,近年来不断“炒冷饭”的邵氏,也被网友频频吐槽水准低,其中,《冲上云霄》电影版豆瓣评分仅为4.4。而被曝处于筹备中的经典IP《大时代》、《上海滩》,也不被业内看好。
寰宇贩卖片库找出路
曾经那个以《少林足球》获得超过6000万票房,成为当时香港史上最高票房华语电影的寰宇,此后或许将彻底改行。据此前媒体报道,寰宇已把电影库(包含202部电影)卖给爱奇艺,作价1.78亿元人民币。对此,寰宇影片的母公司寰宇国际金融称,卖影库得来的钱,其中一小部分拿去还集团的贷款,剩下的钱则用来发展集团的证券交易及孖展融资业务。
此外,根据寰宇国际金融2016年财报显示,与电影相关的业务(电影发行及放映、授出及转授电影版权)收益已经由15财年的58.5%降低到37.2%。而在售卖片库之后,寰宇国际又再次宣布拟配售3.2亿股筹资1.59亿港元,用于发展该集团的孖展融资业务。这样一看,曾经风光一时的寰宇电影业务,已经逃不过被寰宇渐渐打入冷宫的命运了。
嘉禾易主变为内地公司
嘉禾最辉煌的时候,也是香港电影最鼎盛的阶段,曾捧红李小龙、成龙、洪金宝等若干知名影星,与同为传奇的邵氏“银海争霸”,让导演唐季礼感叹“嘉禾是许多香港电影人的出身地,试问我们那年代有几个未打过嘉禾工”。
但如今的嘉禾早已风光不再。由于香港电影市场整体不景气,嘉禾拍完2003贺岁片《行运超人》后就没有再开戏。加上投资房地产不利,上市公司被指违规停牌等一系列打击,嘉禾娱乐亏损连连,频现收购风波,并于2007年易主橙天娱乐,作价2亿多港元。自此,橙天成嘉禾第一大股东,橙天董事长伍克波任嘉禾董事长,这一度成为当年中国电影界最轰动的消息。
还玩电影的更多选择合拍片
随着香港本土电影的不景气,不少香港电影公司选择与内地合作拍摄电影,如寰亚电影、英皇电影等。而寰亚更是于2009年在内地成立全资公司。如今,寰亚的内地子公司财务情况良好,2017年上半年净利551.70万港元,同比增长126.92%。
成立于2000年,已投资拍摄了超过100部影片的英皇电影,同样看好合拍片,先后共参与制作了多部合拍佳片,如《私人订制》、《北京爱情故事》、《非诚勿扰2》、《让子弹飞》等。可以说,英皇电影从成立伊始就在面临华语片市场的大变局,不断加深与内地的合作也成为其制片重点。
文艺感爆棚的王家卫也同样入了合拍片的坑,他所成立的泽东电影有限公司,因《重庆森林》、《春光乍泄》、《花样年华》、《2046》而被人熟知。如今,销声匿迹多年,并于去年复出荧幕的泽东电影,为观众奉献的同样是一部合拍片,这就是它与阿里影业、和和影业联合出品的《摆渡人》,豆瓣评分需只有4.0,但烂片背后也诠释着合拍片这个势不可挡的电影模式。
此外,香港十大电影公司的其余几家,如中国星电影、美亚电影和天下电影制作公司,也在合拍片的道路中摸索着。而位列十大的东方电影,自2012年《浮城大亨》、《大闹天宫》之后,便无产出。是否会如泽东电影那样,多年后携合拍片复出,也可猜测一二。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