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的谦卑(吴蔓玲)
本文原刊于《举目》80期和官网2016.12.07
记得刚到美国读研究所时,在校园找打工的机会。头一次应征的工作是计算机技术员,负责解决学生或教授的计算机问题。
面试十分顺利,所有的技术问题,我都有问必答,且回答得很详细。面试结束时,主考官却劈头告诉我,不录取我,理由是“我问的问题你都回答了,且回答得很好。题中有些知识,你在履历表里没有写的,而你都会。我不能雇用不肯定自己懂多少的人。”
从小受教,只懂了5分,就不要说懂10分,甚至连懂多少都不必说──这是做人的谦卑。在这件事情上,我错在哪里?是文化差异?还是我误解了谦卑的涵意?
会吃大亏?
整个社会大环境告诉我,持守谦卑的原则,可是会吃大亏的!
然而,圣经告诉我,谦卑的好处太多了,诸如:主拯救谦卑人(参《伯》22:29;《诗》76:8,149:4);上帝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人(参《箴》3:34,22:4;《雅》4:6;《彼前》5:5);凡谦卑像小孩子的,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参《太》18:4)。
难道人谦卑的好处,只在灵性方面,甚至是死后的永生而已?不见得吧!耶稣在登山宝训的八福里,提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太》5:5)。不但如此,《诗篇》里也有类似的经文“谦卑的人必承受地土,以丰盛的平安为乐”(《诗》37:11)。
这两处经文里的“温柔”和“谦卑”,英文圣经都是用同一个词“meek”。并且,英文圣经里提到的谦卑,多半也是用“meek”这个词。
这两节经文告诉我们,谦卑的人会承受地土,并享丰盛的平安,也就是十分的平安。
在犹太人的观念里,“地土”是极其重要的。他们的先祖在旷野漂流40年,等的就是要进入应许之地。他们一再悖逆上帝,受到的惩罚就是失去了应许之地,流离他乡。他们亡国两千年,直到1948年建国,至今仍必须为土地而战。
因此,对犹太人而言,承受地土和享受丰盛的平安,意味着可安居乐业在应许之地。对基督徒而言,则是意味着谦卑的人可以进入且安居于上帝给我们的应许之中,涉及生活的全面性。显然,谦卑也会带给人生命中实质的好处。
战马的品行
谦卑有那么多的好处,那怎样才是圣经所说的谦卑呢?英文圣经用“meek”这个词来表达谦卑。
虽然近百年来,这个词已渐渐失去正面、积极的意涵,反倒带有软弱甚至懦弱之意,但百年之前的人,可不是如此意会“meek”的。他们用“meek”来描述良驹,尤其是无惧上战场的战马。
若是看过史蒂芬.史匹伯执导的电影《战马》(War Horse, 2011),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陪伴人类上战场的战马的故事,或可稍稍体会战马所引申出谦卑的涵意。
一匹好的战马,必有强健的体魄、勇敢的精神,能不畏耳边飞逝的子弹和隆隆的炮火,顺服骑士的命令奋勇向前。行军时,无论风吹日晒,还是暴雨来袭,即使不得不拉着沉重的大炮,也会坚忍前进。
谦卑的人亦是如此。他们拥有强大的能力,以及坚忍的性情,勇敢不畏攻击,在艰困中,不受惊吓,仍全然顺服主的带领而前进。
“自吹自擂”?
圣经用谦卑一词,描述过两个人。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其实都是指着自己说谦卑。
试想,要是在生活中遇见哪位仁兄,拍着胸脯说:“我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大家肯定会哑然失笑——单凭这句话,大家就可以说他骄傲了。由此看来,圣经所定义的谦卑,与我们文化中中的谦卑,显然有差距。
头一位是摩西。《民数记》记载,摩西在面对毁谤时,没有为自己辩解,但上帝为他出头。《民数记》中有一句:“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民》12:3)大家没有忘记吧,《民数记》是摩西执笔的。
另一位在圣经里自称谦卑,还要大家向他学习,并且夸下海口,说向他学习谦卑的人,心里就必得安息的——那就是救我们脱离死亡、进入上帝国度的神子耶稣(参《太》11:29)。
圣经是上帝所默示,会如此记载,显然是要叫我们从摩西和耶稣的身上学习谦卑(参《提后》3:16)。他们胆敢自指谦卑,足见他们清楚认识自己。摩西是如此,主耶稣更是不用提。清楚认识自己,也是谦卑人的特质之一。
内外的力量
从外在看,摩西接受的是当时最好的教育——王子的教育。他带领两百多万以色列人脱离埃及,流浪旷野40年。毋庸置疑,他是伟大的领袖。耶稣,更是道成肉身的神子,拥有医治、赶鬼、平静风海等权能。这正是“meek”所意指的拥有强健的能力。
而他们在世完成上帝所托付的使命,都显出“meek”的内在素质──坚忍不懈、强韧自制、勇敢、不畏外在的攻击、在艰难困境中仍全然顺服上主的带领而前进。
摩西带领百姓出埃及,刚开始时,不但埃及王威吓他,就连他自己的百姓也不挺他。等出了埃及,百姓仍常常对他抱怨连连。甚至他自己的兄、姐,也都毁谤他。面对这样的困境,他没有退缩,也没有撂挑子不干,反而仍在上帝面前,为百姓的好处代求。
不过话说回来,摩西也有一次烦透百姓的抱怨,发了脾气,没完全遵照上帝的旨意行事。这次不顺服的代价,是上帝不让他进入久昐的应许之地。对此,他没有对上帝耍赖,也没有怪百姓连累了他。他把上帝的荣耀和民众的利益,放在他个人的利益之前。有一次他为以色列人求情时,宁愿自己从上帝的册子上除名,换取上帝对以色列人的饶恕。在摩西的字典里,没有个人利益。
耶稣在世,更是展现出谦卑的美德。《腓立比书》2章描述耶稣的谦卑,最为贴切:“祂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6-8)
其实,耶稣被捉拿,上十字架时,大可施展权能,也可祷告求天父差派12营天使来救祂。但是,祂选择骂不还口,受毒打不发怨言,心甘情愿上十字架,只为完成天父的救恩计划。
不要以为,祂是神子,这样做是容易的。路加描述,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为自己祷告时,极其伤痛,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参《路》22:44)。尽管伤痛到极点,耶稣还是定意舍己,不计代价,顺服天父的心意到底。这是真正谦卑的韧力所在。
大师法兰克
尽管有谦卑美德的人不多,但也有不少人在历史长河上,绽放出谦卑的光芒。虽然他们多半不为后世所知,同辈的人也不见得明白,但上帝知道!法国音乐家法兰克(Cesar Franck, 1822-1980),就是其中的一位。
法兰克是音乐大师级人物,造就不少下一代著名的音乐家。然而,当时他在人们眼中,不过是一位音乐学院教授,兼教堂驻堂乐师。
法兰克和巴哈一样,所写的曲子、所演奏的诗歌,都是为了赞美主。他的学生丹第(Vincent D’Indy),是第一位为他作传的人。他说,法兰克对“自己作品的信心,与他对上帝的信心结合在一起。并且,他一生演奏和作曲不仅是为了给人聆听,更是‘竭尽全力为上帝和为自己的良知而做’。”(注1)
那时代的音乐人,攀比,争竞,彼此排挤。然而,法兰克完全没有这样的恶习。他慇勤好客,欢迎朋友和学生随时造访。因他那父执辈般的关爱,以及对信仰的身体力行,大家都叫他“法兰克神父”。
他的谦卑,更是那时代的奇迹。他并不把自己的看法太当一回事。
丹第说,法兰克对自己所作的曲子犹豫不决时,总喜欢和学生分享自己的疑惑,询问学生的意见。一次,他拿自己曲子的两个版本,给音乐后进杜普意(Sylvain Dupuis)看,问他哪一个好。杜普意看多了音乐人的固执、独断,被法兰克吓了一跳。他轻声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没想到,法兰克回答:“问题解决了,我就采用你的意见!”
也许你会认为,法兰克天性优柔寡断、没主见。其实恰恰相反。他的不少曲作,尽管留芳后世,但在头一次发表时,被大众批评得一无是处。人们的反应,从来影响不了他的心境,和他对自己作品的肯定。
他写的D小调交响曲,就是一例。他头一次公开演奏这首交响曲时,被大众批评为“彻底的失败”。演奏会后,他的学生担心法兰克伤心,他却荣光焕发。
没有出席演奏会的妻子问:结果怎样?观众反应如何?掌声反应如何?法兰克回答:“哦,太美妙了,就像我预想的一样。”如今,这曲子已成为交响曲的经典之作。
这样的事,不只一次发生。一般人面对观众的冷漠反应,总免不了沮丧。然而法兰克总是以长远的角度看问题。他作品是献给上帝的。他已经竭尽全力。这就够了。
人们想不通,他怎么会有这样的质量:不屈不挠、不受社会大众品头论足的影响,却又常愿意聆听他人建议?殊不知,这正是谦卑的表现。
“己”的分量
要如何才能活出大有能力、坚忍不懈、强韧自制、勇敢、不畏艰难、不受惊吓、定意顺服主人的带领等谦卑的特质呢?
谦卑所展现的生命力量,来自“向主虚己”。要知道,基督徒讲求的谦卑,是有针对性的,就像战马效忠骑士。这一点,在耶稣、摩西、法兰克,以及历世历代许多基督徒身上都可看到。
20世纪初,上帝大力使用的布道家史威格(Smith Wiggleswroth, 1859-1947),原是水电工,53岁才开始医治布道事工。据说他曾祷告使23人复活,神迹奇事常常随着他。他并不只在大聚会时才行神迹。他以怜悯的心,无论是搭车、探访,随时随地领人归主。
他的秘诀在于:常常思想主,与主联结。有人描述:史威格每回祈祷,不会超过15分钟,但也从来不会相隔30分钟不祷告。他就是这样,透过读经和祷告,一直把心思放在主的身上(注2)。
史威格有个座右铭:“全是己,就没有上帝;少有己,就多有上帝;没有己,就全是上帝。”(注3)也就是,人愈少有己,愈多有上帝,就愈谦卑。
“没有己,就全是上帝”,正是谦卑生命的极致──活出基督内住的丰盛生命内涵,让基督的大能在自己生命中彰显。
注:
1. Spiritual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by PartickKavanaugh, Zondervan Publisher House, 1996, pp. 121-130.
2. Smith Wigglesworth-the Secret of His Power, by Albert Hibbert, Harrison House, Inc.,10th Printing, 1982, pp. 14-18.
3. All of self, none of God. Less of self, more of God. None of self, all of God.
作者现居加拿大。
联系我们
投稿:bh_editorial@ochwxy.org,请务必注明“投稿给《举目》”。并附中英文姓名、笔名(若不想用真名发表)、电邮、地址及作者简介或相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