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论五项修炼之总纲:除了答题技巧,更需能力训练@螃蟹老师

2017-08-13 螃蟹 公务员考试申论好词好句

注重能力、注重积累、注重方法,终能突破。

@螃蟹老师 申论五项修炼之总纲


1  之所以要重新撰写申论辅导的系列文章,源于深感考生在复习中遇到的两个问题:一是对新手而言不知道如何备考申论;二是有基础者往往遇到瓶颈,一次次原地打转甚至后退,很难再提高申论分数。这其实都与现在我们能接触到的辅导书籍或课程有关。市面上申论辅导资料几乎千篇一律,用大量篇幅来讲申论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阅读如何读,概括题怎么答,分析题怎么答,作文怎么写等。就好像要考申论,就得看这些。

2  技巧只是辅助性的,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能力,并且申论大纲明确说明申论是考察各种能力的考试。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道理,原来能提起60公斤的东西,经过别人指点,几天后掌握了技巧,最多也就再提高10公斤,自己的体量在那儿,体能在那儿,要想再提高,还需要体量、体能、协调、长时间练习等各种因素的配套。申论也是一样,备考申论至少需要在五个方面进行能力训练。

3  第一,真题训练。这是备考申论最基本的,初学者通过看真题至少了解申论怎么考、考什么;同时也是最根本的,真题是下一年出题的参照,以前怎么考,以后也这么考,每年变化不大。把真题研究透了,等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具有预测能力。接下来我们会一起来研习申论历年真题。

4  第二,思路训练。申论答题是有基本的思路原则指导的,思路决定方法,思路也可以纠正方法技巧。由于申论从来不公布标准答案,市面上辅导资料各种技巧方法也只是猜测,并且大半都没用,甚至错误。比如申论答题一个根本要求就是结合材料,叫做从材料出发,避免模式化。而备考中,就像这几年比较热的事务类公文写作的题型,我们总希望把各种公文写作思路都记住了,到时考试时候能够用上,这种先背下一个东西,然后到材料中找要点来填充事先想好的一个框架,能说是从材料出发吗!说明这种方法是不符合申论思路的。

5  第三,逻辑训练。申论最看重的一个能力其实就是抽象概括能力,从阅读到做题,每时每刻都在用。而不可否认,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我们擅长的是具体的东西,不善于抽象,有技术无科学,有圣人立言立行之信条,无纯粹思辨的哲学论述。看到申论材料也是一样,大量具体的材料,怎么一点一点准确抽象概括出来,这是申论大量用到的。没有这种能力,我们就很难理解要点为什么是这个而没有那个。逻辑能力是需要我们利用十天半个月专门去训练的,至少能够应付这门考试。

6  第四,观点和语言训练。申论命题依托的材料是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评论。这里面充斥着大大小小的观点,如果平时对此一无所知,理解起来也是比较吃力的。所以,申论备考还需要平时多接触一些社会问题的观点,以及表达观点所利用的语言体系,毕竟申论最后是要写出来的,语言是否内行很关键。观点和语言是一体的。语言是依托于特定的观点的,抛开观点来记语言,记了也记不住,用不上,很快忘掉;观点和语言是需要有人带着一起积累的,书上只告诉我们平时要多看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半月谈等,但是具体看什么、怎么看、怎么有效,怎么用,这些才是最重要的。有人带着你一起看,告诉你怎么用,要花细致的功夫来提高能力。

7  第五,国策训练。除了语言和观点,从大的方面来看,还需要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理解发展改革的国策。这样才能从更高层面上阅读和理解材料涉及的问题,理解题目为什么这么问,我应该怎么答。尤其是那些遇到瓶颈的同学更应该在这方面有个提升。当然,我们不需要去读印在书上的那些党的决议、政府规划、热点总结,复制的东西不走心,看了也似懂非懂,看过就忘。我们需要的是怎么把国家政策说的连一般老百姓都听得懂,只要懂了,我们就等于站高了一个台阶来答申论。

8  上面申论备考的五个方面,会在以后每天给大家陆续推出一点,暂且称其为申论五项修炼,分别是申论五项修炼之国策篇、观点与语言篇、逻辑篇、思路篇和真题篇,分别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

9  下面是申论的训练体系图:


@螃蟹老师 申论五项修炼 下期再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