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李玲谈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流变(1949-1985)——时代命题下女性主体意识的多维探索

小说月报 2022-04-10

2021年9月24日下午,“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了北京语言大学李玲教授题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流变(1949-1985)》的专题讲座。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伊朗德黑兰大学、阿拉麦·塔巴塔巴伊大学、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与伊斯法罕理工大学、埃及英国大学与明亚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中文系学生,以及来自“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化笔译工作坊30个不同国家的学员们共200余人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课程。

在当代文学创作的历史进程中,女性作家的笔触曾辗转于宏大历史,于革命意识形态下主动探寻真挚细腻的情感;亦在新时期反映时代主潮,在叛逆与反思中坚守人本精神,多维度探寻女性主体意识,呈现出人的文学的先锋品格。

李玲教授将当代女性文学划分为新时期以前(1949-1979)、新时期之初(1980-1985)、新时期后期(1986-2000)及新世纪(2000至今)四个时段。本次讲座着重前两个时段,讲座中,李玲教授从女性文学与宏大历史叙事及地域文化的关系、女性文学中两性及其它关系的书写等角度阐释了女性主体意识建构。通过对代表性作品的人物形象刻画、情节设置、叙事态度与价值立场的解读和分析,在比较视野中探寻每时段女性文学的特征,围绕女性主体意识建构这一中心,清晰地展现了当代女性文学的流变。

李玲教授将当代女性文学“前30年”的创作特征总结为“在革命意识形态框架内探索女性的主体意识”。

首先,李玲教授以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璞的《红豆》和丁玲的《杜晚香》为例,对比阐释了这段时期女性是如何成长为革命主体的。女主人公走向革命之外因皆在于党组织引导,文本亦受到50年代文学重视革命血统的影响,而在革命大框架内,《青春之歌》和《红豆》仍然或多或少保留了爱情的浪漫与激情。《红豆》在革命精神、浪漫爱情与人类文明之间建构了丰富的张力空间,呈现出一定的复调性,蕴含着从不同文化中体验共同人性的意识;《杜晚香》则打开了性别关系与自我关系双向探索的立体空间。李玲教授由此强调:“我们读小说时要理解情节的前后设置,更要体会叙述态度所造成的不同价值导向。”

接着,李玲教授分析了1957年女作家创作发表的3部短篇小说,以此阐述了女性是如何成长为平等的性别主体的。女作家韦君宜、李纳、柳溪分别从呼唤工作机会与性别平等、反击歧视离异女性的世俗偏见和肯定女性主动追求爱情的权利三方面体现了女性追求平等解放的心声。

进而,又以茹志鹃的《百合花》《静静的产院》为例,指出这个时期女性文学已展现出“革命意识形态下女性形象的丰富性”。茹志鹃的写作避开宏大历史的正面场景,凸显“革命+恋爱”主题,关怀着历史进步洪流中个体复杂的情感世界,这正是现代人文精神的体现。李玲教授向同学们真诚建议,“归纳小说主题时,不能只关注故事结局的单一展现,更要细细体会大叙述框架内蕴含着的真切情感。”

李玲教授将新时期之初女性文学创作特征总结为“在多重维度中展开反思”,并引导同学们思考“何为女性意识”。

以戴厚英的《人啊,人!》、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方舟》、杨绛的《干校六记》为例,李玲教授首先分析了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在政治维度中的反思“承担拨乱反正与坚持改革的历史责任,倡导人道主义价值观”。这一时期作品交织书写政治与情爱,以两极化的男性人物设定,表达了对现实和历史的反思态度,通过正面男性形象,表达了自身坚守人本精神的政治理想。这既体现出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参与宏大历史建构的意识,又体现出其透过政治维度对普遍人性的关切。

接着,李玲教授分析了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在女性命运与女性气质的张力关系中的多维探索。谌容的《人到中年》通过两极化女性人物设定,探索女性的独立人格、超越性精神品格,以及在职业与家庭两个层面的性别平等意识。舒婷、林子、王小妮的诗歌突破前一历史时期禁欲文化的限制,或直抒爱情渴求,其中亦不乏温婉的女性心态;或在爱情中追求平等;或初步表达了情爱中的欲望需求;从而多维度地展现了女性主体意识。

从外部看,女性气质焦虑源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引发性别对待关系的波动;从内部看,则源于女性自我尚未跳脱传统框架。李玲教授进而以张辛欣的《我在哪里错过了你》和张洁的《方舟》为例,分析了这一时期女性文学中流露的女性气质焦虑,以及对男性世界的多重探寻,指出这一时期作品既追问女性男性化气质可能性与合理性,又借女性男性化控诉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在80年代女性文学“寻找男子汉”的主题背景下,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充分展示了女性自我认同维度上的稚嫩与积极探索的勇气。

最后,李玲教授以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和刘西鸿的《你不可改变我》等作品为例,进一步阐释了此期女性文学站在“个人与社会”的层面上张扬个性意识、守护个体自由的特质。李玲教授提醒同学们:“女性意识不仅指女性对待异性世界的意识,也是指女性作为主体面对整个世界的意识。因此,女性文学也不仅只有反抗男权这一个维度。非革命的不见得就是反革命的,非女权的也不见得就是反女权的,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区分其不同层次。”

提问环节中,针对“国内女性文学如何突破题材限制以展现更多元、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这一问题,李玲教授表示,中国女性文学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之中,1985年是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的转折点,女性文学的写作主题和风格在此前后经历了很大转变,1985年以后的内容将于下学期与同学们一同分享讨论。李玲教授强调:“文学的意义在于构想更多个体化情境,这是社会学和历史书写所不能替代的,而女性文学也必然具有人的文学的全部丰富性。”

本学期中国作家公开课将继续与《小说月报》合作,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批评家走进课堂,与海内外、课堂内外的读者、译者展开对话,为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活跃的交流平台,为提升北京语言大学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贡献力量。

相关回顾:

北京语言大学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新学期 | 北京语言大学线下通识课《中国作家公开课》又开课啦!

《中国作家公开课》第二期重装亮相

《中国作家公开课》 | 弋舟:耐心地“状物”是文学的根基

来源 |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文字 | 贺晓敏 杜雨摄影 | 万国松编辑 | 张潇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