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公开课》第二期重装亮相
2021年9月10日下午两点,由北京语言大学联合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主办的《中国作家公开课》在我校主南102教室正式开讲,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宝锋教授以“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为核心的讲授,拉开了本学期作家公开课的序幕。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小说月报》《散文》主编汪惠仁,埃及汉学家、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会员、埃及英国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兼职讲师、埃及明亚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全职讲师谢赫,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黄悦出席了讲座,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伊朗德黑兰大学、伊朗阿拉麦•塔巴塔巴伊大学、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埃及英国大学、埃及明亚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中文系学生,以及来自“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化笔译工作坊30个不同国家的学员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课程。
徐宝锋教授首先介绍了本学期《中国作家公开课》的相关情况,升级版的课程以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为目标,同步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中文译者和大学师生直播,力求打造中国作家和海外读者、译者对话交流的平台,以文学透视社会,以研讨提升思考,以文化促进交流,助力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和“一带一路”民心相通。
汪惠仁主编提到,《小说月报》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老牌文学刊物,具有丰富的作家资源和作品资源。双方联合主办《中国作家公开课》主要基于两层意义:一是希望联合双方资源与平台优势,充分发挥对外学术交流的作用,让更多中国当代优秀的作家、作品走出去,让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让其他国家更多人了解中国、读懂中国。二是希望《中国作家公开课》这种形式,能够为学院式的文学教育增加文学的创作现场感和批评现场感,真正达到文学教育上的知行合一。
徐宝锋教授的讲座主要围绕着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的问题展开,他首先介绍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六种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基建”模式、以麦家为代表的国际互动交流模式、以赖静平为代表的武侠小说在国外网络自发传播模式、以人民文学为代表的“路灯”模式、以“莫言+”为代表的国际大奖模式、以“汉学+”为代表的本土化翻译传播模式,并以刘慈欣、莫言、麦家等作家为例,详细梳理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成功范例。
中国当代文学 “走出去”当下都主要面临哪些问题呢?徐宝锋教授认为,如何将作家群体、译者群体、评论家群体、出版群体联系起来,从而加强读者群体的互动性,增进中国与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互动与交流,是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关键点所在。当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全球传播进入更高阶段,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更需要考虑到海外的接受标准与尺度、传播路径和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影响力,将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世界化。
针对中国当代文学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走出去”这一问题,徐宝锋教授提出了三个关键词“发现”、“理解”、“对话”,并就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一是要让海外充分了解与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作家、作品现状;二是要建立动态多语种译者数据库,实现翻译本地化的多语种译介,从而做好中国当代文学的国际表达与世界传播。三是借助跨媒介、跨国别的国际传媒新形式,通过中外作家合著的形式,联合创作既带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当代核心价值观,又能够准确把握海外本土市场、顺利实现海外落地的优秀作品。四是加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多语种作品库建设,树立海外读者对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的认知,扩大对中国文学版图的认识,建设多语种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数据库,增强曝光度和知名度,使海外的各类读者能够一站式、便捷了解中国当代作家作品。
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现场连线了埃及汉学家、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会员、埃及英国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兼职讲师、埃及明亚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全职讲师谢赫,谢赫首先介绍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埃及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进而从自身的阅读与翻译经验出发,分享了他翻译周大新作品、阅读麦家作品的体会,重点谈到了CCTSS平台对于他翻译作品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性,盛赞《中国作家公开课》有新意、有意义、有深度。今年正值中国与埃及建交65周年,中国和埃及的大学都设立了更多的阿拉伯语和中文专业,如何让这些懂语言的人更加懂中国,文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渠道。
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这天,中国作家公开课第二期正式亮相,本学期课程将继续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批评家走进课堂,联合校内外、海内外的读者、译者与作家展开对话,为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活跃的交流平台,为提升我校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贡献力量。
文字 | 张潇尹摄影 | 万国松编辑 | 张潇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