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陈楸帆:在科幻的流动性中获得新知

2022年3月18日上午9点,“中国作家公开课”线上课堂迎来了著名科幻作家、翻译、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陈楸帆题为“中国科幻的新浪潮与未来”的演讲。本次课程由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黄悦主持,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生、文学翻译者金雪妮参与线上对谈,线上共计百余名师生参与课程。课程开场,黄悦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海外影响,她着重分析了当代被称为“中国科幻新浪潮”(宋明炜语)的文学现象在作家身份、翻译模式、传播渠道等方面的特点,黄悦教授介绍道,作为中外文化滋养中成长起来的八零后作家,陈楸帆的创作历程与作品是一个典型样本,其作品已有37部被译为多种外语版本,代表作《荒潮》已成功输出包括英语、德语、西班牙语等10国版权,其影视改编权也备受国际市场关注。这既体现了作者本身创作的成就,也依赖翻译的成功,更为我们了解当代文学的跨文化、跨媒体传播提供了一个窗口。陈楸帆的演讲从个人成长经历出发,对中国科幻发展历程做了一个语境化和历史化的还原。他指出理解中国科幻小说不能离开文化交流的视角,当今高速发展的中国提供了科幻小说发展的良好土壤,人们对新兴科技的开放包容以及飞速变化的现实语境是“科幻现实主义”得以立足的原因,在这个意义上,科幻完成了与传统经典文学的对接,对正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后现代和后人类状态做出书写和探讨。陈楸帆以《流浪地球》为例,说明新一波中国科幻高潮背后的历史动力学原因:综合国力上升以后国人开始寻求主体性与话语权的背景下,呈现出科幻从边缘到接近舞台中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科幻作家们也尝试以群体的方式寻求突破,以期中国科幻的高峰能成为一个持续性的浪潮。最后,陈楸帆从自身作品的创作实践,指出科幻文学天然具备一种主体间性的状态,可以促进不同主体之间流动、转化、交流、理解。科幻文学作为一种叙事的艺术的文类,既是赋魅的又是祛魅的,既是人文的又是科学的,这正是其流动性的魅力和趣味所在。在这个意义上,科幻可能是一种最能够在认知和情感上建立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超越二元对立、超越认知局限性的文学样态,它不断地打破人类对于已有主体性的认知,不断地将人类抛掷到陌生化的环境里,让读者从某个异于日常生活的甚至是非人类的视角来看待世界,从而获得一种他者的身份认同和同理心。在对谈环节中,耶鲁大学东亚文学与文学系博士、科幻译者金雪妮重点围绕翻译的流动性、翻译作为一种方法、翻译未来的走向三个方面展开回应。首先,金雪妮指出,从世界文学的立场来看,翻译是文学交流的必要中介,甚至有可能与作者建立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同时金雪妮结合自身翻译实践指出,在科幻小说的翻译和传播中,强调主体化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落入自我东方化误区。最后,金雪妮聚焦于她对陈楸帆科幻作品的理解以及翻译心得上。她高度评价了陈楸帆的作品,分析了陈楸帆作品中主体悬置和主体间性的特点。金雪妮认为,翻译文学作为一种文化中间物,必将会不断自我调整,拥抱流动性和开放式的未来。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提出了关于AI写作的文学性、科幻作家的原乡情节、中国科幻走向全球市场的可能性等问题。陈楸帆再次强调我们要力求摆脱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价值判断,也指出科幻可能是打破不对等现状的文化产品。金雪妮补充了发展科幻史研究的走向、分析了科幻作品多语种输出的不同模式。最后,陈楸帆还分享了自己与海外出版界合作的心得,针对文学外译分享了宝贵经验。往期推荐:北京语言大学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新课推荐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嘉宾对谈 | 陈楸帆:中国科幻的新浪潮与未来

李玲谈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流变(1949-1985)——时代命题下女性主体意识的多维探索《中国作家公开课》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源于偏好、精于构事、成于深思 ——周大新谈小说创作

2021年10月29日下午,“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了著名作家周大新。周大新老师以小说创作漫谈为题,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与思考,向听众展现了小说创作中偏好、构事与深思的对位关系。课程由黄悦教授主持,《小说月报》副主编徐福伟,孙新堂、谢赫等国内外专家出席讲座,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伊朗德黑兰大学、伊朗阿拉麦·塔巴塔巴伊大学、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伊朗伊斯法罕理工大学、埃及英国大学、埃及明亚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中文系学生,以及来自“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化笔译工作坊30个不同国家的学员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课程。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尹学芸:以生活创造文学,用文学解释世界

2021年10月22日下午,“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了著名作家尹学芸题为“用自己的方式解释世界”的演讲。尹学芸老师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写作经验,向听众展现了文学与世界、文学与生活、文学与作为生命个体的“我”之关系。讲座由李玲教授主持,《小说月报》副主编徐福伟、北京语言大学黄悦教授等校内外专家参与讲座,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伊朗德黑兰大学、伊朗阿拉麦·塔巴塔巴伊大学、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伊朗伊斯法罕理工大学、埃及英国大学、埃及明亚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中文系学生,以及来自“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化笔译工作坊30个不同国家的学员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课程。李玲教授简要介绍了尹学芸老师的作品、成就及写作风格,由此开启本讲课程。尹学芸老师分享了自己儿时生活的所感所思,带领同学探索文学与世界的关系——梦、好奇、疑惑在生活之流中孕养着幼年的想象力,在充分的感受中一次又一次体验到,自身是故土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便寻得了生活之历史性的依据:原乡,是一声声邀“我”进入世界的亲切呼唤。由此,“我”重新化入故乡的人与事,带着越发斑斓的谜面逐步拓展想象与现实的边境,镜像交织辉映中界限逐渐模糊,而精神世界日益丰满,在文学书写中凝结为生存体验的结晶,复次嵌入原乡。书写不仅作为“我”与世界相处方式的呈现与解释,亦是这一相处和解释方式的一种。尹学芸老师告诉同学们:无论结果如何,开始写,是最重要的。在书写中,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尹学芸老师从文学创作的“背景”讲起——深入原乡的生活细节捕捉现场感,糅合体验与思索积累理解的纵深向度,以此呈现作为背景之谜底的人性,而人性亦是此背景之谜面。没有最终的谜底,只有纵横交错互为表里的谜题。转头扎入现实,洞察与理解会让作品言之有物,富有真情实感,成为生活的羽翼。尹学芸老师把编辑曾对她讲的话分享给同学们:不写有道理的,写有感情的。将情感纳入故乡的秩序,毋宁说是通过对某种生活秩序的探查与领会将“我”的情感升华为文学的艺术。尹学芸老师进而分享了自己的创作过程,以实例向同学们展现了故事的多种讲法,揭开了文学与“我”即个体生命之关系。文学作为生活的“审判者”与“学校”,一方面以时间为手段考验作品技术与艺术境界,另一方面也以此考验来训育个体对生活肌理的感受力与对故乡秩序的领悟力。将个体的生命体验恰如其分地安放在其作为原乡的场域,在历史与未来的冲撞中呈现芸芸众生的同与不同,既是文学之于“我”的意义,也是“我”之于文学的意义,此两者皆是文学创作的显性因素,而要将文学与“我”的关系在有意义的作品中呈现,阅读与写作的不懈努力是最艰辛但也是最近切的道路。尹学芸老师对同学们说,大师成为大师前为常人,唯通过坚忍不拔的自我锻炼,方使其潜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张扬。互动环节中,尹学芸老师应同学之问,分享了《士别十年》《我的叔叔李海》的创作心路。就如何转化二手经验及是否预设结局等问题,尹学芸老师答道:文学是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世界,作者既游离于人物之外,探索秩序与故事安放之契合;又同时成为剧中人,隐身行走于内在逻辑之中。于是,写实与虚构浑然一体,秩序与传奇遥相烛照,体验与经验相互融合,籍此完成文本叙述。尹学芸老师文笔宽厚温柔,恰如其人,情理互鉴,整场讲座亦如是。她亲和真诚地分享了她的生活经历与文学感悟,亦不乏对同学殷切的鼓励,在座皆如沐春风,获益良多。本学期中国作家公开课将继续与《小说月报》合作,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批评家走进课堂,与海内外、课堂内外的读者、译者展开对话,为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活跃的交流平台,为提升我校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贡献力量。相关回顾:北京语言大学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新学期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嘉宾对谈 | 周大新:小说创作随想

会议https://zoom.us/j/9238033568?pwd=UnlFT2NHTm1kbjNSY2tDNFNuUnZGZz09会议号:923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孙频:小说是散发着独特气质的生命体

2021年10月15日下午两点,“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了青年作家孙频题为“小说的气质”的演讲。孙频老师结合自己的阅读与写作经验,向听众展现了小说的气质如何在创作过程中形成,并分享了自己对写作的阶段性认知。讲座由李玲教授主持,《小说月报》副主编徐福伟、丹麦翻译家劳淑珍、安徽大学文学院讲师马婧出席了讲座,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伊朗德黑兰大学、伊朗阿拉麦·塔巴塔巴伊大学、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伊朗伊斯法罕理工大学、埃及英国大学、埃及明亚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中文系学生,以及来自“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化笔译工作坊30个不同国家的学员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课程。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尹学芸:用自己的方式解释世界

会议https://zoom.us/j/9238033568?pwd=UnlFT2NHTm1kbjNSY2tDNFNuUnZGZz09会议号:923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鲁敏:从灵感到文本,从文本到传播

2021年10月8日下午两点,“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了著名作家鲁敏题为“从灵感到文本”的演讲。鲁敏老师结合自己的阅读与写作经验,向听众展现了写作中自我建设的过程,分享了对灵感与文本创作的思考。讲座由黄悦教授主持,《小说月报》副主编徐福伟、北京语言大学刘军茹副教授等校内外专家出席了讲座,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伊朗德黑兰大学、伊朗阿拉麦·塔巴塔巴伊大学、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伊朗伊斯法罕理工大学、埃及英国大学、埃及明亚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中文系学生,以及来自“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化笔译工作坊30个不同国家的学员们共200余人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课程。首先,黄悦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鲁敏老师的创作成就及其实现作品跨文化传播的多种文本,开启了本次讲座。鲁敏老师从三部分由浅入深地展开“从灵感到文本”的主题。鲁敏老师以一个笑话坦率地自嘲作家与灵感的依赖和役从关系。什么是灵感?它又来自哪里?鲁敏老师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识别“程式化”来排除看似是灵感的念头,又援引《呼兰河传》《米格尔大街》《红与黑》《儿童法案》《1984》《失明症漫记》等经典作品为例,分析灵感的三个来源:一是源自童年与少年时期的一手生活,其亲身性使它具有强烈的主观与个性化色彩;二是源于二手生活与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其反思性使它抓取、提纯时代的普遍经验,社会化程度较高;三是源于虚构能力,其依托个人禀赋,将诸种经验在超凡的想象中推演整合。鲁敏老师告诉同学们,既要细心品尝生活内在的滋味,又要充分感知与思考外部世界,开拓更广阔的经验来源;又要善于发现、发掘自身的虚构能力和推演力。所有的灵感都有变成文本的价值吗?灵感的取舍原则与小说优劣的判断标准密不可分。带着这一问题,鲁敏老师结合自己长期的阅读体验,详细分析了数部类型迥异的中外文本,探索了好小说“灵(审美)”与“肉(故事)”的向度。故事的戏剧化与传奇性制造强烈的感官张力,使陌生化了的“现实”紧紧抓住读者;精神的反叛性激发审美的独特性,其强大的吸引力也将读者引入对自身与世界的哲学性思索。“灵”与“肉”的双向开拓无疑有助于创造好的小说,生命深度在情感意蕴上的朴实表达亦能带来卓尔不群的作品。鲁敏老师对同学们说,阅读会让人生变得丰富,不论是否从事写作或文学研究,人们都可以通过阅读获得很好的人生体验。决定留下灵感,可以通过怎样的技巧将它转化为具有独特魅力的文本?这首先与作家的自我定位相关。鲁敏老师分别分析了以版权改编为自我设定的IP型作家、以自我表达为诉求的作家,以及有着较高自我职业期许的经典写作型作家。进而,就经典作家的文本呈现方式讲解了写作技巧的四个阶段,即无技巧阶段、模拟技巧阶段、创造技巧阶段与最高境界的“屋漏痕”阶段。鲁敏老师又通过对多部小说的详细解说,引领同学们从人称叙事视角、时间轴处理、互文借鉴、感官技巧、悲喜剧调性等方面探索了第二阶段的写作技巧以及写作的温度与现代主义手法。最后,鲁敏老师通过分享自己写作的《六人晚餐》中“主人公如何死去”的写作趣事,探讨了写作中的瓶颈与突破,并告诉同学们:当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瓶颈时,同样要抱有乐观的处理方式,相信外部世界带来的某种改变会配合内心情绪的准备,最终促成事情达致应然的解决。随后,鲁敏老师就“文学作品如何‘走出去’”提出见解:一是国内版代公司在推动文本多语种翻译中具有重要作用,希望更多作家进入版代公司视野。二是以同题写作互译项目为例,指出各国青年一代作家在前辈贡献的基础上共同努力,致力于逐步实现从文学到文化再到文明的平等交流。三是强调一代代汉学家们在多语种、多媒体、多刊物的海外报道采访中做出的卓越努力。紧接着,现场展开了与瑞典翻译家陈安娜、法国翻译家谷维兰的视频互动。陈安娜是莫言、余华、刘震云、贾平凹、苏童等多位中国作家的译者,她用地道的中文回顾了她的翻译之路,分享了她翻译鲁敏长篇小说《六人晚餐》的难忘感受;同时也提出,由于生活和时代背景与瑞典读者距离较远,中文书籍在瑞典传播并不容易。陈安娜老师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多翻译一些中国年轻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的作品;并指出,文学翻译不仅是文化交流使者,同时也要付出巨大劳动,希望各个国家的译者都能得到相对稳定的职业回报。谷维兰老师则提到从事翻译与精神分析的共同之处,其心理学背景对翻译很有帮助;并强调翻译要把作品的风格、语言意蕴表达出来,使外国读者能有与中国读者相近的阅读感受。讲座尾声,刘军茹老师指出,鲁敏是新时期以来当代作家中对感官描写非常独到的作家;同时,就女性作品的国际传播表达了她的见解:瑞典文化在当代中国年轻人中有一定影响,而中国女性作品的海外传播仍需加强;应提倡将中国当代文学中更贴近生活、更现代的作品推广出去。提问环节中,鲁敏老师就作家倦怠期与瓶颈期作出了回答:倦怠期看似无能为力,实则也是蓄力,也许漫长的等待正是写作者的必由之径。鲁敏老师还分享了她鲁奖作品《伴宴》的写作小故事,让在场同学收获颇丰。本学期“中国作家公开课”将继续与《小说月报》合作,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批评家走进课堂,与海内外、课堂内外的读者、译者展开对话,为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活跃的交流平台,为提升我校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贡献力量。往期回顾:北京语言大学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新学期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嘉宾对谈 | 孙频:小说的气质

会议https://zoom.us/j/9807429728?pwd=ai8zNkFaeVplcFBGUTR3azFTaFlBdz09会议号:980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嘉宾对谈 | 鲁敏:从灵感到文本

会议https://zoom.us/j/9807429728?pwd=ai8zNkFaeVplcFBGUTR3azFTaFlBdz09会议号:980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李玲谈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流变(1949-1985)——时代命题下女性主体意识的多维探索

2021年9月24日下午,“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了我校李玲教授题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流变(1949-1985)》的专题讲座。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伊朗德黑兰大学、阿拉麦·塔巴塔巴伊大学、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与伊斯法罕理工大学、埃及英国大学与明亚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中文系学生,以及来自“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化笔译工作坊30个不同国家的学员们共200余人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课程。在当代文学创作的历史进程中,女性作家的笔触曾辗转于宏大历史,于革命意识形态下主动探寻真挚细腻的情感;亦在新时期反映时代主潮,在叛逆与反思中坚守人本精神,多维度探寻女性主体意识,呈现出人的文学的先锋品格。李玲教授将当代女性文学划分为新时期以前(1949-1979)、新时期之初(1980-1985)、新时期后期(1986-2000)及新世纪(2000至今)四个时段。本次讲座着重前两个时段,讲座中,李玲教授从女性文学与宏大历史叙事及地域文化的关系、女性文学中两性及其它关系的书写等角度阐释了女性主体意识建构。通过对代表性作品的人物形象刻画、情节设置、叙事态度与价值立场的解读和分析,在比较视野中探寻每时段女性文学的特征,围绕女性主体意识建构这一中心,清晰地展现了当代女性文学的流变。李玲教授将当代女性文学“前30年”的创作特征总结为“在革命意识形态框架内探索女性的主体意识”。首先,李玲教授以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璞的《红豆》和丁玲的《杜晚香》为例,对比阐释了这段时期女性是如何成长为革命主体的。女主人公走向革命之外因皆在于党组织引导,文本亦受到50年代文学重视革命血统的影响,而在革命大框架内,《青春之歌》和《红豆》仍然或多或少保留了爱情的浪漫与激情。《红豆》在革命精神、浪漫爱情与人类文明之间建构了丰富的张力空间,呈现出一定的复调性,蕴含着从不同文化中体验共同人性的意识;《杜晚香》则打开了性别关系与自我关系双向探索的立体空间。李玲教授由此强调:“我们读小说时要理解情节的前后设置,更要体会叙述态度所造成的不同价值导向。”接着,李玲教授分析了1957年女作家创作发表的3部短篇小说,以此阐述了女性是如何成长为平等的性别主体的。女作家韦君宜、李纳、柳溪分别从呼唤工作机会与性别平等、反击歧视离异女性的世俗偏见和肯定女性主动追求爱情的权利三方面体现了女性追求平等解放的心声。进而,又以茹志鹃的《百合花》《静静的产院》为例,指出这个时期女性文学已展现出“革命意识形态下女性形象的丰富性”。茹志鹃的写作避开宏大历史的正面场景,凸显“革命+恋爱”主题,关怀着历史进步洪流中个体复杂的情感世界,这正是现代人文精神的体现。李玲教授向同学们真诚建议,“归纳小说主题时,不能只关注故事结局的单一展现,更要细细体会大叙述框架内蕴含着的真切情感。”李玲教授将新时期之初女性文学创作特征总结为“在多重维度中展开反思”,并引导同学们思考“何为女性意识”。以戴厚英的《人啊,人!》、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方舟》、杨绛的《干校六记》为例,李玲教授首先分析了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在政治维度中的反思“承担拨乱反正与坚持改革的历史责任,倡导人道主义价值观”。这一时期作品交织书写政治与情爱,以两极化的男性人物设定,表达了对现实和历史的反思态度,通过正面男性形象,表达了自身坚守人本精神的政治理想。这既体现出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参与宏大历史建构的意识,又体现出其透过政治维度对普遍人性的关切。接着,李玲教授分析了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在女性命运与女性气质的张力关系中的多维探索。谌容的《人到中年》通过两极化女性人物设定,探索女性的独立人格、超越性精神品格,以及在职业与家庭两个层面的性别平等意识。舒婷、林子、王小妮的诗歌突破前一历史时期禁欲文化的限制,或直抒爱情渴求,其中亦不乏温婉的女性心态;或在爱情中追求平等;或初步表达了情爱中的欲望需求;从而多维度地展现了女性主体意识。从外部看,女性气质焦虑源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引发性别对待关系的波动;从内部看,则源于女性自我尚未跳脱传统框架。李玲教授进而以张辛欣的《我在哪里错过了你》和张洁的《方舟》为例,分析了这一时期女性文学中流露的女性气质焦虑,以及对男性世界的多重探寻,指出这一时期作品既追问女性男性化气质可能性与合理性,又借女性男性化控诉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在80年代女性文学“寻找男子汉”的主题背景下,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充分展示了女性自我认同维度上的稚嫩与积极探索的勇气。最后,李玲教授以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和刘西鸿的《你不可改变我》等作品为例,进一步阐释了此期女性文学站在“个人与社会”的层面上张扬个性意识、守护个体自由的特质。李玲教授提醒同学们:“女性意识不仅指女性对待异性世界的意识,也是指女性作为主体面对整个世界的意识。因此,女性文学也不仅只有反抗男权这一个维度。非革命的不见得就是反革命的,非女权的也不见得就是反女权的,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区分其不同层次。”提问环节中,针对“国内女性文学如何突破题材限制以展现更多元、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这一问题,李玲教授表示,中国女性文学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之中,1985年是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的转折点,女性文学的写作主题和风格在此前后经历了很大转变,1985年以后的内容将于下学期与同学们一同分享讨论。李玲教授强调:“文学的意义在于构想更多个体化情境,这是社会学和历史书写所不能替代的,而女性文学也必然具有人的文学的全部丰富性。”本学期中国作家公开课将继续与《小说月报》合作,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批评家走进课堂,与海内外、课堂内外的读者、译者展开对话,为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活跃的交流平台,为提升我校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贡献力量。相关回顾:北京语言大学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新学期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弋舟:耐心地“状物”是文学的根基

2021年9月17日下午两点,“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了小说家弋舟题为《黏了福米加塑料贴片的桌面——跟高特罗学习短篇小说的技术》的演讲。作家由文本细读出发,带来了一堂关于短篇小说创作技法的生动课程。课程由黄悦教授主持,《小说月报》副主编徐福伟等校内外专家参与讲座,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伊朗德黑兰大学、伊朗阿拉麦·塔巴塔巴伊大学、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伊朗伊斯法罕理工大学、埃及英国大学、埃及明亚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中文系学生,以及来自“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化笔译工作坊30个不同国家的学员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课程。黄悦教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弋舟的写作风格和主要成就,并通过分享阅读感受引出了当天的讲座。弋舟从他与《小说月报》的渊源谈起,指出优质的文学刊物能映照和见证一个时代,几十年来《小说月报》以专业的标准及时准确地展示广袤世界,是当代文坛最重要的文学刊物之一,也是文学界公认的精品刊物,是同学们学习写作的样本。弋舟首先谈到国内外蓬勃兴起的创意写作课程已经培养了大量成熟的写作者,这表明小说在技术层面有一些经验是可以传授、可以传递的。他以美国作家高特罗的短篇小说《合法偷窃》开头为例,用逐字逐句细读的方式带大家体会短篇小说的写作奥秘。弋舟认为好的小说首先需要耐心地“状物”,需要用具体、真实的细节去建构空间,这是文学的根基。为了实现这种效果,小说家就要像博物学家一样钻研,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小说透过“黏了福米加塑料贴片的桌面”在不经意间创造出独特而坚实的物理世界。小说虽然是一门虚构的艺术,但创作者必须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对阅读的耐心,参考别人的经验,提升自己的思想深度,再加以精准的专业知识,尽最大程度去耐心地“状物”,就能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当然好小说也应该能为读者带来陌生感和音韵上的美感,作家的灵感往往正是由这种细节所触发。在谈到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问题时,弋舟指出中国文学界对外国文学的了解已经远远超出了外界对我们的理解,翻译与传播的规律值得深入探讨。他以格非先生的作品为例,指出一流作家对自己的作品保持着近乎苛刻的严谨,虽然风格可以多样,但好小说里内含着好的结构、好的细节,还有非常真实的画面感和触感,这些都是实现成功跨文化传播的好小说的内在特点。通过细读格非的小说,弋舟表示,作家要以一种博物学家的严谨在作品中耐心地“状物”,搭建一个真实的物理世界,在结尾处凌空跃起,以实写虚,以期达到一种对小说艺术的本质性追求。这或许正是格非的作品获得跨文化传播的魅力之所在。提问互动环节,同学们就文学作品的翻译与传播、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文学创作的经验与构思、作者与读者的双向关系等多个话题展开提问,弋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创作与思考一一予以具有启发性的回应。本学期中国作家公开课将继续与《小说月报》合作,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批评家走进课堂,与海内外、课堂内外的读者、译者展开对话,为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活跃的交流平台,为提升我校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贡献力量。相关回顾:北京语言大学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新学期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李玲: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流变

会议:https://zoom.us/j/98106442358?pwd=Tzh1WllKNWJQQ2RIdjZpMURUaHM0QT09会议号:981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第二期重装亮相

2021年9月10日下午两点,由北京语言大学联合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主办的《中国作家公开课》在我校主南102教室正式开讲,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宝锋教授以“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为核心的讲授,拉开了本学期作家公开课的序幕。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小说月报》《散文》主编汪惠仁,埃及汉学家、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会员、埃及英国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兼职讲师、埃及明亚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全职讲师谢赫,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黄悦出席了讲座,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伊朗德黑兰大学、伊朗阿拉麦•塔巴塔巴伊大学、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埃及英国大学、埃及明亚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中文系学生,以及来自“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化笔译工作坊30个不同国家的学员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课程。徐宝锋教授首先介绍了本学期《中国作家公开课》的相关情况,升级版的课程以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为目标,同步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中文译者和大学师生直播,力求打造中国作家和海外读者、译者对话交流的平台,以文学透视社会,以研讨提升思考,以文化促进交流,助力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和“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汪惠仁主编提到,《小说月报》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老牌文学刊物,具有丰富的作家资源和作品资源。双方联合主办《中国作家公开课》主要基于两层意义:一是希望联合双方资源与平台优势,充分发挥对外学术交流的作用,让更多中国当代优秀的作家、作品走出去,让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让其他国家更多人了解中国、读懂中国。二是希望《中国作家公开课》这种形式,能够为学院式的文学教育增加文学的创作现场感和批评现场感,真正达到文学教育上的知行合一。徐宝锋教授的讲座主要围绕着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的问题展开,他首先介绍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六种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基建”模式、以麦家为代表的国际互动交流模式、以赖静平为代表的武侠小说在国外网络自发传播模式、以人民文学为代表的“路灯”模式、以“莫言+”为代表的国际大奖模式、以“汉学+”为代表的本土化翻译传播模式,并以刘慈欣、莫言、麦家等作家为例,详细梳理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成功范例。中国当代文学
其他

新学期 | 北京语言大学线下通识课《中国作家公开课》又开课啦!

会议:https://zoom.com.cn/j/9807429728?pwd=ai8zNkFaeVplcFBGUTR3azFTaFlBdz09会议号:980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李洱谈《红楼梦》的启示:言尽而意无穷

2021年6月11日下午,“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了本学期最后一讲,著名作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带来了题为《的启示》的演讲,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参与对谈,路文彬教授主持本讲课程,北京语言大学程娟教授、李玲教授、罗卫东教授、黄悦教授、赵冬梅教授、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副主编徐福伟等专家学者出席讲座,校内两百余名师生参与课程。李洱先生首先从《红楼梦》一书的重要性讲起,认为《红楼梦》代表了我国长篇叙事文学的最高成就。他引述刘再复先生的观点:中国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两脉,犹如动脉和静脉。动脉重秩序、重教化、重人伦,以“四书五经”和孔孟之道为代表;静脉则重自然、重自由、重个体生命与体验,以老庄为代表。《红楼梦》属于静脉,是静脉中的集中代表。它上接远古神话,下启“五四”传统,兼具传统底蕴和现代元素。《红楼梦》开篇以《山海经》讲起,以神话带出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蕴与深远意趣。作为白话小说,它下启五四,具有许多现代性的元素。李洱先生从脂砚斋所说的“两山对峙”入手讨论了《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在《红楼梦》里,林黛玉与薛宝钗的人物形象、价值追求是对峙的,除了人物的对峙之外,还有真与假、正与反、荣与衰、兴与亡等对峙。“两山对峙”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也继承了中国文化的传统脉络结构。接着,李洱先生分享了《红楼梦》带来的一些启示。他认为,曹雪芹未完稿的《红楼梦》也成就了《红楼梦》,因为其蕴含的思想是问号而不是句号。从某种意义上,中国现代小说都可以被视为成长小说,根本任务就是探索人生的情感与精神成长。对于“贾宝玉长大之后如何”这个问题,曹雪芹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这种开放性直接通往现代文学的一大主题。《红楼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可见一斑。在整个现代革命史上,在建设新中国的征途中,那些奔赴延安、东渡日本的无数革命者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看作是贾宝玉这一人物长大后的可能。对谈环节,梁晓声教授从自己的阅读和创作体会回应了李洱的演讲,特别肯定了《红楼梦》描写日常生活、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功底。他谈到,《红楼梦》没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那种波澜壮阔、大起大伏的故事情节,但从对日常生活、起居住行等细节的描写中可见作者揣摩日常精准的观察力。路文彬教授谈到《红楼梦》的书写是否属于个人完成还有待商榷,他认为《红楼梦》在传抄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许多人的加工与改写。最后的问答环节,在场的同学们与同台的三位作家、学者展开交流,开启了一场有趣的代际对话。同学们就《红楼梦》的小说结尾与开篇判词的关联性、《人世间》的群像叙事描写有无受到《红楼梦》的影响、青年的“成长”与时代主题、作家创作风格与地域的关系、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方向等话题展开了积极的提问,三位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创作经验与阅读感受一一回应了同学们的问题。至此,由北京语言大学和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联合推出的通识课《中国作家公开课》第一期圆满结课,该课程汇聚当代代表性作家、学者和各国翻译传播菁英,不仅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对当代文学的认识度和参与感,也为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了良好的对话交流平台。往期回顾:《中国作家公开课》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石一枫论中国世情小说的传统与意义

2021年6月4日下午,“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了鲁迅文学奖得主石一枫题为“中国的世情小说”的演讲。黄悦教授主持本讲课程,校内本科生、研究生全程参与课程并进行了现场交流,石一枫作品的阿拉伯语译者、埃及青年翻译家米拉·艾哈迈德以视频形式参与了课堂交流。黄悦教授首先介绍了作家石一枫的创作概况和作品特点,身为七零后作家,石一枫已经创作出《红旗下的果儿》《世间已无陈金芳》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作品,他以当代青年的视角书写北京生活,被誉为京味文学的当代传人,更用一个个小人物的命运折射出烟火人间的温情与残酷,表达出对人类命运的普遍关怀和同情。石一枫认为中国叙事文学向来与世俗生活密不可分,以《红楼梦》《金瓶梅》为代表的古代世情小说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不同阶级人民的日常生活百态。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也是一部清中叶时期中国人的世俗生活史。晚清小说中具有艺术代表性的《海上花列传》,以当时中国的一个特殊行业作为切入点,描述了清末上海十里洋场中真实的世俗生活,呈现了鲜活的、耐人寻味的社会缩影。
其他

徐福伟谈好小说的标准: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2021年5月28日下午,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副主编徐福伟主讲“中国作家公开课”,就当下小说的创作现象与实绩,分享了他对于小说审美维度的思考。黄悦教授主持本次课程,校内本科生、研究生参与课程并进行了现场交流。讲座开始前,黄悦教授从文学鉴赏、学术研究和专业规划等维度介绍了此讲的意义。《小说月报》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老牌文学刊物,历来汇集了最优秀的小说作品和作家,借助编辑者的经验和眼光,同学们可以迅速了解中国当代小说版图,也能了解文化出版领域的工作,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一些启示。徐福伟副主编首先介绍了《小说月报》的发展历史。作为“百年老字号”,《小说月报》致力于构建汉语小说最宽阔、最平易的阅读与交流平台,一方面敬重明显进入文学经典化过程的作家作品,另一方面,将大量的编辑精力投入到了文学“活力”与“新生性”的发现与推广中,注意捕捉小说创作的新动向,及时推介具备新思维、新样式,带有时代气息的新作者。自1980年起,《小说月报》始终保持“同代人”的精神,始终与共和国与人民保持同频共振的关系,大量选载贴近现实,紧扣时代脉搏,格调高昂,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强的作品,见证了四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小说月报》也是当代影视作品剧本的重要来源,许多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都改编自《小说月报》所选载的作品。《小说月报》1980年第1期封面和目录页徐福伟副主编认为,小说的审美维度可以从小说史、思想史和文化史三个维度进行讨论,文学作品的经典化离不开中国“文选”的传统,经典作品的流传与文学编辑的作用密切相关。徐福伟副主编结合日常编辑工作的经验与体会,他提出好小说的总体标准是“既有意思又有意义”。徐福伟副主编认为一部好的小说,首先应该是能够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故事的讲述,不在炫技夸张、耸人耳目。它需要的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它需要的是符合生活的逻辑又契合艺术的真实。这是对故事层面的一个基本要求,也就是所谓的“有意思”。其次是,还应该让读者能够一掬感动之泪、产生心灵的共鸣,而且还是最精确的社会—道德的地震仪,甚至能对未来的暴风雨、民族、社会心理乃至人类的苦难做出预报,这是对哲思层面的要求,也就是所谓的“有意义”。徐福伟副主编进而将小说的叙事空间分为故事空间、情感空间和哲思空间。谈到故事空间,徐福伟副主编由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引入,分析中国的“讲故事”传统,从元代戏剧《西厢记》之故事到当代的王安忆和马原对小说的论述,指出好的小说最重要的特质是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故事,故事是小说的框架,其中的真情实感则赋予了小说更强的生命力。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宁肯谈《天·藏》:西藏地理特征与小说叙事结构

2021年5月21日下午,“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了著名作家、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宁肯先生题为“西藏地理特征与小说叙事结构”的专题演讲,宁肯作品《天·藏》的英语译者穆润陶、捷克语译者李素以视频的形式参与了课堂交流。北京语言大学李玲教授主持本讲课程,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副主编徐福伟等专家学者出席讲座,校内本科生、研究生全程参与了此次课程。李玲教授介绍到,宁肯先生是当代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曾获老舍文学奖、首届施耐庵文学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等,作品被译成捷克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语言,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宁肯先生开场分享了他1980年代在拉萨六中当援藏教师时拍摄的人文风景照片,介绍了照片背后的人和事,着重叙述了一个3岁小男孩在水里玩鞋子的故事,认为这里蕴含着一个孩子初次与世界相遇的意义。宁肯先生认为西藏的地理特征具有整体感、层次感、结构感、立体感,从自然的空间到生活的细节,西藏都能带给人极大的震撼,这种震撼是结构的、抽象的、情绪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他本人在小说《天·藏》中极力想表达的正是这种震撼。宁肯先生阐释了西藏地理特征与结构主义的关系。结构主义所要探索的是文化意义怎样透过结构被表达出来。宁肯先生认为,结构主义的整体性、共时性特征与西藏所具有的整体感、层次感、结构感、立体感恰有相似共通之处。以罗兰·巴特提出的“为什么要攀登‘埃菲尔铁塔’”这一问题为例,他指出走进西藏也是既单纯又深刻地临近一种景象,把旅游的仪式转换为对景观和智慧的历险,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而探索其中新的内蕴。“言有尽而意无穷”,西藏带给人的震撼无法用有限的言语表达,其中丰富的内蕴必须结合作者深刻且独特的经历与体会,方能构建宏大的叙事结构。宁肯先生1980年代在拉萨拍摄的照片宁肯先生还分析了西藏地理特征与马原的叙事圈套的联系。宁肯先生指出,马原的藏地小说广泛地采用元叙事的手法,有意识地追求一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著名的“马原的叙述圈套”。他介绍说,批评家吴亮在1987年发表的《马原的叙述圈套》中首次使用“叙述圈套”一词评论马原小说的叙述艺术。宁肯先生还引用胡晓晴进一步谈到:“马原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尤其是结构主义的影响颇深,他总是把故事的结构顺序打乱,然后再加以组合。”回到他自己的作品,宁肯先生说,他在《天·藏》中更是运用了结构主义的观念和元叙事手法,多层次丰富故事主人公王摩诘的形象内涵。王摩诘形象的第一层含义是在身份上为哲学老师,这意味着思考;第二层含义是他为什么到西藏;第三层含义是他在西藏如何弥补自己的精神断裂问题以及如何存在与生活。王摩诘的人生探索正是在90年代时代巨大转型的起点上展开的。接着,宁肯先生简要介绍了《天·藏》的主要角色、线索和情节等。以小说的开头部分为例,他还分析了小说立体的技术手段及叙事结构。他认为注释的挪用是小说《天·藏》精妙的部分。宁肯先生比喻说“注释是这部小说的雅鲁藏布江”。他提到,《天·藏》使用大量的注释,将叙述者“我”沉降到注释里,由此更加凸显出空间的立体结构,小说视角转换更加流畅,叙述也更加丰富。英文译者、美国学者穆润陶分享《天·藏》阅读与翻译感想捷克语译者、汉学家李素谈宁肯作品阅读与翻译感想互动环节,《天·藏》英文译者、美国学者穆润陶通过视频表达了对这部作品的喜爱,分享了自己对《天·藏》的阅读与翻译感想,他提到《天·藏》的内容具有世界性。捷克语译者、汉学家李素介绍了与宁肯其人其作的缘分,她认为《天·藏》内容丰富,对话性突出,而这对话性正是文学翻译的意义所在。面对现场热情的提问者,宁肯先生建议要进行小说创作的同学一定要做好足够的积累,要多阅读、多练习。宁肯先生旁征博引,其独特的哲学视角让同学们对于阅读与人生有了全新的体悟。李玲教授在最后总结到,正如小说家扎西达娃(宁肯先生的朋友)所言,“《天·藏》以对文学和生命近乎神性的虔诚姿态构建出哲学迷宫小说”,她还特别强调说《天·藏》语言具有诗意美,“就像是被西藏的蓝天、雪山和白云淘洗过一般。”往期回顾:《中国作家公开课》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徐则臣:好的作品,经得起翻译

2021年5月14日下午,“中国作家公开课”第六讲如约开讲,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先生应邀走进课堂,带来了题为“故事的力量”的演讲。徐则臣作品的阿拉伯语译者叶海亚博士、波斯语译者孟娜博士以线上的形式参与了课堂交流。北京语言大学黄悦教授主持本讲课程,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副主编徐福伟等专家学者出席讲座,校内外百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全程参与了此次课程。黄悦教授首先从代际身份、学院派背景、地域特征和跨文化传播四个方面介绍了徐则臣及其创作。作为最年轻的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被誉为“70后作家的光荣”,更被视为新一代作家中的现实主义代表。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科班背景,不仅塑造了作家本人的“学院派”风格,同时“知识分子书写”亦成为他小说创作的显著特征。徐则臣的作品已经被翻译为英、法、意、荷、德、俄、西、阿、蒙古、波斯等多种语言,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对于不同国家的读者了解中国产生了积极作用,是中国当代文学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其中规律和经验值得北语师生深入研究。徐则臣从故事的重新登场谈起,先锋文学倡导让文学回归自身,作品呈现出故事性弱化、形式多元化、注重技法等显著特点。但几经周折后,先锋派选择“回头”——让故事重新登场。先锋的、精英的知识最终会成为常识,成为大众的共识,过于形式主义的艺术手法也就失去了基础。饱和的生活能够带来丰富的故事,以文学的形式处理生活中的种种疑难、形成独特的文学印记,这也许就是故事的缘起。“如何讲述故事?”紧接着,徐则臣以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为例,细致剖析现实主义伟大作品中的力量所在。这种力量无需以“深刻”为标杆,不需要高大上的字句或者复杂的形式,仅仅通过作家一直平静讲述的故事,就足以拥有令读者全身心浸润的力量,这力量背后是作家将讲故事的本分发挥到了极致,内心的宽广与丰沛为他们带来了“凡墙都是门”的创作状态。由此,徐则臣谈到了作家与作品的三种关系:一般的作家“作家就等于作品”;稍逊色的作家“作家大于作品”;最成功的作家“小于作品”,作家创造出远远超越其自身的文学世界。徐则臣还分享了导师曹文轩教授的两点写作忠告:“长篇需将自己的小灵气写没了才行”“好的作品一定是经得住翻译的”。作品中到处是闪闪的句子、华丽的词语,充斥着过多的“精致”,格局与气度就会相应缩小,失去长篇本有的包容大气。关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他强调,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停留在形式和语言层面,好的故事、好的细节才是真谛,才能经得住翻译,最终留下来的故事才是作品最重要的。“什么是好的故事?”徐则臣谈到,过去小说的完成度取决于故事的完成度,但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故事的切片与断面可以自成世界,产生某种意韵的关系建构就是故事。故事的更替传承,源于对理想生活的描述,生活越发的多义,需要文学为之匹配、随之丰富,由此故事的赓续变易是顺时代之势。作家保持着对时代的洞察,寻找更适合于当下这个时代的文体形态、语言样式等。文学是时代的反映,唯有故事触及到时代的核心问题,故事方可为这一时代的“神曲”。波斯语译者孟娜谈《跑步穿过中关村》阅读与翻译感想阿拉伯语译者叶海亚谈徐则臣作品阅读与翻译感想互动环节,现场连线了徐则臣小说《跑步穿过中关村》阿拉伯语版译者叶海亚博士与波斯语版译者孟娜博士,就作品翻译中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双方展开了风趣而又充满智慧的交流与碰撞。最后,徐则臣与同学们就阅读与创作这一主题进行了热情的互动,赞赏“中国作家公开课”有新意、有深度、有意义。相关回顾:【中国作家公开课】线上链接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线上链接 | 嘉宾对谈 | 徐则臣:故事的力量

本讲将以对《静静的顿河》的重读感受为引子,结合文学在当下的境遇,以及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探讨小说和故事为什么还会保有持久生命力。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李玲谈写作、阅读与生命:在文学中与人生相遇

2021年5月7日下午,“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了我校李玲教授题为《写作·阅读·生命》的专题演讲。校内百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全程参与了此次课程。作家在文学中表达他的人生观,读者会在文学中与人生相遇。李玲教授基于个人对文学的理解,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爱好文学?她指出,爱好文学不是猎奇,而是爱好人生。李玲教授强调,文学的第一位的首先必须是生命。我们需要与经典的文学作品相遇,因为它包含了作家对生命的深邃思考。阅读经典可以召唤出我们处于萌芽状态的某些生命境界,进而就可能将这种境界内化成为自己的人生体验,以此扩展自己对生命的体悟与理解。随后,李玲教授带领大家品读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与《半夜深巷琵琶》、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冰心的散文《往事(二)之八》节选等作品,从中进一步解读作者的情感状态与生命意识。文学可以给人力量,能够让作家抒发自我、表达自我,从而引起广泛的共鸣。徐志摩的《半夜深巷琵琶》与《再别康桥》写于他不同的人生阶段。“一切景语皆情语”,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将自己融入到一个他乡的环境中,“别”的部分虽有很深的落寞感,但并未走向孤寒、走向绝望。他以一颗平常心来感受在康桥的点滴,对康桥的书写展现了他内心中青春灿烂与柔情温暖的一面。而《半夜深巷琵琶》多用“凄风”“惨雨”“落花”这类悲苦的意象,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绝望与颓然。文学也能够让读者更好地去理解生命与人生的多样性。阅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能体味到作者对生命的自我、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的认识。诗中体现了他对于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他对自由人生的向往和对他人的祝福,隐含着无法融入他人生命的落寞感。冰心的《往事(二)之八》节选则体现了她精神的两方面,一是服务社会,二是对与大自然相伴的自由生命的向往。她既不是热衷世俗热闹的人,也不是厌世的孤独者。文中还展示了冰心对女性力量的独特理解,冰心做一个灯台守的理想就是要用自己对人类的爱心,对人生、对世界的感知与理解,调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安慰世界、引导世界。接着,李玲教授提到朱自清《背影》对父子关系的书写,并非是情绪的自然宣泄,实则是作者压抑住了某些解不开的父子情结而着意重建父慈子爱的伦理、着意重建一日三省吾身的自我人格;又从周作人的《苍蝇》与鲁迅的《狗·猫·鼠》对动物的不同描写强调了现当代文学对于生命多样性的阐释与解读;还带领大家从《雷雨》中感受作者曹禺人格多个侧面的渗透以及其中所流露出的不同人生观念。李玲教授还谈到了老舍作品的性别意识。她提出了一个日常阅读中鲜少会关注到的问题——老舍作品中构建的坏女人形象是什么样的?老舍作品中的好女人多为娇小、灵活、率真、有主见但不操控他人的形象,而坏女人则大多是身材高大且具有强烈的母性情怀的女性,她们关爱男性,但又操控男性,如《鼓书艺人》中的四奶奶、《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在其后期作品里,他常设置一种故事情节——美好的女性都会面临这个世界的危险,而这时总会有长辈似的男性出现来庇护她,这实际上是男性在尊重女性主体性前提下庇护女性的一种美好情意。由此可以一窥作家老舍心理结构中理解女性世界与维护女性世界的一面,即他的人格结构并不是像新时期一些男作家如张承志那样渴望女性庇护男性的母性情怀,他的创作意在展示一种超越欲望的庇护女性的父性情怀。讲座最后,李玲教授提到,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作品时,不要把它单纯地当做一个文本来学习,也不要把它当做一个外在的娱乐化的艺术,而是要让它与生命、与灵魂、与对人格的理解相接触,用对生命的热爱去拥抱每一个文本,去丰富自己的阅读感受与生命体验。Notice相关回顾:【中国作家公开课】李玲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李玲 | 写作·阅读·生命

《中国作家公开课》第五讲李玲《写作·阅读·生命》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胡学文谈乡土创作:找到独有的文学“识别码”

2021年4月30日下午,“中国作家公开课”邀请到了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会员、河北作协副主席胡学文先生,以“《有生》写作中的乡村史、生命史、情感史”为题,胡学文先生就《有生》的创作构思和过程,分享了他对于乡土题材的思考和写作探索历程。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宝锋教授主持本次课程,黄悦教授、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编辑齐红霞等校内外专家出席了讲座,百余名师生参与课程并进行了现场交流。徐宝锋教授首先提到,胡学文先生是一位具有典型冀北地域特征的作家,他的身上具备张承人民勤奋、坚韧的优良品格。表现在文字上,胡学文潜心创作长篇小说《有生》八年,搜集了大量冀北乡村社会发展变化的细微素材,塑造了许多容易被忽略的平凡人物,讲述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日常故事,为读者提供了一条深入乡土世界,理解乡村社会的有效路径。胡学文先生讲到,处在一个出版爆炸的年代,作家如果想让自己的作品从每年新增的上万册小说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独特的“识别码”,即强烈的个人风格。无论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尔克斯等西方经典作家,亦或他最近十分关注的阿尔巴尼亚作家卡达莱,以上作家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被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读者喜爱,就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可替代的风格。那么,如何寻找到一种合适的风格,就是胡学文在创作《有生》之初面临的首要问题。要想找到风格,就必须确定题材。谈及为何选择乡土题材时,胡学文总结了四个原因:首先,他对乡村具有浓厚的感情。自出生至三十多岁,他一直生活在冀北农村。在漫长的时间里,他积累了大量的乡村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成为了他写作时的巨大精神宝库。其次,乡村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甚至可以突破日常经验的边界。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会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传承,作家的使命就是通过小说将其挖掘出来。再次,都市文明中的人们长期远离自然,身体接受声音的能力已经严重退化,因此需要乡土经验来刺激他们日渐迟钝的听觉。最后,乡土题材会给历史提供一种“自下而上”的叙述角度。传统的史书和古典小说习惯于从顶层书写社会,导致我们只能看到片面的历史。《有生》深入底层,扎根乡土,致力于书写社会的另外一面。为了塑造独特于文学史的乡土小说,胡学文将现实主义塑造人物的方法与现代派的叙事技巧结合。在同一个时空之下,不同人物的眼中折射出的世界完全不同,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体现了《有生》世界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也观照了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却常被忽视的差异性。在讲座的最后,胡学文先生结合《有生》的创作回顾了“文学的意义”这个永恒的大问题。他承认从世俗的角度看,文学的实用性的确很弱。但是实用性并不是一个作家应该追求的,好的小说应该为世界贡献想象力,为阐述世界提供更多的角度。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胡学文 | 《有生》写作中的乡村史、生命史、情感史

本讲关于《有生》的创作构思和过程,体会,关于乡村,生命和情感的思考,探索。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汪惠仁谈中国古典散文的精神与趣味

2021年4月16日下午,“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了著名作家、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小说月报》《散文》主编汪惠仁题为“散文里的中国”的专题演讲。黄悦教授主持该讲课程,百花文艺出版社社长薛印胜,北语汉教学部宋红芳、李文等老师全程参与了课程并现场对谈,北语百余名师生到场。黄悦教授介绍了汪惠仁主编的写作风格和主要成就,并通过对中国古典散文的界定和回顾引出了当天的讲座主题。汪惠仁主编首先从世界文学大格局着眼,指出汉字作为唯一一种没有中断的古老文字,成就了中国散文的独特魅力。他提出汉字具有全息性,其字形构造、音义关系、历史演变、语义语法等特点都值得深入体味。随后,汪惠仁主编简要勾勒了中国文学流变的历程,并指出发达而深远的散文传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世界要理解中国,必须从散文入手。”他认为,在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之前,中国文学的主体实则由散文构成,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散文教科书是国民教育的主要载体,深刻地影响并塑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文人士大夫的广泛创作也使得这种文体日臻完善。概而言之,丰厚的古典散文中始终贯穿的是“以道自任”和“人生解放”两个主题。汪惠仁主编重点围绕古典散文的两大主题进行了梳理与阐释。他谈到,从古到今,中国知识分子始终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追求和人格理想,无论是身居显要还是身陷逆境,他们一直以“道”提升自我,将社会理想与抱负放在首位;与此同时,文人群体还拥有超越实用主义的理想追求,将审美理想视作通往人生解放与自由的通道,在散文创作中体现出了强烈的“人性”色彩与思想追求,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特精神结构。此外,汪主编举例反思了中国散文曾经遭遇的迷途事件和自救方式,强调优秀的文学创作必须蕴含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汪主编的演讲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从《报任安书》到《出师表》,从老庄思想到魏晋风度,不仅透视了中国古典散文的独特魅力,也勾勒出中国知识分子一贯的精神传统。谈到散文的当代发展和文学的未来,在场的同学们与汪惠仁主编展开交流,开启了一场有趣的代际对话。陈洁仪同学提出的新媒体时代数字化出版给纯文学期刊带来的冲击与新变这一问题在现场引发了热烈地讨论。陈巨荣同学分享了平时阅读散文的感想与收获,认为文学的美育价值能够一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赵靖怡同学认为数字化时代阅读方式的转变使得阅读日趋多样化、社交化,与此同时也要警惕文学的泛娱乐化,作为青年一代,更要沉下心来在文学的土壤里深耕。朱昕夫同学认为文学传播媒介的转换更广泛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大众传播作为美学精神的一种传播载体,与当下视觉化的美学诉求息息相关。同学们主要就数字媒体时代传统出版如何借力新媒体发展、当下年轻人文学创作的交流平台选择、泛娱乐化时代的纯文学发展困境、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话语权等多个话题展开讨论,北语严谨而不失开放的学风、学生的思考能力获得了汪惠仁主编的高度评价,他从文学的创作与接受、图书载体的变迁、数字化时代的出版与阅读等角度一一回应了同学们的问题。讲座后,汪惠仁主编还为“中国作家公开课”现场题字。4月16日当天,我校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黄悦教授与到场的师生分享了这一消息,鼓励有志于进入出版传媒行业的同学,勤奋学习,勇于实践,争取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发挥北语学子的力量。推荐阅读:北京语言大学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作家公开课】汪惠仁
其他

北京语言大学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4月16日,北京语言大学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就业见习、融合出版等领域开展多渠道、深层次合作,共同服务好国家文化战略。我校校长刘利和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红杰分别代表双方在合作协议书上签字。刘利校长在发言中表示,北语是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摇篮,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和桥梁。本学期双方联合开设的“中国作家公开课”,为作家与学生交流提供了互动平台,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未来双方合作有助于充分发挥高校的国际化优势与科研资源,共同助力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杨红杰书记表示,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是拥有出版全产业链的大型国有文化产业集团。此次双方合作是服务国家战略,整合优势资源,进一步规划战略布局的一次契机,未来双方将着眼“一带一路”倡议,培养国际化人才,助力更多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实现立体化、高标准、国际化传播,以文学为基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仪式结束后,双方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一行参观了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和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专项工作办公室秘书处。签约仪式由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宝锋主持,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班峰,副总经理纪秀荣,天津教育出版社社长黄沛,百花文艺出版社社长薛印胜,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汪惠仁,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综合部副主任郭瑛、出版部副主任任洁,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展明锋,学生处处长、学生工作部部长黄展,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梁彦民,中华文化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王孝强,国内合作与继续教育办公室副主任牛群,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黄悦、院长助理胡燕春出席了签约仪式。推荐阅读:新课推荐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汪惠仁 | 散文里的中国

本讲将简要勾勒中国散文流变,通过对若干典型散文作家作品及散文史事件的分析,寻找中国散文史中透露的重要文化消息,关乎思想追求,关乎生活态度,关乎艺术精神。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中外非虚构作家云端对话:真实是故事的力量所在

2021年4月9日下午两点,“中国作家公开课”以线上线下同步方式开讲,著名作家梁鸿教授做了题为“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演讲,并与美国作家马克·力文隔空对话,畅谈非虚构写作。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黄悦教授主持课程,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副主编徐福伟、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张海华等校内外专家出席了讲座,校内外两百余名中外师生参与了课程。黄悦教授首先介绍了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大致情况:以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推出的“非虚构”栏目为标志,十余年来这种写作范式在国内迅速崛起,引发跨界热潮,成为当代中国的记忆和海外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在此过程中梁鸿教授的“梁庄三部曲”被推为公认的经典,进入了新闻学、社会学、人类学及文学等专业的必读书目。梁鸿教授兼具跨学术研究和创作的视野,也使得其写作更有代表性和深刻性,她笔下的梁庄,已经成为传统乡土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典型缩影。梁鸿教授先从她与《小说月报》的渊源谈起,她指出《小说月报》是一个了解当代文学现状的重要媒介,因其涵盖不同风格流派的优秀作品,能够及时准确地展示当代作家的创作现状,是她十分重视和喜爱的文学期刊。梁鸿教授主要围绕“梁庄三部曲”的创作经历和心得展开讲座,并将视野扩展到非虚构写作的背景、角度、尺度和伦理等。梁鸿教授认为非虚构写作是在社会急剧变动之下的一种反应,自己一开始并非在有意识地从事“非虚构写作”,而是按照自己的愿望为故乡书写,她以“我”这一近似纪实的角度,记录下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村庄的变化。无论是《出梁庄记》对梁庄人在外生活的观察,包括在城中村的艰难采访,还是《梁庄十年》中对女性群体的思考,都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自省与担当。梁鸿教授指出,非虚构首先追求真实,但真实是多面的,需要用更为广阔的视野加以理解。梁鸿教授特别强调了非虚构写作的伦理,无论什么层级的写作者都必须清晰的意识到“书写即权力”,写作者的主观感受会在作品中被放大,因而必须时刻保持自省的态度。正如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授奖词所言,“梁鸿以复杂多端的角色和角度,呈现当下的、具体的村庄,在忠直而谨慎的描述中,梁庄成为了认识中国乡土之现在与未来的醒目标本。”在被问到从事小说创作和非虚构写作的不同体会时,梁鸿教授谈到,“我感受到的是不同的自由和快乐”,虚构写作带来自由创作的轻盈感,而非虚构写作使她充分享受自由观察的快乐。”非虚构文学恰恰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技巧,当下非虚构写作者众多,风格各异,有助于读者形成对当代中国更为全面的体察和认识。随后,美国作家马克·力文以线上的形式分享了他的写作心得。马克·力文在华从教多年,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大量关于中国的文字作品和音乐作品。他强调写作也是一种交流,交流就意味着充分了解读者,并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有效地传达信息,无论是小说、新闻、图书、电影或音乐,都可以是讲故事的手段。最后,他以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和写作为例,分享了他的创作成果,现场演奏的音乐作品引燃了课堂。最后梁鸿教授特别区分了非虚构写作的界限与特点,梁鸿教授认为,文学的任务是书写情感的复杂度、社会的复杂度,通过诸种矛盾看到人和社会本身,创作者只有看到生活内部的多样性和人的多样性,才有可能从一个纯然的、绝对的悲伤和苦难里面抽离出来,去写出一种真正的生活、真正的人性,这种真实才是非虚构写作的力量所在。讲座最后梁鸿教授还为同学们推荐其它优秀的非虚构作家与作品,她特意提到文学写作能力的修炼,一是阅读,二是写作,希望在座的同学们可以广泛阅读、勤于练习。两位作家慷慨分享创作心得的同时,鼓励有志于此的同学们在文学创作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定自信。来源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线上链接 | 嘉宾对谈 | 梁鸿:非虚构写作在中国

Levine,社会学家、音乐人、作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驻华外国人的最高奖项长城友谊奖获得者。他自2005年来到中国,创作了《我的中国故事》(Stories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首期成功开讲

2021年4月2日下午两点,“中国作家公开课”在我校主南200教室正式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带来了题为“当代文学的表里内外”的主题演讲。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黄悦作为授课教师主持该讲课程,校内百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全程参与了三个小时的课程。黄悦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作家公开课”的相关情况,该课程由北京语言大学联合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主办,通过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与我校教师联合授课,旨在带领同学们全方位、立体化品味文学经典,提升文化素养,了解今日中国,是我校课程思政的有机组成。刘大先研究员首先围绕三个关键词勾勒出中国当代文学的特点。他认为对“当代”的理解可以从时间分割、政治观念及情感结构三个维度展开;随后,他从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介绍了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与文化背景,重点剖析了乡土文学这一重要题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强调当今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与文学的深层关系。他认为,对我们来说,当代文学不仅是“文本”,更是“实践”与“生活”,其精神价值与文化意义值得深入探索。讲座的主体部分从表(形式与技巧)、里(主题与内容)、内(文本与美学)、外(作家与语境)四个方面全面梳理了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刘大先 | 当代文学的表里内外

本讲将从表(形式与技巧)、里(主题与内容)、内(文本与美学)、外(作家与语境)四个方面整全性地把握“文学”在“当代”的发展与流变、接受与变革,探讨文学在人文学科乃至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
其他

《世界汉学通讯》 |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对拉丁美洲的启示

祝中国克服困难,越来越好,武汉加油!加油!本文作者诺伯特·莫利纳·梅迪那(Norb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