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公开课》 | 鲁敏:从灵感到文本,从文本到传播
2021年10月8日下午两点,“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了著名作家鲁敏题为“从灵感到文本”的演讲。鲁敏老师结合自己的阅读与写作经验,向听众展现了写作中自我建设的过程,分享了对灵感与文本创作的思考。讲座由黄悦教授主持,《小说月报》副主编徐福伟、北京语言大学刘军茹副教授等校内外专家出席了讲座,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伊朗德黑兰大学、伊朗阿拉麦·塔巴塔巴伊大学、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伊朗伊斯法罕理工大学、埃及英国大学、埃及明亚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中文系学生,以及来自“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化笔译工作坊30个不同国家的学员们共200余人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课程。
首先,黄悦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鲁敏老师的创作成就及其实现作品跨文化传播的多种文本,开启了本次讲座。鲁敏老师从三部分由浅入深地展开“从灵感到文本”的主题。
鲁敏老师以一个笑话坦率地自嘲作家与灵感的依赖和役从关系。什么是灵感?它又来自哪里?鲁敏老师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识别“程式化”来排除看似是灵感的念头,又援引《呼兰河传》《米格尔大街》《红与黑》《儿童法案》《1984》《失明症漫记》等经典作品为例,分析灵感的三个来源:一是源自童年与少年时期的一手生活,其亲身性使它具有强烈的主观与个性化色彩;二是源于二手生活与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其反思性使它抓取、提纯时代的普遍经验,社会化程度较高;三是源于虚构能力,其依托个人禀赋,将诸种经验在超凡的想象中推演整合。鲁敏老师告诉同学们,既要细心品尝生活内在的滋味,又要充分感知与思考外部世界,开拓更广阔的经验来源;又要善于发现、发掘自身的虚构能力和推演力。
所有的灵感都有变成文本的价值吗?灵感的取舍原则与小说优劣的判断标准密不可分。带着这一问题,鲁敏老师结合自己长期的阅读体验,详细分析了数部类型迥异的中外文本,探索了好小说“灵(审美)”与“肉(故事)”的向度。故事的戏剧化与传奇性制造强烈的感官张力,使陌生化了的“现实”紧紧抓住读者;精神的反叛性激发审美的独特性,其强大的吸引力也将读者引入对自身与世界的哲学性思索。“灵”与“肉”的双向开拓无疑有助于创造好的小说,生命深度在情感意蕴上的朴实表达亦能带来卓尔不群的作品。鲁敏老师对同学们说,阅读会让人生变得丰富,不论是否从事写作或文学研究,人们都可以通过阅读获得很好的人生体验。
决定留下灵感,可以通过怎样的技巧将它转化为具有独特魅力的文本?这首先与作家的自我定位相关。鲁敏老师分别分析了以版权改编为自我设定的IP型作家、以自我表达为诉求的作家,以及有着较高自我职业期许的经典写作型作家。进而,就经典作家的文本呈现方式讲解了写作技巧的四个阶段,即无技巧阶段、模拟技巧阶段、创造技巧阶段与最高境界的“屋漏痕”阶段。鲁敏老师又通过对多部小说的详细解说,引领同学们从人称叙事视角、时间轴处理、互文借鉴、感官技巧、悲喜剧调性等方面探索了第二阶段的写作技巧以及写作的温度与现代主义手法。最后,鲁敏老师通过分享自己写作的《六人晚餐》中“主人公如何死去”的写作趣事,探讨了写作中的瓶颈与突破,并告诉同学们:当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瓶颈时,同样要抱有乐观的处理方式,相信外部世界带来的某种改变会配合内心情绪的准备,最终促成事情达致应然的解决。
随后,鲁敏老师就“文学作品如何‘走出去’”提出见解:一是国内版代公司在推动文本多语种翻译中具有重要作用,希望更多作家进入版代公司视野。二是以同题写作互译项目为例,指出各国青年一代作家在前辈贡献的基础上共同努力,致力于逐步实现从文学到文化再到文明的平等交流。三是强调一代代汉学家们在多语种、多媒体、多刊物的海外报道采访中做出的卓越努力。
紧接着,现场展开了与瑞典翻译家陈安娜、法国翻译家谷维兰的视频互动。陈安娜是莫言、余华、刘震云、贾平凹、苏童等多位中国作家的译者,她用地道的中文回顾了她的翻译之路,分享了她翻译鲁敏长篇小说《六人晚餐》的难忘感受;同时也提出,由于生活和时代背景与瑞典读者距离较远,中文书籍在瑞典传播并不容易。陈安娜老师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多翻译一些中国年轻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的作品;并指出,文学翻译不仅是文化交流使者,同时也要付出巨大劳动,希望各个国家的译者都能得到相对稳定的职业回报。谷维兰老师则提到从事翻译与精神分析的共同之处,其心理学背景对翻译很有帮助;并强调翻译要把作品的风格、语言意蕴表达出来,使外国读者能有与中国读者相近的阅读感受。
讲座尾声,刘军茹老师指出,鲁敏是新时期以来当代作家中对感官描写非常独到的作家;同时,就女性作品的国际传播表达了她的见解:瑞典文化在当代中国年轻人中有一定影响,而中国女性作品的海外传播仍需加强;应提倡将中国当代文学中更贴近生活、更现代的作品推广出去。
提问环节中,鲁敏老师就作家倦怠期与瓶颈期作出了回答:倦怠期看似无能为力,实则也是蓄力,也许漫长的等待正是写作者的必由之径。鲁敏老师还分享了她鲁奖作品《伴宴》的写作小故事,让在场同学收获颇丰。
本学期“中国作家公开课”将继续与《小说月报》合作,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批评家走进课堂,与海内外、课堂内外的读者、译者展开对话,为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活跃的交流平台,为提升我校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贡献力量。
往期回顾:
新学期 | 北京语言大学线下通识课《中国作家公开课》又开课啦!
《中国作家公开课》第二期重装亮相
《中国作家公开课》 | 弋舟:耐心地“状物”是文学的根基
《中国作家公开课》 | 李玲谈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流变(1949-1985)——时代命题下女性主体意识的多维探索
文字 | 贾文佳 周菲菲摄影 | 万国松编辑 | 张潇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