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常失败,病毒多作怪!“鲜买鲜吃”是正道!
深圳最近偶尔下雨
虽然已经开始阵阵凉意了
但也不妨碍各位小伙伴
依旧短衣短裤
(毕竟深圳一年三季都是夏天)
这种湿热交替的天气
食物就非常容易出幺蛾子了
食物如果储存不当或时间过长
就容易受细菌污染
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引发食物中毒
黑龙江鸡东县米酵菌酸中毒
10月5日,黑龙江鸡东县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备受社会关注。一家9人在聚餐时,均食用了一种叫“酸汤子”的食物,随后出现集体中毒。截至目前,中毒的9人中,死亡人数上升至8人。
酸汤子是什么?在当地,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
官方已初步定性
“真凶”是米酵菌酸
近日,元凶也终于被揪出来了,不是之前传言的黄曲霉素,而是米酵菌酸。
10月12日,黑龙江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消息证实,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因此,致死原因排除了最开始所说的黄曲霉毒素,初步确定为米酵菌酸。
那么
现在就一起来彻底了解
米酵菌酸吧!
一旦中毒,尚无解药病死率高达40%-100%
怎么“又双叒叕”是它?
在今年7月份时,就有11人在广东某肠粉店食用河粉后,因米酵菌酸中毒。其中1人抢救无效去世,2人病情严重。
米酵菌酸究竟是什么东西,竟有如此大杀伤力?
米酵菌酸是什么?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毒素。而椰毒假单胞菌容易在加工原料时污染食品。
米酵菌酸的毒性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的68倍)相比,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大量食用后死亡率高达40%—100%。
更可怕的是,高温蒸煮,对消灭米酵菌酸根本无效。
据中国农业大学范志红教授介绍,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因此不论制成何种食品、采用何种日常烹调方法都不能破坏其毒性。
因食用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的酵米面而发生的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
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中毒后应进行急救和对症治疗。
高温不消灭
中毒无解药
在米酵菌酸面前
砒霜也就是个弟弟
5类食物、7个小贴士
助你远离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细菌产生的毒素,常见于变质银耳、木耳,云贵地区的吊浆粑,东北地区的酵米面、臭米面、酸汤子等。
容易产生米酵菌酸的食物都有一个特点: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而这些食物高温潮湿天气下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具体来看,可以分为以下5类:
另外,再补充第一点,爱吃各种粉粿的深圳人要注意,购买河粉、肠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等湿米粉时一定要买新鲜的。
除了预防米酵菌酸中毒
小伙伴们日常预防食物中毒
该如何做呢?
这里有几招
大家学一学
预防食物中毒
采购到餐桌一步不马虎
1、选用新鲜安全的食材。生活中不要购买没有保障的三无食品、过期食品,要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
2、注意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食物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洗手、生熟分开等规范操作。一些食物如果没有完全煮熟的话会有一定毒性,在烹饪的时候最好煮久一些。
3、注意食品储存过程中的卫生。尽量不要吃剩菜。从冷冻室里拿出来的生鱼、生肉等,最好用冷藏化冻方法,别在室温下久放,并需及时烹调。
这10种食物也得小心
煮熟还有些毒素残留
日常生活中,食物中毒现象屡见不鲜。比如保存不当、过期变质的食物,很多人怕浪费,以为加热一下就能杀死细菌,照吃不误,结果酿成大祸,追悔莫及。以下这些食物,千万可得注意了:
1、发红的甘蔗
如果看到甘蔗里有红色丝状物,证明已经霉变。霉变甘蔗会产生强烈的嗜神经毒素3—硝基丙酸,严重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可能丧失生活能力。
2、野生蘑菇
普通人很难自行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目前也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所以野生蘑菇都不要随便乱吃。毒蘑菇所含的毒性物质非常稳定,一般的烹调方法难以破坏其活性结构。
3、发霉发苦的瓜子、花生等
当发现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果仁轻微变黄甚至发黑、味苦,皱皮变色,表面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时,应该丢弃。黄曲霉素等致癌物可能已经在其中生长。
4、烤焦的鱼、肉
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加热超过200摄氏度后会产生致癌物——杂环胺。杂环胺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和致基因突变作用。变焦的鱼、肉类食品,不仅含有大量杂环胺,同时还有苯并芘、丙烯酰胺等其他致癌物,不宜食用。
5、发芽的土豆
发芽或者表皮颜色变青的土豆中,含有龙葵碱,食用后对胃肠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6、表面发黏的豆腐
豆腐和肉一样,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材,容易在通风不良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滋生细菌。居家环境里,有害杂菌多,有些会产生毒素附着在豆腐表面,用热水冲洗也不能保证完全洗掉。因此,发黏的豆腐不建议食用。
7、腐烂的生姜
腐烂的生姜会产生黄樟素,是一种致癌物质,可诱发肝癌、食道癌。
8、颜色变深、表面发黏、弹性变差、有异味的肉类
新鲜的肉表面有光泽,颜色均匀;外表微干或湿润,切面稍潮湿,用手摸有油质感,但不发黏;质地紧密且富有弹性,用手指按压凹陷后会立即复原;闻起来只有正常的肉味,无异味;煮熟后肉汤透明,汤表面聚集大量油滴。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说明肉类已经变质。
9、加热后出现絮状物的牛奶
牛奶出现絮状物的原因之一,是牛奶中残留的微生物增殖导致牛奶的酸度发生变化,进一步破坏了牛奶的稳定性。所以,加热后有絮状物的牛奶不建议饮用。
10、被污染的罐头
当水果罐头被微生物污染,失去食用价值时,经常会产生“胖听”现象,即罐头的底和盖的铁皮中心部分凸起。而密封失灵的“漏听”罐头,在运输过程中空气会进入,极易酸败变质。
上面介绍了这么多
其实小伙伴们生活中只要做到
四个字“鲜买鲜吃”
新鲜买、新鲜吃
就足以预防常见的食物中毒
大家平时多多关注食安君
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
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本篇干货
大家一定不要放进收藏夹吃灰
要时不时拿出来瞅两眼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