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微信大战一触即发,如果二选一?你选哪个?
苹果粑粑一出手,微信粑粑抖三抖。
今天聊个好玩的事儿,昨晚,关于苹果要下架微信的消息再次在社交媒体上爆发。。
可是,小编觉得,这次真是微信躺枪了...
从两个月前开始,网络社交媒体上就一直流行让网友做选择题:在苹果和微信之间必须二选一的话,你选择谁?
事情要从今年4月说起。4月19日,微信通过公众号“微信派”发出“遗憾通知”,其核心内容为“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将从4月19日下午17:00开始被关闭,iOS用户可在微信公众平台通过二维码方式转账,安卓等其他版本微信赞赏功能不受影响。”
对于公号运营者的直接影响就是,苹果手机用户从看不到打赏按钮转为二维码打赏,到今天的不能打赏了。(心疼自己一分钟,还没开通赞赏呢,就没了)
原因是,苹果认为赞赏功能属于虚拟支付,iOS app 虚拟支付必须走内购通道,不能用微信支付。
一向硬气的微信二郎腿一哆嗦,这大哥几个意思,叭叭一开会,选择做出让步,苹果大哥毕竟是咱APP生存的平台,让一步就让一步,于是鼓励公号作者在文章里放置收款二维码,以便于变相收取赞赏。
苹果大哥一瞅,别(四声)在这跟哥耍滑头,哥要的是你微信上的任何出入账必须用我苹果的支付系统。
随后,苹果中国于5月22日深夜发布短短七十字声明对这次事件做出了回应。
声明全文为:
微信可以选择提供App 内购买让用户赞赏他们喜爱的公众号运营者,如同我们提供这一选择给所有的开发者一样,微信只需正确使用App 内购买体系进行开发即可。
什么意思呢?
1、你丫别到处说什么苹果逼停微信赞赏功能了,咋这么颠倒是非呢?是你违规在先,而我一视同仁。
2、你们不是不能赞赏啊,以后用我苹果支付系统买买买就行。
至此,微信二次发送通知称,应苹果公司要求,APP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IAP(In-App Purchase)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语。
微信:这下哥帮不了你了,微信没办法帮各位自动生成微信赞赏二维码了,你们自个手动贴吧,就是不太美观。
一时间,网络人声鼎沸。苹果的行为被媒体比喻为“哪怕你要为喜欢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打赏一杯咖啡,苹果也想先喝一口。”腾讯某高官更是声称“为了更加自由的微信,我打算重新购买一部安卓手机”。
苹果也没闲着,连夜对此作出回应,大致意思是微信公众号赞赏功能并非是苹果逼停的。微信本可以像其他开发者一样,选择“App内购买”方式给公众号运营者。App Store生态对所有开发者一视同仁,没有特殊。
5月19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据微信及其它公司的高管透露,苹果已经通知几个中国社交网络App,要求它们禁用赞赏功能,并认为小费相当于应用内购买,和购买游戏、音乐、视频相似,每一笔应用内购买交易苹果都会抽取30%的分成,小费也应该分成。
显然,苹果在微信之后企图扩大封杀对象。目前国内的新浪微博App、分答App、豆瓣App等都具备打赏功能。
而昨晚,这一次爆发的原因是苹果要求在6月12日之前,所有APP都要去掉“热更新”功能,否则苹果就会直接下架APP。于是,这条新闻很快就变成了“苹果或将下架微信”。
什么是热更新?如果你是正版苹果手机,想要下载任何APP,比如微信、微博、支付宝,那么,你就必须去App Store里下载。而且,每次APP要更新版本,也都是通过App Store进行下载更新。
苹果的审核非常严格。如果提交新版本的时候,审核人员在APP里发现了不适宜的内容,就会直接打回,要求修改之后再提交。于是,许多国产火爆内容的APP就会做一个洁净版提交App Store,一旦审核通过正式发布,就立即热更新一下,于是APP里支付宝支付有了,银联支付有了,微信支付也有了。以此躲避苹果的监管。
但是,为什么每次都拿微信说事呢?为什么每次都用微信举例呢?为什么每次都用微信来和苹果做二选一呢?简单说,为什么不是淘宝?不是支付宝?不是微博?不是阴阳师?不是王者荣耀?
因为微信是一把好枪,用起来最顺手,最能够引发关注,也最能够造成舆论上的压力。
苹果为何敢逆“中国企业和消费者”之意,做出如此任性之举?
iPhone的庞大用户量和极高的用户忠诚度是它霸气侧漏的筹码。新浪科技去年出炉了一份国内五大一线城市第三季度的手机数据分析报告,苹果在北、上、广、深,以及新一线城市重庆中均稳居第一。
2016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基于8亿用户公布了一项数据研究结果,结果显示用户换机后仍选择原品牌的平均比例是18%,排在第一的苹果达到45%。
但从2017年开始,苹果开始睡不好觉了。
今年第一季度苹果财报显示,大中华区营收下降14%,成为财报中唯一一个出现负增长的地区。
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苹果手机在中国整体销量遭遇滑铁卢,大跌四分之一。 市场占有率从2015年第一季度的16%下降至9%,跌破10%,位列第四,前三名被中国本土品牌包揽。
在此背景下,有点急眼的苹果开始向微信下手征收“苹果税”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
要知道,仅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消费者在苹果应用商店的消费额达到20亿美元,创下历年来单个市场的消费额之最。预计今年可能达到50亿美元。
在交易额更高的游戏领域——有人估算,《王者荣耀》在iOS平台上的月收入在6亿上下——苹果能从中分走的钱,数量则更加惊人。
想法虽好,恐怕苹果自己也没想到,舆论的反应会这么强烈。整个事件中,必选其一的话,多数国人选择“弃iPhone换安卓保打赏”。
微信阻止了智能手机用户转向或购买iPhone,因为这款应用程序已完全渗透到了很多中国用户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它不需要iPhone就可以使用。用户更多地沉浸在微信生态系统里,而不是“苹果体验”中。
的确,换一台手机比换一个社交软件(圈子)更方便。微信最新公布的月活跃账户达9.38亿,大部分在国内,即便是3亿多的iPhone用户不用微信,也仍旧还有6亿左右的安卓手机用户。
更何况,随着小程序等越来越多的微信生态完善,国人无论是在线上社交、工作、生活,都矣然没微信不成,超一半人每天要用90分钟!
对于事件的另一主角内容生产者来说,之前的打赏费用,微信会原封不动的交给作者。如果执行抽成30%的规定,微信也不会慈善到自己出这个钱以保证作者能拿到全部打赏,所以,受损失的还是作者。目前,公众号文章阅读数量有大约一半来自 iOS 客户端,粗略推算,作者打赏收入可能会减少一半。
这样看来,与微信对抗,苹果几无胜算。
无论如何,作为用户,还是很感谢乔帮主的工匠精神引领甚至改变了一个时代对于手机的认识与理解,他对于审美水平、生活品质的价值引导功不可没。
也感谢微信的出现,让我们免去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巨额通话费与短信费,它对于自媒体时代的开启与反寡头经济的垂范意义,冠绝古今。
接下来,无论你们将如何博弈、如何斗法、如何竞争市场份额,那都是商业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但是,有一点必须要说的是,谁敢率先以牺牲用户体验与用户利益来换取商业地位,谁就会率先失去用户。
网友“帽子”颇具挑衅意味的评论也许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我实在想看看苹果到底敢不敢下架微信!”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深圳财经生活频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