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堆人头”的人海战术,真的是一种无脑的战法吗?

前朝刘沛公 游民星空 2022-06-20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一直以来,在军事战争题材影视剧的观众群体里,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一旦有什么电影/电视剧中出现了密集冲锋镜头,就马上有人跳出来表示质疑,认为在实战中拿这种“人海战术”进攻就是“送”……


而翻阅浩瀚的史料,我们却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所谓人海战术,不仅仅是士兵们用肉体堆砌战线这么简单。


“愚蠢的战术?”

在进行讨论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人海战术。

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大学教授欧道德博士的定义:“在没有掩护或伪装下,大量步兵以密集队形正面攻击敌方战线。目的是冲进敌群,降低对方热兵器的威力,最终以近战击溃对方或迫使其撤退。”;《战术史纲要》的作者卢林则认为:“人海战术是一种集群式散兵战术,以集中兵力、密集队形实施冲击,兵与兵间隔必须保持一步左右,一个营需要逼近到四百步以内才能发起进攻。”


和穿插分割、侧翼包围等战术一样,人海战术同样是一种在世界军事史上颇为常见的战术。一般来说它具备两个特征:

1.庞大数量的步兵集群,以密集队形进攻。

2.以突入敌方阵地为主要目的,不过多进行伪装或掩护便发起冲锋。

虽说这一战术看起来非常简单粗暴,但它却恰恰符合从古至今被无数军事家奉为圭臬的一个交战原则—— “以多打少”。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兵圣孙武就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提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通俗点来讲,就是在进攻中投入越多的兵力,取得的战果就越好。


而英国近代数学家兰切斯特在“兰切斯特战斗方程理论”中的研究成果也同样表明:远距离交战的时候,战斗力和与部队人数成正比,即兰开斯特线性律。在近距离交战的时候,战斗力与有限区域内的人数成正比,即兰开斯特平方律。


弗雷德里克·威廉姆·兰彻斯特

所以,人海战术并不是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是一种早该被扫入历史垃圾堆的“愚蠢战术”。实际上,它不仅没有因人类文明进入热兵器时代而惨遭淘汰,反而不断发展到了相比于以往更加符合近近代战场的地步。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当时不少国家都有使用人海战术进攻的例子。比如在欧洲西线战场,美军第一集团军司令布莱德雷就曾在“眼镜蛇行动”中,因时制宜的集中三个师约四万多人的兵力于六平方公里的战线上,在空袭过后迅速发起冲击:不仅一举突破德军阵地,而且暴风骤雨般的攻击也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在东线战场,苏联红军同样也时不时的使用人海战术进攻。当年的德军士兵盖伊·萨杰在《被遗忘的士兵》一书中便有过一段翔实记录:“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有一条横跨地平线似乎遥望不到边的细黑线像海浪一样朝我们涌来。我们又仔细看了会儿,这条线变得厚重起来,显得有些不真实。我们被老兵一声大叫吓得哆嗦起来:‘他们是西伯利亚人,他们来到这里了,看起来至少100万人!’”


这些实战案例足以说明,在近现代战争中人海战术仍保有一席之地,如果合理的运用同样能收获战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如今一些人对人海战术存在着错误认知呢?


污名的由来

其实“人海战术污名化”现象的背后,少不了西方媒体和国民党媒体的“功劳”。在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敌人经常会将一切失利归咎于我党我军的“人海冲锋”,并在报道中将我们歪曲描写成一支“只会用尸山血海来换取胜利”的军队,借此来在舆论战上获取优势。


敌人的这种宣传策略,久而久之就改变了外界群众对“人海战术”这一概念的认知,直到今天都还有不少人将其和“无脑”“送人头”“拿命填”等词缀画上等号,而选择性的忽略了其中的战术运用以及战略价值。

从事实上来讲,随着十八世纪末机枪的出现,凡尔登、索姆河以及马恩河那堆积如山的尸骨,的确证明了“人海战术的作用被大大削弱”的这一情况。近代战争中人海战术的使用,有时也会伴随着巨大的伤亡。


一天伤亡五万人的索姆河战役,让许多士兵战后都精神失常

对于我军来说,抗日战争中的关家垴战斗、解放战争中的孟良崮战役等, 均是使用人海战术进攻获取胜利的战例,单从伤亡数字上看,用“惨重”一词来形容并不为过。但我们必须要清楚这些战役背后所取得的战略价值,更何况有些战场条件根本不允许指挥官施展挥兵指刃的才能。


关家垴战斗沉重打击了敌华北方面军的“囚笼政策”,对日军震动极大。

虽说我军的确在战斗中使用过人海战术,但它真的就像西方媒体宣传的那样,每场战役乃至每场战斗都是用这种方式打赢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不妨把视线重新投向中美交锋的主战场、谣言的发酵地——朝鲜战争中来。

纵观世界战争史,无论是那一时期、哪一国家的著名军队,均有着自己独特的战斗方式,也都无可避免的有着自己所青睐的战斗风格,身处朝鲜的志愿军当然也不例外。在我看来,对于当年以轻步兵为主的志愿军来说,灵活多变、机动力强便是最大的特点与优势,我军指战员们正是凭借着这一点,在前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的第一阶段,多次将“穿插分割包围”战术发挥到极致(战略层面也是如此),这和敌人所宣传的人海战术可谓是大相径庭。


战争亲历者贝文·亚历山大就曾在《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一书中写到:“尽管有许多关于中国人采取‘人海战术’,用‘大批军队’猛攻美军阵地的说法,但使人望而生畏的不是中国人的集中进攻,而是他们的佯攻、奇袭或夜间的悄悄渗透。中国人采用成排成连的进攻作战,以优势兵力占领精心挑选的战术阵地,以便进行决定性的穿插,但这些通常是为了牵制敌人防御部队,与此同时,其他中国部队从侧翼发动进攻,并在敌后设置路障。”


即便是我们进一步缩小视角,将焦点聚集到志愿军的进攻场面上,也很少会在浩瀚史料中看到和人海战术相关的描述。实际上,大都由参加过国内战争的老兵所组成的入朝志愿军,不难做到对“一队掩护,一队前进”这种强协同性的“交替掩护进攻”战法熟练运用。

举例来说,像电影《长津湖》中那种山呼海啸般的进攻场面,前提条件便是第七穿插连的战士们已通过交替掩护进攻,摸至距敌方阵地只有十到二十米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前方部队可以在几秒钟内迅速突入敌方战壕,用冲锋枪和近战武器解决问题。两军绞结,空袭失效……而这正是拥有大量自动、半自动以及重武器的美军部队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


当然,除了交替掩护进攻和人海战术外,目前在网络上还存在着一种不同的声音。那便是有些网友认为,我军著名的“三三制”战术才是志愿军常用的进攻方式,才是克敌制胜的不二法门。

呈三角队形进攻,每队三到四人,队友之间互相分散支援掩护……这种由我军101号首长所创立的战法的确有其精妙和独到之处,在对火力密度较高的敌方防御阵线进行进攻时,能够有效减少伤亡。


不过,我们也必须要清楚一点,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三三制”并非万能的,其最大劣势便是对伤亡极为敏感。以一个标准的三人战斗小组为例,一旦出现人员伤亡,再分出一人进行抢救,那么这三人小组便会立即失去协同突击能力。

所以,所谓的“三三制”战术不仅没有在全军推广开来,更是受到了一些我军将领的抵制。在《粟裕军事文集》第一篇《游击战术讲授提纲》里就有明确提到:“游击队之编制、装备,依实际情况而定以轻捷的步兵或骑兵为主,附加工兵等技术兵种;部队应短小精干(轻捷灵便),加强突击力,采用五五、四四制,避免三三制。”


从史料记载上来看,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三三制”只是一种影响范围有限、通常由四野及其精锐部分组成的东北边防军的一种惯用战术。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参加东线长津湖战役,隶属三野的九兵团进攻场面中。


结语

翻阅史料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一些围绕《长津湖》中“人海战术”的争议,很多人认为抗美援朝时期,这种战术不应该在我军出现。其实我认为,不管影视剧中表现的“人海战术”真实与否,都是创作者们对于观感震撼力的追求,除了为商业层面赋能外,我想,观众们也能从这些“不太真实”的大场面中,感受到当年我军为了光荣的事业而奋斗的决心。

并不是所有的战争电影都要那么的“严抠军事细节”,只要它能够对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进行致敬和讴歌,并达到感化和教育观众的目的,那它就不失为一部成功的电影。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

《长津湖》里的这句台词说的是那般直白,又是那样真切。不论志愿军们当年用的是何种打法、何种战术,那些为了祖国的和平和安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永远值得铭记,长津湖畔的那皑皑白雪或许能够冻僵战士们躯体,却永远无法覆盖那面用热血染成的志愿军军旗。



你还可以关注游民星空视频号我们会每天推送好康的~

往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