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网络医院:一场无路可退的流程与机制协同创新
浙江省舟山市,是众所周知的群岛地区,交通不便、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严重影响着岛内居民看病。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岛上居民看病就医,浙江省舟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瞄准了网络医院。2015年7月30日,浙江省舟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宣布,舟山群岛网络医院正式上线运行。
“舟山群岛网络医院”给海岛群众带来更省钱、更方便、更优质的就医体验。据了解,自正式上线以来,已接受远程专家门诊1168例,远程会诊160例,远程放射(心电)85766例,网络预约挂号及转诊16305例,远程医疗惠民成效明显。尽管面临着体制、机制、协同等诸多问题,但它的确为舟山居民就医注入了更多活力,提供了更多便利。
上线网络医院之初,舟山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就抱定破釜沉舟的决心,因为这既是对信息化创新业务模式的一次检验,更是对舟山卫生体制、机制创新求变的一次挑战。在舟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徐良波看来,网络医院的建设要与相关的政策和工作机制结合在一起,如果只是把网络医院的技术架构建立起来,而不与体制、机制、流程的改革紧密结合,网络医院就难以取得显著的实效。舟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胡本祥表示:“网络医院是纯粹为老百姓服务的。我们建立网络医院,就是为了把自己逼上绝路,不留退路,倒逼各方面形成更大合力加以推进。”
舟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兼党委书记 徐良波
区域卫生信息化推进为网络医院打下基础
舟山打造网络医院,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基于多年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自2011年起,舟山市就做过了多方面的卫生信息化探索。2012年,舟山地区居民健康“活档案”功能已基本实现,医生可以通过电子工作站,查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同时,居民也可以及时查询到自己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就诊记录。“我们在当时就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的实时互联互通,是全市重点构建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胡本祥如是说。
2013年11月,舟山市卫计局、科技局向国家科技部争取的“舟山群岛网络医疗与网格化健康服务应用示范项目”获国家科技惠民项目立项。
2014年,舟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确定开展诊间结算,并确定了“先在大医院开展,然后逐步拓展到基层各单位”的建设思路。之后,经过与市社保协商,舟山全市、全覆盖的诊间结算也顺利推进。
互联网医疗兴起,舟山医院、舟山妇幼保健院等规模较大的医院,也应用了“掌上舟医”软件,“掌上舟医”包括:预约、诊疗、导医等功能,在便民方面也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
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医院?根本原因是由舟山当地的地理、交通、医疗资源和居民分布等实际决定的。对于住在很多小岛上的居民来说,要赶到舟山医院或其他几所比较大的医院,都要经历水陆两路交通,非常不便,如果遇到一些紧急状况,基层医疗机构也需要上级医疗机构和专家的指导。
舟山市卫生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 胡本祥
网络医院让医疗资源合理流转
网络医院建成后,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门诊、拍片的增加。舟山医院总部在现有人员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医院手段,远程放射数量每个院区增加仅为几十个。在现有医疗机制下,只有执证师才能写诊断报告,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生才有审片的资格。在国家对医生执业资格越来越严格的法律规范下,舟山群岛网络医院建设面临着基层主治医师、放射医师等不足的挑战,放射、审片等日常工作面临较大挑战。既要保证质控,又要使基层的审片、放射工作正常进行,质控与规范冲突问题逐渐彰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舟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借鉴各地经验。参照福建省莆田市和宁波市鄞州区的做法,将具有不同资质的医疗机构、医生资源放在一起,具有写报告资质的机构负责写报告,具有审片资质的机构负责审片,每一项工作都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来做。把所有能读片、拍片的医生资源集中起来,对区域内的影像进行分析,打破传统院墙的束缚,形成医生资源的互动和交流,使有限资源无限化,进行同级委托,打破不同卫生院的局限,整合成一个类似于宁波市鄞州区的“大放射科”概念。
难题接踵而来,网络医院开通后,尽管分摊了众多诊断的压力,但是医院能够承受的远程诊断工作量跟基层的需求依然难以匹配。舟山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奇思妙想,希望创造出一种类似预约的方式,把排队预约早的病人,转送到舟山医院等诊断能力较强的医院。现在,舟山群岛网络医院平台,只做会诊,下面医院没有把握的疑难案例才往上送,同时,负责审片、核片、读片。
舟山卫生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信息中心主任 李以放
“双下沉、两提升”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以后,在基层居民都能配到常见的基本药物。“然而,跟大医院对接的药品,基层有时候难以配到,所以基层老百姓的一些慢性病、多发病和常见病看病费用高,很不方便,这个问题是现在比较突出的。”徐良波表示。“所以我们就在想,能不能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近两年我们一直在思考、调研的。”去年,舟山在实施科技惠民项目时就提出,希望建立网络医院。目前网络医院的重点依然是针对慢病、多发病和常见病。
“舟山群岛网络医院”整合全市优质医疗资源,以开设慢病远程专家门诊为主要服务形式,在舟山医院、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陀医院设立3个远程医疗服务中心,服务网络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舟山群岛网络医院在人员培训、预约诊疗、双向转诊、专家门诊、放射远程会诊、心电远程会诊上持续发力,功能效应初显。
“所有有医疗职责的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都参与到网络医院的培训工作中,每一个人都要做到会使用。上级医院从参加到签约,再到门诊服务的专家,所有人都培训到位。通过一个半月的试运行,现在运行得比较畅通。” 徐良波介绍。
目前,舟山网络医院已经有9个专科、100余名副高以上专家参与远程门诊、会诊、影像(心电)诊断等日常排班服务,并形成工作的常态化 。另一方面,基层能力逐步提升。近1000余名社区责任医生加入网络医院服务平台,通过陪同患者全程参与远程专家门诊、会诊,接受上级专家指导。
未来,舟山还将争取到省级医疗机构通过网络医院平台对舟山市、县两级医疗机构的对口支援,把上级医疗资源引进舟山,并向下级医疗机构下沉。下一步,舟山还想把网络医院搬进敬老院。“我们还想把网络医院搬进敬老院,把服务范围扩大,跟养老产业结合起来。把高清视频系统布置到养老院,并对养老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这样,病人就可以通过高清视频系统连接专家进行会诊。2016年针对规模较大的养老院,我们将做小范围的试点,未来进一步扩大它。”徐良波说。
机制协同是关键
在徐良波看来,网络医院的建设,除了技术平台以外,更迫切需要相应的机制和服务模式与之配套。舟山市卫生计生、发改、财政、医保等部门联合出台政策,构建长效运行机制,鼓励、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患者参与远程医疗服务。对于政策保障与机制协同,徐良波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一是建立了远程医疗运行管理机制。结合现行医疗服务体制和舟山工作实际,成立了“舟山群岛网络医院”管委会及办公室,负责远程医疗总体协调和运行管理。建立健全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辅助诊断、远程教学等管理办法,规范业务流程,简化操作程序。
二是规范远程医疗服务收费。远程放射、心电诊断服务费用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省定标准收取,与上级医疗机构按70:15:15比例分成。远程会诊按特需服务项目收费、远程门诊参照医院专家门诊收费,与上级医院按2:8比例分成。
三是完善远程医疗医保报销办法。远程放射、心电服务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按收费医疗机构现行医保政策规定比例报销。远程门诊诊查费按现行医保政策报销。
四是建立远程医疗服务财政补助政策。为保持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舟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采用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远程会诊:上级医院主治医师50元/次/人、副主任医师及以上100元/次/人。远程门诊:上级医院主治医师每半天200元/人、副主任医师每半天250元/人、主任医师300元/人。质控服务:放射按每个体位阅片2元,心电图按每人次1元,动态心电图按每人次5元。
五是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工作考核机制。将远程医疗工作与上级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院工作以及城市优质资源下沉的相关政策挂钩。医务人员参与远程医疗服务可以计入下乡服务时间。基层医疗机构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中,给予基层发起远程服务的医生奖励补助。
“舟山群岛网络医院建设下来,无论是心电还是影像,就工作量来讲,都是能够接受的,关键是医务工作者积极性的提高。如果没有特别的机制和资金作保障,人员的积极性就难以跟上,只有把政策保障做到位了,人员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改善。”徐良波局长强调。
如今,舟山群岛网络医院的功能大多已实现,最大问题变成如何提高“两个积极性”:一个是上级医院、医生的积极性,该保障的地方都要保障好;二是下级医生的积极性。“下级医生考核机制现在也跟上了,工作量和任务都已经分配好,下一步就是建立好考核机制,将其纳入工作任务,并对基层全科医生每预约一个病人次给予一定的补贴,这样上、下级医生都有积极性。”徐良波介绍道。
舟山群岛网络医院,从最初的想法,到落地试运行,再到如今的如火如荼。一路走来,辛酸苦辣,感慨万分。作为舟山群岛网络医院建设具体工作的执行者,舟山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信息中心主任李以放也是感触颇多:“卫生信息化建设,涉及民生,难度非常大,特别是那些需要多部门协调的工作。从短期来看,远程医疗、网络医院会增加各方的工作负担,但从长远来看,必将成为推动分级诊疗工作、重构医疗服务体系的有效抓手和重要突破口,关键是老百姓还能得实惠,这是重点。”
“网络医院的建设,关键还是医疗卫生工作机制的建立和流程的优化。”如今,这句话已成为舟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推进网络医院建设的共识。
微信:HIT180com
投稿: public@hit180.com
商务合作:(010)8237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