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数字化改革与转型,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分合合,特别是当组织、业务、人员等管理方面的问题不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必然对医院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设计和实现路径提出复杂而严峻的考验。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就是经受住了这种考验的一个典型案例。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数字化改革与转型,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分合合,特别是当组织、业务、人员等管理方面的问题不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必然对医院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设计和实现路径提出复杂而严峻的考验。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就是经受住了这种考验的一个典型案例。
“院区融合如何实现一体化信息化建设,进而保证同品质医疗,是当下医院集团化改革的重点,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摸索,我们体会比较深刻。”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以下简称:李惠利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戴静娟日前这样告诉HIT专家网。
李惠利医院成立于1993年,是宁波市首批三甲综合医院。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于2015年12月19日正式运行。2019年4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成为宁波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更名为“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2019年7月30日,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和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合并,全称为“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包括兴宁和东部两个院区,实施“一体化管理、同品质医疗”。其中,兴宁院区开放床位800余张。东部院区开放床位1400余张。2020年全院门急诊192万余人次。
2021年1月1日,在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金唐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唐软件)的技术支持下,李惠利医院基于云技术创新构建的多院区一体化信息系统完成两大院区全部上线,这也标志着“两院融合”进程中的业务协同难点问题,从信息化改造提升角度给出了答案。
统一核心业务信息系统,以实现业务协同
为什么要做业务协同?这是由两院区合并后,很多实际业务需求决定的。
比如:兴宁院区的医生可以帮助患者预约东部院区的床位、申请两院区医生开展会诊;门诊医生需要到两个院区出门诊,而住院部的医生又是两个院区各自固定出诊;原来两个院区各自有一条医保专线,两个院区合并后统一机构代码,医保专线也就只能有一条才能确认病人转科,统一上报医保数据;两个院区的患者检查、检验数据,特别是影像数据可以相互调阅等。
“所以,必须先统一两个院区的系统后,才能方便开展业务协同。”戴静娟说。这就要求不仅HIS系统要打通,包括电子病历、医嘱、服务类项目等都要打通。
但现实问题是,两个院区业务系统异构化比较严重。2019年两院区合并时,兴宁院区临床核心业务系统运行的是金唐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KTHIS4.0),东部院区则从开业伊始运行的就是金唐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KTHIS5.0)。
戴静娟主任介绍,东部院区是第一家采用KTHIS5.0的三级医院,在宁波地区率先上线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住院和电子病历系统一体化;后陆续结合医院管理创新,加入了新模块,比如入院准备中心,涵盖从入院前的各种检查准备到预约床位等流程;另外也对护理等模块做了改进。
2021年1月1日,兴宁院区全面升级到KTHIS5.0,把原有异构的电子病历系统也进行了替换,采用集成平台在两个院区业务系统之间做数据交换,以实现两个院区的业务协同。
统一数据字典、业务科室和人员设置
“院区融合要实现同品质医疗,数据标准统一是基础,也是难点。”谈到院区融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戴静娟深有感触。“一些集团医院的多院区融合并未实现数据的完全统一,但李惠利医院坚持所有基础数据的标准统一。只有从源头把控数据质量,才能全面支撑医院精细化管理。”
两个院区合并后,两边组织架构相对还是独立,两院区原有数据机房也是各自保留。信息部门先将网络打通,然后开始打通系统。先从OA入手,把人员信息打通。核心的HIS数据库都放在东部院区,应用是分开的,比如超声业务,两个院区各有应用数据库。
院区合并前,李惠利医院两个院区基础数据差异很大,在业务规范性上也难免出现不同之处。戴静娟坦言:“统一字典、规范流程、梳理需求,这也是两院区融合信息化改造过程中最难的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李惠利医院信息化分管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标准规范工作,每两周开一次业务协同会,业务科室提问题、提需求,信息中心汇报进度。
李惠利医院信息中心先按照东部医院的模式,统一两个院区所有的人员工号、科室编码,然后开始逐个梳理业务系统,满足两院区业务协同需求。这样,通过一个人员工号,能够联通所有相关系统的数据。当时还没有上线集成引擎,这一过程是在主数据管理系统中实现的。
分别部署集成平台,实现两个院区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
院区融合后,兴宁院区还有不少在用的系统,比如医疗废弃物管理、静脉配置中心系统等,这些系统也不可能全部换掉。为了整合如此复杂的异构系统,必须确保实时可靠的数据交互。李惠利医院在金唐软件技术支持下,引入医院信息集成引擎(基于Odin引擎)。
在两个院区分别部署集成平台,两院区各业务系统都通过各自院区的集成平台进行数据交互。两院区的集成平台通过双机集群(HA)部署模式,将系统间的“点对点”接口集成模式改为数据交换方式。跨院区的数据交互服务是通过在各自院区集成引擎上的冗余配置,从而实现跨院区的业务协同和服务。“我们有一点很重要的体会是,多院区融合应该重视集成平台的冗余机制。”戴静娟说。
历经三个月,通过以上基础数据治理和集成平台建设,李惠利医院实现了跨系统、跨院区的互联互通,目前已实现跨院区预约挂号、检查预约、会诊、预约住院、自助打印、治疗、转科、化验等深度协同服务。
特别是以数据交换为核心,以患者为中心建立病人主索引,打通医院各业务应用系统,将患者的历次门诊、住院过程的所有诊疗信息进行汇聚集成,通过统一视图的方式辅助临床诊疗活动,实现跨系统、跨院区、跨机构的互联互通,实现患者临床数据的调阅、分析及历史数据的规范化管理,也为全面建立面向临床、管理、科研、质控、绩效等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及平台支撑。
这意味着,对于医生和患者而言,虽然是两个院区,但是在诊疗业务流程上的感受是一体化的。
戴静娟主任介绍,在实现两院融合的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之后,信息中心近期重点工作计划包括:
一是继续升级系统到新版本。
李惠利医院HIS系统计划升级到金唐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6.0版(HIS 6.0)。这是基于中台架构的新版本,采用灰度发布和测试机制:即先在备份库测试,在几个节点小范围运行,等到测试成熟后再统一发布。这也将是HIS 6.0版首次在三级医院上线。
二是数据要提供增值服务能力,尤其是在科研领域。
李惠利医院已经在2020年10月完成了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迎检,开展临床科研也将是下一步数据利用的重点方向。
“医院智慧数据大脑在科研项目创新方面能做的很多。”戴静娟说。“期待在标准统一、业务协同的基础上,发挥数据挖掘的更大价值,不断探索多院区、多维度的精细化监管与服务考核、专病科研大数据等智能化应用,让跨院区一体化智慧数据大脑真正发挥作用,助力健康宁波建设和推动宁波医学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商务合作:(010)8237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