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疗产品需求分析实战解析:如何拆解“一句话需求”? | 钱霁新专栏

钱霁新 HIT专家网官微 2022-11-03

导读

只有在拆解需求后,带着问题和假设去调研和求证,才能获得答案。

2021年底,笔者到新公司管理产品团队,前三个月在业务狂奔的同时一直忙于重新组织产品体系,没有时间写东西。最近,随着新的产品体系在实战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后,终于能够有时间来沉淀一下最近的实战与学习心得。

医疗行业一直以来以项目为重,以拿下项目完成交付和验收为目标,产品的定制化程度高、可复用度低。这也导致医疗行业的产品经理整体思维偏向于项目交付化,日常工作就是接收一线具体需求,以“来料加工”的形式完成画图交付。这种被动接单的状态,使得他们对业务的思考和理解相对欠缺,长期看对个人成长不利。有些同学也有意识地在学习一些课程,如《俞军产品方法论》。课程本身非常好,如何学以致用还需要通过实战来验证。笔者以一个具体的实战案例来进行简单解析。

理解需求背景

我国“两慢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人群基数很大,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长期处于稳定阶段,只要按时服药、定期随访即可正常生活。这部分人群的主要就医诉求是获得相应的慢病药品和指导,在基层社区医院即可得到满足,无须挤占大医院的医疗资源。慢病人群的基层就诊率与管理率也一直是各级卫生部门的关注焦点。

为实现上下级医院对“两慢病”人群的联动管理,卫生部门制定了双向转诊的具体指导政策。在实际应用中,基层医院向大医院的“上转诊”使用较多,上级医院对于稳定期患者向基层医院“下转诊”的情况较少。这就导致许多本应在基层医院就诊的“两慢病”患者一直在大医院就诊,造成一定程度的医疗资源浪费。

基于此大背景,某县域卫生健康局希望依托“健康大脑”体系,在本地医共体内找到那些应下转的“两慢病”人群并进行管理,将这部分患者尽可能转移至基层就诊,并在大医院和基层医院两端给出相应的考核及激励政策。

拆解需求

如果你是一个产品经理,从商务同事这边得到了这个需求,他们给出的需求描述很可能是:某地卫生健康局要我们做个功能,把医共体内那些应下转的两慢病患者下转到基层医院去。

这种“一句话需求”在医疗行业非常典型且常见。产品经理接到此类需求的第一反应就是想怼人。但别急着去怼商务,毕竟人家在一线也不容易。我们应该试着去拆解这个“一句话需求”,引导商务同事带来更多的信息。

1.目标

其实就是那句话,但仔细解读后会发现这里包含了两个任务:

a.找到这些在大医院就诊的“两慢病”患者。

b.把他们“转”下去。

好,从逻辑上看就是先找到人,然后把人下转。

2.任务分解

(1)先来看“找人”这个任务。

首先,这些人有什么特征?应该是符合政策下转条件的人群。可以去翻阅相应的政策文件,也可以问商务同事去向甲方要来。这事不难,于是我们很快找到了相应文件关于下转的标准,以高血压为例:

住院病人血压监测至少2次/日出院前两天血压达标≥70%;门诊患者调整血压后非同日复诊两次血压达标,或随机测血压两次均达标(达标测血压在140/90mmhg以下,65岁及以上老年在150/90mmhg以下)。

治疗方案已确定(经二级以上医院确诊,制定合理降压方案,患者血压稳定);

高血压及伴随临床疾患已控制稳定者(如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患者及家属要求转至下级医院的(在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患者病情后,告知相关风险,患者及家属仍要求转出)。

我们需要读懂里面的内容,并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组成逻辑。

a.正常血压:65周岁以下,血压<140/90mmhg;65周岁以上,血压<150/90mmhg。

b.住院患者,取出院日-2天的所有血压记录,需要70%的记录符合标准。

c.门诊患者,有不同日的2次血压记录符合标准。

d.高血压合并症(心力衰竭只是一种,需要进一步明确哪些伴随疾病),血压<130/80mmhg。

其次,这些指标从哪里提取?这里就需要对行业的了解了,也就是行业经验。一般而言,门诊患者的血压记录或描述,大部分以非结构化的形式分布在门诊病历文书当中,想要正确取到就需要用到NLP之类的技术;住院患者的血压记录,一般从护理记录中提取,这些数据大部分已经结构化了;高血压的相关合并症,从出院诊断中提取就可以了。有了这些,剩下的拿数据、写代码的事就交给项目和开发吧。

最后,找多少时间范围内的人群?慢病患者基本上每个月都需要配药,根据服药周期,最长是3个月需要配一次药。那么基本上把时间锁定在半年内就可以了。

当然,整理好这些内容后,还是需要带着自己的疑问点和甲方做进一步的确认和细化。如果指望着不做这些拆解,直接从甲方那里得到对应的解释,是很难的。毕竟大部分甲方没有专业的产品化思维。只有产品经理有准备地带着问题和假设去调研和求证,才有可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

(2)再来看“如何下转”这个任务。

“找人”这个任务,对于有一定经验的产品经理而言并不难,如何转下去才真正考验流程设计的能力。

假设通过数据,现在找到了100个门诊患者和30个住院患者符合下转条件。

首先分析“下转”这个任务有多少个角色参与其中?至少包括:患者、大医院的医生、基层社区的全科医生或家庭医生。

这些角色的任务分别是什么?患者:被服务对象。大医院的医生:下转的发起方。家庭医生:下转的接收方。流程的发起点就清晰了,是在大医院。

此时不要忽略了一个点:大医院一般都有双向转诊办这一部门的存在。那么下转这个操作就存在了两个可能的发起点,是由转诊办发起,还是由就诊医生发起?

此时需要带入到场景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标签筛出来的这些患者,此时他们并不在医院现场,标记他们“应下转”的行为也只是上一次在大医院进行了两慢病的就诊。此时如果通过双向转诊办去通知患者,“非现场”的通知效果可能不佳,而且患者可能确实存在不愿或不能下转的客观原因,这种方式容易遭到患者拒绝。因此双向转诊办这个发起点并不是很合适。

既然定义“应下转”这个行为,实际发生的时间节点是患者在大医院就诊两慢病时,那么在这些患者下一次到医院就诊时对接诊医生进行提醒,是不是就可以成功起到触达效果呢?

在这个逻辑下,流程的发起点就成了“患者下一次就诊”这个动作。在患者发生到大医院挂两慢病相关科室号这个动作时,比对该患者是否存在于“应下转”的数据库中,如果存在,则在诊间打上标记,在接诊时提醒医生该患者应该下转。

触发应下转这个动作明确了,接下来定义医生需要做哪些动作。我们设计了几个动作,与甲方确认并得到了肯定:(1)下转动作如果在HIS诊间系统做,势必需要HIS系统增设页面,且属于非HIS的业务流程范围,因此我们设计仅在HIS系统中进行提醒和标记,下转动作在医生手机的移动医生端进行,这里能够实时看到医生本人今日就诊的患者。(2)当患者有可能存在不应下转的情况时,需要填写理由,其中常见情况可以作为固定选项,便于管理部门进行统计分析。

大医院医生触发下转动作后,接下来社区的家庭医生需要接收到这条下转信息,及时跟进两慢病患者的管理,这本身就属于家庭医生的工作范围。此时在移动家庭医生端能够收到下转任务消息,查看被下转的患者相关信息即可。至于发给哪个家庭医生,“健康大脑”可以拿到患者的签约信息,发给对应的家庭医生就可以了。如果患者还没有签约,可以根据患者居住地提醒当地社区的家庭医生及时签约。

在患者端,当确认下转后,系统自动发送下转相关信息,包括找谁签约、服务,社区能够提供哪些两慢病管理工作,以及在社区管理的好处等,总体上以宣教信息为主。

通过上述需求分析,流程基本就串联上了,接下来是具体的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

在设计具体功能页面前,先通过流程图的形式进行完整输出(如图1所示)。

图1

剩下的工作就是交由各端具体的产品经理画原型、设计交互了。有了前面的梳理,这一步的工作就很清晰了,具体不再展开。最终的输出物为产品稿、串联图,都需要与甲方确认后进入开发阶段。

持续提升产品价值:用户获得感

一个产品开发完成上线,传统的产品经理到此就完成了任务。但实际上需要用户能够真正用起来,流程才能走下去,产品才能达到甲方期望的效果。

在这个产品的3个角色中,无论是大医院还是基层医院的医生,由于身处医共体内,完全可以通过行政命令加激励的措施来推动执行。但如何驱动患者端参与,是流程能够跑起来的重点。如果服务体验不好,本来已经下转的患者又会重返大医院就诊,并且这次再也不愿意被下转了,整个流程就朝着逆向循环发展了。如何保证产品体验始终朝着正向循环的方向走,需要特别强调用户的获得感。

这里再次拿出俞军的产品方法论: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

1.旧体验是在大医院看两慢病,以高血压来说,患者就是量个血压、配个药,全过程需要提前预约挂号、通过交通工具到医院、排队就诊缴费取药、回家。

2.新体验是在社区医院看两慢病,通过政策支持后,比起大医院有几个优势:

(1)报销比例比大医院高。

(2)药品品种齐全,当地还给出政策,社区医院药品可以突破“一品双规”限制,做到大医院有的我有、大医院没有的我也有,且还支持3个月的长处方。

(3)社区医院离家近,不需要预约挂号,基本不排队,随到随诊。

 以上这些,可以通过患者宣教,包括C端的各类推送完成,向患者普及社区就诊的优势。但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信息化手段还可以优化几个点。

(4)按照国家对两慢病管理的指南制作相应的管理路径,将每位进入社区管理的两慢病患者都纳入路径管理。其中包括定期推送科普内容和健康生活指导,同时提醒患者每天按时测量血压记录并上传,家庭医生能够看到这些记录并给出建议。在随访节点上提醒家庭医生主动进行随访。

(5)通过患者的用药记录,在患者即将需要再次配药时主动提醒患者,如果患者没有响应,系统还会推送给家庭医生提醒关注。

(6)在患者录入异常值的血压记录后,系统自动向家庭医生派送随访任务,并给出上转通道,由家庭医生主动联系患者并为其预约上级医院的就诊。

3.通过新体验的放大,替换成本就比较小了,关键点主要在于用户对社区医院水平的认知,以及就医习惯的改变。此时可以通过展示社区医生风采之类的形式,提升社区医院的形象和专业度,再加上“家-全-专”联动机制的保障,组建医生团队进一步提升患者留在基层就诊的信心。

当然,用户获得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真正落地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监测用户行为和反馈,不断提出产品优化的方向和建议。

以上是以一个真实的案例,把医疗产品设计中常见的几个典型问题和场景串联了起来,希望能给大家在工作中带来帮助,也欢迎共同交流、共同成长。

作者简介
钱霁新曾任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2019年开始从事互联网医疗事业,目前主要方向为医疗商业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设计。
近期热文
HIT专家网∣致力推进中国卫生信息化长按二维码可申请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投稿:gong_chen@HIT180.com

商务合作:(010)82373062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文章内容进行传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