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新电影《侠隐》报批,张艾嘉把叔叔的小说卖给了他
很多记者对姜文真是又爱又恨,不过,丫真有才华。
他的“北洋三部曲”第一部《让子弹飞》,让人看得酣畅淋漓。不过,月满则亏,第二部《一步之遥》就两极化了。▼▼▼
这几年,他一直没什么消息,一直卯着劲在盯“最后一曲”《侠隐》。
6月21日,嫩小编在最新一期广电总局的剧本备案、立项公示中,看到,首当其冲的就是《侠隐》。
八特,今天不说姜文,毕竟电影一根毛还没看到。(摊手)
我找了同事MARY黎,来说说比姜文更牛的老爷子——《侠隐》的原作者张北海。▼▼▼
张北海这部小说,最早是2000年在台湾出版,与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同一时间举行发布会。
而在大陆的你读到这本书,应该是在2007年。
当时还是高中生的我,在新书柜台的角落,一眼看到它。▼▼▼
对一个选书标准还停留在腰封的高中生而言,这条腰太闪亮和有学问了——
阿城、王安忆、王德威、骆以军……倾城推荐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名单可以写得更长:
张艾嘉、罗大佑、陈升、李安、谭盾、木心……他们都是张北海家客厅的常客。
而这个北京男人今年80岁了。▼▼▼ #这是年轻些时候的皂片#
这些年,或者说,自从传出姜文要拍《侠隐》后,很多人介绍张北海时,总是喜欢用张艾嘉叔叔的前缀。
张艾嘉是张北海二哥的小女儿,也曾是他的经纪人,叔叔的这部作品,就是她卖给姜文的。
2008年,张艾嘉确定出演林奕华的新戏《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
#就是和《好先生》里“江浩坤”搭档的那部# #我王耀庆王蜀黍真是万年有钱金领带盐#。
记者问她最想跟谁合作。她说非常欣赏姜文——
我想我不一定有这样的合作机会,但我最近刚把我叔叔张北海写的《侠隐》,卖给了姜文,听说这书在内地挺火的。
#这样看,在《一步之遥》2014年出品前,姜文已经拿了剧本6年了#
再说回那个很容易让文青掏钱的腰封。
王安忆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演讲,说到她和她妈,也是作家的茹志鹃,1980年代第一次去美国讲学,母女俩▼▼▼就住在张北海家;
挑剔的阿城▼▼▼,承认自己是张迷,不是张爱玲的张,而是张北海的张,“《侠隐》有贴骨到肉的质感”;
同样挑剔的陈丹青▼▼▼,说他是在张北海的文字里认识纽约的,“张北海是纽约的蛀虫”。
这样的话,有时难免也会让人猜,这些嘴上功夫特别好的人,是不是因为都在张北海家沙发上坐过,聊过,吃过好东西,所以拣好听的说啊。
谢谢你!张北海不需要——
我人在纽约,所以像《少女小渔》、以及关锦鹏那部《三个女人在纽约》#张曼玉、张艾嘉、斯琴高娃主演# 来拍的时候,我算是东道主,又是长辈。
我家只算他们开会、吃喝玩乐的场所。趣事当然不少,但他们都是名人,我不便多说。
一起散步也好,坐沙发也好,大家都能从张北海那里听到各种纽约的故事——
某条街当年是无人区,现在已经是曼哈顿最繁华区域;
某家餐厅是谁创立的,什么时候烧毁,什么时候又重建了。
他是喝着威士忌,游荡在曼哈顿天空下,活在陈升《老嬉皮》中的张北海。▼▼▼
“走在异乡午夜陌生的街道/你低着头微笑着说/百老汇街不懂游子的心情”
“诧异你说走了/半生的路程/却梦想醉卧在包厘街头/然而幼稚的我应该明了你/只想吃口道地的炒河粉”
张艾嘉也说,张北海是最后的老嬉皮。那本尊却说——
严格说来,我不能算是嬉皮。可能是我们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等等,给了他这种印象。”
“我和摇滚同时渡过青春期。猫王▼▼▼只比我大一岁。我算是今天少有的,从78转到45转到33转唱片,再听到磁带,到光碟的过来人。
今天听的比较多的是蓝调,节奏布鲁斯,乡村和folk。偶尔也怀旧一下,听听五、六十年代的摇滚经典,hip-hop很过瘾,但我最多只能听三分钟。
摇滚永远是年轻人的音乐。
你再看他的照片,一张年轻时的,身形清瘦,手指修长,牛仔裤、皮鞋。▼▼▼
一张是近80岁时,牛仔裤,棒球帽,墨镜,白色匡威帆布鞋,腰里隐约露出条金属链▼▼▼
(并不知道是不是这张)
难怪大家都会对他有老嬉皮的印象。
张艾嘉说——
北海先生从年轻时到今,无论穿着或习性都没有改过,他不追求物质却欣赏好东西,爱喝酒却不求昂贵的酒,每天走路数小时。几乎走遍纽约,整座城市都在他脑子里。
他爱喝酒,现在也是,只是节制了一些。
李宗盛前妻、电台主持人朱卫茵曾在电台点《苦酒满杯》送给他;
关锦鹏曾想让他在电影《三个女人的故事》▼▼▼中演个酒客;
陈升▼▼▼在纽约搞不定录音室,罗大佑建议他找张北海,因为“他怪朋友多”。
张艾嘉刚刚介绍两人见面,他便对陈升说“来,过来陪我喝!”
以至于陈升再度拜访,张妻一开门,劈头便对陈升说:“他已经戒酒了。”
因他“拒谈酒事”,诗人郑愁予▼▼▼赋诗一首,称其“酒事修成一身道骨”,“著作随缘却无需等身”。
不过,陈升这首歌的歌词里,还有一句“I wanna go home”的呼唤。
《侠隐》的封底,有一句简单的作者介绍:
祖籍山西五台,1936年生于北京,长在台北(师从叶嘉莹),工读洛杉矶,任职联合国,退隐纽约,著作随缘。
张北海写过很多关于纽约的随笔:《人在纽约》、《天空线下》、《一瓢纽约》。但只写过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关于北平的小说《侠隐》。
#张北海原名张文艺,因为儿子叫南山,他就给自己取了笔名叫北海。南山南,北海北~~#
有人说,这是给老北京的一首挽歌——
他隐隐有一点儿回家的感觉,虽然北平也不是他的家……他觉得心中冒着一股股温暖。
《侠隐》讲侠客复仇的故事,背景是1936年秋到1937年暮夏。那会儿,张北海刚刚出生。
张自忠▼▼▼送给他父亲一个银质Omega怀表,主要是祝福:这么大年纪居然还生了个儿子!
齐白石送了一块鸡血石,上面刻了4个字——“有福之人”。
#张北海考大学选学文学时,老爸说:文艺什么都好,就是没出息。但又补了一句:可他是有福之人#
《侠隐》讲的是——
主人公李天然从美国回国,准备向杀害师父一家的凶手复仇。这一年,北平局势暗潮汹涌,抗日战线已经暗喽喽地拉开了。
故事中,他把许多从小熟识的朋友放了进去。其中一位主人翁的名字,还借用了父亲的号。现实中,他的父亲曾协助张自忠从平津沦陷区逃往大后方。
但当时我读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吃——
他就这么走。饿了就找个小馆儿,叫上几十个羊肉饺子,要不就猪肉包子,韭菜盒子。馋了就再找个地儿来碗豆汁儿,牛骨髓油茶。
碰见路摊儿上有卖脆枣儿、驴打滚儿、豌豆黄儿、半空儿的,也买来吃吃。都是几年没见着的好玩意儿。
青年侠士终日游走在北平大街小巷,目的仿佛是带读者体味美食、风物与民俗。寻访仇家几乎只靠缘分。卢沟桥事变爆发,家仇与国恨纠结一体。
我只能说,(书里)所提到的大部分,都是我从小吃大的。
北平沦陷之前和初期,政府人员和一些有能力的家庭都逃难去了大后方。
但当时北平仍有150多万人,他们只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挣扎着过日子。
八年的沦陷期,北平人还是要买菜吃饭,老百姓去老百姓的小吃店,有能力的上东来顺▼▼▼、天津的起士林,日子好歹总要过。
张北海最近回北京,是2011和2013年,最大的收获,是吃到了羊羯子,再配上四两二锅头和大饼——
真是一大享受,这是北京近几十年创造出来最了不起的小吃。
但《侠隐》(也是他60岁的时候从联合国退休之后写的)过后,张北海不再写小说。有一种说法是,“侠”和老北京都消逝了。
我的北京是我天真童年的北京,今天的北京是我现实老年的北京,是我只能去吃喝、看朋友、办点事的北京。
老嬉皮,机智而忧伤
编辑/制作:MARY黎
本期小助手:林鸟鸟
嫩小编个人微信ID:showonedian
树洞|分享你的独家观演感受|微信合作咨询|不定时唠嗑
【你可能对这些也感兴趣】
⑤看厌了杨丞琳李荣浩的暧昧,在“爱情故事”里她明明不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