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用修复助失信者“重生”


近年来,我国在大力推进信用社会建设,探索对失信者施以信用惩戒,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以倒逼其纠正错误,履行守信义务。截至2020年底,有751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效果不言自明。

失信者信用修复的主要内容,包括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公开作出信用承诺,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推进失信信用惩戒走向精准化精细化,让惩戒和修复工作并存,各自发挥出应有的效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信用修复是必要的辅助工具,可让失信者看到恢复信用的希望,以主动修复去除信用惩戒带来的“枷锁”,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以免失信者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

当然,信用修复工作不能过于随意,要鼓励轻微失信者主动纠错自新,并畅通社会公众对信用修复的异议、投诉、举报渠道,引导公众及社会组织关注和参与信用修复工作,不断提升全社会信用水平。

                                                                                来源:经济日报

往期推荐

失信人还敢赖账吗?国家制定“新规则”,小心一人连累全家

王勇出席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强调:要深入推进食品信用体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建立“黑名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八部门联合惩戒非法医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