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救护车上的故事拍成了纪录片,揭秘了国内医疗资源现状!
导读
救护车是一辆从绝望驶向希望的车,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它最快抵达。
来源:“新周刊”微信号 作者:陈倩琳
最近,成都一位急救医生在救护车内充当病人“人形支架”引来不少赞誉。
新闻照片中,肖医生半蹲着,双手用力抓着急救床和座椅保持平衡,呼吸不畅的病人整个趴在他身上,这个姿势从救护地点到医院保持了整整二十分钟。
肖医生用身体充当病人的支架。/ 成都商报
救护车这个盛满了希望、失望、冲突、焦虑等情绪的空间,在城市里日夜穿梭,却很少被镜头所关注。荧幕上呈现的救护车空间,往往片面而又重复:镇定的医生,奄奄一息的病人,车窗外的刺耳鸣笛,还有摇着大夫胳膊乞求的家属。
真正的救护车日常是这样吗?
最近播出的一部纪录片《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难得地将镜头对准救护车里的人们。他们的劳碌悲欢,换来了网友对这部片子9.2分的高度评价。
从观众打分来看,这部纪录片评价颇高。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生中乘坐救护车的机会寥寥无几,这个空间是无比陌生的。但这段几十分钟的车程又实在需要每一个人的了解,因为它是如此沉重,几乎等同于生命的分量。
我出钱了,为什么不能随叫随到?
在这部纪录片之前,国内还没有出现过比较专业的有关救护车的影视作品。
院前急救,是指病人在发病现场接受的紧急抢救,而救护车就是院前急救的主要载体。“就是要在任何环境里,任何条件下,遇见任何病人,都迅速反应、积极救治。”片中的一位医师说。
但有时候专业负责的精神却常遇到一些人钻空子。
遇到浪费医疗资源的情况,急救人员也无可奈何
在某些长期病患或者图方便的病人及家属看来,救护车简直是召之即来的网约车。睡觉扭到脖子、小型擦伤、发烧等并非紧急症状,明明有能力自行前往医院,却把救护车当做高级出租车,甚至指定要开到某一家医院,只因为“全家习惯了在那里看病”。
还有人甚至把紧急小组当做临时护工,每周替他们完成送老人去医院的任务。一些孤寡老人,为了排解空虚,经常以拨打120来取乐,无病无痛却一天打三四次急救电话,让医护人员白跑一趟。
有时候,“身经百战”的急救人员们明明已经嗅出这些“老朋友”的气味了,碍于规定还是得叹着气无奈出车。
很多病人抬上救护车就已经意识模糊
这些滥用医疗资源的行为,不但违背了救护车救治紧急病患的初衷,急救中心的正常运作也受到影响。但是救护车上的工作人员既没有拒绝的权力,更没有行政管理权、执法权。
资源的紧缺加上被救护一方的漠视甚至戏弄,导致每天有很多救护车做着无用功、走着冤枉路。那些从街头飞驰而过的救护车中,有许多注定只会驶向一个没有结果的目的地,而真正的重病者,还在疼痛着、喘息着苦等,这是多么大的悲哀。
日常紧缺和日常无力
对急救人员来说,像肖医生那样担当“人形支架”的行为,已经算不上新闻了。
被紧张的病人吐得满身秽物,把神智不清的病人从臭气熏天的垃圾堆里“捞”出来,为病人做心肺复苏做到从手套中倒出汗水,这些都是他们的日常。
片中的急救工作“压力山大”
一线急救员压力大、责任重,每次12小时轮班不间断出车是家常便饭。为别人健康日夜奔波,他们却连正常的三餐都无法保证,常常只能在出车间隙到便利店买份盒饭匆忙应付。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使大部分人都患上了胃病、颈椎病等慢性疾病。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急救资源的短缺。
上海是全国急救车配备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平均每4万人配备一辆急救车,上海120中心每年出车76.3万次,共救治68.9万人次。但压力依旧如此之大,国内其他城市可想而知。
之前还有新闻报道过不具备营运资质的“黑救护车”,病人上了这样的车,自然也无法受到及时的救治。
同时,高强度的劳动也没有给急救人员带来高回报。手握多张专业证书,二三线城市的急救员月薪不过四五千,高考时护理几乎是医学类门类中分数最低的专业。相比之下,在欧美国家护理是大学的重要专业,入学标准高,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低,相应护士的薪酬也很可观。
目前,英美等国的院前急救主以专门的急症医疗技术员负责,他们将病人迅速转移,灵活度和效率更高。国内的院前急救则由医生带队,如此一来更加造成院内人才缺失。
片中的救护车深夜抵达医院
另外,我国各地医疗警报系统层次复杂,缺乏统一调度,某些外包的救护车和医院间的不正当利益关系,此前也常常见诸报道。
原本应当为生命而疾驶的救护车,面前的障碍没有扫清,它的行程自然也并不通畅。
为什么电视剧和现实不一样?
在这部纪录片之前,我们所接触到的大部分医院的影视形象是怎样的?
窗明几净,走廊空旷,医生们偶尔做几台紧张的手术,日常时间的一大半都用来谈恋爱和勾心斗角。
那我们日常所见的医院又是怎样的呢?
人人人人……越是水平好的医院,人越多。每个楼层、每个科室都站满病人、家属和医生,嘈杂日夜不休地充斥在医院的各个角落。
2016年,北京,一个女孩在医院挂号大厅痛斥号贩子的视频曾经被广为传播
和国外相比,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医疗剧,之前的几部电视剧,也无非是披着医疗外套的情感故事。不成熟的医疗影视剧背后,是全社会医疗意识的不成熟。
比如公众急救教育方面,国内最出挑的城市是深圳,有1%的人口学习过院外急救课程。而在美国,这个数字是三分之一,澳大利亚则达到了一半。公众急救意识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救护的错误甚至失败,有时也导致医患双方的对立。
一些国家的急救教育比我们全面许多
急救仅仅是一场治疗长跑的开始,一部纪录片所能展现的,也只是急救工作的一个侧面。要帮救护车理顺从家庭到医院的道路,需要传播理念,需要加强资源,需要整个链条上的所有主体的参与。
幸运的是,全民急救的意识已经逐渐开始被重视起来。上海、成都等城市现已逐渐建立起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网络,意味着接受过急救培训的非医务人员可以合法使用该仪器,在“黄金四分钟”内抢救心脏停跳的病人。
自动除颤仪现身西安街头。/ 新华网
作为普通人,除了在观念上做个理解和尊重医务人员的旁观者,在行动上成为参与者无疑是更有意义。
救护车是一辆从绝望驶向希望的车,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它最快抵达。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