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恸!一周内三位医生离去,一位劳累猝死,两位抑郁自杀!
导读
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
来源:医脉通
作者:常乾坤
据@江淮医学 公众号爆料,5月28日清晨,蚌埠市某家卫生院的一名吕姓医生突发心肌梗塞猝死,年仅38岁。原来在猝死前,吕医生的一名男性患者发生术后感染,因此感到压力非常大,在去世前的20多天都没怎么睡好觉,靠抽烟来排解,最终身体被压垮。
据@七一从文 公众号爆料,5月28日下午,哈尔滨某三甲医院一位优秀的医学教授、心血管专家甘医生,从自己家24楼坠下,结束了生命,年仅48岁。据了解,甘医生生前曾被抑郁症困扰。
据微博博主@急救医生贾大成 爆料,6月4日,一位年仅54岁的同事自缢身亡,他的人品、业务都是一流,但患了一年多抑郁症……贾医生表示好长时间没有流过泪了,此刻却不能自控。
关注医生健康早已刻不容缓!
一周之内,三位医生同仁非正常离世,既令人悲痛,又让人惋惜。如今,类似的悲剧接二连三被爆出,代表了行业内的一个尴尬现实——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
中国医师协会在1月9日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二、三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都在51小时以上,33.2%的医师罹患一种疾病,31.1%的医师认为身体状况对工作造成了中度以上的影响,19.2%的医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很好。
这样的数据虽然只是一个数字,但背后却是众多同仁遭受高强度工作下步履蹒跚的缩影,更是导致不少同仁过早离世的根源。
一位位行业同仁的离去,留下了众多的遗憾,带给我们诸多的反思。但是我们的反思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落实在实际的管理举措中,相关部门让我们医护人员的人身健康切实得到有效的保障。
重视医生心理纾解尤需重视!
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疗行业,本应该是受人尊重、社会认可、实现价值的,但面对日复一日的大量工作,面对随时可能被打、被骂的风险,面对无休止的考试、培训与检查,面对不断提高的各项指标与效益要求,再加上付出与收入的不成比例,使得不少同仁的心理压力骤增。
2005 年,国内通过抑郁量表对上海各级医院医生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 69.4% 的医生呈现不同的抑郁状态。
2012 年,中国医科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医生的抑郁倾向率高达 63.8%。而今随着业内劳动强度、执业风险、社会压力的进一步加大,这一数字必定更大。
2018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患抑郁症的医生自杀风险性更大,男医生为普通人群的3.4倍,女医生则高达5.7倍。
因此,当我们在呼吁重视医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还不容忽视其心理健康。在不少医院都有心理科及心理医生,所进行的诊疗范围不应只局限于患者,医院在尽可能地为医护人员减压的同时,还应当为院内员工的心理纾解提供便捷。
医不自医不该成为行业悲哀!
不管是医院,还是社会,在日常的诊疗中,过度强调我们要服务好患者,还特别指出患者至上,把所有的压力和责任都转嫁给了医生。
在常人眼里,医生是健康、阳光的,甚至有人好奇“医生怎么还会得病”。他们认为只要来医院看病,医生就要能将其治愈;他们认为病人看不完,医生不能吃饭、喝水、上厕所;他们认为医生开药、检查都是为了收红包拿回扣……
这样的误解都是没有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医生是人,不是神,也要吃饭、休息,也有七情六欲,也会烦躁不安。只可惜,不少人对待医疗行业吹毛求疵的态度一直有增无减,每一个从业当事者都感到了与日俱增的压力。
当身体被无情地损耗,当情绪被无限地压缩,当压力被无休地增大,疲惫猝死、抑郁自杀、暴力伤医等一系列的悲剧便接踵而至。可悲的是,仍旧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个例,更可悲的是,悲剧依然在一件件的发生,我们却无能为力。
古人有句成语为“医不自医”,是指医生能给别人治病,但不能医治自己的病。“医不自医”是一种悲哀,不该成为行业的现实。
医生不但是医术高明、解除他人病痛的白衣天使,还应当是积极向上、重视自身健康的学习榜样。希望每位同仁都能有健康的身体、阳光的心态,以保证自己既有生命的宽度,又有生命的长度!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