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友枉死后,40岁的他投身精神医学,改写历史 | 世界精神卫生日

芭比 医脉通 2019-01-05



导读

今天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来源:医脉通

作者:芭比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你能想象一所精神病院,为了创收,给精神分裂症患者戴上手铐脚镣,圈起来出演“活人秀”,从中赚取门票钱吗?

 

你能想象一个活人,像被驯化的野兽一样,戴着沉重的枷锁镣铐,几十年关在地牢里,不见天日吗?

 

这不是什么恐怖小说,而是200年前精神病院里的日常,并没有人觉得不妥。在当时,人们眼中的精神病人与肮脏的野兽无异,没有资格享受文明。

 

今天(2018年10月10日)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如今的精神病院,干净整洁、阳光普照,病人除了准时吃药治疗,每周还有美术课、瑜伽课,身心都得到疗养。


是什么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帮精神病人摘下枷锁的,是200年前的一名法国医生。他叫菲利普·皮内尔(Philippe Pinel,1745-1826),被后世誉为“现代精神医学之父”。

 

图| 皮内尔,维基百科

 

18世纪末,皮内尔在巴黎比赛特疯人院首创了“道德疗法”,反抗主流精神病学界对病人的非人对待,提倡解放精神病人,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简而言之,就是人道地对待精神病人。

 

今天,让我们缅怀这位大胆而仁慈、改写精神医学历史的人。

 




好友枉死后,40岁的他投身精神医学

 

皮内尔的父亲是个理发师,母亲出身医学世家,虽然家中有从医的传统,但皮内尔一开始选择了文学,是一名卢梭追随者,热心宗教事业。但大学时命运召唤般地,皮内尔又转到了医学系,28岁时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

 

像大多数聪明人一样,皮内尔年轻时是个“杂家”。40岁之前,他游走在编辑、翻译、解剖学家、数理学家等多种身份间,时而为《巴黎日报》撰写医学评论,时而钻研数学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时而将英国的物理成果翻译成法语。

 

精力旺盛的皮内尔,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直到40岁那年,身边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皮内尔的人生轨迹。

 

1785年,皮内尔的一个朋友精神病发作,狂奔到农田间,被一匹狼吃掉了。皮内尔大为震惊,从此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了精神疾病的研究。

 




人间地狱:他们在墙上栓了40年

 

经过7年穷追猛赶式的学习,1792年皮内尔进入了巴黎比赛特疯人院做医生,这里是专门收治无法治愈的重度精神病人的避难所。

 

图| 摄图网

 

踏进比赛特,皮内尔才发现精神医学的真实世界,与自己想象中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他震惊了,也愤怒了。

 

地窖里,精神病人被拴在墙上动弹不得,许多人被禁锢了30-40年之久。他们还不如圈养的野兽,连行动的自由都没有。这还不算,他们时不时要被当成展览品,暴露在好奇的目光下,丧失最后一点尊严。

 

皮内尔内心酝酿着改革的火种。次年,他被举荐为比赛特疯人院院长,得以实施人道对待精神病人的计划。(其实早在上一家就职的精神病院,皮内尔就有此宏愿,但他未能说服院长。)

 

今天,我们在网上搜索皮内尔的名字,会出现这张颇为流行的版画,它也是许多医学教科书中的插图。画面描绘的正是皮内尔亲自下令,为病人取下手链枷锁的场景。

 

图| Medscape

 

画面上,我们还能看到皮内尔身后,人们津津有味的围观,而地上的精神病人,都垂头丧气、衣不蔽体,仿佛早已屈服于命运。

 

皮内尔的举动绝非作秀,他的动机很纯粹,他就是发自内心地,觉得“精神病人很可爱”。当时人们都觉得精神病人是“被魔鬼附身的人”,但皮内尔却盛情赞美他们:

 

“除了仰望,我简直不知对他们的品格该如何形容。医院里那些病情稳定期的病人,有着你能见到的最纯洁、最宽容的心灵。没有比他们更忠诚的爱国者、更温柔的父亲、更热情的爱人了。如果你是个感情丰沛的人,可以随时去医院,在和他们慈悲、温柔的共处中,享受到乐趣。”

 

之后,皮内尔在多所精神病院发起精神病人解放,改革运动在法国盛行。他在著作《论精神错乱》中,指出医生与患者应建立信任关系,尽量减少精神病人与刺激源的接触,并鼓励患者参与日常活动。随后,“道德疗法”的理论,也逐渐受到了少数英美精神病学研究者的关注。

 

就连大名鼎鼎的哲学家黑格尔,也被惊动了,他在《精神哲学》中赞扬了皮内尔的道德疗法:

 

“精神错乱,并不是说彻底地丧失理智,而是一种紊乱,一种进行中的矛盾。就像躯体疾病也不是抽象、彻底地失去了健康(如果真如此,人就死了),也是处于动态中的矛盾。

 

“(皮内尔)这种人道的方法,不仅是仁慈的,更是合理的,也就是先假定患者有恢复理智的可能性。就像治疗躯体疾病时,医生得先想着,病人能恢复健康。”

 

但好景不长,此后接连不断的战乱、社会变革,再加上人们根深蒂固的偏见,精神病人再次被打回地狱,镣铐等惩罚性措施再次恢复流行。

 

直到二百多年后,人道关怀才再次成为精神病治疗界的主流。

 

图| 摄图网

 




解锁行动,仍在继续

 

反观我国,目前精神障碍仍是人们谈之色变的话题,污名化相当严重。

 

虽然精神病院里的护理环境良好,病人能得到人性化的照顾,但农村仍有许多家庭,私自将精神病人锁在地窖里,不见天日;日本也曾曝出,一名精神病人被双亲关在笼子里几十年之久。

 

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皮内尔”——中国首家上市民营精神病医院康宁医院,连续多年发起“解救关锁精神病人”的行动;河南、内蒙古、辽宁等地精神卫生机构,也曾多次发起解锁行动。

 

虽然解救行动目前还是杯水车薪,但至少我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需要改善。而这种改变的思路,正是皮内尔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今天,让我们缅怀这位勇敢的先驱。

 

参考资料:

[1] http://www.pinelschool.org/index.htm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ilippe_Pinel





精彩回顾


➤ 一个病人,让我“杀”了他……

➤ 给力!医务科科长:我们的护士没错,为什么要道歉?

➤ 这位护士竟有900多个“爹妈”!有人跟踪她半个月,发现……

➤ 突发险情!北大医生逃出一劫,5岁女孩却没了命,这种自救方式应该让所有人看到!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