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打启示录:医院暴力幸存指南
导读
“医生”这个字眼,在今天显得有些荒唐:医,医不了自己,生,保不住生命。
来源:医脉通
作者:芭比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医生和病人结“怨”已深——一边发改委、卫健委出台“伤医黑名单”政策;一边媒体仍不断爆出伤医新闻。
有人被围殴到肋骨骨折,有人变成微博悬赏100万的“谋杀目标”;
住院的老人半夜闹情绪要回家,护士因为阻拦被暴打并被拔掉头发;
查房的医生被焦虑的精神病人撞倒,胳膊摔断,还被踩了两脚;
术后死亡患者的家属,冲进急诊室连捅两个医生、一个护士……
图 | 摄图网
这些既惊悚又“典型”的医暴画面,就发生在我们的同行身上。
“医生”这个字眼,在今天显得有些荒唐:医,医不了自己,生,保不住生命。
有人说,各行各业都有暴力冲突,只是医生的受害者形象被媒体渲染夸大了——但数字告诉了我们真相:医院暴力的发生率,比其他的工作场所,要高四倍。
2008年,一次全国性内部会议披露:全国每年发生医疗纠纷达百万起,并在以100%的速度增长。2014年的调查显示:近六成医护人员被辱骂过,100人里有13人受到过身体伤害,俗称挨打,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从未遇上过暴力。
作为被动一方,我们无法阻止施暴人,也没有权利惩罚暴行,但能学一点“暴力防范知识”,在夹缝中求生存,寻找一条自救之路。分析过去暴力事件的特征,如高发时间、高发地点、作案人特征,能给我们以启示,在未来尽最大可能保护好自己。
一、预防针:暴力的后果
医院暴力的影响范围深且广,可造成但不限于以下后果:
对被害医生:轻微/严重的躯体伤害、临时/永久的肢体残疾、心理创伤、死亡……
对周边环境:医院士气低落、工作压力增大、医学人才流失、医疗环境恶劣、院方经济损失……
二、谁更需要保护好自己?
医院里的每个工作人员都可能成为暴力的受害者,但与患者频繁接触的护士是风险最高的人群。此外,重点保护对象还有急诊科、精神科、骨科、儿科等科室医生,低年资的住院医师,医院保安。
图 | 摄图网
三、暴力的高发地点?
精神科病房、急诊室、候诊区、老年病科,都是医院暴力的高发地点。值得注意的是,有统计发现,超过六成的医疗暴力发生在三级以上医院,三甲医院尤其是暴力重灾区。
四、暴力易发的时机?
1.不良后果出现时,比如患者死亡(被曝光的医闹事件里,三成与患者死亡相关),病情突变,治疗效果不佳等。
2.资源稀缺时,比如患者提出优先看病、加号、加床等要求得不到满足。
3.不合作状态时,此时患者陷入激动情绪,不接受医生安排、不配合诊疗。
4.夜间,有统计发现夜间殴打医生的情况多于白天,可能与医患双方均不能按生物钟休息、情绪不佳有关。
五、暴力识别指南
从意识层面上说,医疗暴力的源头是信任的缺失——医患双方互不信任,一开始是患方对医方的单方面极度不信任,然后引发暴力,又造成医方对患方的不信任,陷入恶性循环。
实际上来说,当你发现自己在行医中,出现以下征兆时,更要提高警惕:
1.患者有吸毒或酗酒史,或有精神病史;
2.患者候诊时间较长,或医院候诊环境拥挤、恶劣;
3.独自行医时,身边无同事或医院工作人员;
4.身处死角位置,如僻静走廊,停车场或其他采光不足、未布置监视器的角落;
5.暴力警戒信号:患者言语中表露出愤怒或沮丧,患者做出威胁手势或激烈的肢体动作,患者有酒精或毒品使用迹象,患者携带或环境中有危险器具。
图 | 摄图网
六、“熄灭怒火”的有效行动:
当你发现面前的人,已陷入了不理智的愤怒时,硬碰硬很危险,此时为了自保,即使再委屈、再不忿也要保持冷静,先熄灭对方的怒火。以下几种做法,可帮你有效缓和冲突:
1. 复述对方的感受,哪怕只是言语上。比如“我知道你很生气”,“我知道你很难过”。
2. 避免对对方下命令,比如“你先出去”,“这事我不管,你去找医务科/院办/XX医生”。
3. 避免任何可能被误解为攻击性的动作,比如:迅速走动、靠近患者、提高音量、拿起医疗器械等。
这份“挨打启示录”,出发点是为了给寒心的同行们,提供一点点安全感,能让暴力伤医事件减少哪怕一、两件。因为在每起伤医案中,挨打、流血的虽只是百万医生之一,但对那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
参考文献:
【1】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Safety and Health (NIOSH),Violence Occupational Hazardsin Hospitals.
【2】徐昕,卢荣荣.暴力与不信任——转型中国的医疗暴力研究:2000—2006[J].民事程序法研究,2008(00):224-281.
【3】张宇清.我国医疗场所暴力现状及其应对路径分析[J].医学与法学,2016,8(06):23-27.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