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脏停跳72小时后救活?不要再用这种“正能量”绑架医生了

纪光伟 医脉通 2022-09-21



导读

我们提倡规范的抢救,不支持无限制的抢救。



来源:医脉通

作者:纪光伟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最近,许多知名媒体都在转发一条新闻:《心脏停跳72小时 医护人员创造“起死回生”奇迹》。看到这条“正能量”的消息时,不禁引起我的愤怒:不要再用“正能量”绑架医务人员了。



我们先来看看这则“正能量”新闻:


1月1日晚7点58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一名26岁的女病患。在就诊时,这位病患却突然出现心跳停止、失去意识,考虑为暴发性心肌炎,在持续了20多分钟的心肺复苏按压后,病人的心跳仍然没有恢复。医疗团队决定启用ECMO体外肺膜氧合设备进行救治。


10点50分左右,ECMO已经开始运作,但病人心脏却依旧“罢工”。此时距离病人心脏停跳已经过去了2个小时20分钟,病人失去意识,瞳孔放大,在临床医学上,已经可以宣告病人死亡。但是救治并没有终止,医生决定将患者送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救治。


停跳72小时后,她的心脏开始“复工”。经过抢救和观察,惊喜再次出现:3日上午,女患者的心跳有了丝丝波动。4日,她的心脏开始部分工作,现在,她已完全清醒,能点头回应医生的问题,还能按要求活动手部,医生宣告抢救成功,但目前病人还无法说话,仍需继续观察和治疗。


为什么笔者对这条“正能量”的新闻如此愤怒呢?因为它违反了科学的基本原理,这条看似对医生赞扬的文章,将可能为医生带来无穷的副反应。



违反了基本的科学原理


科学研究发现,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性是较差的,一般只有4~6分钟,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内改善,病人的脑功能有可能部分或完全恢复的;超过这一时间,大脑皮质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导致大脑功能的完全丧失,出现脑死亡。几个小时后,大脑组织就会发生坏死和溶解。大量医学研究证实,真正的脑死亡是不可能恢复的,是没有治疗价值的。


由此看来,心跳停止应该在4~6分钟内得到有效的治疗,通过心肺脑复苏技术来维持心脏“泵”的功能,让大脑得到基本的血液供应,给病人的治疗赢得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在现阶段的医学技术是不可能救活的,只有让它永远“罢”下去了。


而那种把人工按压维持心脏搏出血液的时间也算作是心脏停跳的时间,是不科学的,也容易给人们造成误解。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心脏停止跳动,用胸外心脏按压和体外肺膜氧合设备维持人工循环。



违反了基本的医学规律


在病人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后,实行心肺复苏30分钟,若心脏不能复跳,就可以宣告临床死亡。如果随意打破这一规律,就可以无限制地延续抢救。无限制地延长抢救时间并不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反而会极大地增加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会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同时也增加了家属的经济负担。


我们试想一下,30分钟可以延长到72小时,那么,能不能延长到720、7200小时呢?家属不懂得医学,为了抢救亲人是可能做出这种不理智的决定的。


现在医学发现,体外肺膜氧合设备和其他设备的应用,人工维持循环是很容易做到的,但这种人工的“永动机”是没有任何医学价值的。


如果说,这样无限制地延长抢救时间,为的是生命的“奇迹”,如此下去,医学的规律将不复存在,医生只能任由家属的指挥了。理性面对疾病,理性面对死亡,是需要科普的,更需要舆论加以引导。



带来极大的社会问题


应该说,这位病人抢救成功是一个极端的个案,尽管病人救活了,但不会说话,仅仅是手指可以活动,那么,这种成功有什么意义呢?


按照目前的状况看,这位病人如果无法进一步康复,最好的结果或许就是植物人,或者会留下严重的功能障碍,将会给病人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社会问题,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


201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有4000万失能人口,这部分人的生存状况并不满意,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照护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生命的尊严无法得到充分的尊重。但在西方国家,失能的人很少,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失能的老人是一种生命的规律,不能进食就不用上胃管,打营养针来维持生命,让生命自然地终结。


不延长,也不缩短生命,这是安宁疗护的理念。相反,如果人为地干涉他人的自然发展,反而被视为一种侵害人权与伦理的行为,更会被认为是在虐待老人。这样大多数的患者在进入意识不明的长期卧床状态前,就自然地寿终正寝了,这样就不会“制造”出长期卧床的患者。


然而,我们国家目前大多数人还不能接受这样的理念,对生命的理解与一些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是需要我们加以普及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抢救心跳骤停的患者是要分秒必争的,正确宣传心跳停止的时间,普及心肺脑复苏知识,做好现场抢救、院外抢救,缩短心脏“罢工”的时间,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而不应该过度渲染心跳停止72小时抢救成功,这种拿个案宣传的做法,只能是对医务人员进行的“道德绑架”,无论对病人、对家属、对医院,还是对社会都是不利的,甚至会加剧原本就已经很紧张的医患关系。我们提倡规范的抢救,不支持无限制的抢救。希望,我们的媒体能加强认识,这样的报道少一些,再少一些。





今日话题


夜班后,你是怎样的状态?

想睡睡不着

想玩没精力


无论怎样“倒时差”

都是亡羊补牢

错过的白昼

变成了黑眼圈和坏胃口


夜班后,你都会做些什么?


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话题

说出你的故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