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将取代医生?《柳叶刀》发文称AI能正确检测出87%的疾病
导读
AI 与医生,替代还是互补(辅助)?
来源:医脉通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综合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9月25日,据外媒报道,英国伯明翰大学发表于《柳叶刀》数字健康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人工智能(AI)可以像专业医生一样成功地诊断疾病。伯明翰大学研究人员分析数据发现, AI 深度学习可以正确检测出87%病例的疾病,医疗专业人员则为86%。
报道称,研究人员分析了14项研究数据,通过让 AI 深度学习数千张图像来认知疾病模式,然后再将其学习的知识应用于新的个体病例以进行诊断。结果发现,深度学习算法可以正确检测出87%的病例中的疾病,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则为86%。并且 AI 还能够正确地识别出病例中93%没有疾病的患者,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为91%。
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有医学生表示担心:我还没就业,就要失业了?
实际上,近几年将 AI 技术应用于疾病风险预警、医疗影像、辅助诊疗、健康管理等方面已不是什么新闻。
2018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种检测糖尿病相关眼病的 AI 设备,成为美国医疗领域应用 AI 技术的标志性事件。而实际上,FDA已批准许多用于医疗保健的 AI ,并称,希望可以减轻医疗人员工作量。
去年,美国一研究团队在《JAMA 眼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 AI 算法,能够自动诊断早产儿视网膜病,诊断准确率要超过大多数专业医生。该算法使用深度学习技术,通过5000多张婴儿眼睛的图片进行训练,经过培训,该算法诊断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准确率高达91%,而一个由8名早产儿视网膜病专家组成的团队对相同图像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82%。
今年上半年,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最新进展,美国一团队新开发了一种 AI 深度学习模型, 他们采用42290张 CT 扫描图像进行训练,以便使人工智能在无人类参与的情况下,预测肺结节的恶性程度。结果发现,在6716个测试病例中,该人工智能系统能够以94%的准确率,发现极小的恶性肺结节。在无先前 CT 扫描图像的情况下,该系统的表现超越所有6位放射医学专家,而在有先前 CT 扫描图像的情况下,两者表现不相上下。
而在中国, AI 同样备受关注。2018年11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以人工智能 AI 为主题,其中关于 AI 医疗方面的内容在医疗行业引起了不少关注。在大会上,中山眼科中心的主任、院长刘奕志教授和百度CEO李彦宏一起,展示了他们合作开发的一款AI眼底筛查一体机。据刘教授介绍,目前在中国有眼底病的患者大概有8千多万,这些眼底病到了晚期很多都会失明。其实如果这些疾病能够早期发现,很多失明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在我们国家,眼科医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医院,基层和社区医院里面的医生很少。AI 眼底筛查一体机不仅可以缓解基层专科医生短缺的问题,还可以大大减轻大城市眼科医生的工作压力。
这些年, AI 的进展确实超乎我们的想象。从现有的报道来看,“ AI 诊断完胜医生”的报道越来越常见于媒体与医学杂志。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AI 能够取代人类判断吗?或者说,AI 能否取代医生?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曾预测,未来 AI 或许会先取代一部分医生的工作。段涛院长说: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但是它的确会在某些学科和领域超过人类的能力,取代医生的工作甚至是完全取代医生。如果用于诊断疾病或者是判断预后的数据或者图像是可以标准化,量化、结构化的话,基本上是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完成的,在确立算法以后,可以让机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逐步完善,最终会战胜人类的。从目前的应用来看,人工智能应用比较好的领域是皮肤科、病理科和影像科。
前面提到的“ AI 诊断完胜医生”的几则报道中都提到了“深度学习”模型,AI 如果想要取代医生,必然需要优化提升算法,完善“深度学习”模型,那么,以“深度学习”模型搭建的大数据诊断平台真的会那么靠谱吗?2019年3月 Science 杂志发表了一篇评论性文章,其中指出,不像是药品或者其它医药设备,机器学习为内核的算法并非一个逻辑确定的系统,里面涵盖了上千个互相牵涉的指标,也会根据训练数据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效果,究竟是否存在确凿无疑、让人百分百信服的因果联系,很难说清。
而治病救人的医学,恰恰最需要稳定且可重复的证据支撑。
有医生表示, AI 可以辅助医生工作,借助大数据和 AI ,医生可以给出可靠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由此可大大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与准确率。
AI 能否取代医生,网友怎么看?
AI 与医生,替代还是互补(辅助)?你怎么看?
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吧!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