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住院期间,我目睹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 心路医路

医脉通 2022-09-21



主编:刘湘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本文内容首发于心路医路《爱是一种微妙的旅行》,授权医脉通独家发布电子版,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这是一本医患书信集,是一位医生与多位患者的医患故事——患者来信,医生回信。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今天起,小编将带大家走进他们!今天讲述的是对医生回信的感动,看看这位患者对自己的主治医生说了什么? 

敬爱的刘湘源教授,邓晓莉、赵金霞、金银姬医生:


您们好!


前些天,在《中国风湿病公众论坛》上看到我和小女给大家写的感谢信发表了,很惊讶!更让我们惊讶的是:您们居然还给我们写了回信! 激动、感动、惊喜、惊奇......百感交集!


您们的回信,我和孩子眼含热泪,一字一句,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每个字符都深深地印在心上。


觉得很不好意思的是,我们不能给予大家什么,也只是您们千百万患者中普通的一个,也只是经各位医生确诊、对症有效治疗、稳定出院后,对大家由衷表达了感谢.....却让您们这样上心,每人给我们回信!这份真诚的深情厚谊,我们将永远珍藏于心!各位的关心和嘱咐,我们将牢记在心,落实到平时生活中的点滴。


在北医三院住院期间,我们目睹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工作状态。


大家每天都如蜂蚁般忙碌,即使是晚上,也难听到大家讲几句工作以外的话。医生门诊更是连水都很少喝,上厕所都是急匆匆的,总在不停地叫号看病人。每天早上,医生护士都要班前集合,耳提面命,汇报小结,安排工作。每周三晚上固定还要开会学习,经常到十点多,周末节假日也难见到各位有完整的休息。就是这样忙碌和辛苦,您们还抽出宝贵的时间给我们写回信,让我和孩子于心不忍又于心不安,感觉给大家添麻烦了,特别是刘教授,还写得那么长。看见信,就仿佛又见到了您,眼泪抑制不住....您多忙碌啊!每周有三天门诊,外院大量会诊和义诊,平时组织主持各种会议,还要带很多博士生、操心风湿论坛、网上和电话指导患者、国内国外学术交流......如此繁重的工作下,您居然还花宝贵时间给我们写这么长的回信!真诚的大爱太沉甸了,让我们情何以堪!占用了您宝贵的休息时间,我们深感内疚!您高尚的人品、精湛的医术,让人尊敬信任之余,备感温暖和感动!只恨我们离北京太远了.....千言万语,难以一一陈述。再次深深地谢谢各位医生,给大家添麻烦了!


图源 | pexels


孩子自满12岁开始,发病至今已三年了。在宜昌,我们从二甲医院,辗转到市里最好的三甲医院。各种各样的检查化验,血液科、肾病科和免疫科都去看过,孩子很受罪,作为家长,我们也很操心。特别是我作为母亲,真是备受折磨。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孩子,我放弃了已干十多年的工作(非常有感情,也相当不错),洗尽铅华,照顾孩子。我始终觉得,钱可以再挣,但在孩子身上,我输不起,因为她是我生命的延续、精神的支柱和生活的希望。但孩子却不幸得了狼疮——第一年病危,第二年复发,今年再次严重,让我的精神异常脆弱,几近崩溃。


今年9月30号,医生通知小女出院的当天早上,孩子还在流鼻血,我不知道出院了该怎么办,真想一死或一走了之。作为母亲,面对孩子的疾病,我太弱势了,除了整日以泪洗面和整夜失眠地胡思乱想,我没有任何办法,感觉自己很无用。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和一定要找到中国最好医生看病的信念,我们来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三院外找宿舍落脚时,房主问我们是不是来北京看病,这个医院有一些全国知名的教授。我问他都知道哪些,他脱口而出:有刘湘源教授.....那时,我心里就莫名地兴奋和踏实起来,这种感觉冲淡了我们初来北京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和水土不服的种种困境。再想想当地宋书林主任对刘教授的崇拜和肯定,我在心里鼓励自己:无论经历怎样的困难,我和女儿一定要见到他!


兜兜转转,确实吃了不少苦,费了不少周折,但结局却非常圆满。经治疗后,孩子病情得到控制。回到当地,我把在北医三院的病历反馈给宋书林主任,刚走到他办公室门口,他见到我手上的病历档案袋,马上停下手中的笔,站起来接了过去,并叫来医生苏敏(也是小女的负责医生),一丝不苟地逐页阅读。当时我非常感动,作为医者,他们对病人的负责态度和真心实意,对大医院和名医发自内心的尊重,让人为之动容。晚上回家上网,看到宋主任将他的QQ签名,改成了“萌小医”。


现在我回头再想:为什么连续几年,在当地一直没能诊断出病情?为什么我们在市里最好的医院,今天去肾病科,明天到血液科,折腾来折腾去,最后才确定应属于免疫科疾病?为什么激素冲击后,孩子血小板112,口服激素减量后,仅三天就降为96?为什么刘教授只看了几分钟,就能判断:“狼”还在孩子体内活动,没有控制住,差一味药......?赵金霞医生在查房回答我们疑问时,不仅跟我们讲医学知识,而且语言通俗易懂让我们非常明白。在我们纠结用环孢素副作用时,邓晓莉医生说:“目前用药是安全剂量,定期复查观察,还可调整其它药物,以后稳定了,药都可慢慢减,不要太害怕”。通过邓医生的话,我们安心之余,能强烈感受到她对患者的治疗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现在才深刻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和我们一样的外地人辗转辛苦,带上积蓄,来到北京,深夜排队挂号,很多人甚至为了省钱,为了更早挂号,就睡在医院门外。即便是如此折腾好几天,都可能毫无收获,但大家还是宁愿苦苦等待。这一切都是因为疾病啊!它折磨人,威胁生命,而且在地方上不是搞不明白,就是治不好!


图源 | pixabay


医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职业,不用怀疑医生的理论素质和学到的专业知识,否则他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治病救人水平的高低体现在实际的看病中。学校学的与现实疾病接轨,需要一个熟悉和经验积累的过程。换言之,医生的成长有个过程,但人患病后的普遍心理都是找有经验的医生诊断治疗,尽量少走弯路,少受罪。的确,有经验的专家医生在判断疾病、手术操作及对症治疗上,确实更胜一筹,更能治好病。时间长了,口碑相传,患者络绎不绝,人气“爆棚”。但日复一日,医生却是相当劳累,而且他大部分精力和体力都要在实际中看病人,略普通点的医生接触病人少,就更加欠缺经验.....如此循环,有经验的医生很累,普通点的医生又没太多患者。


碰上疑难杂症和大点的手术,中小城市的患者都要一窝蜂来北京、上海等城市,长此以往,当地的医疗水平始终难有突破和进展。比如心脏修复或搭桥手术,在当地是非常大的事,只能在最好的三甲医院做,而且病人要符合很多指标,还要找合适的医生,一周根本做不了几例。但在北京,大家都说这已是小手术了。希望医疗体制能更灵活开放些,医生能走出去,请进来。更多大城市的名医、大医不要仅局限于本地门诊看病人,能与更多的中小城市对接,指导、培训和帮助中小城市提高整体医疗水平,让名医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其他从医者也能迅速成长。


总是看到一些这样的报道:现在医学院面临招生困难,国人不愿学医的局面。因为难得考进,又难得学出来,大学至少要五年以上。而医生又是个高压力、高责任和高风险职业,需要捍卫人类健康和生命。人没有健康,没有生命,就没有了一切。由此可见,医生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可谓“压力山大”。随着社会各行业发展,物质极大地丰富,环境污染加重,病毒病菌增多,各种千奇百怪的病也在不断演变和增多,使医生这一职业又要与时俱进,终生学习。现实生活中,医生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收入也不高,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人类的付出,完全不能相匹配。


老百姓普遍认为看病贵,但又不明就里,这是为什么?他们往往偏激地把怨气和怒气撒在医生头上,认为这就是“矛头”。实际上,医疗是一个系统,医生只是前线的战士,还有很多不直接接触患者的人。医生“上阵”不仅没有任何保护,赤裸裸地在医务“前线”上忘我付出,接受上级监督和百姓挑剔,还要承受本不该他们承受的各种不理解、压力和委屈。我们到医院看病,检查费是为了查出疾病真正原因,好对症治疗,这项费用是必须的,所有的治疗费,不管是药品还是手术和器械,都是用在患者自己身上,真正找医生看病只花了区区几块钱,医生看病其实是非常廉价的。医生既不生产药和器械,也不生产各种检查设备,采购、销售、管理和定价都不是他们做的,但真正在解除人类病痛、挽救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履行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的却是医生。很多人没有去深想这些问题,大家普遍认为进了医院,就是到了花钱多且无定数的地方。人的情绪总要有个出口,作为患者,接触不到医院其他人,能接触到的就是医生.....


国家医疗体制有待更好的研究、完善、发展,甚至改革。很多的包袱、弊端、压力不应该由处于前线位置的医生来承担和“顶包”。国家应该把“尊医重教”载入国策,宣传贯彻,从根本上调整和纠偏医患关系,营造信任,和谐医患氛围。试想:如果大家都知道学医的深浅,从医的辛苦和不易,都不学医,医学人才断档,不用等很多年,社会和人类将会是如何的乱套?


日前,一位妇产科医生朋友刚从西藏回来,从去年11月“抛家弃子”支援西藏至今整整一年,回来还带着一身病痛.....


向所有医护人员致敬!


期待中小城市医疗水平的发展!


期待医学界发展,狼疮能够彻底根治!


再次深深感谢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刘湘源教授及各位医生!


李某某 覃某某 

2014年11月27日




刘湘源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刘湘源,男,1968年生,湖南湘乡籍。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副主任。在科研上,主要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临床上,擅长诊治复发性免疫性流产和不孕、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重症风湿免疫病。


心路医路专栏简介


行医路,就医路,路路艰辛。医者心,患者心,心心相印。


从即日起,医脉通与心路医路联手打造《心路医路》专栏,以“探索心路医路,共创医患和谐”为愿景,点滴记录中国医学人文事业发展进程,让医学散发人性关怀与艺术之光辉。每周两篇,《心路医路》将持续推出国内既有学术影响力又有社会责任感的各学科医学“大家”的专著——


传递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解决青年医生行医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从前辈的医学之路和积累的高度中受到启迪,从医学的温暖中汲取力量,让你更懂医学与人文;传递和展示医务工作者的正面形象,让大众了解医生的不易和艰辛,唤起全社会对医生的理解和关爱。


希望每一位关注栏目的青年医生,在成为一名优秀的能独挡一面的医生的道路上,都能从中感到温暖人心的理解与关怀,从“大医精神”中找到积极向上的目标和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