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内付费指南Top10,限时免费,等您领取!

医脉通 2022-09-21


长城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医脉通在一线为各位心血管老师收集资料。


长城会期间,临床指南为了支持心血管的老师们,特意准备了心内付费指南Top10,限时免费领取。


0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内容介绍▲▲▲

2018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指南制订流程,对指南重要内容、证据级别及推荐类型进行了评估。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实践,充分应用中国证据,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血压预防干预、诊断评估、分类分层、治疗管理指南。


02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内容介绍▲▲▲

自“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发布以来,心力衰竭(心衰)的诊疗、预防及综合管理等相关领域有不少新进展,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根据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参考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以及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等发布的相关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进行更新。


03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


内容介绍▲▲▲

2016年4月,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邀请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共同制定并发布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对于缩短ACS患者从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FMC)到治疗的时间、规范ACS的急诊诊治流程、尤其强化包括静脉溶栓在内的早期再灌注治疗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3年来,ACS的诊治又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保证学术的先进性,并在实践上与国内外新的指南接轨,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与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急诊学专家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急救分会组织,会同相关专家对2016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进行修订,发布《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进一步推进ACS在急诊科(含院前急救)与相关学科的科学化管理。


04

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


内容介绍▲▲▲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结果和各种心脏异常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心血管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因此,在面对心衰这种严重的可以致死的疾病时,需要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断、准确地评估病情、深刻理解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时和恰当地治疗。多个国家和学会都针对心衰制定了诊疗指南,需特别指出的是,指南提供的仅是治疗原则,临床医师在实践中,面对具体心衰患者时,应当根据个体化原则,制订诊疗策略、治疗方案及随访方案。


05

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内容介绍▲▲▲

高血压定义: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SBP≥140 mmHg和DBP<90 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低于140/90 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06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内容介绍▲▲▲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ASCVD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基层以及社区医务工作者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主力军。提高基层医生对血脂异常的认识、防治水平,对降低人群整体心血管风险,防治ASCVD发生有重要意义。


07

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


内容介绍▲▲▲

心血管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心血管病防控形势严峻。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危险因素管理是预防心血管病的重要基础。根据国内外最新的流行病学和防治证据,本指南着重介绍了我国开展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的指导方案,包括心血管病10年风险和终生风险评估的流程,风险分层依据和风险评估工具的使用。针对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本指南进一步介绍了生活方式干预的基本措施,血压、血脂、血糖管理的基本原则等内容。本指南的实施有助于指导我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相关危险因素管理,推进基层心血管病预防工作。


08

2019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内容介绍▲▲▲

《2019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基于近期发表的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多项随机对照研究和荟萃分析,参照我国相关指南和共识,结合我国国情,对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更加精准的适用人群、不适宜人群及相关的其他问题等给予了明确和实用的推荐,对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9

心原性休克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


内容介绍▲▲▲

为促进我国心原性休克诊断和治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心原性休克救治成功率,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急重症学组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牵头制定了心原性休克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该共识全面阐述了心原性休克定义、诊断标准、发病率、预后、病因、临床表现、药物和机械辅助治疗等。共识复习和解读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对血管活性药物和循环辅助技术的临床应用、心原性休克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重建策略等临床上存在的争议作了澄清。


1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  


内容介绍▲▲▲

为规范基层医院STEMI的溶栓救治流程,提高溶栓救治成功率,根据我国基层医院STEMI救治状况,结合国内外指南及共识,特别是我国基层STEMI溶栓治疗的相关经验,我们于2016年颁布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规范了基层医院STEMI患者的溶栓治疗流程,供基层医生在STEMI溶栓救治中参考,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2年,随着本指南的推广和普及,以及第三代特异性纤溶酶的广泛应用,相较于非选择性纤溶酶如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明显提高,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STEMI患者的管理指南表明,STEMI发病2 h内溶栓效果与直接PCI相当,且如不能在120 min内行直接PCI开通梗死血管,则推荐在10 min内静脉溶栓甚至院前溶栓。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血管急救分会新颁布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也推荐在积极肝素化抗凝的基础上进行院前溶栓。根据我国相关医疗卫生政策、胸痛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及专家、读者的反馈,我们组织了国内相关专家学者、胸痛中心救治医生以及基层医院一线救治人员,对本指南进行修订,使其更能体现国内外STEMI救治的理念进展和治疗规范,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使之更加适用于我国STEMI的救治,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更为规范、详尽的指导。应强调的是,由于各地医疗条件、技术、救治水平不同,在使用本指南时可因时、因地制宜参考应用。


免费时间:2019.10.09-2019.10.13

扫码下载临床指南app,打开app即可下载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指南,18000+篇指南等您获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