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代传奇戴闺柱,巾帼不让须眉 | 心路医路

医脉通 2022-09-21



作者:杨杰孚 卢永昕 李新立 卫生部北京医院  

本文内容首发于心路医路《凝岁月于心》,授权医脉通独家发布电子版,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戴闺柱,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饱含了父母亲的殷切期待,同时也预示了她不同凡响的人生。她从小天资聪颖,门门功课第一,1949年考入同济医学院,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代临床医学家,1980年成为新中国获得美国国际医学基金会奖学金的第一个中国人。

戴闺柱在同济医学院心血管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高浴教授和主任李彦三教授提携下脱颖而出,在1998~2004年间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会常委和心衰学组组长,走上中国心血管防治事业的大舞台,引领心衰防治大业。戴闺柱是2001版和2007版《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的主要通讯作者,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发表心衰方面述评20余篇。近10年依然活跃在国内外心衰领域,指导我国的心衰防治工作,成为我国临床医学工作者的楷模。

图源 | 摄图网



医学科学家的研究之路

扎实的基础知识,宽广的国际视野,严谨的学术风格,使戴闺柱教授的临床研究一开始就站在较高的平台上。

当我们追寻她的研究轨迹时,不得不感叹,20多年前的研究放到现在依然具有临床价值,经得起时间检验,前瞻性之强令人钦佩不已。

例如,她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就采用心衰患者心肌标本研究收缩蛋白基因的变化,心肌上受体的密度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之间的关系,受体-cAMP 信号传导系统在心衰发生发展中调控机制,探讨不同治疗心衰的药物干预心肌细胞生化异常的可行性。

其中对当时新型正性肌力药物氨力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实该类药物短期应用改善心衰患者血液动力学紊乱,3~5天以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受体密度下调,故不宜较长时间应用。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均发表在《中华医学》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当我们检索国外文献时可以发现:这些成果是与国际最先进的研究相同步的。著名的心脏病学家Brauward教授在那个年代也在研究受体系统。让心衰的患者在踏车试验的同时戴上面罩检测耗氧量,手臂上插入漂浮导管,用热稀释法检测心输出量,证实两者存在相关性,峰耗氧量能够反映心脏的储备功能。这一参数现在还在应用。

这些是在器官、细胞和基因水平全方位展开对衰竭心肌的生物学缺陷的初步研究。这一长达10 余年的系列研究只申报过一次奖项,即1997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因此,当戴闺柱教授在国内首次提出心衰的治疗已经进入“修复生物学缺陷的时代”时是有背景的,她长时期的关注和研究,取得与国际顶尖学者站在同一个高度的结果。从1981年戴闺柱教授关注心衰起,长达30余年的积累如今到了炉火纯青阶段。

图源 | pexels

中国的循证医学是从“中国心脏研究-1”(“CCS-1”)开始的,由当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会主任刘力生教授的牵头,戴闺柱教授时任湖北分会的主委,组织了全省65家医院参加。中南五省的启动会是在武汉举行的,陶寿淇教授和刘力生教授都来了,在当时没有经费,仅提供研究方案、药物和安慰剂的条件下,靠的是大家的信念和热情以及对科学的执著追求。这一研究最大的贡献是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阶段不宜应用ACEI,在1995年Lancet 杂志发表。这个试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临床意义,更重要的是首先引进了循证医学理念,为传统的经验医学提供了新视角。“中国心脏研究-1”获1998年卫生部医学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戴闺柱教授为十名负责人之一,荣获个人一等奖。

由于同济医学院与德国的渊源,1989年戴闺柱赴德国海德堡科学院进行科研协作“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中德对比研究”,并任中方副组长。该研究进行了5年和10年随访,是国际上不可多得的系统研究。曾有澳大利亚学者前来索取原始数据以便进行荟萃分析。

以上提及的仅仅是戴教授科研的一部分,从中大家可以体会到她是如何进行临床科研的。在一味追求SCI高影响因子的当下,老一辈临床医学家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名医风采

从1955年毕业后,戴闺柱教授一直在武汉协和医院工作。这是一所建立于1866年的医院,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卫生部直属医院。1985~1998年间戴闺柱教授任心内科主任和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指导和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临床精英,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让我们来看看她是如何对疑难病例进行查房的:

常规心内科的疑难病例查房安排在周五,她是每星期三就到病房看患者,回家检索资料和文献,第2天又到病房补充信息,因此她的每一次查房都使大家获益匪浅。科里老教授也非常看重她,碰到疑难病例,李彦三教授会问“让戴教授看过吗?她是什么意见?内科疑难病例最能考验医生的能力,像福尔摩斯破案一样,不到现场是无法发现证据的。戴闺柱教授就是这样一个“神医”,常常看到他人看不到,想到他人想不到的问题。除了天分,勤奋是她成功的重要因素,她博览群书,独立思考。明敏、密察、别裁,通方”这4种学习的能力在她身上体现的最为充分。

图源 | 摄图网

我至今清晰地记得2个病例。

有一例所谓“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了5种口服和2种静滴降压药,血压仍在220/120mmHg左右,接着出现全身水肿,包括脸部。患者能平卧,肺部无啰音,颈静脉不怒张,尿常规、肾功能正常。戴教授的诊断是血管扩张剂应用过度,导致钠、水潴留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当即,停用所有降压药,仅保留钙拮抗剂和利尿剂,并加速尿排泄。结果,3天后,患者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

另一位是40岁女性患者反复发作阿-斯综合征,心电图检查显示间断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戴教授看后认为是低钾引起,下级医师大吃一惊,因为患者当时血钾4.6mmol/L,并不低啊!戴教授讲了几种血清钾不低但实际血钾低的情况,然后指示:快速补钾!当天补10g,次日再补6g。其他药物除了利多卡因外都停用。下级医师提出了安全性问题,她说看着监护仪和心电图补钾就是安全的!从此这位下级医师认识到:静脉补钾比口服安全!这与教科书上写的刚好相反。



医学教育家中的明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是部属院校,心血管研究所是经卫生部批准成立的最早单位之一,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时即为部级重点学科。当时戴闺柱教授担任多个学会重要职务,其学术影响力就不仅仅是她的10来个研究生、心内科几十个医生,而是全国心衰防治团队、心血管疾病防治团队等,甚至是国际大舞台,在亚太地区心血管病学会议、世界心血管病学会议上都有她精彩的发言或主持。

在1990~2000年间,坊间流传一种传说,心血管领域有3张嘴:刘力生,戴闺柱,吴宁。

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什么问题能够难到她们。戴闺柱教授在全国会议上的发言都是安排在大会场,场场爆满,走道、地上,门外挤满了听众。他们说听戴教授的讲课是一种享受。丰厚的学养、扎实的临床基础、精准的表达、独特的人格魅力使戴教授拥有一大批“追星者”。认真、求实、追求完美、尊重听众、表述规范是她讲课的特色。每次讲课前她会了解听众的层次,存在哪些问题?比如在全国专家会上讲心衰用一套幻灯片子,给进修医生讲课又用另一套幻灯片子,她会让不同层次的医生都有收获。最重要的是她将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最新理念,结合她个人的理解和经验传授给国内的同行,改变了无数医生的观点,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图源 | 摄图网


2000年以前,教科书上讲心衰的第一句话就是“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戴闺柱教授主笔的第1版《中国慢性心衰指南》首次去掉了“终末阶段”改为“严重阶段”,强调心脏重构能够延缓或逆转。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理念,以前心衰治疗只能改善症状,而逆转心脏重构,能够使患者的大心脏变小甚至恢复正常。心血管医生不能只知道“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还要知道不合适的应用强心药会增加病死率;干预心脏重构,应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ACEI 和受体拮抗剂能够降低心衰患者病死率。在戴教授领导的全国心衰学组团队的通力协作下,编写继续教育教材,各个层面学术会议反复宣传,普及心衰规范化治疗等活动一直开展得有声有色,传统得到了继承。如今戴教授是全国心衰学组顾问。



知识分子的典范

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知恩图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这些在戴教授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改革开放后,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为留学人员提供奖学金,第一次在国内公开统一招考,戴闺柱教授名列榜首。1980年她获得了去瑞典留学的机会,次年又获得美国国际医学基金会奖学金,到美国凡德比尔大学医院留学。

两次留学期间她都将自已的生活消费控制到最低水平,将节约的美金上交卫生部;将美国导师赠送的动态心电图仪自费带回国内,送给医院,开始她在心律失常方面的研究。并且她将一年的工资、国际旅差费等全部所得美金折算成人民币,上交给医院。她一心扑在事业上,淡泊名利,常常因为太执着,而忽略了普通的人际关系。敏于治学、拙于处世是很多和她接触过人的共同感受。

她开始是无党派人士,后来加入农工民主党,是第10、第11届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第6届湖北省妇联副主任,第6、第7届湖北省人大代表。面对种种荣誉,她始终坚持做自己,不伸手要任何待遇,如住房和车子等。

看到以上的介绍,很多人会想象那一定是个高大“女强人”或“女中豪杰”。事实上,出身于上海的戴教授是一个身材娇小、优雅的女士。在学术上她有一股巾帼不让须眉“霸气”;生活中她爱好广泛,会穿衣打扮,高雅得体,家庭幸福,被很多同行戏称为“女人中的极品”。其实她又何尝不是男人加女人中的极品呢?





心路医路专栏简介


行医路,就医路,路路艰辛。医者心,患者心,心心相印。


从即日起,医脉通与心路医路联手打造《心路医路》专栏,以“探索心路医路,共创医患和谐”为愿景,点滴记录中国医学人文事业发展进程,让医学散发人性关怀与艺术之光辉。每周两篇,《心路医路》将持续推出国内既有学术影响力又有社会责任感的各学科医学“大家”的专著——


传递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解决青年医生行医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从前辈的医学之路和积累的高度中受到启迪,从医学的温暖中汲取力量,让你更懂医学与人文;传递和展示医务工作者的正面形象,让大众了解医生的不易和艰辛,唤起全社会对医生的理解和关爱。


希望每一位关注栏目的青年医生,在成为一名优秀的能独挡一面的医生的道路上,都能从中感到温暖人心的理解与关怀,从“大医精神”中找到积极向上的目标和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