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命他就活着,没命他就死!“三无”病人的背后只剩家人的无情? | 医影集

苏沐 医脉通 2022-09-21




导读

即使没人陪护,该救还是要救,紧急救命还是第一的。


来源:医脉通
作者:苏沐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上午8:00,一辆救护车停在了深圳市人民医院的急诊室门口,从车上拉下来一个昏迷的病人——付某。

 

医生查体,护士紧急建立静脉通路,连上心电监护。此时付某昏迷不醒,并伴全身抽搐,陪其来就诊的只有他的一位朋友。

 


第一步:询问病人

 

由于付某病情严重,在护士的催促下,朋友一边给他缴费一边联系他的家属,但迟迟没有联系成功。

 

通过CT检查,医生暂时排除了脑出血。

 

经过分析,钠、钾含量正常,氧分压正常,体内代谢也是正常的,也没有酸碱中毒,D-二聚体也没有异常,电解质也没有问题。检查结果均正常,付某为什么还会出现昏迷呢?规培医生林平娜毫无头绪,陷入了思考……

 

图源:截图于《我的白大褂》纪录片

 

“你能不能听到我说话?”林平娜走到付某床旁,尝试着进一步了解病情,看能否找到新的“线索”。而付某仍然拳头紧握、脚趾中度痉挛,对外界毫无反应。

 


第二步:询问朋友

 

林平娜只能继续尝试从他的朋友身上下手,经询问,得知他是在睡觉时听见付某有些呕吐,起来后便发现付某已经不省人事,当时是早上六点半左右,但付某在一周之内并没有喝酒。

 

“他平时吃的药很多。”一句话立马引起了林平娜的注意,“治胃的,藿香正气水,还有专门治牙疼的。”

 

“他有没有服用精神类的药物?”

“他之前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

“他平时有经常来医院看病吗?”

“他有糖尿病、高血压吗?”

 

接二连三的问题,付某朋友都表示不知道,林平娜在了解病情过程中又一次陷入了僵局。

 

图源:截图于《我的白大褂》纪录片

 

此时,付某的其他检查结果也出来了,除了血糖显示为33mmol/L,其他一切正常,急诊医生们怀疑是高血糖高渗,但并未有找到高渗,所以这个诊断否定了。

 

高血糖高渗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表现为昏睡以至昏迷,常伴有抽搐、偏瘫、失语等。

 

第三步:联系家属

 

林平娜只能走第三种途径:在抢救用药时,积极联系付某家人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病情。

 

“我不是他的亲姐姐,家里我也走不开,我也去不了。”没想到,家里四十口人,只有一个姐姐回复了,还是无情地拒绝。

 

付某都经历了什么?家人和他的关系为什么都这么冷淡?难道他们都不相信“他已经昏迷”这个事实?

 

于是,在林平娜的建议下,朋友给付某家人发了现场视频,并且发了抢救室的定位,但仍无人回应,家属异常的默契,均装作没有看见。

 

直系亲属一直联系不上,付某仍在不停地抽搐,这该怎么办呢?家人们的推脱让大家都很无奈。

 


第四步:求助警察

 

“必须要联系上他的家人,如果联系不上就求助警察。”付某朋友决定求助警察,能否联系上家属,一切都还是未知。

 

一边是抽搐症状没有好转的病人,一边是迟迟联系不上的直系家属,焦急的医生们围着付某不停地踱着小步。

 

经过救治,付某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降到了十六点多,这也算给急诊医生们暂时的一点慰藉。

 

高血糖高渗没有得到有效地诊断,医生们又将重点转回到了病人的脑梗或脑血管问题上。

 

“CT结果不是没有事吗?”林平娜产生了疑问。

 

“CT没有事,不代表没有事!”带教老师毫不犹豫地给予了解答,“因为病史不清楚,病人在发烧,还没有排除新冠肺炎,并且他还口吐白沫、强直、抽搐,也不能排除中枢感染或脑炎。”

 

经过警察调出付某的联系人数据库,朋友终于联系上了他的哥哥,没想到却等来了这样的结果:“现在指着家人?我告诉你,指不上。国家要管他,你就把他放在那;不管他,你就把他仍在那。有命他就活着,没命他就死。”

 

图源:截图于《我的白大褂》纪录片

 

“我们去不了,这老远,你给他亲姐姐、亲哥哥打电话吧。”林平娜又联系上了付某的一个姐姐,但那边也是直接拒绝,并表示没有他亲姐姐的电话,当林平娜继续向其问付某女儿的电话时,对方果断挂了电话。

 

然后又给付某的几个朋友和家人打过电话后,不是被回复的“不知道”,就是被拒接电话或者关机,林平娜彻底绝望了。

 

本是病人危及生命的时刻,本是家人伸出双手的时刻,却遇到了如此状况,冷漠的亲人关系,让人从心底开始发颤。

 


第五步:按“三无”人员收治入院

 

“一直联系不上家属,咱们根据结果,该抢救抢救,该处理处理。”急诊科医生无奈之下,决定选择放弃联系付某的家人。

 

病人需要有人陪床,但朋友又有工作需要处理,两难之下,谁也不能确保付某朋友是否会选择留下来。当林平娜交代完之后,付某朋友转身离开了抢救室。

 

“他的朋友都不一定回来了。”急诊科医生见多了世态炎凉,也清楚地明白在病人的危难之时,朋友根本没有义务来帮助一个和自己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人,选择离开也在情理之中。

 

图源:截图于《我的白大褂》纪录片

 

但令人泪目的是,朋友不忍心让病人独留抢救室,又选择回来照顾,并且这次怀里还多了一个翻身枕,他细心地放在了病人的身旁。人间自有真情在,谁看到这一幕不会动容?

 

付某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

 

在付某朋友离开的那个时间段,急诊科请来了神经内科医生会诊,接下来他们只需要等待病人的核酸结果,如果是阴性的,就立马收住院进行接下来的诊断和治疗。

 

图源:截图于《我的白大褂》纪录片

 

很庆幸,付某符合入院标准!

 

“即使没人陪护,该救还是要救,紧急救命还是第一的。”最后神经内科按照三无人员将付某收治入院。

 

截止到5月1日,病人仍在积极治疗中,并且欠款3.3万余元……

 


引申:严肃的知识点


“三无”病人通过绿色通道送到医院,得到及时救治,虽然所有医生都会义无反顾地做这种选择,但不能否定的是,随之而来的是频频上演的欠费、长期专用床位等问题,这让很多医院和医生都压力重重。
 
➤“三无”病人的主要来源?
 
一是警方送来的,车祸或突发疾病需立即抢救治疗的;二是120急救中心或其他群众送来的神志不清、身份不明的危重病人;三是自己来的又身无分文但需立即救治的;另外,还有少量恶意逃费的病人。
 
这些病人以外伤、车祸、心脑血管疾病、各种大出血和肾功能衰竭为主。
 
➤“三无”病人该送哪个医院?
 
在病重“三无”病人的急救上,一般遵循就近原则及个人意愿原则,若病人能够自主表达意愿,则需送往对方认同的医院。但病重“三无”病人通常无自主能力,且家属不在身边,这种情形下,作为实际监护人,警方的意愿则代表了病人的意愿。
 
但在“三无”人员的急救过程中,必须有警方的陪同。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涉及到谁来支付医疗费用的问题,“三无”人员通常被送往公立医院接受治疗。
 
➤“三无”病人治疗费由谁埋单?
 
因直接涉及到“先救人还是先交钱”的基本伦理问题,“三无”病人的救治通常被称为各大医院最不愿意面对的难题,也是造成不少医院对“三无”病人“见死不救”的根源。我国在《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都规定了医师和医院无条件救治急伤危病病人的义务。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医院救助的“三无”病人通常需要当地救助站进行评估鉴定,经调查核实确属“三无”病人,且治疗费用在5万元以下,救助站会进行补贴,超过5万元以上的部分则由医院自行承担。而私立医院每年也会接到诸多“三无”病人,但因此产生的治疗费用只能医院自己埋单,政府对私立医院的补贴十分有限。当然各个地区和医院政策也不尽相同。
 
➤“三无”病人该怎样救助?
 
法律界人士建议,那些因家人有意无意“遗弃”导致“三无”病人的产生,是道德和制度的缺失,医院应当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和要求其偿还医院的治疗费用。
 
对那些真正的“三无”病人,社会学者认为,应建立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可建立用于救助这些病人的专项基金。这类基金可由政府承担一部分,其余部分可由社会上的慈善资金来支持。


在你的临床生涯中,有没有遇到过令人头疼的“三无”病人?当时是怎样的情形?最后又如何解决的?请说出你的故事……


责编 | 苏沐 苏暄





精彩回顾


“零号病人”是谁?法国这个病人与中国……

感染科的非新冠患者,终究没有熬过后疫情期……

反转!被裁医护又被喊回去上班,医护:不敢回,担心被刁难!

4名外国医护扛尸袋跳“黑人抬棺舞”?这一幕被骂惨…… | 医脉3分钟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