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0急救人员将伤者从担架摔落!这2782条留言,暴露了更大的隐患

医脉通medlive 医脉通 2022-09-21




导读

没有人情味的培训,不叫真的培训;懂得尊重伤者的培训,才叫真的专业!


来源:医脉通

作者:苏沐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救护车是开在生死线上的,救护车一出,十有八九是大事。
 
救护车相关的争议也从来没有断过,新闻一出,准是大新闻。
 
3月14日,微博博主@荷珥萌与宝莉萌 发布了一则以“受到了二次伤害的车祸伤者”为题的视频,立马引起网友热议。
 
单单从这段视频中可以看到:
 
一名穿着橙色上衣的女伤者躺着马路中间,旁边倒着一辆摩托车,120急救车停在了旁边,有两名穿着白大衣的急救人员从救护车上走下来,拉扯着伤者衣服将其翻身仰躺,伤者压着一摊血迹。
 
又过来一名穿着深色衣服的人员,帮忙将伤者抬上担架,在后退时被地上的摩托车绊倒,导致伤者直接从担架上摔落地上,引起现场的群众一阵惊呼。
 
最后,他们将女伤者重新抬上担架,在两位民警的帮助下送上了急救车。
 
现场视频
 
一扯,一翻,一抬,一摔,就是这几个看似不太“雅观”的动作,让这段只有1分17秒的视频引起了民愤。

 
怎样的院前急救培训,才算专业?
 
在视频下面的留言区,“不专业”是网友对此评价的高频词汇:怎么看着那么不专业,是我的错觉吗?
 
图源:微博留言截图
 
还有专业人士给予了规范的抢救流程:感觉太粗糙了,正常流程应该是这样的。
 
图源:微博留言截图
 
3月16日中午,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骨科医生在被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该视频初步判断,若是对伤者进行急救,视频中的行为存在以下问题:
 
1.抢救程序不科学:首先应该快速评估生命体征,如果呼吸心搏骤停,要先进行心肺复苏;
 
图源:视频截图
 
2.搬运操作不规范:搬运时未托住伤者头颈部,如果伤者有颈脊髓损伤会造成二次伤害;
 
图源:视频截图
 
3.视频中出现了让伤者从担架掉落的严重错误,伤者如果脊柱有损伤,如此一折腾很可能二次脊髓损伤导致瘫痪。
 
图源:视频截图
 
“初步判断”、“若是对伤者进行急救”,从这些用语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名骨科医生说得很严谨,因为这毕竟是一段无头无尾的短视频,正确的急救流程是否已经操作过了?视频中的急救人员是否早就得知伤者已经死亡?整个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无从得知。
 
但当地卫生健康局工作人员已经向媒体介绍,事发当天,巴马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感到现场时,伤者已无生命体征。
 
关于伤者具体情况,急救人员是否操作不专业等问题,相关部门目前已经展开调查。
 
不管怎样,这几名医护人员算是摊上事了!
 
我们都知道,医护人员是需要持证上岗的,当然也包括急救人员,他们还要经常开展相关的培训,在院前急救工作中能快速掌握救护车配套设备的使用方法,准确监控患者生命体征。
 
但所有的培训中,几乎都缺少了一门“课程”,那就是:对患者(或死者)的人文关怀。
 
急救转运呼吸机、临床监护仪、十二道心电图机、半自动体外除颤器……这些救护车设备毕竟只是一个个冰冷的仪器,老百姓关注的不是医生会不会使用它,他们会更多关注医生对待患者(或死者)的一个态度。
 
这个视频之所以会被放大,讨论点不全是“这几名急救人员专不专业”,关键还是因为他们对待伤者那几个漫不经心的动作。
 
没有人情味的培训,不叫真的培训;懂得尊重伤者的培训,才叫真的专业!

 
医疗行业,怎么容忍得了“外包”的存在?
 
在视频下的留言区,还有一大批网友质疑当事救护车为私人承包。
 
图源:微博留言截图
 
对于此事,在3月16日上午11时许,河池市120指挥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受观察者网记者采访时也给予了回应:巴马救护车“不可能外包”,河池市辖区、县的120救护系统“都不可能外包,是不允许的”。
 
但有网友看出视频中不是正统的院前急救120,那真假救护车千千万,外貌大同小异,又该如何准确地甄别呢?
 
图源:微博留言截图
 
救护车上配有专业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器械,行驶证上是规范的产权单位,车内计价器打印的收费清单上印有蓝色的急救中心LOGO的字样,明细中会详细显示此辆救护车所属单位、工作投诉电话号码、车牌号、行驶时间、用车日期、单价、里程、等候、金额等信息。
 
如果还没出发,就开始谈价格,那估计就是有猫腻了!
 
抛开此事,其实在很多地区,的确存在着很严重的救护车外包现象,这更像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每个城市发展程度不一样,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救护车体系,大部分城市的救护车由当地120急救中心通知出车,但归医院管理,由医院自负盈亏;而有一部分出于成本考虑,会将救护车外包,一般都是小医院或者私立医院。
 
曾经小编在医院工作的时候,有位民营医院的资深护士就偷偷地说过,哪一种会将患者送到就近的公立医院,而哪一种就会送到专门的私立医院,他们是有合作的。
 
当然,这肯定是违法的!卫生部门明确规定私人个人是不可以经营承包120救护车营运的。
 
黑色救护车暗藏着灰色利益链,为什么敢跟正规的急救车争市场,还不是因为和一些医院里的不法手握权利之人相勾结,双方互利。
 
图源:知乎网页截图
 
利益诱惑面前,一些人选择无视法律;但生死悠关面前,谁来替这些无辜的患者买单呢?
 
“魏则西”事件还少吗?医疗行业里,怎么容忍得了“外包”的存在?

 
救护车,如何才能摆脱“天价”的标签?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以外,还有一小部分网友直击了救护车的痛处——贵!
 
图源:微博留言截图
 
老百姓一谈及救护车,首先想到的就是“贵”,在很多新闻上,救护车也经常与“天价”挂钩:
 
惊现天价救护车!定兴到涿州30公里,竟要价600元!
天价救护车!因病从泰安转院到济南,80余公里花费3600元!
老人心梗转运途中死亡,天价救护车百余公里收费4500元!
 
其实觉得也很好笑,明明是“600元”、“3600元”、“4500元”,怎么就成天价了?救护车背这个锅真的背得太久了。
 
不管是各地方急救中心所属的救护车,还是以不同形式隶属或挂靠在各个医院的救护车,每个救护车上都会至少配备一个司机、一个医生和一个护士。并且每个救护车都是按照当地统一的收费标准,而且投诉渠道是公开的。
 
但有一些人就会鸡蛋里挑骨头,救护车为什么比出租车贵那么多?事前万般感恩、事后就翻脸不认人的家属太多了,因为他们根本不理解,有的贵,是因为成本比他们想象的高!
 
除了救护车的购置成本,还有里面的仪器成本,那些都是救人的仪器。
 
而更多的是急救医护人员成本,“5年本科生+3年研究生+3年博士生”,不值这个钱?争分夺秒地抢救回患者生命,不值这个钱?
 
如上所说,在救护车领域中,“李逵和李鬼”的确是并存的。本是救人,却从中得利,这些黑救护车早已抹黑了医疗这个行业,也早已毁坏了急救医生的形象。
 
被投诉,被处罚,最后遭殃的还不是那些急救医护人员!
 
设立文件,取消第三方垄断市场,增加救护车数量与人员配置……这白衣战士脚下的风火轮,早该好好管管了。
 
最后还是想问,你们当地的救护车是如何管理的呢?


责编 苏沐 亦一



还有件重要的事跟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晚6:30见面,我想邀请你

将医脉通设为“星标”,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精彩回顾


太可怕!9名医院工作人员被同事“投毒”,摄像头记录神秘影像

➤ 贩卖者从医废厂、殡仪馆收购人类胎盘,有钱人以“吨”为单位下单!

➤ 一个直男医生看《山河令》是什么体验?我开始担心自己的性取向……

➤  给医生打电话没接,几天后母亲去世该怪谁?求求你,别再往医生身上泼脏水了!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