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全社会曝光、不能考公务员……医闹者的“报应”终于来了,医生直呼过瘾
导读
在立法严惩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也很重要。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把医院变成“屠宰场”的“刽子手们”终于遭到报应了,真是叫人大快人心……
174人因医闹被列入“黑名单”
2021年6月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 28 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现将李某等 174 人列为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失信行为人。
该名单信息已经全国信用信息平台推送给参与联合惩戒各部门,共同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现公布部分典型案例,希望全社会共同维护良好医疗秩序。
部分典型案例 图源:国家卫健委
如此严惩,真是让深受其害的医务人员拍手叫好,直呼过瘾。
其实,这并非国家层面的第一次“大动作”。
在2018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 28 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该备忘录中提到以下6 类情形涉医违法犯罪活动:
1.在医疗机构内故意伤害医务人员、损毁公私财物的;
2.扰乱医疗秩序的;
3.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的;
4.侮辱恐吓医务人员的;
5.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器具或危险物品进入医疗机构的;
6.教唆他人或以受他人委托为名实施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的。
在该文件中,跨部门联合惩戒措施高达16项,其中限制补贴性资金支持、限制招录(聘)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向社会公布曝光等惩罚赫然在列。
具体联合惩戒措施如上
总而言之,打击医闹国家是认真的。
那灵魂发问,严厉打击之下,医闹者是否都夹着尾巴仓皇逃跑了呢?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据2020年12月17日正式发布的《中国犯罪治理蓝皮书(2019)》中显示:
从2000年至2019年全国范围内暴力伤医犯罪数据来看,暴力伤医事件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比如,2005年、2013年、2016年是三个爆发性增长高峰,分别有27例、59例、54例,2013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是2012年的约4.5倍。2016年至2019年,暴力伤医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共发生110例,其中2017年21例,2018年20例,2019年15例。
从逐年下降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打击医闹的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就目前仍旧相对较高的伤医事件中可以看出,犯罪者仍在前仆后继。此时,我们除了要思考如何将一纸条文变为保护权益的坚硬盾甲?还应该思考,为何在法律背书的层层加码下,在相关部门的严厉打击下,此等歪风邪气完全没有偃旗息鼓之像?
医闹为何可以在夹缝中生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何为医闹?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医闹是指借炒作医疗纠纷而获得非法利益者,是中国大陆医界的热词。发起医闹者可能为患者、患者亲属、受雇于患方以非法获利为目的的组织或个人。
医闹现场 视频截图
从这个概念出发,小编就几个“当事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何医闹“长兴不衰”:
1.医院:怕惹事
医院消极怠战有两个后果:一是让医生护士成了无辜的背锅侠;二是助长了此等歪风邪气。
以往多数时候,一起医患纠纷的出现,患方要的是赔偿,医方要的是息事宁人。因为“家丑外扬”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文明单位”招牌,比如“平安医院”考核,比如领导追责等等。所以一旦推上事儿,甭管对错,先赔为敬。
而在这一波迷之操作之下,处于医院底层的医护人员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另外,进行了第一次这样的“按闹分配”后,“破窗效应”会被启动,无数医闹者便会蜂拥而至。
2.患者/家属:怕麻烦
对于他们而言,医闹比正常维权渠道更方便、成本更低、获益更大。
因为正常维权要钱要时间要证据,这三样,可能他们一个都没有,所以他们不惜以最难看的嘴脸要最多的赔偿。因此他们不惜撒泼耍赖、操控舆论,靠“闹”来扩大事态,这时有些怕事的医院早已架不住,砸钱息事宁人。
但小编想说得是,无论如何,绝不能因为正常渠道维权成本高,就认为非正常的“医闹”是合理的。也请某些人不要老玩小孩子死皮赖脸的那一套,都是成年人吗,可以用证据、用法律说话吗?
3.医霸:会来事
有些医闹和患者没有半毛钱关系,这种医闹组织发起者称之为医霸。有调查报告称医闹组织发起的医闹事件约占五成。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过:
“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他们将蠢蠢欲动;
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
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
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
医霸们的利润,又何止300%呢?
因此有些组织充当幕后“黑手”,把医疗纠纷当成“卖点”,制造社会混乱,加剧医患矛盾,这种人的存在,都是社会的毒瘤。
不过医患之间,和则两利,“闹”则两伤。在一个“医闹”泛滥的社会,医生不能安心执业,患者不能放心就医,谁又是赢家呢?
医闹泛滥,谁是赢家?
正如央视主持人董卿所说:“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视频截图
在这件事上也一样:一起医闹的发生,患方和医方都不会成为赢家。
对于患方而言,你赢了又如何?医院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人情味,进院要安检,医生寒了心,未来可能等大家都攒够了失望之外,转身离开,无人从医,真到了有病无医的那天,你还会觉得你们是赢了吗?
对于院方而言,你赢了又如何?可能会有一时之快,可沾染上这些一身都是骚的,又何来胜利之喜。再者,每一位医生都希望自己与每一位患者和平共处,因此医闹事件的发生,本来就是一种质疑和否定,这何来胜利之说。
回到医闹频发的核心,有人说是因为钱,有人说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医生成了出气口。但小编想说得是,在现有的情况下,整个医疗系统的一些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都被推到了医生和患者两个群体的二元对立面,矛盾激化必然会有爆发。
因此在立法严惩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也很重要。
责编 亦一 敬敏
精彩回顾
➤ 重磅!疫苗预防新冠的效果已在广州疫情中凸显!医护动员半年,不如3人确诊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