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大三甲紧急停诊!又是机场!多链条叠加、传播途径仍不清晰!西安疫情如临大敌…
导读
世卫组织:2022年必须终止新冠肺炎大流行!
来源:医脉通
作者:小脉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综合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谁也没想到,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多地出现疫情。
浙江疫情刚刚接近尾声,陕西西安又“暴雷”了!
据国家卫健委最新通报,昨日(12月2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7例,其中陕西43例(西安市42例)。
17日新增确诊7例;
18日新增确诊10例;
19日新增确诊21例;
20日新增确诊42例。
年关将近,西安疫情来势汹汹。
昨天,官方发布最新通报称:陕西西安后续疫情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社区传播,是现在整个西安防疫的重点。
又是机场!多链条叠加、传播途径仍不清晰!西安疫情如临大敌
12月下旬,西安疫情突起。
一时之间,多地封控管理,中小学停课,高校封闭管理,酒吧歌舞厅、体育健身、影剧院、麻将馆、剧本杀、洗浴等室内娱乐场所暂停营业。
12月18日下午,西安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公布此次疫情的三大传播链条:
1. 12月9日,入境航班隔离酒店出现1例本土确诊病例。
2. 12月12日,曲江子牛门诊出现1例病例,直到目前也没有密切接触者呈阳性。
3. 12月15日,长安大学出现3例病例,令人担心的是,这条传播链一直在不断延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从12月17日以来,每天都有在排查和核酸检测发现确诊病例,而且还有再继续扩大的趋势。
这三条传播链间是如何产生交集的?目前尚不清楚。
“可能是西安咸阳机场T3航站楼发生了感染。从南京禄口机场的经验来说,机场若被污染,容易导致扩散周边较大规模疫情。”病毒学家常荣山在接受8点健闻采访时如是说。
今年南京禄口机场引发的疫情,我们还记忆犹新,持续抗疫一月有余,累计波及至少12省20余地。国家卫健委在南京禄口机场疫情后总结道: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疫情是一起德尔塔变异毒株输入国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继武汉疫情之后波及国内范围最广、感染人数较多的疫情。
从已有的流调信息来看,此次西安疫情的关键场所也是机场:
长安大学家属院的感染病例曾在12月4日下午自驾前往机场送外孙出国,活动轨迹涉及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航站楼、值机区域、停车场、卫生间,期间,PK854航班降落。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可疑行踪。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东莞也发生了一起本土疫情,根据基因测序结果,和西安疫情高度同源,东莞疫情最开始发现的两名无症状感染者于12月4日乘坐CZ3226航班从西安至深圳。由此可见,机场T3航站楼可能已经发生了感染。目前,东莞报告了确诊病例21例。
所幸,此次西安咸阳机场暂未发现机场工作人员确诊病例,否则很可能会像南京禄口机场疫情一样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针对每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溯源一直都是重中之重。
然而,在本次西安疫情中,在 “病毒溯源”还未明晰的时候,3条传播链就已呈现,且长安大学这条传播量带来了出人意料的扩散趋势。
尽管前期西安市做了大量流调工作,但目前具体传播途径仍不清晰,流调在各个传播链之间也缺少明确的关联性。很多阳性病例是在社区检测中发现的,说明西安社区传播已经开始。后续西安疫情将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疫情传播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宇传华表示:作为传染源的航班,12月4日从巴基斯坦飞往西安,到12月9日西安出现了首例确诊,中间已经隔了好几天。虽然传染源查清楚了,但是传播链条还不清楚,尤其是几条链条之间是如何传播的,目前仍不清楚,所以目前已经出现了社区传播。随着西安全员核酸检测,未来不排除新病例的数字还会在高位运行阶段。
鉴于西安疫情的严峻形势,12月18日西安正式启动全员核酸检测。但因12月20日早上西安市的“一码通”出现问题,目前还没有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日凌晨,西安市已经累计完成核酸检测是1600万份,前面的检查结果还在统计当中。据悉,西安12月21日将开始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西安,一座人口上千万的大城市,全员核酸检测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陕西省各地级市紧急集结,纷纷从当地各大医院派遣医护人员前往西安驰援。西安一学校全体医学生写下请战书,主动请缨前往一线助力医护人员。
祸不单行,这次将西安推上风口浪尖的除了新冠疫情,还有另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出血热。近日,“西安出现多例出血热”上了热搜!据媒体报道,今年入冬以来,西安市各大医院相继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同时被顶上热搜的,还有“吃草莓会导致得出血热”的谣言。然而,导致出血热的病原体,不是草莓,而是一种名为“汉坦”的病毒(Hantavirus),汉坦病毒一般不会“人传人”。其实出血热年年有,从未消停。相比新冠病毒,不用过度担心出血热。
西安疫情已外溢4个城市:北京、东莞、延安、咸阳
不仅如此,西安疫情目前已经出现跨市、跨省传播链条,外溢到延安、咸阳、东莞和北京等4个城市,尽快斩断传播链已是刻不容缓。
12月13日,广东省东莞市新增2例省外涉疫地区返莞无症状感染者,据悉,其与西安市12月14日确诊病例曾先后经过西安咸阳机场。东莞本次疫情前期8例个案感染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经研判,目前13名确诊病例仍在同一传播链上。
12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通报称,陕西西安和广东东莞两地的病例基因测序高度同源,为同一境外输入源头的同一传播链。
12月19日,北京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确诊病例现住通州区宋庄镇华卿画室宿舍,于11月28日前往西安参加考试,12月14日返京。
多家知名大三甲医院停诊!西安多地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
从12月19日开始,西安市曲江、碑林、莲湖、经开、雁塔、高新、浐灞等多个城区的家长,陆续收到学校方面通知:因疫情防控需要,从本周一起,学校停课,在家上网课,学生健康监测情况要每日上报,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复课时间将另行通知。
12月20日起,西安市民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前往单位上班。
而早在长安大学发现首例确诊病例的第2天开始,西安当地陆续多家医院宣布停诊,包括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交大附二院、西安市胸科医院等知名大三甲医院。
1. 陕西省人民医院
12月16日,陕西省人民医院发布门、急诊就医通告,医院急诊、发热门诊、儿童病院门诊、新生儿科门诊暂停医疗服务,开诊时间将另行通知。
2.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2月17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发布线上门诊就医须知。通知称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医院门诊暂停3天(12月17-19日,周五至周日),为了满足常见病及慢性病患者在门诊停诊期间的就医需求,保障特殊时期医疗服务的延续性,现将医院智慧好医院本周五至周日上午8:00-12:00,下午14:00-20:00线上门诊服务具体操作方法及出诊专家信息一览表予以公布,请常见病及慢性病患者适时就诊。
3.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2月18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布“关于暂停门诊的温馨告示”,应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21年12月19日暂停门急诊接诊工作,开诊时间将根据省市区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及时向社会公示。
12月20日凌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再次发布通知:应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大街主院区、大明宫院区)2021年12月20日暂停门、急诊接诊工作,开诊时间将根据省市区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及时向社会公示。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西安交大二附院将竭诚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疫情反复,请您做好个人防护。
4. 西安航天总医院
12月18日,西安航天总医院官方发布关于暂停门诊的温馨告示。应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医院于2021年12月18日暂停门急诊接诊工作,开诊时间将根据省市区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及时向社会公示。
5. 西安市胸科医院
12月19日,西安市胸科医院发布停诊通知。该院将承担疫情防控任务,于2021年12月19日起暂停门诊、急诊接诊工作,开诊时间另行通知。
6. 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南区(原323医院)
12月19日,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发布通知,南区(原323医院,建设西路6号)进行部分封控,南区所有门诊、急诊、核酸采集点全部暂停医疗服务,开诊时间另行通知。
7.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曲江院区暂停门急诊
12月20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发布通告,称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该院曲江院区自2021年12月20日8:00时起暂停门、急诊接诊工作。具体开诊时间将根据上级疫情防控部门指示及时向社会公告。天气寒冷,疫情反复,请注意保暖并做好个人防护。
世卫组织:2022年必须终止新冠肺炎大流行
当地时间20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夺走了至少330万人的生命,如今每周依然有50000人直接死于新冠肺炎。
谭德塞还表示,数据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传播速度快于德尔塔毒株,新冠疫苗接种者或是康复者有可能再次感染该病毒。疫情不仅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扰乱其他疾病的筛查、治疗和服务。
谭德塞强调,2022年我们必须终止新冠肺炎大流行。所有国家需要投资预防未来这种规模的灾难,并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首款抗新冠特效药获批上市,或可将新冠变感冒
近日,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获得药监局的上市批准。研发团队领军人物、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解释抗新冠特效药原理:抗体是人体的天然武器,他们“大海捞针”,筛选出两个对新冠病毒阻断力强大的抗体,让它们协同打出组合拳。“药物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入体内后马上起效”,可降低高风险新冠门诊患者80%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主要作用以治疗为主。
张林琦表示,有了这药或许新冠可以变感冒。“临床试验是在国际上四大洲,六个国家,111个临床试验基地展开的,所以它是一个国内外多个国家,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在整个过程中它展示了非常好的安全性,有效性,能够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80%以上”。
张林琦教授介绍,突变实际上是冠状病毒生存的一种策略,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几乎一周变异一次,他们研制这款药物的过程中经历了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等优势毒株,因此在药物设计的时候,团队必须充分考虑新冠病毒再次变异的可能性。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 张林琦:“但是很幸运的是,由于我们整个挑选的以及在评估的过程中,考虑了一些变异的这种可能性,特别是两个抗体相互作用的这个提携共同努力的提高,使得我们在有效性和广谱性方面仍然保持能力。对于奥密克戎初期表示这个结果显示呢,我们的抗体组合对奥密克戎的这个病毒的结合能力、中和能力还是保持着,有效果,所以我还是非常地欣慰的”。
又一场与病毒比拼速度的竞赛开始了!
随着疫苗接种覆盖率的提升与各种新冠药物的上市,希望在2022新的一年,我们可以如世卫组织呼吁的那样,实现终止新冠肺炎大流行!
医脉通综合整理自国家卫健委、央视新闻、健康时报等。
责编 小脉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