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1主任医生提议尽快全面启动“专培”,年轻的医生们有些担忧

医脉通medlive 医脉通 2022-09-21




导读

专培是好事,只要待遇能跟上。


来源:医脉通
作者:阿廖沙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王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如何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医疗资源下沉”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看法。

 


王岩委员提出,目前的基层医疗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服务能力仍显不足,基层由于缺乏经过“均质化”培训合格的、具有从事疾病专科诊疗工作临床经验的医疗人才,制约着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导致患者对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服务能力的不信任。

 

他认为,要想真正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愿景,实现真正的医疗资源的下沉, 使基层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享有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最关键的是实现“人”的均质化培养。如何实现“均质化”培养,提升基层医生的专科、专病的诊疗水平,建议尽快全面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王岩委员告诉记者,只有专培的全面铺开,才能逐渐降低基层医院和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如果在基层医院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有同大医院技术水平相当的、经过“均质化”培训合格的临床专科医师为患者诊断及治疗,必将大大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真正实现医疗资源的下沉。

 

此建议在医疗圈引发了广泛争议,其中在年轻基层医生群体中讨论度最高。


 

什么是“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专培)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基础上,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地从事疾病专科诊疗工作临床医师的可靠途径,主要培训模式是“5+3+X”,即在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和进行了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再依据各专科培训标准与要求进行2-4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有良好的医疗保健通识素养,扎实的专业素质能力、基本的专科特长和相应科研教学能力的临床医师。

 

目前专培制度采取自愿原则,可以参加专培的医生群体包括:1.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拟从事某一专科临床工作的医师或需要进一步整体提升专业水平的医师;2.具备中级及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需要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3.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指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下同)研究生。

 

简而言之,专培是在规培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培训,其目的是培养能够独立、规范从事疾病专科诊疗工作的临床专科医师。

 

根据王岩委员的说法,目前基层医疗的主要问题在于基层医生的技术水平能力不足,从而失去了所在地患者的信任。如果通过专科培训,大幅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使得基层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那么实现“医疗资源下沉”便不再是一句空话。

 

从理想的层面上来讲,这条建议利国利民,不过若真想全面落实,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不容小觑。


 

“专培是好事,只要待遇能跟上”

 

对于一个医生来说,提高自身的诊疗技能是应有之义。但作为一个接近,甚至超过30岁的成年人,保证待遇是讨论所有问题的基础。

 

专培制度能有效促使“医疗资源下沉”不假,但同时也为上级医院创造了剥削“廉价劳动力”的机会。再优秀的设想,失去了有效的监督,也会滋生腐败与漏洞。若在没有制定好完整机制的情况下就全面推行专培,那么基层医生产生待遇方面的担忧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国家针对专培医生的待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培训期间的待遇:单位委派的培训对象,培训期间原人事(劳动)、工资关系不变,委派单位、培训基地和培训对象三方签订委托培训协议,培训基地向其发放适当生活补助。面向社会招收的培训对象与培训基地签订培训协议,其培训期间的生活补助由培训基地负责发放,标准参照培训基地同等条件专科医师工资水平确定。具有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身份的培训对象执行国家研究生教育有关规定,培训基地可根据培训考核情况向其发放适当生活补贴。

 

在人事政策衔接方面:在符合规定条件的前提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者可在申请个体行医时予以优先。在全面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的省(区、市),可将取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高级技术岗位聘用的优先条件之一。

 

在学位衔接方面:推进与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研究生在读期间的临床培训须严格按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实施,并符合相关工作要求;完成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通过结业考核者,在符合国家学位授予要求前提下,可申请授予相应的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从网络汇总的意见来看,目前对于专培医生的待遇落实比较到位,但全面推广后还能不能依然如此,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学有所成,能否“物尽其用”?

 

除了待遇之外,学成归来后有无施展平台也是基层医师群体关注的话题。对于基层医疗来说,专业人才短缺客观存在,但医疗设备的落后同样不容忽视。

 

有医生提出质疑,他认为高级诊疗技术需要高端设备与之匹配,现如今很多基层医院连显示器都不清晰,这个问题不解决,水平再高的医生回到乡里也是束手无策。

 

然而设备只是一方面,迟早可以通过财政补贴解决,更棘手的问题是“信任危机”

 

目前在中国,“寻医看牌子”几乎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在这种模式下,大医院的小医院的医生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思维模式。大三甲的医生开各种检查单是家常便饭,但在基层医院,这种行为会遭受患者的强烈排斥,并怀疑医生骗钱。

 

 “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愿景非常美好,可想要实现极为艰难。王岩委员的建议确实为改善基层医疗现状提供了可能性,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切不可让基层医生成了改革的代价。

 

其实待遇是一切的驱动力,只要基层能够开出足够吸引优秀医学毕业生的条件,那么实现“医疗资源下沉”也就是顺理成章的收获了。


责编 阿廖沙 苏沐





精彩回顾


➤ 吉林为何出现2例死亡病例?国家卫健委回应

➤ 4岁女童无核酸报告,在等待住院时死亡!“层层加码”下的悲剧,谁来负责?

➤ 三甲医院的医学博士在上海发生疫情后,当上了核酸检测志愿者……

➤ 骗保之后,院长被判17年!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