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胞胎在肚里打架出生后浑身淤青?段子的背后,难道不是下一个“缝肛门”?

医脉通medlive 医脉通 2022-09-21



导读

对医生失去信任,大众能得到啥?


来源:医脉通
作者:苏沐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双胞胎在肚里经常打架,出生后浑身淤青?

 

如果没学过医,差点也便误以为真……

 

近日,一位宝妈上传的“双胞胎在肚里打架出生后浑身淤青”内容引发热议。

 

在视频中,双胞胎兄弟在肚子里互不相让,在妈妈肚子里“拳打脚踢”,妈妈的孕肚也跟着起伏变化,而这对双胞胎出生后身上到处都是淤青。

 

网友看后哭笑不得,并产生疑问:所以“胎记”就是这么来的吗?

 

图源:视频截图

 

看来这已经迷惑住了一大批网友,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双胞胎可以在肚子里“拳打脚踢”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双胞胎是如何形成的?

 

在正常情况下,女性一个月会排一次卵子,每次排一颗,当卵子和精子相遇之后就会形成受精卵,然后变成胚胎。

 

这是单胎的形成过程。

 

而双胞胎是如何形成的,大多数人会认为是两个精子同时和一个卵子相结合,真的是这样吗?这种说法显然不对,从理论上来讲,一个精子只能和一个卵子相结合。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双胞胎可以分为两大类——单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

 

如果女性一次排出一颗卵子,这颗卵子和精子相遇形成受精卵之后,又分裂成两颗受精卵,那就会形成同卵双胞胎。由于他们的遗传基因基本相同,所以他们的外貌、血型和性别都是一样的,这样的双胞胎有可能是两个男孩或者两个女孩。

 

如果女性一次排出两颗卵子,这两颗卵子又分别和精子形成受精卵之后,就会变成异卵双胞胎。由于他们的遗传基因不完全相同,所以他们除了外貌,血型和性别上也可能是不同的,这样的双胞胎有可能是两个男孩或者两个女孩,还有可能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龙凤胎”。

 

但还有一种医生常用的分类:

 

1.双绒双羊双胎:即有两个胎盘、两个羊膜囊,可以理解为有两间房子,两个宝宝一人一间,属于隔壁邻居关系;

 

2.单绒双羊双胎:即有一个胎盘、两个羊膜囊,就好比一间房子里有两个卧室,两个宝宝一人一个卧室;

 

3.单羊膜囊双胎:即有一个胎盘、一个羊膜囊,这种情况就像两个宝宝住进了一居室里,成为了室友关系。

 

在临床中,绝大多数双胞胎在母亲肚子里是彼此接触不到了,也就是前两种类型。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两个兄弟在同一个空间里打架,也就是“单羊膜囊双胎”,这种类型极其少见,发生率大概为4.5/10万,也是一种极高危双胎妊娠。

 

图源:网络

 

那么,双胞胎可以在肚子里“拳打脚踢”吗?

 

医疗大V@妇产科的陈大夫 做了个很好的比喻:大家不妨想象一下,我们在泳池中想要活动,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她还表示,胎儿并不能很好地控制他们的手脚,他们在子宫内做出的伸手踢腿都是无意识的行为,并非是在打架。胎儿的手脚也没有成人那么强的力量,又有羊水作为缓冲。他们活动手脚时,其实并不能对对方产生实质性的伤害。

 

图源:微博截图

 

所以,“双胞胎在肚里打架出生后浑身淤青”这一说法是不可能的,有些过于离谱。

 


双胞胎出生后“浑身淤青”是怎么回事?

 

至于新闻中所说的“浑身淤青”,很多新生儿都有这种情况。

 

其实是新生儿还在胚胎的时候,生长发育过程中,面临的黑色细胞增多,随着发育完善,向胎儿体表转移。有的时候,胎儿出生了,黑素细胞却没有代谢完,这种情况就形成了淤青状态,在医学上叫做“蒙古斑”,胎记的一种。

 

新生儿的胎记比较常见,发生率约有10%,不同类型的胎记发生率略有差异。其中蒙古斑在我国很常见,据对比研究这是黄种人的一个特殊标记,白种人和黑种人是没有的,约有80%的亚洲新生儿有蒙古斑。

 

新生儿身上的胎记,大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背部和臀部等部位形状各异、大小及数目不等的淡青色或灰青色的胎记,边界清楚,表面平坦且光滑。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真皮内细胞沉积的色素逐渐减少,会自行消退,大约在3~4岁完全消失,极少数人会持续到成年期,不会给身体健康和发育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大多数不需要处理。

 

除了蒙古斑,儿童胎记的种类有很多,根据其颜色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血管性胎记,大部分呈淡红、鲜红色、紫色,其中血管瘤和鲜红斑痣比较常见;另一类是色素性胎记:大部分呈浅黄、咖色、灰色、黑色,其中咖啡斑、蒙古斑和太田痣比较常见。

 

和蒙古斑很相似的是“太田痣”,但是常见于面部,有的是在出生时出现,有的会在出生后才出现。还有一个区别是,太田痣不会自行消失,还可能会随着儿童的增长而长大,还有引发并发症的风险。

所以,如果难以区分是哪类胎记,或者因长于面部影响美观,要积极进行治疗。

 

视频中还提到了头上的“疤痕”,至于造成的原因,医生们有三个说法:

 

有一部分医生认为,这疤痕有可能是孩子缺钙造成;

 

也有一部分医生认为,这是婴幼儿常见的“枕秃”,枕部头发经常受到摩擦脱落形成;

 

还有皮肤科医生认为,头上的“疤痕”是胎儿胎毛的局限性差异,因为宫内环境的影响,比如有些部位长期积压或者其他因素导致毛囊生长周期有些不同。

 

图源:视频截图

 

不管是哪种原因,都会自然而然地恢复正常,并且和“双胞胎在肚里打架”更没有任何关系。


 

别人看到的是段子,医生看到的是下一个“缝肛门”

 

关于这段视频背后的真相,目前原视频的发布者也进行了澄清:

 

视频中胎儿打架的B超视频,并非她怀孕时的B超影像。正巧她确实在2021年生了一对双胞胎,看到自己儿子出生时身上有印记,便找了网上的视频配在一起,作为一个搞笑视频发在网上供人娱乐,没想到这么多人关注转发,还有很多人当真。

这名宝妈表示,她发布的视频在网络上火了之后,她就将其删掉了。对专家出来辟谣,给大家做科普,她觉得挺好的。

 

其实,这名宝妈在网上发布搞笑视频无可厚非,但却被某些官媒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转载,这才引发了这场“闹剧”。

 

当此事登上热搜之后,众人眼里是:

 

“原来我屁股上的淤青胎记就是我妹踹的,难怪我先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相亲相爱么?好可爱……”

“双胞胎肚子里互踢真的好好笑,不会造成伤害就好!”

 

而医生眼里是:

 

“真是槽多无口啊!”

“都不在一个房间!”

“这其实是个伪命题!”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等,也是个别媒体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之一。

 

与其说,这是一个段子,不如说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缝肛门”。

 

先胡扯一个,然后再出来辟谣,这流量不就来了吗?

 

最后,只需要动动手,不费吹灰之力,媒体赚足了流量,网友发泄了情绪,唯独医生成了整个事件的受害者。最后还要花大量的精力去“辟谣”,去据理力争,去挽救自己在大众心里的形象。

 

对医生失去信任,大众能得到啥?最后,还不是双方都输得一塌涂地。

 

图啥呢?

 

参考资料:

[1] 微博@妇产科的陈大夫

[1] 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 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 张学军,郑捷. 皮肤性病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责编|苏沐 晗寒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 我统计了中国TOP100医院的大众点评评分,结果发现……

➤ 重磅!一省发文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医生的“铁饭碗”没了?

➤ 6名医务人员感染,多家医院停诊!一大三甲出现院感,至少致26人阳性……

➤ 离谱!一医院院长当街用皮带抽打女子,医院回应 | 医脉3分钟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