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地新政:医院管理人员不超过单位编制数10%……临床医护为何对他们总有“偏见”?

医脉通medlive 医脉通
2024-12-05



导读

毕竟宇宙的尽头不应该是编制,编制的尽头更不应该是行政!


来源:医脉通
作者:米子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云南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云南省“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里面提到了广受医务人员关注的编制问题:


1.研究细化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医疗卫生机构引进人才可不受预留空编要求的限制,“有编即补”,足额保障到位。


2.编外聘用人员在岗位管理、职务聘任、业务培训、职称评定、收入分配、表彰奖励、科研立项等方面与编制内职工享有同等待遇。依法依规保障编外聘用人员的合法权益,与编制内人员实现同工同酬,及时足额支付编外聘用人员劳动报酬,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3.管理人员占比不超过单位编制数的10%,医、药、技人员占比不低于单位编制数的60%,编制使用向急需紧缺岗位倾斜。


图源:官网截图


管理人员编制比例受限,医、药、技人员编制比例提升,此文件一出,很多医务人员拍手叫好。


其实关于临床医务人员对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偏见”的问题由来已久,其根本并不在于“被管理”,而更多在于——



01 行政管理人员结构组成复杂


“一个医院临床医生100人,但行政管理人员能达到50人,这就是现状。”虽然评论中网友列出的具体数据并不准确,但行政管理人员在医院总职工中的确占有很大的比例。

并且,人员结构组成相对也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转岗的临床医务人员。这些人专业素质相对比较高,能够明确了解医疗环境、深度解读医疗政策,不过也有很多人在管理能力上相对不足,尤其是部分领导岗位,其可能本身技术能力不错,但因缺乏足够的领导控制能力和与时俱进的管理意识,或许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徒增临床工作的压力。


第二类,跨岗的其他领域管理人员。这些人或许在非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毕竟医疗领域不同于其他行业,相对比较专业,尤其是面对疑难病例、医患纠纷等相对棘手的问题时,如何做到客观、公平、高效的处理,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大挑战。


第三类,鱼龙混杂的“安置人员”。在不少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组成中,安置人员占了很大部分比例,包含家属安置、退伍军人安置、个别官宦子弟安置等,这部分群体文化素质不一、能力水平不齐、专业特长难符,融入到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中,难免会让整个医院管理的效率大打折扣。


对于云南这项政策,还有人提出疑问:“管理人员占比不超过单位编制数的10%,是不是其他行政人员就可以超过了?”


这个问题答案的关键,或许更在于文件中的“管理人员”如何界定。管理人员都包含哪些?一般的行政人员算不算管理人员?


的确,行政人员在一些医院里也占据了不少的编制名额。


在知乎上,有网友专门列举了行政人员具体的岗位:


图源:网页截图


整整21个行政岗位,这还不是最全面的。


一位三甲医院的医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当然每个部门都有存在的必要,但并不是每个人员都必不可少。比如两个人能完成的工作岗位,尽量不要设置三四个、甚至更多的名额,毕竟现实生活中还是存在很多混日子的人。”



02 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待遇高于临床医务人员


编制,为何在医务人员心里这么重要?众所周知,主要原因之一是福利待遇。


就在今年9月中旬,某知名三甲医院被曝部分医生对到手工资不满,此事件指向了一个争议点:医院行政后勤绩效是否合理?


此事件中有这样一张截图,上面写道:“行政队伍很庞大,蔚为壮观,堪比政府机关。后勤部门的基准绩效是全院前三科室绩效的均数,系数1.0,领导更高,外科医生拿的是全院绩效的中位数……”


这里的发言直指行政后勤部门与医生在绩效分配上的矛盾,更多的网友也吐槽行政人员拿的工资比医生还多:


“医院的行政人员真的多,都靠医生养着,医生每天加班到抑郁,行政人员却按时下班。”

“为什么后勤要拿临床的平均奖,那可是我们没日没夜干活干出来的。”


并且这不是个别现象,除此之外,两者的“不公平”还体现在晋升制度上。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行政管理缺乏系统的晋升体系。很多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晋升方式主要是职务晋升,与编制名额、工作时间、工作能力有关,另外还缺少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


如此下来,“水分”就容易比较大,并且也容易导致很多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敷衍了事、消极怠工。


而临床医务人员主要是职称晋升,拿医生副高晋升正高的必要条件为例: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5年以上;

2.担任中级职务以来,年度考核成绩均应达到“称职”或“合格”以上;   

3.任中级职务以来,作为第一作者或执笔人,在省部级本专业学术刊物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以上; 

4.外语要求按《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考试及成绩使用办法>的通知》执行。

5.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按《关于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统一考试的通知》执行。

6.继续教育达到国家规定继续教育学时,并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上复核验印。


当然各个地区的晋升政策略有不同,有的还会要求有1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但在每一项要求上都有“明码标价”。


即使升为了主任医师,也不能完全自由,很多决策还是取决于体系的授权和医院的安排。



03 “冲锋陷阵”的最终还是医生


疫情三年,每每奔赴抗疫一线的大多都是临床医务人员,是他们在冲锋陷阵,有多少人被累倒,有多少人被感染,又有多少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即使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当医患纠纷发生后,在临床医务人员受到辱骂或者身体受到伤害急需有人“撑腰”时,面临上级部门、社会舆论和无理医闹等多重压力,行政管理人员很容易畏手畏脚、处理不当,将责任全部推给当事医务人员,要不停职,要不辞退!


可以说,为医院“创收”的是医务人员,为医院“卖命”的也是医务人员。久而久之,他们对行政管理人员的意见就会进一步加深。


从客观方面来讲,临床医务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对于一家医院来说同等重要,少了谁都会阻碍医院的正常运营。但由于工作职责的不同,导致在执行工作中行政管理人员总会略显“高人一头”。


另外,很多医院对于临床医务人员的科学管理还处于比较低级的状态,管理手段与激励举措比较单一,如只罚不奖、罚多奖少、有令不行等,简单粗暴型的管理方式更容易激化内部之间的矛盾。


总的来说,相较于学历要求较高、专业性较强且入编门槛比较苛刻的临床医务人员,如果行政管理人员没有统一、具体的入编标准,甚至是门槛相对较低,这对于临床医务人员来说或许是不太公平的,也不利于医院的良性发展。


除了云南的此次文件,其实早在2018年宁夏人社厅也曾发布《关于做好公立医院人员总量内有关人事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也提到:


管理岗位设置原则上不高于单位编制内岗位总量的10%,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原则上不低于单位编制内岗位总量的85%,其中医师、药剂、医技、护理等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为主系列岗位,设置数量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80%。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相关政策开始推行,也正说明了国家已经开始重视临床医务人员!


不过残酷的现实是,很多医院目前开始去编化,有医生反映,早在几年前,所在医院就不再招聘编制人员,更多的是合同工。这就意味着,公立医院总编制数会越来越少,对于很多医务人员来说甚至已经没有机会再入编。


其实编制不编制的倒无所谓,只要让他们能享受到平等、公平的收入分配、晋升资格、业务培训、科研立项等福利待遇就可以。一旦回报和付出成正比,这群单纯的医务人员就会全力以赴。


“等到年纪大了、干不动的时候,退居行政岗是最好的选择。”


当医务人员不再拥有这个刻板想法的时候,当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真正有所提高的时候,这或许才是医疗行业的最大进步。


毕竟宇宙的尽头不应该是编制,编制的尽头更不应该是行政!


责编|米子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 医生院外核酸混检阳性被处罚:扣发25%津贴,取消评优……他为何被处罚?

➤ “世界杯综合征”门诊火了!世界杯首日广东一医院收治了20多位球迷!

➤ 初生男婴终身残疾,医院赔偿39万,2年后,家属再次起诉索赔278万

➤ 以岭药业回应药店连花清瘟涨价 | 医脉3分钟

戳这里,更有料!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医脉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