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够6000个病人后才能晋升副高,年轻医生或遭“排挤”!医生职称该不该被“废除”?
导读
职称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近日,一份“医师晋升工作量要求”表格被疯传。
据表格中显示,对于门诊工作量评价来说,晋升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分别需要完成400和600个单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官方文件提及,4个小时接诊不少于15位患者为1个有效单元。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晋升副高,必须要完成6000的门诊工作量,如果在半天内接诊患者凑不够15位视为无效的话,那么门诊工作量则意味着会更多。
图源:人社部
经过查阅,这份所谓的“医师晋升工作量要求”出自2021年人社部发布的《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文件中对卫生技术人才副高、正高等高级职称的晋升门槛工作量进行了明确,门诊、住院都有所涵盖,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等需要在聘用年限达到5年以上、且工作量达成副高、正高的晋级要求后,方可报名申请职称晋升。
目前,该政策已在很多省市落地执行。
从宏观角度来看,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兑现了破除“四唯”倾向的承诺,不把论文、科研项目、获奖情况、出国(出境)学习经历、博士学位等作为申报的必要条件,并且“根据不同的专业性质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在本次改革中也第一次体现,和原来相比,可以看出有很大的突破。
但在落实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医生质疑以工作量来衡量是否合理。
我们来算一笔账:如果一名医生每周出5天门诊,每半天都能达到要求的话,要想满足400个单元,那就需要连续出诊10个月。
听起来比较简单,但这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比如很多边缘科室门诊量难以达标,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主治医师根本没有出门诊的“资格”,也就意味着在5年以内想要满足这一指标或许不太可能。
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甚至同一家医院不同科室,他们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大家认为制定的工作量指标还是相对“一刀切”了。
甚至因为此政策的发布,很多门诊开始由特定的主任来坐诊,一些高年资主治和普通副高都在“内部排挤”下失去了出门诊的机会。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源头上改变不了,需求就会一直存在。是扬扬止沸,还是釜底抽薪,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为了引导医生回归临床,为了让评价指标和临床实践不再脱节,为了加强对临床医生职业能力的评价,相关部门也是费尽心思,换了多种思路:有的将健康科普纳入职称晋升要求,有的将半年轮转、下基层一年列为必要条件,有的将定期服务或进修学习作为晋升指标,但是事实证明效果都不尽人意。
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为了每一阶级的晋升,医生们耗费了不计其数的精力,他们历经了千难万阻,这不得不让人去反思——
医生职称制度的现状是什么?
1.目前的医生职称评定工作流于形式,并不能对医生水平做出真实的科学的评价;
2.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医生职称的评定在大部分医疗机构演变成了“评关系”的利益之争,且职称评定只升不降的终身制导致医院人才封闭;
3.职称评定越来越演变为一种牟利行为,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职称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最初可能是为了促使医生不断学习,追踪本学科前沿,进而带动整体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让那些努力学习和工作并具备较高临床水平的医生得到社会和国家的认可;同时也为了让不同职称的医生承担的诊治责任有所不同。
但因为一些现实因素,这条路好像逐渐“走偏”了,貌似只剩下了为难医生,折磨医生,逼医生走上“造假”之路。
在他们其中,有的副主任因为一两篇论文失去了晋升的机会,而有的老主治经历多次晋升失败后愤然离职……职称晋升,成为了所有医生心中的痛点。
所以,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断抨击、不断质疑这种职称晋升制度, 呼吁“取消职称评审”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全国政协委员、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周梁教授提出:取消我国医生职称体系中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的分级晋升制度,为广大勤勤恳恳地在临床第一线从事医疗诊治工作,为病人提供直接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松绑。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岩也在两会期间建议:取消各类职称评审,弱化院士社会影响力。
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徐勇刚曾提出:请废除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他认为:晋升正副高职称的评定机制,曾经一直以来都是唯科研、论文、专利为重要指标,同时造就了全世界最庞大的学术不端团体和个人,以及最密集的学术产业链,从上而下,从高层到基层,全面开花。
甚至还有网友想好了废除医生职称晋升制度之后的“出路”:
医生只需要通过两次考试,第一次是“入门”考试,获得医师资格证书,第二次是通过全国主诊医师资格考试,对病人实施独立诊疗。
或者取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保留主治医师,分开高年资和低年资医生的手术行医权限,组建自己的团队,培养自己的梯队建设。
不过回归现实,废除医生职称这件事不太现实,或者说在近几年不太现实。
对于医生职称评审衡量的标准方面,@妇产科的陈大夫 曾经在接受医脉通采访时提到更加期待多元化:
“我觉得不应该用某一项来作为一个硬性的标准来评审,有的医生擅长健康科普,有的医生擅长学术科研,可以在保证临床工作的基础上,二者选其一。毕竟一个医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把所有的技能都点亮,点亮其中一项,就是对社会有用的。对于医生个人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对医疗的发展可能会更好一些。”
是的,医师职称晋升制度的改革,应该考虑针对不同岗位的医务工作者,套用不同的职称晋升制度,比如社区医院可以不做或少做科研,三甲医院应该对研究型和临床型医生晋升职称评审标准有所区别,然后人性化地再去细化其细节。
医生职称评审改革只是医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涉及的面太广、太复杂,实施起来又太困难,几十年前无人解决,几十年后仍无人能解。
或许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判断出下一步该怎么走,我们只能期待它更贴近医生、更适合医生。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 拉来一个病人鼓励50元,否则扣100元……是谁将公立医院的医生逼成了“黄牛”?
☟戳这里,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