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深夜翻垃圾,只为自证“清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健康界 Author 昼辞
导读
希望同行们都能少受点委屈,多点快乐。
病人气鼓鼓地摇晃自己的手腕带,说:“你们去查,扫我的手腕带都能看到你们发没发药!我就是没有拿到!”
家属也附和道:“医院工作也太不负责、太不认真了!”
“我现在牙疼得厉害,你们不给我药吃,是要我痛死吗?”
“但我们核实过发药记录了,确实已经发过药了。您自己吃药的时候没有看一下药名吗?或者吃完的药袋子找一找,确定一下。”
“药袋子我扔了,没看药名,反正就是你们没发药,还骗我说发了。”5床大爷忿忿不平道。
霎时,吵闹声纷纷引得病区其他患者驻足围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病人坚持表示没有领到药
夜班,一切如常。
“护士,你们晚上的药发了吗?我都没有拿到。”5床的许大爷捂着因牙疼发作而肿痛的左脸含糊地问到。
本来只是很常规地询问,但争执也由此开始。当班负责发药的护士,解释道下午三点多已经把长嘱上晚餐前的药物发完了。
“不对,我今天下午和医生说了要给我开治牙痛的药,但是我没拿到。”
“这样啊,那我查一下医嘱和发药记录核实一下。不过,如果开医嘱时间较晚的话,药房可能今天没发药。”
但结果显示,确实已经发放过当天所有的药物,护士便拿出药品发放单指给病人看。
但病人却质疑发难:“你刚刚不是说药房没发吗?那我肯定是没拿到的,这都是你们错!我只吃过早午饭前的药。”
医患各执一词 矛盾一触即发
原来病人说自己最近牙龈炎发作,遵循口腔医院会诊意见,需要加开头孢地尼及甲硝唑抗炎。于是在下午四点多告诉了管床医生。
按照药房的发药时间,一般晚餐前的药品会在三点多统一发药取药。而在下午四点多后开的长嘱药品,可能会“赶不上”统一发药时间。
但由于开嘱时间与统一发药时间临近,加之病人着急,当时也是安排工友另外再去取了一趟药。最终也赶在五点左右,晚饭前交给了病人。护士回忆着,也如实和病人解释。
怎奈走入思维死胡同的病人却误以为三点多发的是中午的药,始终否认五点多还有领取到头孢地尼与甲硝唑这两种药物。
于是乎,病人捂着痛处在护士站大闹,说医院“虐待”他,不给他药治病。值班医生闻声也过来询问情况。护士委屈地一边核对药物发放和领取的记录,显示确实是下午快五点的时候领到药物,并在五点左右交给病人。一边和值班医生重复了一遍事情的原委。
其实事情要解决也不难,如果没领到药,从急诊药房临时开一份回来即可;如果领到了药,就弄清楚药究竟在哪里,服用了没有。值班医生见到病人怒不可遏的神色,想着还是不如从更方便沟通的年轻家属沟通入手为宜。
互证“清白” 医护齐翻垃圾
或许是因为病痛的折磨,也可能是病人认为自己被“怠慢”、不被认真对待,觉得气愤不已。另一方面,护士也觉得自己明明按章办事,突然遭受无妄之灾,百口莫辩,含冤莫白。
值班医生把家属请到一旁,进一步了解事情全貌。家属还算明白事理,要求医院方面落实发药与否。不过也表示,老人家服药的时候,她也没在一旁,所以确实也无法明确到底服用了哪些药物。当然了,家属自然是更相信病人的说辞。
戏剧性的是,药袋子怎么也找不到,病人只说自己已经丢垃圾桶了。此时家属也过来附和,肯定是医院漏发了药,要求再开一次药。
“既然如此,不然医生你跟我一起垃圾袋里找找今天的药袋子吧。”家属建议道,并要求护士也要来对质。
得,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没错,医护和家属兵分两路,今天翻垃圾是不可避免了。
值班医生先是循着家属的指引,去公共垃圾桶里,找到了才扔不久的两袋子垃圾,但很遗憾,里面只有前两天的药袋和一些餐巾纸。医生再次询问,确定垃圾只有这两袋吗?你住了好几天了应该不止这些垃圾吧?
病人和家属却很笃定,就只有这些。
真相大白
无奈,医护只好从病房里寻找,果不其然,床底下还有两袋垃圾袋,但里面也没有找到“证据”。
这平白无故的药没了也不能含糊不清,何况如果确实其中有工作失误,也不是小事。
“我就说没有拿到药,你们医生也是跟护士一伙儿的,骗我说给了药!”病人话音未落,医生终于在床头柜的水杯底下发现一半的药袋,上面赫然写着甲硝唑与“头孢”字样,随后护士又在桌脚发现剩下一半袋子,拼凑起来确实是当天五点发放的两种药物。
一切真相大白,老人自己吃了药,但没看药名忘记了。
闹剧结束,病人气焰马上灭了。也许是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和尴尬,仍然反驳道:“如果我前面吃过药了,为什么现在牙还疼?”
值班医生无奈地说道:“即便是吃了一次药,牙龈炎也没有那么快痊愈,何况您还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感染就很难控制。”
“怎么着,我得了糖尿病就有罪了吗?吃了药都不能好?”
值班医生见状也不打算再解释过多,只告诉病人下次吃药前留心看看药名,好好休息。如果疼的厉害,稍后给他开一片止痛药备用即可。
风波既平,家属回想过来不好意思地跑去护理站办公室道歉,说自家老人生病了情绪比较差,希望医护不要介意。也算是把这事翻篇了。只是不敢想象,如果没有找到药袋子这一“证据”,这场夜晚的闹剧又该如何收场呢?
病房手记
冲动是魔鬼,当病痛缠身,身心交病,生活中突遭委屈时,难免会给人带来失落和打击。这是可以理解的,许多临床中的医患冲突事件起因或许并不起眼,但一时的情绪失控,却会造成始料不及的人身伤害和严重后果。
作为专业领域的一方,首先我们自己不能轻易被情绪左右。在处理此类事件,离不开我们的果敢与耐心,而理解与引导也必不可少。
沟通不论在什么行业,都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思想与情感传递和反馈的过程。这个词虽然简单,很多时候恰是因为缺乏沟通引发的矛盾的升级。拥有足够共情能力和处置的智慧,方能让矛盾平缓,修补裂痕。
夜晚更是一个容易情绪起伏的时段,这些发生在夜晚的冲突矛盾,不仅考验着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也需要我们有更强的责任心和始终清醒的头脑,毕竟医患共同的敌人并非是对方,而是疾病本身。
希望同行们都能少受点委屈,多点快乐。
责编|米子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戳这里,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