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你既不懂胡雪岩也不懂贾跃亭
朋友圈又分裂了,这一次是因为贾跃亭。支持他的会被说成幼稚,贬损他的会被说成冷酷。支持他的表达了热情和理解,贬损他的表达了理智和正义。他们甚至会相互拉黑。甚至有同一家公司的两位CXO因为对贾跃亭的态度而产生了分歧。
冒着被说成智商低以及被拉黑的危险,我觉得有必要提个醒。简单说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
如果一个人或者企业在低谷的时候你没有激励他,那在他风光的时候就最好也别赞美他。这样做没什么价值。客走旺家门,是人都会干。
如果一个人或者企业在风光的时候你没有预警他,那在他低谷的时候就最好也别贬损他。这样做确实也没什么价值。墙倒众人推,是猪都会干。
可惜,没价值的事总是有这么多叫好的看客。但是这个过程是一面照妖镜,可以照别人,可以照自己。我们不经意间,已经暴露了。贾跃亭是死是活跟大部分人都没关系,但我们的表演已经被朋友们记录下来了。
第二个意思。
贴标签是一个聪明人很擅长做,但一般来说很难自圆其说的事。
他是在暗示,摩拜是炮,代表未来的大数据,小黄车是箭。所以落后会输给先进。听起来很有道理,对吗?
一个小黄车的投资人,用二战来比喻单车大战。他说,德军的虎式坦克,装备精良但很重而且造价高昂,苏军的苏式坦克,杀伤力相对小但更容易造并且运动更快,最终苏式坦克用蝗虫战术围歼了虎式坦克。
他当然是在暗示,小黄车会围歼摩拜。听起来也很有道理,不是吗?
这两位投资人在用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事实。摩拜因为要搜集大数据于是造价高,小黄车因为造价低而牺牲了一些功能。于是两位投资人针对同一个事实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两个聪明人,谁错了?不知道。但肯定至少有一个人错了。或者两个人都错了。或者,他们自己并不相信,只是说给你听听罢了。
拿历史上发生的事来给现在的人贴标签,是代替独立思考的非常省力的方式。贴标签就是仅仅抓住一个特点,无限放大,好大喜功,对其他特点都视而不见,装聋作哑。
那些把贾跃亭说成是现代胡雪岩的人,可能既不真正了解胡雪岩,也不真正了解贾跃亭。 仅仅是贴上一个“官商”的标签,就足够性感了,足够让围观群众弹冠相庆、美梦成真、伸张正义了。反正胡雪岩也不会从棺材里跳出来跟你争论,贾跃亭也不会送上门来帮你吸更多的眼球。
贾跃亭即使真的再笨,再坏,也不是一个标签可以定论的。去年乐视在美国开发布会,一个千亿美金市值的CEO在朋友圈问,他的车到底怎么样?一个顶尖的投资人在现场试车,说,加速转向感觉很好,比预想的好很多。曾经骂过乐视的李想这几天跑出来说,贾跃亭的车,产品理念是最好的之一。这是做事的人所关心的。
说胡雪岩独揽左宗棠代购军火生意,并为左宗棠入疆作战大举外债,从中牟取大量私利。这有什么不妥吗?耶鲁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刚好有篇文章,说战争的背后是金融,有钱才打得起仗,清政府吃败仗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足够效率的借钱的渠道。左宗棠之所以能挽狂澜于既倒,也是因为开了向私人借钱这条路,胡雪岩帮助他从包括外国人那里借来了超过1/3的军费。于是左宗棠才敢于不再靠卖官筹措军费,军力也因之增强。这么说,胡雪岩护国有功,是不是?
贴标签这个事很有力量,容易上瘾,我以前也经常干。就好像人人都会说,放下手里的锤子,去看真实的世界,但其实人人都放不下,人人都愿意被绑架。即使放不下,但得有勇气承认,这个事情,会麻痹自己,欺骗别人。是不是?
第三个意思。
还记得《无间道》的结尾吗?
刘德华演的刘建民约梁朝伟演的陈永仁在天台见面。刘建民是警察的内鬼,他请求陈永仁不要揭发他,他说,以前他没得选,现在他想做个好人。可是陈永仁没有答应他,一定要揭发他。电影的结尾,刘建民把陈永仁杀了。
听说这个电影还拍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尾。其实导演自己也不确定,到底哪个结尾是最符合现实的,是观众最期待的。换作是你,你会怎样选呢?
我猜,如果让观众来代替陈永仁做选择,一定会有不少人选择原谅刘建民,让他有机会做回好人,而好警察陈永仁也没有死掉。刘建民是个好人还是坏人?陈永仁是个聪明人还是糊涂蛋?
别误会。我丝毫没有把贾跃亭比做刘建民的意思。前面刚说过,贴标签是很危险的。我想表达的是,在真实的世界里,很少有非黑即白的事,就像彩虹一样,他是七色纷呈的。很多事情,表面是一回事,本质又是另一回事,即使相似的手法和结局,每个人的初心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
三个意思都说完了。重点不是在说贾跃亭,算是蹭他的流量,说一点思维方式和心态。我们因为王者荣耀而争吵,因为贾跃亭而分歧,这些成为了我们拉黑彼此的契机,却没有成为我们更加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契机。
如果一个朋友,我之前一直很欣赏他。但他对于贾跃亭居然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这时我会想,哦,原来他是一个傻逼。或者,我也可以想,哦,原来他跟我不同,我应该想一想,他是不是有一番我之前所没有注意到的道理。
随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