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媒體沙皇
一個互聯網CEO多年沒聯絡,前天忽然冒出來,轉給我一篇美國記者的文章:媒體逐步成為科技巨頭的附庸。大致是:紀錄片《喬布斯:機器人生》採訪艱難,被蘋果公司封殺;記者們開始收到免費機票和貴重禮物,真正的採訪機會卻屈指可數,企業的公關稿被當作新聞發出來;新聞業收入劇減,失去了分發內容的控制權,臉書一家掌握了重要媒體40%的流量,它一旦修改算法,媒體和讀者都會大受影響;臉書和谷歌既是救世主,也是殺手。
1.
我2003年開始做記者,每次參加發佈會都領一個200塊的紅包。有個別外媒的記者不會要,他們從資料袋里抽出信封,交回給接待員。當時很羨慕這些外媒記者,他們有尊嚴,關鍵是有傳統和力量。國內記者有的其實也不想要這200塊,但缺乏勇氣和力量,如果不要會被當作異類,企業會覺得你不友好,會提防你。不僅得不到採訪機會,甚至連發佈會也可能進不去。
這200塊是一套龐大潛規則的入門級的註腳:媒體是企業的附庸。記者們坐商務艙和住五星酒店,被稱為老師,不是實力的表現,是被圈養的寵物。不僅有錢花,還有企業供應的獨家爆料,出色一點的會有明星CEO給予各種形式的貼金。
今天發生的,不是我們往硅谷靠攏,而是硅谷往我們靠攏。硅谷的記者也開始把公關稿當新聞發,企業會以獨家消息和物質利益來影響你,控制你。更甚至當谷歌和臉書強大到可以決定一家媒體的興衰甚至生死時,記者們必然會適應新的情況。看起來中國和硅谷匯流了。
當一種權力興起,有能力把傳統的習慣和法則都掀翻,那改變一定會發生。不論政府的權力,大眾的權力,還是科技的權力,文化的權力,都可以被當作抽象的權力來加以審視,都符合權力的本性。當一個權力開始顛覆傳統,這個時期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拳頭決定一切。
未經考驗的品德,未付出成本的善意,未共患過難的情義,都是虛弱的。這是發生在硅谷以及其它地方的事情。上大學時在國內坐車,無論是公車還是火車,都沒有秩序,全靠體力爭搶上車和座位,因為慢了就沒有座位甚至上不了車。後來在新加坡和悉尼坐車,大家都規矩的排隊,溫文爾雅,因為,座位遠遠多於人數。
2.
大部分新聞是為了娛樂和情緒。只有少部分是對於政經和產業、社會性的理性新聞,對這一部分,微信掌握了80%的影響力和變現渠道。這是我的個人判斷。微博和今日頭條有巨大的流量和眼球,但在了理性的影響力上不成大氣候。他們的用戶被動的看到一些新聞,並不真正關心,看過就忘,屬於打發時間。即使有理性話題被關注到,也是娛樂化的心態,扭曲的影響。微信上的關注是主動的,關切的,有實質影響力的,願意付出成本的,比如打賞作者。主要因為微信是私密空間,朋友圈和群是認真的地方,它們承載的心態是相對靜水流深的。等待有真正的大數據和算法可以佐證或者推翻我的綜合直覺和經驗的判斷。
沒有報導理性新聞的媒體敢得罪微信。可能也不敢得罪微博。現在他們也許敢得罪今日頭條,因為上面所說的原因,因為頭條上可能還不具備海量的真正的粉絲,大部分屬於被動閱讀,媒體只是算法的傀儡。當你不敢得罪微信,或者還有微博,那就沒有中立可言了。你的命捏在它的手裡。記者傳統上被稱為無冕之王,但現在壟斷的社交平台才是沙皇。騰訊說有半條命交給了合作夥伴,硬幣的另一面是,媒體的大半條命在騰訊手裡。
微信和微博會保持風度嗎?當你寫了一篇文章把他們罵得真心受傷。它會封掉你嗎?在商言商,不言而喻。除了公司整體的利益,況且還有公司政治,各種外部勢力的代言人,小鬼利用管理漏洞這樣的事。在壟斷平台面前,玩家總是有意無意的跪着的。
2015年有一篇文章討論陳凱歌和李安,有近100萬人看,被微信封掉了,而且封掉之後居然讓讀者看到的原因是:作者自己刪除了文章。這篇文章既不關於政治民生,也不關於騰訊,也不是造謠,卻被搞掉了,雖然後來有被恢復。我們不知道有多少文章被幹掉了,我們不知道,可能只是因為他們的喊冤也被滅掉了。相對於微信,更加商業化的微博恐怕糟糕得多。
谷歌和臉書是西方媒體業的沙皇。尤其是臉書。他通過調整算法,可以讓你的文章不被人看到,或者讓更多人看到。誰在監督他們的算法?誰有能力評判他們的算法是否公正?一些自己有獨立影響力和渠道的媒體,比如紐約時報,可以跳出來攻擊臉書,激起大眾關注,讓他有所收斂,但是,長久呢?我覺得不會有實質的作用。大眾是健忘的,不關心的,溫水裡的青蛙。臉書每天都可以微調算法,一年後,也許紐約時報發現自己在臉書上的流量降低了一半。這個時候他會怎麼樣?他會跪下來。他也可以利用他在政界商界的人脈發動更大的攻擊,但是,臉書太強大了。太多人為他賣命了。扎克伯格可能就要當總統了。
扎克伯格也可能發現,他其實沒必要去當那個總統。大數據,AI,機器人,誰是未來最有權力甚至掌握絕對權力的人,不一定是美國總統。我們經歷的這個時代,民族的、科技的、國家之間的權力都同時在進行交替,一場血腥的較量。
3.
新聞公正不是靠某個媒體或者記者的良心實現的。他們或許有良心,但在叢林裡,關鍵的是能力以及局勢。新聞公正是依靠分屬不同陣營的媒體的相互攻擊實現的。是充分競爭實現了公正。共和黨的媒體把民主黨揭露了,民主黨的媒體把共和黨揭露了,他們都藏在兩黨的堡壘里。
所以方興東有沒有拿京東的200萬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方興東對阿里的指責是不是真實。如果方興東真的拿了京東的200萬,那麼其實我們離現實意義上的媒體公正可能更近了;京東對阿里知根知底,兩方合作無間,方興東的指責會更加犀利有效,他們會不留餘地。同時,阿里的媒體就更加不會放過京東。
這是一個可能聽起來很荒唐的結論,黑公關是個不錯的東西。如果黑公關是造謠,假的不會變成真的,它一定會被平息被懲罰,雖然有人會付出成本。如果黑公關是收了對手的錢而爆真實的料,那就是促成了真相的揭露。刀刀見血的黑公關,而不是被當作槍使的媒體,才實現了大眾的知情權。有的媒體老人振臂高呼黑公關自律,可能只是在裝瘋賣傻,沽名釣譽。
中國很多產業媒體人都去了企業,錢是一方面,可能成就感也是一方面。決定爆什麼料,怎麼爆料,通曉整個真相和指揮戰局的導演,是企業公關。社交網絡令自媒體氾濫,一家企業很難買通所有人,於是公關們總是可以找到一家兩家,拿他們當槍使。爆料總有出口。
只要有對立陣營的充分競爭,就有真相。所以真實的問題是,如果誰壟斷了分發渠道和影響力,那麼就沒有媒體敢被他們的對手當作槍使了。如果微信壟斷了80%的實質影響力和相應的社交通訊,就沒有幾個人有資格被稱作騰訊的對手了。曾經因為孩童跳樓而對王者榮耀的大面積的輿論攻擊,迫使騰訊推出防沈迷系統,可能是自然發生,但更可能是精心謀劃的。有這個能力和決心的公司,不會超過兩家。
所以投資微博的阿里,以及今日頭條,雖然我們可能很不喜歡他們的某些做法,但他們還是有不可獲缺的巨大價值:某種程度上制衡微信。讓部分媒體即使被微信封殺也有能力在微博和頭條上有足夠的粉絲,眼球,錢。所以頭條不應當接受騰訊的投資。頭條和微博都應當盡量的營造有效的理性的粉絲關係,讓理性的媒體有信心能獨立的不靠施捨的活下去。雖然這很難。
4.
事情更複雜在於,算法。克里斯托弗·諾蘭說,電影就是操縱,唯一不同的是,操縱者,也就是導演的本心是什麼。他是耶穌還是撒旦。媒體也是操縱。即使是只說事實,也可以實現操縱。好消息是,你可以在不同的記者中自主選擇。問題在於,臉書通過你自己的數據以及聰明的算法來操縱你看到什麼,你的選擇權都可能沒有了。
有趣的是,我們寄期望今日頭條和微博打破微信的壟斷,但尤其是頭條卻很擅長牢牢的操縱用戶,而微信在這方面非常的克制,值得稱讚的克制,也可能是因為微信上是人推薦信息,而不是算法。但就數據和潛力而言,微信絕對比頭條和微博更了解我們,如果他想操縱,會更容易。競爭一旦白熱化,大家都會使用操縱來獲取用戶。這會很糟糕。我相信臉書上的廣告系統幫助川普贏得了競選,本質上,川普團隊利用臉書算法操縱了部分人的邏輯和情緒。
重點是,實現知情權和真相披露的傳統方式,也就是競爭對手之間的揭露,在新時代可能不頂用了。沙皇們控制了全局,有些信息接觸不到大眾了。沙皇們不僅僅免於被攻擊,算法更會令他們可以對所有事情實施影響。有些事情可能還沒有發生,但根據邏輯,它們難免會發生。
需要謹慎考慮到,我們對騰訊們展現出來的胸襟和自律究竟可以保有多大的信任和依靠。烏鎮夜宴,很多人跟騰訊吃飯,沒有人跟阿里吃飯,關鍵是,某些業內高層並不當八卦看。一個騰訊友軍的副總裁在朋友圈借此打擊阿里:有錢又怎麼樣,你沒朋友。可是,跟騰訊抱團的友軍,有誰不是為了錢呢?壟斷的權力必然腐敗。必須支持制衡壟斷的權力。不能一葉障目,飲鴆止渴。但長遠而言,壟斷又真的會發生。商業寡頭的勾結也真的會發生。該合併的時候,他們不會遲疑。
需要一個天然不會存在沙皇的平台:每個媒體跟粉絲之間的關係鏈條,除非法規政策,否則不能被掐斷;每個用戶的數據,除非法規政策,否則不能被讀取和使用。從技術最底層一開始就保證,一個真正去中心化的平台,為自主和自由保駕護航。如果有這樣的平台,我會視為家園。
如果王者的位置必然會由人移交給平台,那麼,就讓這個平台一開始就具有一個支撐自主而不是操縱的價值觀,一開始就掐斷自己操縱的可能性。做這個事情的人,是叢林時代真正的無冕之王。
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