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朝】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如何在安史之乱中扛起平乱大旗?

2017-05-06 百科解密 互动百科


颜真卿是一代书法大家,擅长行书、楷书,他的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立“颜体”楷书,是“楷书四大家”之一。然而颜真卿不仅是成就斐然的文人,他还是一个能驰骋疆场、出将入相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正可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生活在大唐由盛转衰的特殊历史时期,颜真卿是如何凭借沙场上的赫赫战功扬名大唐?七十六岁高龄的颜真卿又是因何以身殉国,惨死叛贼之手?


颜真卿


颜真卿出生名门,著名的大家族琅琊颜氏的后代。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外调出长安。天宝十二年(753年)受排挤的颜真卿被贬为平原太守。

谁曾想,被贬出京师的颜真卿却在地方任上干出了一番事业,他作为地方指挥官奋力抵抗安史之乱叛军,对叛军形成牵制之力,由此扬名大唐。

平原郡属安禄山辖区,当时安禄山谋反的迹象渐渐显露,作为平原太守的颜真卿为了防止隐患,便假托阴雨不断,暗中加高城墙,疏通护城河,招募壮丁,储备粮草。表面上每天与宾客驾船饮酒,以此麻痹安禄山。


顏真卿《多宝塔碑》,风格秀丽刚劲、严谨庄重


果然,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在范阳正式起兵,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揭开序幕。由于缺少防范以及多年盛世,很久没打过仗,叛军所经过的州县都迅速被占领。一个月之内东都洛阳也被攻陷。唐玄宗听到叛乱消息后叹息说“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

河北二十四郡除了颜真卿镇守的平原城,河北大部都被占领。唐玄宗这才开始关注颜真卿,《旧唐书》记载说“朕不识颜真卿形状如何,何为得如此!”


安史之乱路线图


在与安禄山的斗争中,颜真卿迅速将原来的三千兵扩充到万人,并择取统帅、良将,与哥哥颜杲卿一同在河北常山、平原一带抵抗安禄山。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七个郡同一天自动归顺朝廷,推举颜真卿为盟主,集合近二十万兵力,截断了燕赵的交通联络,强大的声势使得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

当唐朝平定了安史之乱后,颜真卿因功被封为鲁郡公,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

唐德宗时,淮西李希烈拥兵反叛,攻陷了汝州,宰相卢杞因为与颜真卿有过节便使用借刀杀人之计,让德宗派70高龄的颜真卿去汝州招抚李希烈。颜真卿自知此行凶险仍旧毅然前往,果然被李希烈扣留。李希烈通过一系列的威逼利诱,想让颜真卿归于自己麾下,大义凛然的颜真卿坚决不为所动。他自知必死,亲自作了遗表、墓志和祭文。兴元元年(785年),颜真卿被叛军缢杀,终年七十六岁。

(全文完)


更多历史文章,请关注下载百科解密APP


转载请注明来源互动百科(hudong_baike)


大家都在看↓↓↓

不幸生在帝王家 明清王爷生活很悲催

它是德国的战斗“神器” 是令盟军闻风丧胆的“死神”

看美国人内战后相逢一笑泯恩仇!

看美国人内战后相逢一笑泯恩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