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科幻网文作者【天瑞说符】:要想发刀发得痛,发糖就得发得甜
不久前,我们发表了科幻博士姜振宇采访网络文学作家、32届银河奖最佳网络文学获得者天瑞说符的推文,阅读量蹭蹭上涨的同时,也收获了一大波这样的哀嚎 ☟
这位网文作者究竟有什么魅力?
他的脑回路到底有多清奇?
他的故事设定竟来源于随随便便一个街区?
还能翻着《中药大全》给主人翁起名?
嘘,憋说话,一起来看本期的采访吧。
【戳这里阅读采访(上篇):对话科幻网文作者:这个“最擅长写死女主角”的男人,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本文刊载于《科幻世界》2022年2月刊
采访人 / 姜振宇
全文共计5900字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读者的评价和创作的平衡
★姜振宇:
《泰坦》(《泰坦无人声》)和《死火》(《死在火星上》)这两部作品,除了纸质版以外,你还会对电子版进行修正调整吗?
★天瑞说符:
没有修正,没有调整。我觉得“不完美”也是网文的特性之一。它在连载过程中导致的粗糙和不完美,也是这个类型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姜振宇:
这两本书读者的反应跟之前的“扑街”状态是截然不同的。读者的反馈和你的创作节奏之间如何平衡?
★天瑞说符:
我现在就明确一点,读者的反馈会给作者很大压力。你觉得你处在人群的中心,所有人都盯着你,这种被很多人瞩目的压力在单机时你是体会不到的——那时候你写东西没人看,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当你拥有了很多读者之后,再写时就要掂量一下了:我这样写会引起什么样的反馈、这样写会不会出问题,需要考虑很多东西——这跟单机时是截然不同的状态。读者的反馈当然是要参考的,我每天都会看,但是《泰坦》这本书给我一个教训就是:看是可以的,但你不能听他们的。
这里有个很浅显的道理,你想读你的书十个人当中有一个人会发表意见,也就是说只有10%的人会发表意见,剩下90%的人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没发表意见,但是如果你为了10%的人修改的话,带来的结果就会导致90%的人对你的修改产生意见。发表意见的人不见得是体量最多的,因为会发声、会评论的始终是少数。
★姜振宇:
读者声音不一定就对。你有了解过其他的作者,包括科幻作家和网文作家,他们是如何处理读者反馈的呢?
★天瑞说符:
一般混过几年就会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不能受读者左右。你想读者又不会对你这本书崩了而负责,如果你这本书崩了,读者拍拍屁股走人了,所有的后果还是会由你本人来承担。
★姜振宇:
有没有超出你预期的、你特别想听的评价?
★天瑞说符:
当然(想听)夸我的,你说谁不想听夸对吧。说实话我觉得《泰坦》里的人物是经不起推敲的,确实因为他们本身扮演的就是工具的角色——我当时是刻意把他们当工具使用的,工具也没什么推敲和解释的空间。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塑造人物,人物并不重要。
关于《我们生活在南京》
★姜振宇:
我们在转入到正在连载的《南京》(《我们生活在南京》)。同为小姑娘角色,因为你在《南京》里设定了一个末世的环境,给了这个人物非常大的空间。设置这样一个人物,最开始的想法是什么?
★天瑞说符:
设计这个人物方向只有一个,就是让她讨人喜欢,这一切都是为这个服务的。
★姜振宇:
你说讨人喜欢这个非常对,确实是个在各种意义上都非常棒的女孩子。但是根据前两部的经验,会给人一种“作者迟早要把这个讨人喜欢的小姑娘给弄死的”焦虑感。特别对于我这样一个始终在关注你的读者,她越讨人喜欢,这种焦虑感就越强烈。
★天瑞说符:
你想发刀的时候发得痛,前面发糖的时候就得发得甜。
★姜振宇:
在所有人都知道这将会是一个发刀点的时候,在“讨人喜欢”的这种阅读感觉里面,其实就有点不和谐的感觉了。
★天瑞说符:
但我最后会不会发刀?大家还是不知道的。他们要看到最后才能确定,但是他们看到最后了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姜振宇:
半夏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天瑞说符:
中医药名。你有没有发现我的名字都是中医药名。我每次取名的时候——特别是取女性角色名字,我就会翻开中药名称大全,在里面找合适的。她老师的名字也是中药名,再往前麦冬、崖香也是中药名。
★姜振宇:
纯属个人偏好?
★天瑞说符:
对的,你不觉得中药名字好听吗?
★姜振宇:
关于《我们生活在南京》这本书名,为什么是南京?
★天瑞说符:
去过几回南京,觉得还不错。这种都是心血来潮,突然就这么想,没有很特殊很特别的意义。这个名字念起来也合适,这个书名的最后结尾最好是第一声,你换第二声、第三声发音结尾就没那么好听,平仄就没那么琅琅上口。
★姜振宇:
在你正式开始写作之前,对南京这个城市有做过调研吗?
★天瑞说符:
就是去那儿踩点,把书里要写到的东西都转一圈拍照,然后具体数一数住哪儿,有多远,怎么坐地铁,怎么坐公交,把这些能考察的都考察一遍。
★姜振宇:
所以基本上是一部实景小说?
★天瑞说符:
差不多是的,我本人去过好几次,就在秦淮区里转悠。书里他们丢时间胶囊的地方都是我亲自考察的,我觉得这地方可以藏,然后就设计在那儿了。
★姜振宇:
那个小区呢?
★天瑞说符:
当然也在,那个小区我进去了,还爬上去了。之前会有人吐槽,说你8楼怎么会没有电梯呢,我想我爬的8楼确实没有电梯,我爬过我不知道么。
★姜振宇:
你觉得这种状态在网文作者里面常见吗?网文作者里面写现实空间地域的特别少。
★天瑞说符:
存在一个审查的问题,尽量避免使用现实地名,因为要承担很大的审核压力。
★姜振宇:
那南京怎么就给你用了?
★天瑞说符:
其实也不是给我用了,其实审核那边也建议我改,只是我硬着头皮没改。
★姜振宇:
包括大量的传统纸媒科幻作者也会遇到这个问题,比如你(在书里)把成都炸了,这个书很有可能在成都就出不了。
★天瑞说符:
但纸媒对这方面(地名)的管束比网文要宽松一些,因为太容易被人举报了。在网上发表后,别人找你的东西很容易,一搜就搜出来了,就很容易被关注到,被关注到就容易被举报,举报的话就是整改,很多人为了避免碰到这种情况,一开始就不用真实地名。
网文和科幻的阅读门槛
★姜振宇:
关于现在网文“黄金三章”等等这样的说法,你怎么看?
★天瑞说符:
首先要声明一个点,所谓“黄金三章”这种概念本身是不存在的,你去问起点上任何一个比较成熟的作者,他们都会跟你说这个东西,根本就不需要去遵守,并不是什么颠扑不破的真理。因为它的目的是在一开始尽量短的时间内抓住读者眼球,如果你有其他方法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你完全不用黄金三章这种说法。如果是黄金一章呢?不是比三章更好呢?或者再厉害一点,两句话或者一段话呢,可能看到一句话就能把读者吸引住,那比三章更强就更好了。
★姜振宇:
这种认知的状况是本来就如此,还是网文发展到现在,大概二十多年了,慢慢变成这个样子的?
★天瑞说符:
本来就如此。因为写东西的目的还是希望能够拥有更多读者,那自然是吸引力越强越好了。以前一些技巧思路思维没有现在发展这么成熟,这些都是慢慢总结出来的,它只是朝这个目标不断的靠拢。
★姜振宇:
挑读者吗?对读者有要求吗?
★天瑞说符:
作者对读者不应该有什么要求,你要做的是尽量放低自己的门槛。我觉得如果一本书一开始就挑读者的话,它就自己给自己设限了。你这书还没开始给读者看,你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就把一部分读者排除掉了,这样只能在一小部分读者里再找出一小部分人,这样的话你圈子就很小。任何一本书都应该是面向所有人。
★姜振宇:
现在问题来了,你的观点我觉得非常好,没有问题,但是咱们讨论的科幻类型中有一个非常普遍的观点:科幻的门槛太高。
★天瑞说符:
对,首先我不认为它是一个理所应当存在的现实。科幻门槛高并不是科幻本身应该具有的素质或者特点——它不应该具有这样的特点。这只是这么多年以来,大多数科幻作品呈现出来的这种状态,让很多人以为科幻小说门槛一定高。我认为不应该如此,这是个缺点。
★姜振宇:
现在从你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你解决得怎么样?
★天瑞说符:
网文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能跟读者面对面,读者反馈非常迅速且直接。有很多数据是可以用来分析的——这是比实体杂志或者图书更有利的一点。在网文里可以看到订阅成绩、看到评论的数量,都能直接显示出读者是否流失以及流失的比例。
如果你的书门槛过高,读者在开头几章就被劝退了,根本就不会留到后面去。如果大多数读者都是这样,你就要反思这本书是不是出了问题。
★姜振宇:
你读其他网文中科幻类的作品吗?
★天瑞说符:
想读但也没有那么多东西给你读,不读的原因之一还是门槛的问题。我定义科幻是很宽泛的,像《赛博英雄传》肯定是科幻,像乌贼写的也是科幻,我认为都好看。
★姜振宇:
在你的定义里,这些作者走的路跟你是一样的吗?
★天瑞说符:
可能有一定区别。区别在于他们有没有把科幻思维摆在核心位置。我是把科幻摆在核心位置的,其他的可能是摆在次要位置。
★姜振宇:
有没有那种同样是科幻+网文,但并不是把门槛放低、把所有读者拉进来,而是依靠着很多死忠粉也能够活得下去的作者?
★天瑞说符:
你放低门槛了,就能收获很多读者;但如果你一意孤行、执意保持高门槛,这个结果就不是收获一小群死忠粉,而是根本生存不下去。因为网络平台读者的弃书成本太低了,说不看就不看了,因为你的书不是“一生必读的100本书”,我第一章后没兴趣我就不看了。在这 种情况下,你还执意高门槛,就没有人会留下来。
★姜振宇:
读者实时反馈,实时选择的这么一个环节确实是网文一个比较独特的状况。为了适应这个状况,就必须把门槛放低,至少让你读者先进来、能留得下来——这也是和纸质出版非常大的区别。
★天瑞说符:
倒逼作者绞尽脑汁把读者留下来。
★姜振宇:
作者要同时做若干件事情。包括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回应读者的关注和各种的靠谱不靠谱的意见,还有就是(想办法)让读者留下来。那这种环境对于一个只是想讲故事,或者想自我表达的作者来说,是否是不友好的?
★天瑞说符:
如果你只是单纯讲故事、并不关心这个故事有多少人听到那也无所谓;如果你想把你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去听,读者听你的故事也有成本的,是要付出时间、甚至还要花钱的。他为什么愿意花钱来看你的东西,这个就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如果作者不管他们想看什么、只顾讲自己想讲的,最后失败就很正常。如果你不在乎你的自己的书被多少人看到,你可以去单机,想怎么写怎么写,没人管你。
★姜振宇:
需要平衡。当我们讲科幻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强调创新的设定。这时候,人物或者情节往往只是你表达的核心的背景板。
★天瑞说符:
因为之前大家说科幻是点子文学,核心是设定,但是这种创作(理念)出长篇最后都失败了。写长篇的话撑不起来那个篇幅,因为长篇归根究底还是要落在人物和剧情身上,靠一个点子是撑不起来一部50万字的长篇的。
如果你只注重一个点子的话,最后做出来的结果可能是把一部几万字的短篇疯狂加水,扩充成50万字的长篇,讲的故事就是同一个,这样的话写长篇没有意义,如果只是表达一个点子的话,短篇也可以。
★姜振宇:
你自己会写短篇吗?
★天瑞说符:
以后会写的,但现在没有时间写。我一开始是抛弃、甚至是反对这个思路。短篇可能“点子文学”的性质会重一点,而科幻长篇的篇幅拉得越长,你所运用的元素、技巧,包括你要表达的东西跟其他类型文学就会越来越趋同。其他的类型文学,比如武侠、言情、推理需要注重的东西,科幻同样也需要注重,你不注重的话最后就会失败。《南京》这本书的点子根本就不新奇,我甚至觉得我本人就是点子文学的一个反面例子,我写的书从来没有什么很新奇的、有创新的点子,《死火》也不新奇,像这种外太空、密室类型的故事,早就已经出现了。
★姜振宇:
接下来回到网文和科幻的特征上面,如果把“科幻”作为一个标签打上去之后,它所带来的影响,跟其他类型(带来的影响)区别到底在哪?
★天瑞说符: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在网文平台上,在这些科幻小说下面发言说“某某不是真的科幻、某某某是伪科幻”这些评论的读者具体是哪些人群?
★姜振宇:
对,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点。
★天瑞说符:
究竟是哪帮人会去纠结哪本书是不是真科幻,哪本书是假科幻,哪本书是伪科幻,就是作出这些评价的人到底是谁?只有先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去回答你刚刚问的那个问题,也就是说在这个网站上打出“科幻”标签究竟有没有意义。
如果没有这帮人,根本没有人在乎你是不是真科幻、是不是假科幻,它跟玄幻、奇幻,跟武侠是一样的,只是单纯一个类型分类罢了。但是现在有一帮人是要纠结这个意义,你打了tag之后,他们要来辨别真伪。奇幻、武侠和悬疑都不会有人质疑,唯独只有科幻有人质疑,这是为什么呢?
★姜振宇:
从作者的角度来说,你觉得是为什么?
★天瑞说符:
就是跟其他的类型不一样,因为科幻有一群很独特的读者,武侠读者不会认为非金庸武侠的都是伪武侠,奇幻读者不会认为非魔戒和地下城构架的奇幻都是假奇幻。
★姜振宇:
这里我们就要更进一步了,网文科幻里面的“科”你是怎么看待的?
★天瑞说符: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我个人认为它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你可以以它为核心,也可以把它当一个背景,本身取决于作者的选择,作者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为什么现在很多作者做不到呢,是因为有人在评价他们。
预测网络文学发展
★姜振宇:
网络文学已经是一个没办法忽视的存在,在接下来的若干年内,也许是一种非常重要,甚至是非常主流的创作形式。近年来不管是网络科幻还是纸媒科幻,还是我们银河奖、星云奖等各种大奖,其实都开始关注网络时代的科幻该怎么做,你能否稍微作一些预测?
★天瑞说符:
有时候我也会想,目前主流科幻圈层对现在网上的泛科幻题材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心态,是不是很矛盾?他们看《夜的命名术》,会不会觉得很矛盾?一方面觉得这个东西不符合我们的科幻审美,另一方面觉得这本书这么受欢迎,实际上扩大了科幻读者的数量,让市场变得更大。
★姜振宇:
现在的科幻网文对于“00后”甚至“10后”来说,会不会成为我们小时候的飞碟探索、人类神秘现象那样的内容,这也许也可以成为一种科幻启蒙,或者说重新定义了某些关于科幻的东西。
★天瑞说符:
我本人有个认知,这种(科幻)从文学层面上来看有很大的鸿沟,发展到下游之后会逐渐弥合。现在很多不被主流承认或者不被原教旨主义承认的科幻作品,如果把它们做成动画、影视、或者游戏,这就是纯粹的科幻作品。比如把《夜的命名术》做成动画,说是科幻就没有问题。因为很多科幻题材的游戏,本质就是以主角为核心的升级打怪。
★姜振宇:
我们这次访谈会通过《科幻世界》呈现给传统的受众群体,特别是很多更加年轻、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明确的原教旨主义科幻观念的科幻迷。你还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吗?
★天瑞说符:
我还有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把银河奖的奖杯证书寄给我?我就想问一下这个。
★SFW小编:
不要担心,正在寄送当中(和刀片一起)。
随着文学内涵的不断外延,关于“网络文学”到底属不属于文学范畴的讨论声从未停息。但就现实而言,这样的论调已经显得有些过时,我们要正视早已发展壮大的网络文学需求,正视网络文学正成为文学市场重要推动力的事实,在坚守我们的「精神自留地」的同时,拥抱可能发生的变化,促进多类型文学的融合——这才是科幻文学的光明未来所在。
编校: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