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MAD X:蓬皮杜首个建筑永久收藏展
4月19日,UNStudio联合创始人Caroline Bos到访有方,在电梯口看见月前为马岩松讲座布置的喷绘。“唔是MAD,他们的作品好像刚在蓬皮杜展出?”“是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永久馆藏个展‘MAD X’,已于4月10日揭幕。”
对于许多国际一线事务所,MAD无疑已是熟悉的名字。无论是去年在墨尔本南岸超高层“Southbank by Beulah”中与OMA、BIG、MVRDV、UNStudio、蓝天组的最终竞技,或是加拿大梦露大厦、洛杉矶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巴黎住宅项目UNIC,近10年的国际建筑舞台上,MAD始终在场。而在此次个展中,马岩松以10个项目的建筑模型,将MAD从2004年成立至今的15载超越现实、富于情感的建筑实践带到巴黎,在蓬皮杜,让更广泛的公众认知发生。
蓬皮杜艺术中心副馆长、“MAD X”策展人Frederic Migayrou表示,本次邀请是希望让更多的年轻建筑师勇敢做出挑战,“进而影响更多年轻人、大众和决策者,去思考设计的未来。”这是蓬皮杜的首个建筑永久收藏展,它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展览的时候建筑师还活着,且还是位年轻的中国建筑师”。
马岩松将此次展览视作“对MAD过去十几年工作过程和思想演化的一个记录”,而“X”亦提示着对未知的渴望,“这比对过去的总结更重要”。若你对展览好奇但暂时无法前往,且看下文展场速递——
参展作品
1 对现代城市的思考
△ 朝阳公园广场手稿 ©马岩松
——马岩松
梦露大厦,取消传统高层建筑中用来强调高度的垂直线条,以巧妙的扭动消解了力量。与那些重复、讲究高效率的建筑不同,住宅楼的每一层平面都在错动,很多阳台变成了退台,让更多阳光可以进入。
马岩松说,“建成后当地人管这个楼叫‘梦露大厦’,问我怎么看。我觉得挺好的,因为人们很少会给一个高层建筑起一个女人的名字——高层建筑往往试图表现力量,更男性化。而因为这个楼很受欢迎,后来甲方说可以按我的图纸再建一遍,我不用来,但会给我两倍的钱。我们说不行,‘你不能有两个梦露站在那儿’——我们还是想让双塔有自己的生命,有各自不同的体现。”
△ 梦露大厦 ©Hervé Véronèse
△ ©MAD
纽约东34街公寓,身段曼妙纤长,以浪漫柔美的气息在帝国大厦旁展现了另一种“城市力量”。它的玻璃幕墙颜色从下至上由深变浅,渐渐消隐于天空中,消失于城市背景中。
“这个项目,在追求一种不太一样的跟天空的关系。英文里‘skyscraper’摩天楼的意思就是建筑特别高,划了一下天;但E34不想与天空变成一个伤害的关系,她希望更为亲切。”
△ 纽约东34街公寓
不同于那些强调边界围合感的现代建筑,朝阳公园广场更加强调自然向城市的延伸和渗透,将城市中的人造物“自然化”,运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借景”的办法,突破了朝阳公园与城市的界线,模糊去自然和人造景观的区分。
△ 朝阳公园广场
面朝占地10公顷的生态绿地,UNIC享有极丰富的社区自然资源, 建筑由低到高退让,层次丰富,把公园的自然延续至建筑的立体空间,犹如多座层叠起来的庭院,拉近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UNIC每一层的形状都是马岩松自己手画的。“做完‘梦露大厦’后,我们想以后的设计不能再让人想起哪个女明星了(笑)。所以在UNIC希望每一层楼板都是飘动的,没有清晰的形状。我喜欢建筑里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它们来自于人本身——我尊重手绘中那种不经意的,甚至错误的东西。”
△ UNIC
△ ©MAD
2 与天地、自然的对话
△ 哈尔滨大剧院手稿 ©马岩松
——Frederic Migayrou,“MAD X”策展人
坐落在松花江北岸江畔的哈尔滨大剧院,以环绕周围的湿地自然风光与北国冰封的特征为设计灵感,从湿地中破冰而出。建筑宛如飘动的绸带,从自然中生长而立,成为北国延绵的白色地平线的一部分。
“我们设计了整个周边环境,包括步行桥,都跟建筑融为整体。这座建筑想尽量趴到地面上,与北国大地那种水平的景观融合。建筑的外墙会甩出一个尾巴,包围成一个广场;从这个广场,你可以攀登这座建筑,这样当大剧院不开放、没有歌剧听的时候,人们同样可以体验建筑。”
△ 哈尔滨大剧院
©I-TALK, Photo: XIAOYU GU
△ 哈尔滨大剧院(剖面) ©MAD
坐落在平潭这一海岛城市的平潭艺术博物馆,本身就像是一座游离的岛中之岛,由一座微微起伏的栈桥连接着大陆。博物馆建筑在水里,这座岛本身成了新的陆地,不是地面加建筑的概念,而是一个整体的城市空间。“当人们来到这里,不一要定进入建筑里面,你也可以在它上面走。”
△ 平潭艺术博物馆 ©MAD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中心背倚连绵雪山,白日的它犹如雪山一部分,飘落匍匐在雪地之上,有着北国冰雪天地的大气之势。夜幕降临后,灯火通明的建筑又如同雪地上的一顶帐篷,引人好奇。
△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中心
©I-TALK, Photo: XIAOYU GU
△ ©MAD
3 对未来城市的想象
△ 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洛杉矶)手稿 ©马岩松
——Frederic Edelmann,《世界报》建筑评论人
四叶草之家幼儿园原是一个住宅,改造保留了原房屋的主体木结构,并在外部加建白色的“帐篷外壳”,老框架与新建筑间有一种互相包容的关系,使孩子们可以在这座同时拥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场所中学习、成长。
马岩松说,这个设计跟MAD以前的很多作品不太一样,“但我特别钟情于它,因为它有一个故事”。“这个家里有这样一对父子,儿子想做幼儿园,让建筑跟一般的房子不一样、吸引周边的孩子;但父亲一辈子生活在这里,坚持不让把房子拆了。我们当时非常痛苦,就说必须要拆、不拆没法做;结果老爷子这时候生病住院了,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事不行了。这时候我才开始对这个家庭,这种矛盾,还有那位父亲将生活与生命放在这个建筑里的事情,真正形成理解......这个项目,让我感觉到一种此前无法想象的对别人的体贴,一种久违的建筑师应有的常态。”
△ 四叶草之家 ©MAD
△ ©I-TALK, Photo: XIAOYU GU
位于洛杉矶博览园(Exposition park)内的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犹如博览园的门户,“降落”在公园内的自然环境中;又像是一艘“漂浮”着的未来战舰,神秘且超现实。建筑内部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明亮而开放的洞穴,天光充满了空间;首层地面及屋顶是巨大公共空间,回归给城市,予市民共享。
△ 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芝加哥)
©I-TALK, Photo: XIAOYU GU
△ 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洛杉矶)
南京证大喜玛拉雅中心,就如古代山水画中常提及的“高山、小桥、流水”。基地的中心区域由一些散落在绿毯上的坡顶小屋构成,由小桥连接,呈现出小村落式的环境。外围的塔楼扮演了高山流水的远景,而基地内水池、瀑布、溪流、水潭等水景承接了意象并把隐喻具象化,模糊了远景与近景的边缘。
△ 南京证大喜玛拉雅中心
©I-TALK, Photo: XIAOYU GU
△ ©MAD
现场观点
——Frederic Migayrou
“MAD X”策展人、巴特莱特建筑学院主席、
蓬皮杜艺术中心副馆长
对马岩松来说,建筑不是在城市中随处可见的低矮的盒子和塔样的东西,建筑应该向自然致敬,构筑一种梦一般的形式。而在2018年3月动工的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的设计中,他对自然景观的热情得以在简约的设计中表现出来;在这里,他将忠于东方传统的感情传递给了西方——这也代表了MAD一个新的阶段。
——Frédéric Edelmann
独立记者、法国《世界报》建筑评论人
——Beatrice d' Estienne d' Orves
中法基金会秘书长
MAD的设计柔软而灵活,寻找着一种新的亲近自然的方式,其作品证明了一代代建筑之间,能够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在展出项目中,让我最想前往现场的是卢卡斯博物馆和哈尔滨大剧院,而东34街高层公寓在纽约心脏地带展现出的自由形式和诗意气韵无疑也让人印象深刻。
——Anne-Charlotte de Ruidiaz
“MAD X”MAD建筑事务所永久馆藏展览
地点: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4层28厅
时间:2019年4月10日至2020年4月1日
主持建筑师:马岩松、党群、早野洋介、刘会英、李健、Tiffany Dahlen、傅昌瑞、Andrea D'Antrassi、陆骏良、Flora Lee
策展团队:谢小璋、Andrea Chin、Esther Greslin、马悦、李冉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鲍思琪
本文由MAD授权有方发布,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