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悼念 | 戈特弗里德·玻姆:普奖得主,建筑师的儿子、孙子、丈夫和父亲

有方君 有方空间
2024-08-30



Gottfried Böhm,1920—2021



“作为建筑师的儿子、孙子、丈夫和父亲,玻姆在40多年的建筑生涯中,审慎地关注其作品中象征过去的元素,同时应用了最新、最好的当代技术。他以匠人般的打磨,将我们继承和新发现的东西混合在一起,创造了不可思议而令人振奋的作品。”——1986年普利兹克奖颁奖辞(节选)



据《纽约时报》消息,德国建筑师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öhm)于6月9日去世,享年101岁。他的代表作有本斯堡市政厅、Neviges Mariendom教堂等。1986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德国建筑师。


建筑世家中的佼佼者

1920年,戈特弗里德·玻姆生于德国奥芬巴赫的一个建筑世家。他的父亲多米尼克斯·玻姆是德国多座著名教堂的设计者,其祖父也是一名建筑师。1946年,玻姆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随后在附近的一所美术学院学习雕塑,这段求学经历收获到的粘土模型制作技能,也被玻姆融入到后续的设计过程之中。

1948年,玻姆与同为建筑师的伊丽莎白·哈根穆勒结婚;两人的四个儿子中,有三个后来都成为了建筑师。


△ 左:多米尼克斯·玻姆(1880—1955) 图源:wiki;右:多米尼克斯·玻姆代表作之一:圣恩格尔伯特教堂  ©LVR-Amt für Denkmalpflege im Rheinland - Gregori, Jürgen
 
毕业后,玻姆跟随父亲一起工作,并于1955年父亲去世后接管了家族企业。其间,
玻姆曾前往美国纽约,于卡耶坦·鲍曼的公司工作数月。在游历美国的这段时光里,玻姆结识了两位赋予其最多灵感的建筑师:密斯·凡·德罗与格罗皮乌斯。
 
随后几十年间,玻姆在德国完成了多处建造,包括教堂、博物馆、市政中心、办公楼、住宅和公寓等。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或“后包豪斯风格”,但事实上他已独立于既定传统,着力于在过去与未来、思想世界与物理世界、建筑物与现实世界之间创造联结
[1]


利用混凝土塑造具有强大表现力的形体,是玻姆早期作品的一大特色。随着技术的进步,他在后期作品中也加大对钢材与玻璃的使用。玻姆力求探寻建筑色彩、形式、材料间与环境的关系,并从城市规划的视角着手设计,这也与他所提倡的联结理念一脉相承。
 
△ 戈特弗里德·玻姆(中)与儿子保罗·玻姆(前景)  ©Lichtblickfilm Köln / 2:1 Film Zürich. Photo by Raphael Behinder

尊重历史,缝合伤口

以下文字节选自玻姆1986年普利兹克奖领奖辞。


“一座建筑就是人所在的空间,是其尊严的背景;建筑的外观应该是它内在和功能的反映。新建筑应能自然地融入它的环境,无论是在建筑学还是历史层面,不应否认或粉饰我们时代的特质。你无法脱离语境地孤立‘引用’历史,历史自有其自然连续的惯性,这一点必须得到尊重。

 

尤其是在‘二战’结束后,我们城市的肌理已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巨大的交通干道横贯于城市中,功能、形态、规模、材料、色彩都与现存城市环境完全无关的建筑物,兀然耸立。在今日,对这些‘伤口’的缝合无比重要。保留下积极的一面,重建都市环境中必要的和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再次感受到漫步于古老城市之中时,那种自然亲切的社区感。

 

就像我的妻子曾坦率地对我同为建筑师的儿子们说过的,‘我们这代人建造了许多,但你们这一辈,要努力去缝合其中的所有伤口’。”


△ 玻姆(左)与同为建筑师的妻子伊丽莎白·玻姆(1921—2012)(右) 图源:截自纪录片Concrete Love - The Böhm Family预告片


代表作品

 Neviges Mariendom教堂

德国费尔贝特,1968


△ ©Inge und Arved von der Ropp Irene und Sigurd Greven Stiftung

教堂宛如一座耸立于树林间的混凝土山丘,它位于德国西部的一处广受欢迎的朝圣地。与中世纪或巴洛克风格大为不同,毫不掩饰的现代主义教堂也体现出玻姆在观念上的重大转变,为战后的德国民众在修建天主教会建筑时,提供全新的思路。
 
尽管地处偏远社区,但教堂拥有着宏伟的体量。在玻姆眼中,一座神圣的建筑,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能激起观者的情感变化。无论乘坐哪种交通方式前来此地,来访者都能远望这处“山峰”。进入教堂,一个相对低矮的门厅短暂遮挡住建筑高耸的体量,为后续的行进埋下伏笔。教堂内部同由不规则的混凝土体块构成,上方倾斜的屋面在接缝处穿插着百叶窗,将自然光引入空间。
 

△ 图源:Ingrid von Kruse
△ ©Hiddern Architecture

△ ©Steffen Kunkel

△ ©Laurian Ghinitoiu


 Christi Auferstehung教堂

德国科隆,1970


△ 图源:Twitter@barcelona_mar


教堂平面是不规则的多边形,红砖和混凝土交替使用,形成一种贯穿内部的对比效果。在西北角,细长的螺旋楼梯塔主导着建筑。最初,屋顶的倾斜混凝土表面是裸露着的,后来由于天气原因在上面覆盖了铅。

 

教堂内部有一种类似洞穴的氛围,里面几乎没有平滑的墙壁,但有许多嵌套的角落,为每种礼拜需求提供一个单独的空间。最突出的特点是天花板的结构:沉重、粗糙的混凝土柱向上延伸,形成一个狭窄的拱顶,在祭坛上方达到最高点。


△ 图源:interiordesign-addict
△ ©FABRICE FOUILLET
△ ©Marco Vedana
  

 圣格特鲁德教堂

St. Gertrud Church

德国科隆,1965


△ ©Willy Horsch


建筑有着像帐篷一样的屋顶,建在住宅区之间的空地上。独立的塔楼和三面狭窄的山墙从街道的边缘向后退了一些。


在教堂内部,巨大的墙壁直接构成了满足不同礼拜需求的房间,这些墙壁曲折着升高,汇成折叠的屋顶。它们在后殿上方急剧上升,在祭坛上方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嵌板。


△ 图源:Twitter@areasvellas

△ 图源:Aminus3

△ 图源:Flickr@d.tei
△ ©Amelie Rogall and Boris Dorau 2018


 本斯堡市政厅

Bensberg Town Hall

德国科隆,1969


△ ©Xavier De Jaureguiberry


玻姆认为,无论从建筑角度还是历史角度来看,新建的建筑都应当自然地融入环境,不否认也不刻意美化自己所处时代的特质。

 

本斯堡市政厅项目很好地体现了玻姆的这一观点。厚厚的混凝土板和无缝的玻璃为塔楼创造了一个理性主义的基础,它从层层螺旋形的窗户中升起,最终汇成块状的屋顶。尽管它是一栋现代的建筑,但它的颜色与邻近的城镇、城堡相互协调,做到了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 图源:tumblr@btaut

△ ©Seir+Seir

△ ©Xavier De Jaureguiberry

 Igreja Matriz São Luiz

Gonzaga教堂

巴西布鲁斯基,1962

 

△ ©Ronaldo Azambuja


教堂的灰色色调源自Volta Grande社区当地采石场的灰色花岗岩块。玻璃天花板允许光线进入,创造间接照明,与弯曲的薄混凝土层相结合。建筑由石头、砖块和钢筋混凝土构成的简单体量,以自然的饰面示人。空间和形体与土地及其周边环境相结合。在光线的作用下,质朴的材料具有戏剧效果。

 

尽管采用了现代主义的建筑技术和材料,教堂仍具有哥特式建筑的空间特征和元素,如垂直性、纪念性、飞扶壁、拱顶、彩色玻璃窗、对称性等等。


△ ©Ronaldo Azambuja
  

Peek & Cloppenburg商场

德国柏林,1995


△ ©Dieter Leistner


该商场为戈特弗里德·玻姆与儿子彼得·玻姆合作设计,与他以往的作品有着很大不同。玻璃幕墙成为建筑表现力的关键,弯曲起伏的玻璃面板形成了伸出的门廊,穿插于混凝土柱列间。水平玻璃带间的连接处为不锈钢固定件和夹板,除了增强反射效果外,还凸显出曲线的表现力。


△ ©Dieter Leistner

Hans Otto剧院

德国波茨坦,2006


△ 图源:wiki

1995年,玻姆的方案从13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评审认为,这一极具表现力的设计体现了他在塑造城市景观中对其他建筑的深层次影响。

 

剧院充满表现力的造型,与一旁Schiffbauergasse军营遗址的结构相辅相成。这座建筑凭借鲜艳的红色多层外壳,成为波茨坦的新地标。门厅被最底层的外壳覆盖,同周边的景观建立互动,形成一处宜人的公共空间。高处的外壳则塑造了一处引人入胜的剧院大厅,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引入充足的自然光线。


△ 图源:Architekturbüro Paul Böhm

  
注释:
[1] 该观点引自普奖官网玻姆简历https://www.pritzkerprize.com/laureates/1986


参考资料: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ottfried_B%C3%B6hm
[2] https://www.archiposition.com/items/ac5758c619
[3] https://www.archdaily.com/92646/ad-classics-neviges-mariendom-gottfried-bohm
[4] https://archello.com/project/hans-otto-theater
[5] https://tectonica.archi/articles/peek-cloppenburg-haus/
[6] https://www.archdaily.com/915337/discover-pritzker-prize-laureate-gottfried-bohms-brutalist-church-in-brazil

编辑 / 崔婧、李博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崔婧、李博超

本文由有方编辑整理,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图片除注明外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缅怀建筑大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有方空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