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常态化还是会一闪而过 | 青晚报
大家感受到了吗?“直播带货”掀起的网购热潮正席卷着互联网,并且一浪高过一浪。
四月一日晚,锤子手机的创始人罗永浩“不卖锤子卖小米”,开启直播卖货首秀。除了他,还有在直播间打着“淘宝直播卖火箭,全宇宙第一单”的知名主播薇娅与之“同台竞技”,这堪称中国电商直播史上“魔幻”的一夜。罗永浩的整场直播持续三小时,交易总额超1.1亿元,累计观看人数超4800万人。而另一边,薇娅也卖出了价值4500万元的火箭,且在直播间售卖的火箭最终售罄。
电商与直播融合,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直播行业日渐兴起,并快速地与电商市场进行融合,“直播带货”成了当下最时髦的新业态,其火热程度也引得明星纷纷入驻,在体验感强+限时促销+明星效应+消费心理等的复合影响下,“直播带货”仿佛成了最火热且前景无限的购物新形势。从《2019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中的数据来看,淘宝直播平台活跃的专业主播数量在迅猛增长,每月带货规模超过100万的直播间就超过4000个。
(图源:网经社)
“直播带货”与以往的电视购物或购物网站的分类浏览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能让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产品与服务,使体验维度更加丰富,减少了远距离体验中的信息差。
而大学生作为网购的主要群体,接触或参与过“直播带货”的不在少数,这种"新型网购形式"给大家带来了怎样的体验呢?
小青线上采访了部分同学,了解了他们的购物习惯以及对“直播带货”模式的看法。
李同学
我最近有在直播间网购过,大部分都是零食和生活用品。其实我一般都是搜索之后再浏览商品,但是如果直播间有类似商品打折促销,就会选择在直播间买。
刘同学
我觉得这种特殊情况下新式的销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产品。但我也看到过一些类似于在直播间推荐的产品质量不过关的新闻,我个人认为这一点还是要自己权衡和判断,不能盲目听从主播的推荐来购买产品。
车同学
我在李佳琦的直播间里买过很多次美妆产品,而且会更加信任有名气的主播。相较于搜索浏览商品,我更倾向于在直播间购买美妆产品,因为这样不仅避免了挑选口红时要去专柜试色的不便,还能够更直观真实地反映美妆产品的效果,感觉算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王同学
我个人认为“直播带货”这种方式是大势所趋,现在大部分人都会在网上购物,直播既可以为商家打广告,又可以为消费者省钱。但我感觉因为大部分大学生尚未经济独立,也没有很多闲暇时间,不算是“直播带货”的最主要目标对象。但正如直播中的产品测评片段可以作为淘宝商品的广告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直播带货”的影响力仍然可以覆盖到广大消费者。
其实大学生作为获取信息较为迅速、紧跟时代步伐的一个群体,对于“直播带货”这种形式应当深有体会,对于其中的利与弊也自有权衡。它让人们的体验感变得丰富而真实,也让购物过程变得更为生动有趣。除此之外,在名人效应的影响与约束下,直播间里售卖的大部分商品都有较高的质量保证,这或许也是很多人愿意每天守在直播间里购物的原因。
“直播带货”迸发出无限可能
为了体验“直播带货”到底有多火爆,四月二号晚上九点,小青第一次进入李佳琦的直播间,实时观看人数达到346万,而另一位薇娅的直播间,此时的观看人数已经超过了一千万。
“口红一哥”李佳琦5分钟卖光15000支口红;“淘宝直播一姐”薇娅全年带货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成交总额)27亿元。还有“快手直播一哥”辛巴婚礼当天卖货90分钟,总销售额达1.3亿元……不断刷新的数字背后是网红带货的市场红海。
除了网红直播带货,在这段时间,因为农产品滞销,出现了许多在直播间里为家乡带货的“父母官”。山东省商河县网红县长王小帅三八节“李佳琦灵魂附体”,现场带货卖花;三亚市长一口“东北”话,卖出6万斤的芒果;湖南城步县副县长直播吃农家辣椒……农产品滞销互联网助力,这种“互联网+”农产品模式仿佛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直播与扶贫的结合似乎给这种新的网购方式带来了广泛的社会价值。而这不仅成为了农产品助销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改变了网友对网络直播娱乐化的固有印象。
(图源:羊城晚报金羊网)
网上购物的产业链渐趋完善,不同的销售方式随即如雨后春笋般接连涌现。从明星同款刺激销量,到短视频刷屏推销,再到网红直播带货,我们见过李佳琦在直播间激情澎湃的样子,也见过“脱俗”网红李子柒所推出产品的畅销,现在又加上了基层干部们为销农产品亲自上阵直播卖货,这些不同形式的受众几乎涵盖了全部网民。
(图源:知乎网专栏)
一路高歌还是一闪而过
“直播带货”盛况空前,但我们心中仍不免会出现疑问,这样的形式真的具有发展完备的潜力吗?“直播带货”是否有可能只会一闪而过?
以前有一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看法,“会看网红直播卖货的绝大部分是女性。”像李佳琦、薇娅这样专业的头部主播在直播间售卖的产品,主要受众也是女性。
但现在的“直播带货”,其受众越来越广泛,从年轻人到中老年人,涵盖了不同性别和年龄阶层。我们看到罗永浩开始“直播带货”,更多的男性有了观看和了解的兴趣;基层干部直播卖特产,更是吸引了大量粉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了解“直播带货”、愿意进入直播间观看,甚至愿意购买主播推荐的产品。这样的形式看起来仿佛前景无限。
“直播带货”一路高歌猛进,可也有不少“直播间翻车事故”。李佳琦在之前的直播中推荐了一口不粘锅,可在演示煎鸡蛋的环节时,鸡蛋牢牢粘住了锅底。直播翻车的问题尚且不算少,更遑论虚假宣传、评论造假、售后服务差、退货维权困难等等问题。
而在这些客观因素之外,消费者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限时促销、明星效应等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之下,消费者们的“冲动消费心理”在直播间中被利用到了极致。
(图源:QQ新闻)
有许多网友感叹“本来只是想进直播间看看,结果上一件我就加购一件,仿佛这些直播间都有一种让人不自觉消费的奇异魔力。”
事实上,在直播间里,绝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可能并不是真实的,而是被创造出来的。换句话说,“直播带货”就像是在让人“被动相信”主播的话。
“这个产品效果超好,买到就是赚到。”“这件单品每个女孩都必须拥有。”“用了这款产品,变得更美不是问题。”这些说辞仿佛在套用公式——“买了这个,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不论是别人艳羡的目光还是自己美丽的外表,不论是别人的认可还是属于自己短暂的快乐,冲动消费的背后往往都存在着一些目的驱使,而这种内在的“驱动”并不是仅靠限时促销和明星效应就能轻易达到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真需求,而市场有意识地将其加工之后——被商家利用,于是有了不计其数的商品;被购物平台利用,于是有了层出不穷的销售套路;被带货博主利用,于是有了花样繁多的劝购话术。
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自我审视……这些都让不少的人重新回归到原来自己浏览商品自主选择购物的模式。正如小青采访到的两位同学所提及的,在直播时购买不同的商品,也存在着不同的风险、自我判断与价值考量。因而,“直播带货真的有保障吗?”“直播中销售的商品能完全信任吗”“这样的形式在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这些问题仍留待我们去思考。
“直播带货”,卖的大多数是所谓的“网红商品”,而其真假优劣,正在接受消费者和市场的检验,售卖的套路,也在被用户和监管平台逐渐摸清。“直播带货”经历流量变现的冲洗后在逐渐显露其真实的模样。
这样的形式在将来是会常态化还是一闪而过,我们现在还不敢妄下定论。但学会理智看待“直播带货”这样的购物新形式,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在不被“直播带货”带来的消费冲动所左右的同时,又能体验到这种新式网购方式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和实惠,或许是最好的结果。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今日小编:淳靖、刘旻
图文来源:网经社、QQ新闻、
人民日报、羊城晚报金羊网、知乎网专栏
初审:郑梦婕
审核:刘洁予
审核发布:马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