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位“松鼠人”吗? | 青晚报
在购买书籍之前,很多同学就开始规划自己的阅读书单和日常进度,但实际上不少同学的书其实并没有被翻开过一页。这种“只囤不看”的现象不只存在于书本,生活中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囤积现象,无一不体现着我们的囤积欲。
现代人或多或少都有囤积欲和囤积习惯,就像过冬的松鼠,喜欢在窝里囤积大量的坚果,坚信某天会用上它,但实际上最后却很少吃掉,这种像松鼠一样有囤积习惯的人也被大家调侃为“松鼠人”,过度的囤积欲甚至可能发展为“松鼠病”——囤积成疾的精神疾病“强迫性囤积症”。
美国史密斯学院心理学教授兰德·弗罗斯特表示,美国有600万-1500万人患有“松鼠病”,大约占美国人口的5%。也有媒体把“松鼠病”和焦虑症、“懒癌”一起列为“本世纪人类三大绝症”。即便没有严重到“松鼠病”的程度,各种各样的“松鼠人”所囤积的物品也已超出正常使用量,有些甚至到了可以直接开店的地步。
我们在囤积什么?
物质囤积
知识囤积
“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的态度,有人赞同,有人担忧。即便没读过的书已经堆满一柜,我们可能还是忍不住继续买新书。
如果真的会阅读购买的书籍,而不是只为了消费的快感,那么,这也许不是一件坏事。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在买书时兴致勃勃、志气满满,却在真正重要的阅读环节兴致缺缺。最终,没有读什么书,书柜倒是早已经塞满了。同样,网络上见到的好文章、内容满满的“干货”以及一些学习资源,被放进收藏夹之后也只是等着“吃灰”。
“只囤不看”往往因为存在一个美好的幻想——终有一天,这些书会发挥自己的作用,而看完了这些书的自己,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数码囤积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码资源在我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云囤积”也越来越方便。手机里或云端的照片、音乐、电影、购物车、收藏夹……一切都满满当当,各式各样的信息等着我们随时翻阅。
相比实物囤积,网络囤积不占实际空间也不影响他人,但它消极的一面在于会分散你宝贵的注意力。当人们发现自己收藏的内容怎么也看不完时,可能还会产生一定的焦虑和自我效能感降低等负面情绪。因此,越来越多研究者提出要严肃对待网络囤积行为。
我们为什么爱囤积?
其实,这种疯狂的“囤积欲”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中国古代就有“积谷防饥”的说法。在食物短缺的时代,人们竭尽全力囤积食物、工具、武器等物品,更有利于自身生存。所以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也曾提出,囤积行为符合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历史原因之外,还有地域的差异。比如,东北地区冬天囤白菜的盛况全国闻名,家家户户对囤白菜有着巨大的热情,户户几百斤,家家堆成山,十分壮观。为了解决这几百斤白菜,人们发展出生吃、蘸酱吃、腌着吃、泡着吃等无数种吃法。
如何脱离“松鼠人”行列?
“松鼠人”的习惯会让人把注意力过多分给虚假的未来,还容易带来焦虑情绪。如果你不想再当一位“松鼠人”,小青准备了以下三条小建议:
1. 准备囤东西之前做好评估和规划,三思后行。认真思考自己需要多少、能用多少,避免浪费,不被消费购物的快感冲昏头脑。
2. 学会“断舍离”,定期清查存储物品,把对自己没用的物品及时处置掉。
3. “囤积”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补足安全感,严重的囤积行为需要适当进行心理干预。
你也是位“松鼠人”吗?你在生活中喜欢囤积什么呢?快来留言和大家分享吧!
参考资料:
[1] 弗朗辛·拉索著,刘大明译.《囤积症:向物品寻求安全》;
[2] 兰德·弗罗斯特、盖尔·斯泰吉蒂著《囤积是种病》;
图片来源:美剧《破产姐妹》截图、人民日报、
百家号长沙广电短秀、微信公众号律动中南、
www.quanjing.com、www.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