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业女性化,给农村女性带来了什么?

青年声量 科莱美特气候青年
2024-09-05

在我国过去的小农社会经济生产关系里,农业生产当中的性别分工以“男耕女织”为主,男性由于体力较强承担了更多的田间重活;体力较弱的女性更多参与户内的家庭劳动如纺织等基础活动。但在不同时期,女性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的角色远不止于此,且在不断发生变化。学界就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男性农业劳动力转移,女性在农业生产劳动中承担更主力的角色而言,提出了“农业女性化”的概念。在“农业女性化”的现象下,留守农村务农的女性比起外出打工的男性,对自身周边自然环境的认知更深,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与利用强度也逐渐提高。


本文是气候共学营第四期的学习成果,旨在探讨女性在社会性别角色中的变迁,农业女性化的各种研究分化,以及女性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女性角色的时代变迁:

生产力变化引起的劳动方式改变

远古社会,人们靠采集狩猎和采集为生,男人主要从事更危险和需要体力的狩猎劳动。女性从事较稳定的采集工作,由于女性在母系氏族中作为血缘关系纽带存在,故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种古老的劳动性别分工以生存和生命延续为目的。此处所指的“延续”既是指个体生命的长度,更指代际延续。


随着工具的使用以及石器时代的开启,人类开始“刀耕火种”,依靠人力、畜力和简单工具进行耕作的农业和传统手工业。这种生产方式包含大量的重体力劳动,因此男性劳动力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也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拥有者。所以,社会财富的分配是根据男性的意愿来分配和传承给后代的。


男耕女织。图源:网络


封建时代的女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参与在民歌等史料中可见一斑。《诗经》中有提到的女性参与的工作就包括:饲养家禽家畜,采集植物茎叶以供药用、食用,采摘桑、麻、葛等用于纺织,田间送饭及参与田间劳作,拾滞穗,舂米等。


据人类学和考古学研究,畜牧业的发生与女性息息相关。除去犬的驯化外,其他动物的驯养可能都是由女性完成的。采集野生植物是先秦时期农业家庭女性重要的季节性工作。春天的野菜,秋天的蘑菇、野果等是农业家庭生活的重要补充。黍稷之类农产和妇女的关系也比较深。反之,男子和狩猎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初男女的分工并不是“男耕女织”而是“男猎女耕”


古代耕作的主力是男性,女性是农业劳动的重要辅助者,她们在兼顾家内劳动的同时也在农业生产中从事播种、除草、浇水、收割等。特别是在播种、收获的农忙时节,女性会广泛参与到农事活动中,并没有严格的“男耕女织”界限。如果是丈夫不在,只有寡妻的时候,更得靠女子独立耕作。唐代石窟壁画中也有反映妇女忙于农事的场景,如榆林第25窟中的一幅唐代壁画《弥勒经变》即表现了弥勒世界“一种七收”中犁地、播种、收割、扬场等耕获场面,其中负责播种和扬场即是两名农妇。


到了清代,渐渐发展出“男女并作”趋势,原因在于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递减,农民实行精耕细作或改变种植方式以增产来弥补损失。譬如,北方从一年一熟改为两年三熟;南方实行一年两熟、三熟,或由旱作改种水稻。增产需要增加单位劳动力的投入。“男女并作”不仅指女性参与种植耕作,同时包括男性参与到原本属于妇女的劳作顷域如蚕桑、棉织等。


农业生产需要遵从季节性规律,劳动集中于种收时节。“紧抓农时”“抢收抢种”,都显示出时间对农耕的重要性。农忙时节,家中男子要全数上阵,妇女乃至老小也得参与其中。农耕的一种一收,最关乎一家人全年的生计,必须“男女并作”。这在江南至少从明代起已成惯例,即使在清代也难改变。


“妇织”也不能完全排除男子的参与,除了农闲时帮助纺纱,有些工作如经纱、上纱等,本属男子的强项。在相对偏重专业分工的条件下,采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劳动,应是清代江南小农家庭农场的基本生产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妇女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法律等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表现。在农业上,农村女性会更多地接触到种子和土地,她们相比起她们的前辈们会更有意愿去保有地方独有种子,进行农事活动。


小结:


生产方式决定了财富积累的方式。现代社会财富的积累来自生产效率提高和商品交换。但是在传统社会,财富积累主要来自于土地和劳动力。积累财富主要有两条途径:扩大可耕作土地和生育人口,核心是提高家庭人口数量,尤其是男性,扩大可耕作土地,包括新开垦土地,兼并已有土地和争夺耕种土地所需的一切其他资源,比如争夺灌溉水源。


这些都是男性为主力的活动,实际上往往取决于成年男性的数量。虽然女性也可以依靠轻体力劳动,如纺纱织布、家庭养畜禽来换取粮食维持生存。但是,这种生产方式仅是在明清的松江地区小范围存在。它存在的前提是因社会分工而产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社会依旧以重农主义为基础,商业只在少数地区相对繁荣,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乡下,人们的生存来源仍依靠种植业和传统手工业,自给自足。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经济体制与思想意识的变革,女性在经济、政治、受教育水平及婚姻家庭状况等方面发生改变。


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变化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就业状况从结构单一到领域多元;政策倾斜从保障生存到保障发展;受教育程度从学历较低到高层次提升;婚姻获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中国性别角色从“男主外女主内”到“男女共同承担”转变,社会性别观念逐渐向“男女平等”过渡。


“农业女性化”:

时代变迁后的性别角色发展脉络

农业女性化,指的是农村农业生产和农业劳动越来越多地由妇女承担和完成的现象,也意味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女性正成为农村人口的主体。农业女性化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农村出现大规模剩余劳动力的条件下形成的。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同时也提高了劳动效率,相比起新兴城市,农村所需要的人才结构单一且需求量固定,大批青壮年出走农村去往城市找寻新工作。


在农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先男后女、重男轻女”等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落后观念限制了农村女性获得受教育权等方面的限制,造成农村男性和女性在受教育机会和水平上的差距。于是,女性选择在更早的年龄进入田地,并留守在农村,承担较繁重的家务劳动。即便农村女性流入城市就业,缺乏知识和技能背景往往使她们就业的稳定性较差、工资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女性留守农村的选择,催生出“农业女性化”的现象。


在河南的弘农书院,农村妇女充当着主持和发展社区合作社的领袖角色。图源:春雨合作社


女性视角下的小农

伴随着农业女性化的现象,女性也越来越多地在各种本土生态环境和文化的保护中发挥着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保护留存本地老种子,以及常年耕作培养出来的对环境风险的感知。


现代化农业对高产品种的追求逐渐变成对单一优势品种的依赖,不利于作物抗病虫和本地生态的可持续。多样性的种子系统是品种选育不可缺少的来源,保护和恢复本地老种是为了维持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筛选培育出适合本地气候的种子,增强社区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地方品种的保护,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


广西马山古寨参与式选育种项目成功动员了村民妇女组成小组,与广西农科院的老师交流种植技术经验,保育了12个玉米地方品种与部分蔬菜老品种,建立了社区种子资源库,并与其他社区分享培育成功的品种。管理种子库为当地妇女,使用种子库资源的村民大多是妇女。


滇西北山区的石头城村农作物品种数量丰富,但在1993年-2013年这20年中当地农家品种流失加剧,品种日趋单一。2013年石头城村成立参与式骨干小组,广西农科院的老师实地指导玉米的参与式选育种试验,小组里的2位妇女掌握了玉米杂交技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种植环境培育出了新的品种。她们观察育种作物,了解当地作物的习性,就像抚养孩子般耐心呵护、小心翼翼,成为老种子的实际守护者和生产者。


云南丽江石头城的妇女育种家张秀云。图源:农民种子网络


结论:


“农业女性化”现象是当今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小农经济与乡村日渐衰弱的具象化表现。中国农业主要劳力的女性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明显。但是由于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并未完全消亡。与其说是“农业女性化”,不如说投身农田是农村妇女在被边缘化、弱势化的境况下仅有的生存选项。


看见和动员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性和主人公意识,引导她们有意识保留种子,建立各地种子库留存种子,在推动生态环境健康、提高社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上发挥所长,形成互相支持的人际关系资源。农业农村政策的制定需要看到“农业女性化”的趋势下,作为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女性在接受知识技能培养上的真切需求,提供适配农村女性生产生活场景的知识、技能和其他支持。


参考文献:

 [1]李伯重.“男耕女织”与“妇女半边天”角色的形成──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二[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03):10-22.

[2]胡玉坤.性别劳动分工与"农业的女性化"[J].[2024-01-31]. 

[3] 李亚光.两周时期农业家庭中女性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21,(03):81-88.DOI:10.13713/j.cnki.cssci.2021.03.011.

[4]沈茂英,《牧区农村藏族妇女家庭分工与生态建设能力提升研究——来自川西北牧区的个案调查》,《西藏研究》2017年第3期.

[5] 李雪婷,《保育老种子,妇女在行动》,《中国妇女报》,2021 年1 月29 日第006 版,乡村振兴。 

[6] 王海莉,李一,汪超. 农业女性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农业展望,2013,9(8):28-31,37. DOI:10.3969/j.issn.1673-3908.2013.08.006.

[7] 韦加庆. 农业女性化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路径[J]. 滁州学院学报,2015,17(4):47-50. DOI:10.3969/j.issn.1673-1794.2015.04.013.


其他人都在看

附近的重建:想象一种属于所有人的种子网络

极端高温,让劳动更难了


项目介绍

气候共学营项目旨在为各个专业领域关注气候变化的青年提供一个共学、共享的社群空间。在科莱美特社群伙伴引导下,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青年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成果分享、共同行动的形式,提升对气候变化知识的理解和应对能力,并形成青年视角的气候变化知识,进一步扩大气候变化的青年声量。自21年以来,科莱美特组织了4期气候共学营,有超过350位营员完成了为期3个月的学习,形成超过50篇观点文章,累积超过1万阅读量。

支持方


工作团队

作者  小农与生物多样性组

(贾璇 杨玺金 刘晋武)

导师 田秘林

编辑 袁漪琳

排版 赖嘉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科莱美特气候青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