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后,被阿里巴巴和腾讯激活,36岁的他投中51信用卡、猫眼微影、美菜等6个独角兽
他们是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也是正在当打之年、陪伴创业者IPO的“敲钟一代”——创业邦第六年连续推出「40位40岁以下投资人」榜单,旨在寻找中国最优秀的40位年轻投资人。
本篇报道也是创业邦「投资名人堂」栏目的第26篇报道,采访对象为GGV纪源资本上海执行董事吴陈尧。
“初识吴陈尧,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他看上去拽拽的。”善诊创始人吴竑兴说。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出身阿里、腾讯、GGV纪源资本(简称GGV)上海执行董事,这些都是吴陈尧骄傲的资本。而他所投出的途家、金山WPS、51信用卡、智米、猫眼微影、美菜都是独角兽公司,获得了高额回报,有些甚至获得了几十倍的回报,而其中有三家在准备境内或境外IPO。
2012年加入GGV的吴陈尧是目前活跃的中生代投资人中入行时间较长的一个,同时也是这一批投资人中少有的同时带有阿里和腾讯背景的。
绕不开的腾讯和阿里
“我其实不想再提阿里和腾讯,但又很感激它们,因为它们算是我过去的标签。”每一次采访,阿里巴巴和腾讯都是吴陈尧绕不开的话题。作为开启他职业生涯的两家公司,阿里巴巴和腾讯给他留下了巨大的财富。
阿里巴巴是吴陈尧毕业后的第一站,那时候,他加入了正在被阿里整合中的雅虎中国。“一土一洋”两种文化的剧烈冲击下,整个雅虎中国处于震荡时期。但在那段时间里,吴陈尧不仅接触到了雅虎所积累的搜索技术以及门户、邮箱、社区、问答等标准Web 2.0产品,也学习到了阿里的独有的一套组织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完成了他对互联网最初的认知。
2008年,吴陈尧加入了另一个“互联网帝国”——腾讯,负责整个腾讯网的流量变现策略和腾讯平台的广告投放系统。4年后,不到30岁就已经是副总监的他马上就要升任总监,但他还是决定离开。“当时觉得钱迟早会有,而大公司里大多数人都难免随大流,而我想想看看资本与互联网产业的结合,所以我离开时也没有特别犹豫。”吴陈尧说。
这两段工作经历对吴陈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促成了他后来投资的底层逻辑:因为在阿里和腾讯的经历,吴陈尧在看社交和电商类的项目上具有对产品功力和运营能力有直觉判断的优势;同时,在吴陈尧看来,VC的基础就是内容和支付,恰好和社交、电商有关。
离开腾讯后,吴陈尧加入了全球知名独立投行——Jefferies & Company,负责亚太区TMT行业的研究,为全球主要买方基金提供证券评级服务。其间他参与过人人网的上市进程,因而看到了人人网从盛转衰的过程。2011年,人人网上市,一时风光无限,不仅是学生,很多人毕业后也会继续使用人人网的服务,加之“偷菜”游戏的爆发,大家都觉得它未来的市场潜力巨大。没想到微博横空出世,这一看上去和人人网关系并不大的产品在不知不觉间吸走了人人网的用户。
这让吴陈尧觉对互联网的发展有了更深的体察和认知:火和不火没有规律可循,不变的唯有人性。
而在观察人人网这个过程中,吴陈尧发现自身对一级市场更感兴趣,因为一级市场不仅关注的细分领域更加广泛,也更加前沿,还能认识更多的创业者,于是,在机缘巧合下,他加入了GGV。
保持饥饿感
“听到他感兴趣的事情,他会变得很兴奋。”吴竑兴说。
走出腾讯,看到更大的世界之后,吴陈尧深刻感受到了之前视角的局限。“在阿里和腾讯时我觉得自己已经见过了各种互联网模式,但做VC后,才发现很多新领域的发展是BAT关注不到的,因此格外注意不要让过去的经验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吴陈尧说。
因此,在所关注的领域里,吴陈尧从来不给自己设立边界。刚进入GGV时,他什么行业都看,陆续投了51信用卡、美菜网、金山WPS、微影时代、途家、智米科技、追光动画、盈盈理财、考拉迷你仓、企鹅吃喝指南、善诊、找油网、E店宝、黑湖科技、指掌易、Moka HR、追一科技、森亿智能等等。
乍一看吴陈尧的投资领域覆盖了2C到2B,布局比较广,吴陈尧也承认投资者的“专”与“广”各有利弊,但他不认为唯有专才能投出好项目。一方面很难保证哪个行业永远都是投资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除了行业知识,VC更多依靠的是对商业逻辑的认知和直觉判断。“投资如果单纯依赖行业知识会很难,因为VC永远比不过多年的行业从业者,而且行业从业者也未必永远是对的。比如当互金(互联网金融)早年的阶段,如果你去问银行的人,他们大多会说是骗局。”吴陈尧说。
他认为,投资人要跟行业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因此,一个人看三到四个行业,或者每一到两年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所看的领域,对VC来说很重要。如今,吴陈尧把很多精力放在了人工智能、企业服务,移动医疗和区块链领域,但他依然会对很多其它领域保持关注。
不变的是吴陈尧总结出的自己的一套方法论:除了看数据、排名,以及问周围的朋友之外,要回到“人”来考虑,看项目解决的是人的什么欲望,这个欲望是小众还是大众,会持续多久,会被什么替代等等。
感知力和冒险精神
每个投资人都是一个冒险家,能投出很多“独角兽”的投资人更是如此。“独角兽”大都经历过不被认可的阶段,51信用卡就是这样。
2014年吴陈尧投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很多人对这个行业并不看好,加之业内后来陆续有负面曝出,政府监管更加严格,行业前景看起来十分暗淡。而除了行业因素,那时侯的51信用卡本身也在做一件挑战投资人认知的事情:要求用户在51信用卡内登陆自己的邮箱,通过邮箱读取用户的信用卡数据。“如果直接去银行App读取,即便用户授权,银行也会封,所以51信用卡的创始人孙海涛就想了这个本土化的办法。”吴陈尧说。
这让当时的吴陈尧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但也非常理解51信用卡的做法。尽管当时大部分人都在怀疑用户为什么会信任51,但出身腾讯的吴陈尧深知这是一个获取用户的绝佳办法:主流互联网人群对于隐私和数据会结合产品价值来看待。国内有很多人把信用卡当成经商的工具,通过持有多张信用卡实现资金的周转,有管理信用卡的刚需,而越是这样,他们就越愿意在隐私方面让步。同时,信用卡本身既是一个获客的工具,也是一个筛选用户的工具,这让51信用卡在没有推广的情况下就聚集了很多优质客户。
“这在今天听来挺疯狂的。”吴陈尧感慨道。但当时的他觉得一定要投,尽管其时51信用卡并没有太多收入,只有几百万用户,且估值不菲。
除了看行业,吴陈尧对于如何看人也有一套自己的秘诀——将创始人的能力分为智商、情商和理商几个部分来看。
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说话速度快,使用的词汇和句式结构比较复杂,语言表达精确,那就说明这个人的智商不低。
而情商则表现在开放性和包容性上,如果创业者在投资人与其观点相左的时候表现出不爽、排斥、不愿倾听等等,甚至去反对投资人所说的话中最容易反对的一点,忽略掉其中蕴藏任何合理的可能,就说明这名创业者心态不够开放,或者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准备不足。“这也反应了创业者平时对待创业伙伴的情况——当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时,他是会倾听别人,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吴陈尧说。
对于理商,吴陈尧也颇为看重。所谓理商也就是指创业者注重逻辑,也熟悉人类天性中思考的缺陷和常见误区。
投资要和人性对抗
“投资是和人的天性作对抗。”吴陈尧说。
在采访中,吴陈尧提到查理·芒格(美国投资家)好几次。他对认知心理学中的心理现象有着极大的兴趣,比如禀赋效应、从众心理、前景理论等等;而避免自己受到这些现象的干扰,保持认知独立、客观,是吴陈尧在刻意练习的事情。他说,人要有意识地训练,了解我们的思维会在哪些方面产生偏差,因为人认识事物的方式经过了数千年的进化,有一些所谓的捷径已经内置在我们的大脑里,但适应于东非大草原的决策捷径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生存无虞但信息过载的环境了。
对于自己错过的项目,包括在内部会议上投了反对票的项目,吴陈尧常常会进行反思,有时还会把这些反思都写下来。比如某一流量巨头,虽然只是在投委会上投了“不足以定生死”的反对票,但吴陈尧还是耿耿于怀。
吴陈尧说,自己错就错在过于相信自己过去的经验,曾经别人之前尝试过没有成功,不见得这次就不会成功。“当然,这里面的偶然性是其他巨头跟得比较晚,但不应该在做了结论后就只关注到和自己结论一致的信息,也错失里再把它追回来的机会。”吴陈尧说。
另一个“错过”是一家电商公司,尽管GGV最终还是投了,但对吴陈尧来说,曾经有更早的机会投到它。吴陈尧反思:我太看重产品模式的推演,忽略了创业者企业家精神,其实如果我更谦虚一些,花更多的时间跟创业者相处,也许会做出不一样的结论。
当然,在“错过”名单的另一面,吴陈尧也有一个“判断正确”名单:有些项目他跟市场普遍看法不一致,譬如在所谓的风口上快速火过而又归于沉寂的。
这两个名单里各有十几家公司。“正负相抵了。”吴陈尧笑称。
本文作者:杨绚然,关注消费升级、区块链领域,想要在不确定中挖掘所有的确定性。微信:yxuanran,添加时请注明公司及来意。
点击下方链接:阅读更多投资人系列文章
1. 做投资11年,投中华米、罗辑思维,他是如何做到“软硬通吃”?| 专访李剑威
2.1.7亿美金投了19个项目,3个上市,2个估值50亿……他为何总在风口之前押中独角兽?
- END -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推荐邦哥的好朋友“毒舌科技”,ID:dushekeji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