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韩流粉丝的社团粘性很强。这使得韩流粉丝天然地有了某种组织上的形态,而饭圈的一个共识就是进行紧密的团建活动。因为喜欢K-pop而结识了众多同好的凯蒂说:“这些偶像给了我们一个家。”而且,韩流的粉丝画像决定了他们讨厌特朗普。印第安纳大学的亚洲文化客座教授CedarBough Saeji提到,在美国,韩流粉丝讨厌特朗普不足为奇。韩流粉丝中,不少是有色人种或LGBTQ+成员,他们更支持民主党。在自由派眼中,特朗普是一个带有种族倾向、性别歧视的白人男性,他坚持追求个人利益的价值观与K-pop歌迷的包容心态背道而驰。图源The Daily Show基于上述两点,这样的亚文化圈层很容易和政治扯上关系。为了改变“Koreaboo”这种歧视的语境,或者为了“哥哥们”和自己发声,团结的韩流粉丝发现,花时间更多的参与政治,是让主流社会认可自己的一种途径,也是一种自我赋权。当然,其实这也不仅限于韩流粉丝,研究粉丝文化的学者詹金斯就曾就《网络时代的参与文化》写过哈利波特粉丝的政治参与,这被他称为Fan activism。所以,在自觉这种“责任”之后,他们广泛参与了很多政治活动。在“百万做票”之前,黑人弗洛伊德被警察跪杀后的一系列网络舆论战中,韩流粉丝已经做了不少贡献。比如,在“BlackLives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甚嚣尘上的时候,种族狂热分子曾经试图输出“WhiteLivesMatter(白人的命也是命)”、“WhiteOutWednesday(和黑人争取平权的BlackOutTuesday对应)”、“itsokaytoberacist(做一个种族主义者也没什么)”、“ BlueLivesMatter(警察的命也是命)”,以反对黑人发声。而这些种族主义者发现,韩流粉丝已经率先用自己爱豆的舞台、翻拍视频、采访片段等内容淹没了这些种族主义主题的标签。 类似的,美国达拉斯警察局曾经希望人们使用应用iWatchDallas发送“抗议活动中的非法活动”,也就是警察们呼吁举报非法示威,以期有针对性的找到一些黑人平权活动的犯罪线索。 这一行为也被韩流粉丝们用同样的方法加以反击,使得该应用因“技术问题”在一天之内就匆匆下线。 而早在近期频繁的政治活动之前,《韩国先驱报》流行文化记者任玹洙就提到,韩流粉丝曾经向伦敦的一家慈善机构捐助了超过3.5万顿饭,号召大家关注孟加拉的道路安全。 墨尔本大学韩国研究高级讲师Jay Song说:“以BTS粉丝为代表的韩流粉丝一直在认真关注政治问题,包括失业、心理健康、经济不平等和性少数群体等议题。” 而和其他松散联合的组织不同,被应援、礼物、打榜等粉丝经济锻炼过的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强的行动力和团结度。毒眸曾在去年的文章《蔡徐坤粉丝一腔孤勇,微博一场阳谋》里提到过,对于粉丝来说,为偶像打榜或者反黑都更像是一种团建活动,在这种共同的精神理想下,他们会表现得紧密且团结。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的社会学博士生妮可·桑特罗在研究BTS的粉丝现象时说:“我以前从未见过规模如此庞大的狂热者。”这些粉丝非常明白,如何利用算法,在社交媒体上做出声量。而他们所掌握的这种社交力量,能够被完美地复制在政治活动上。毕竟对政治来说,集体行动的力量总是非常奏效的。“K-pop的粉丝真的很擅长使用网络平台,由于疫情,被困在家里的他们泡在网上的时间更多了,因此他们开始从事政治活动并不奇怪。”Saeji说。右图为呼吁K-pop Stan行动的TikTok用户图源The Daily Show不过,和大家想象中整体划一的动作不同,韩流粉丝的政治活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导者——BTS粉丝、16岁的里亚(Ria)谈到:“在(“狙击”特朗普)这类活动中,从来没有领导者,由于我们的人太多了,信息很容易就发散的传播开来,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趋势。”TikTok,年轻人的政治新舞台?从韩流搅动政治生态延展开来,反映的是如今美国年轻人普遍的政治心态——自由、爱表达、也懂传播。 韩流也好,更广义的年轻人也罢,承载起他们传播、发声的媒介之一,正是势头正猛的TikTok。 虽然韩流粉丝群的年龄跨度很大,但外媒MTV认为,韩流粉丝的主力军还是青少年。少女时代粉丝莉莉·达伯今年21岁,她在2009年、11岁的时候就开始粉少女时代;一位26岁的K-pop粉丝SusanKelly也是从16、17岁就加入了K-pop的粉丝社区。而根据Sensor Tower和Tiktok Statistics的数据,TikTok已经成为美国Gen-Z中首选的社交媒体,每月活跃用户中,16至24岁的用户占比60%。 因此,韩流粉丝和TikTok的用户画像是高度重合的,某种意义上这就是Z世代的一个典型交汇点——在这之前,Twitter是K-pop的大本营,2019年,带有#KpopTwitter标签的全球推文有61亿条,比2018年多了15%。但现在,以K-pop为代表的年轻人开始更多的使用TikTok,BTS在入驻TikTok19个小时后,即被220万人关注,截至现在,他们收获了1430万的TikTok粉丝。 韩流粉丝频频的发声,也折射出了Z世代的表达欲望。 《纽约时报》认为,从“黑人的命也是命”这样的抗争上,年轻人逐渐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力量,并且打算释放出来,而TikTok就是一个绝佳的新平台。对于不满18岁的青少年来说,他们也希望通过TikTok这样的社交媒体表达观点,对竞选造成影响。韩流粉丝Ria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说,她计划参与更多的类似“狙击”特朗普的政治活动,并认为很多K-pop的粉丝也是这么想的。“在作为一个粉丝之前,我们首先是一个关心政治的年轻人,如果我们拥有TikTok这样的平台,那么我们会试着做更多。” 而且,TikTok越发成为年轻人独属自己的发声渠道。他们逐渐意识到,美国的主流媒体一直被家族企业或者华尔街的投资机构等少数精英所掌握,如拥有CNN的时代华纳集团,就被超过3000家的机构投资者所共同持有。 但在TikTok上,他们可以自由地组建相同政治倾向的联盟,这基于TikTok特有的网红屋“hype house”文化(因兴趣而结成的共同体)。对年轻人来说,TikTok正成为他们的有线新闻(“cable news for young people”)。 19岁的本杰明·威廉姆斯认为,对于他想要制作的内容和希望吸引的观众来说,TikTok非常合适。 他提到,虽然Facebook和Twitter上有很多政治内容,但那都是“大人”的世界,Z世代并没有真正参与那些内容的制作和分享。要知道,Facebook的美国平均用户年龄已经有40岁了。 “而在TikTok上,创作者可以通过15秒政治喜剧的形式,加入更多的喜剧元素和幽默感,让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像朋友一样分享彼此的观点。”本杰明说。独特的边跳舞边表达政治观点的TikTok文化除了在TikTok上畅所欲言之外,比起曾经传统的图文传播,年轻人显然也更喜欢TikTok上视频化的呈现方式。在TikTok上,创作者可以将屏幕拆分为“二重奏”,将不同观点对比播放,进行辩论。政治网红、20岁的坎姆·希格比表示,他希望在TikTok上建立任何政治立场的人都可以畅所欲言的舆论氛围。《纽约时报》提到,不久前,坎姆在TikTok上直播了几个小时,和观点不同的人进行辩论。在TikTok上,大家会自发的去做同一个挑战,年轻人可以用同一首歌、同一段舞蹈、甚至同一个滤镜来寻找同好。在这里,传统的标签不再那么重要。 比如,在塔尔萨集会前,不少人发布的TikTok视频都使用了同样的舞蹈和文字,用类似的拍拍肩膀、扭动几下的舞蹈和“赶紧为特朗普的竞选活动定两张空票”的配文来支持“狙击”特朗普的活动。 他们跳了一样的舞蹈而这场疫情,无疑对TikTok平台本身的政治化起到了催化的作用。今年三月以来,与病毒相关的内容迅速在TikTok上流行,口罩自拍变得很流行,宅在家里的年轻人都在TikTok上玩梗。有着TikTok上最大政治账号的马迪森·布科斯基,也对TikTok的潜力持乐观态度。面对自己服务的Z世代,TikTok可能还是要做好如何让用户顺畅表达和不触碰政府敏感线的微妙平衡。 作为一款非美国本土软件,TikTok一直在通过用户数据本地化、审核团队本地化、管理团队本土化等方法,以求得有关部门的认可,获得持续发展的空间。去年下半年,TikTok就雇佣了两位前美国众议员,共和党的Jeff Denham和民主党的Bart Gordon,为缓解审查压力做政治游说。但同时,TikTok必然要与Z世代一起长大。正如TikTok美国高管Vanessa Pappas所言,“在线社交是线下世界的映射”,TikTok也必须尊重年轻用户的内容创作自由。 而通过对某些敏感内容的处理方式大概可以看出,TikTok还是以用户为大——之前有TikTok用户抱怨,带有#BlackLivesMatter和#GeorgeFloyd(窒息而死的黑人的名字)的视频发布后的观看量是0。后来TikTok方面回应道,这是一次技术故障,带有这些标签的帖子实际上具有超过20亿次观看,这一问题也很快就被修复。 在美国引发轩然大波的一张照片 在黑人运动越演越烈的当下,TikTok作为一个内容分发平台,也表达了自己的支持。TikTok首席执行官凯文·梅耶尔提到:“现在是支持黑人员工、用户、创作者和艺术家的重要时刻。” Vanessa Pappas和创作者社区总监Kudzi Chikumbu不久前发文写道:“我们衷心欢迎黑人社区的声音,我们的团队正在研究提升黑人声音的方法。”TikTok方面还表示,它计划建立一个“创造者多样性委员会”,尊重内容创作的多样性。在TikTok为Z世代的自由发声赋能之后,作为其中分支的韩流粉丝们自然也被赋权了。在这次特朗普事件里,韩流的贡献不可忽视,记者任玹洙称,韩流粉丝再一次在政治和社会事件上形成了影响力。 在洛杉矶的KCON US现场的K-pop粉丝图源路透社美国本土的韩流,折射着美国亚文化圈层的一种政治力量。他们或许很年轻,但是利用TikTok、Twitter、Instagram等工具,他们可以用线上的社交媒体力量搅动线下的政治生态。而B站上大量恶搞特朗普的鬼畜视频,或许可以和美国以韩流为代表的年轻人在TikTok上反对特朗普的举动遥相呼应。 在B站上,特朗普被塑造成了“川建国”同志,背景音乐甚至可以是《我为祖国献石油》。同一个时代的年轻人,其实都在消解政治、嘲弄主流文化,只不过美国的年轻人选择了TikTok,而中国年轻人选择了B站。 相同的是,这些年轻的声音,不可忽视。参考资料:1.Korea Times| BTSfans called ‘Koreaboo’ in the US; shows bias against Asian culture continues inthe country| Dong Sun-hwa2.In The Know| Meetsome of America's biggest K-pop fans| Dillon Thompson3.MTV| It’s A GreatTime To Be A K-pop Fan In The U.S. — If You Can Afford It| Caitlin Kelley4.Al Jazeera| AreK-pop and BTS fans a new force for social justice?|Annette Ekin5.CAN| Commentary:Why are K-pop fans trolling Donald Trump?|Steven Borowiec6.CNN |K-pop fansare being credited with helping disrupt Trump's rally. Here's why thatshouldn't be a surprise| Julia Hollingsworth,7.TheCoversation| How TikTok got political| Penny CS Andrews|8.Forbes| TikTok AndInstagram Users Find Their Political Voice| Anthony Svirskis9.The New York Times|Why Obsessive K-Pop Fans Are Turning Toward Political Activism| Joe Coscarelli10.Tiktok“搅黄”特朗普集会:踩到政治红线干扰大选?新兴产业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