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王磊:新时代医药企业的破局之道
FDSM
#新年论坛 精彩洞见
无科创,无未来!202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在线举行(点击回顾:复旦管院新年论坛,带你预见科创未来)。作为演讲嘉宾,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以“聚势合作 创领未来”为主题,分享了新时代背景下医药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以阿斯利康为例,深入剖析了医药企业破解创新困境,实现创新发展的“方法论”。
疫情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中国创新药正在实现弯道超车
今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的主题是“无科创,无未来”,我非常认同这一理念。科创的来源一定是研发的成功,研发的成功一定来自于很多基础学科的突破。需要有一批非常好的科学家和有企业家精神的人,能够一直不停地为患者谋福利,为他们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和解决方案。
随着中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多,以及众多科学家归国发展,中国在科学研发方面越来越能够沉住气,花大量时间研究新东西的科研人才也越来越多。由此我们才能把更多的高层次人才牢牢聚拢在中国,从而为中国未来的科创发展贡献力量。
这次疫情也凸显了我国基层医疗能力的不足。我们需要通过医疗资源下沉惠及基层民众,切实提高社区医院、乡镇卫生医院和诊所的诊疗能力。所以在强基层方面,国家要在培训、能力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大量投入,积极落实基层要求,从而让基层拥有好医生和全科医生。
与此同时,医药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也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数字化医疗发展更加迅猛,包括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以及其他电商平台在内的互联网医疗茁壮成长。我相信,未来通过互联网医疗的常态化,重复配药将从线下转移至线上。互联网医院也将提供线上问诊方面的服务,让慢病的垂直管理变得切实可行。
而在疫苗研发方面,今年中国的发展也领先于世界。很多中国本土企业研发的新药不仅在中国迅速获批,实现弯道超车;而且也获得了国际认可,出现了多例本土企业向跨国企业授权的创新药,获利颇丰。本土企业的创新药从中国走向世界正在变成现实。
引进来+走出去,阿斯利康的跨界创新之路
过去28年来,阿斯利康在中国共经营了六大治疗领域近40种创新药物,覆盖了从慢病到肿瘤等中国患者亟需的治疗领域;并通过收购Alexion公司,将业务拓展到罕见病领域。
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愿景,作为跨国企业,阿斯利康积极发挥桥梁作用,让国外的技术走进中国,利用全球创新网络资源,协力政府做好海内外企业的本土落地和孵化工作,扩大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让中国的创新造福世界的患者;每年通过进博会的平台上市合作引入优质新药,代理产品的进口权和销售权,并做好产品的本土化。
在数字化方面,我们通过一系列数字化平台和工具,支持医患间更加便利的互动成为可能,为患者提供诊疗一体化的远程和在线服务。疫情期间,阿斯利康和高瓴资本合作开启在互联网医院领域的探索,力争将上百万医生和上亿患者有效结合,让他们能够足不出户便可以得到基本医疗方面的咨询和服务、线上配药以及垂直性的长期慢病管理,让医生能够真正为患者提供价值和服务,让患者得到真正的回报。
掌全局、创共赢、“爱”患者,破解创新困境的三大“密码”
虽然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但作为一个医药领域的跨国企业,阿斯利康在做跨界创新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最大的障碍便是如何在做好自己主营业务的同时,兼顾了解其他跨行业的创新,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通常而言,企业中的大部分员工都容易做内部比较,很少有人能利用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外部的创新发展。但一家好的公司,一家不断创新的公司一定要有人在关注本行业竞争对手和发展情况的同时,了解整个医疗器械和互联网领域的创新进展,从而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
当企业找到了适宜的合作伙伴后,如何建立一个能够实现双赢的合作方式则成为跨界创新的第二大障碍。合作伙伴通常都有各自的利益驱动,如果能以行业领导者的姿态去引导整个治疗领域的发展,将成为实现多方共赢的重中之重。
第三大障碍便是如何能在公司内部破除各部门间的内部障碍,与总部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对于诸如阿斯利康这样的大型跨国企业来说,与总部沟通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而解决这些困难关键之处就在于是否有一颗真正对患者充满热情的心。
如果只是关心产品本身或者季度奖金之类的因素,公司内部的障碍就会成为真正的障碍。而如果始终对患者充满热忱,时刻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困难终将迎刃而解。
本土化+国际化,医药企业的破局之道
展望未来,中国本土医药企业应在满足本土业务经营和利润要求的基础上走国际化之路。可喜的是,目前国内优秀的生物药企都正在走向国际化,并逐步获得了国际认可。
如果中国的医药企业、创新企业想要成功出海,我个人建议企业首先要结合当地需求,利用好当地人才,并且要和当地政府展开良好的沟通。其次,还要实现出口国的产品本土化,做好当地的研发和生产,这样才能真正和当地患者的需求紧密结合。最后在管理方面,也要尽可能管理好当地人才、理解当地文化,从而实现高质量的跨国管理。
同样,外资跨国企业也要走本土化的道路,否则在中国的经营就将遭遇困难。面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跨国企业更要居安思危。首先,要在做好本土化的同时,重视本土创新,积极和本土企业联手合作,把中国式的创新带向世界;其次,跨国企业还应实现真正落地,变得更加本土化,真正造福中国患者。
而在未来的人才发展方面,我认为医药行业的从业者必须是一个热爱患者的人,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做驱动。同时,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还要兼具国际视野。因为好的创新来自于世界,不重视中国或不重视世界都是不可取的。此外,在当打工者的时候,也要培养企业家精神,不应只是在创业的时候去创业,在作为员工时也要发挥企业家精神,把公司当做自己的企业来经营。如今的阿斯利康同样是把一个跨国企业当作本土企业,当作自己的公司在经营,这样才能更好地贴近本地现实。
#新年论坛 回看方式
无科创,无未来!202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8场演讲你都看了么?进入复旦管院小程序、识别海报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回顾论坛,读懂时代,一路向前!
更多精彩洞见
芮明杰:新战略发展格局下,哪些产业大有可为
邵宇:“科创+双循环”到底意味着什么
李若山:金融稳定是绝对不能突破的底线
卢向华:冰火两重天,互联网行业将何去何从
孙金云:破局!从平台的“背面”探寻企业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