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体验经济与第三世代消费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澎湃新闻 Author 蔡晋
#Q1
市场讨论女仆和执事店能够兴起的背后是因为“颜值经济”或者是“陪伴经济”。你认为主要是这两个原因吗,或者还是有其他原因?
徐倩:叫“陪伴经济”或者“颜值经济”都没有问题,只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比如颜值审美上的需求,或者情感上陪伴的需求。学术上,我们可以把它统称为“体验经济”,这也是第三世代的一种消费形式。
#Q2
什么是第三世代的消费形式?
徐倩:第一世代是产品,第二世代上升到服务。可以想象一下我们以前的就餐体验,最早我们只要求量大卫生就可以了,这就是产品层面的第一世代。到后来,我们要求服务好,一开始服务员每半个小时换下骨碟,大家就觉得服务很好,但后来海底捞又提供了超出想象的服务,不过这种服务到了现在,大家也不觉得奇怪了。那么到今天,我们就来到了第三世代的消费形式。
第三世代的体验经济有一个完整的定义,叫做“以服务为舞台,以产品为道具,以文化为滤镜”。
回到女仆和执事体验上来,为什么他们一定要有女仆屋、执事屋这个场地?因为他们需要有这个舞台,需要有观众和参演者。观众本身也是参演者,产品在中国就是桌游,在国外可能就是咖啡或者餐饮,这些都是道具。最后一定要加上二次元的文化,未来也可能是汉服的文化,文化的滤镜一加上去,所有的消费者就感觉,我买的不只是一杯咖啡,买的不仅是场地租赁费。
#Q3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他们愿意在店里花300元一小时,或者更高的价格去消费的动机是什么?能够获得的是什么?
徐倩:除了颜值和陪伴,权力感的获取在中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人在扮演不同社会角色时,感受到的权力感是不一样的。权力感的缺失其实会给人的人格带来冲突,这种情况在中国会更明显。所以当人的权力感有变动的时候,就更想要寻求一些东西去满足。
#Q4
那么,男性和女性顾客同样在女仆或执事店内消费时,他们所想要获取的权力感是相同的吗?
徐倩:不管是在什么消费场景,跟男性顾客和女性顾客交流时,你会发现,女性顾客获得权力感的方式是,响应她的需求,尤其是情感需求,她就可以获得权力感。
但对于男性顾客来说,仅仅响应是不够的,男性顾客需要获得别人认同,才能获得权力感。虽然都是在获得权力感,但男女之间获得权力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像有男性顾客在女仆店内,需要女性不停地听他讲解武器装备,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Q5
那在消费能力上呢?我们会发现,主要以女性消费者为主的执事店的客单价更高,那是否说明女性更愿意为颜值、陪伴,或者“体验经济”买单?
徐倩:为体验经济买单,男性和女性的大脑是不一样的。男性就算愿意为了体验买单,他也是追求性价比的,这种性价比并不是便宜,而是在于他认为值不值得。
你会发现,男性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支付意愿甚至可以比女性更加疯狂。比方说一些很小众的领域,在你看起来没有太多能玩花样的地方,男性可以玩出各种花样来。像键盘,我们一般认为市场能买到的最贵的键盘也就1000多了,但男性消费者可以玩定制,定制的键盘也许并没有更好用或者更漂亮,但他们就是愿意等一年到两年,然后花三到四倍的价格去买。甚至在自己不需要了以后,还会放到二手市场去交易,用更高的价格出售。
我认为男性消费者在精神世界上的追求不像女性有那么多的释放点,但只要达到了他的点,他就愿意买单。
而女性消费者,一方面由于情绪需求比较强烈,二来她们更善于通过消费取悦自己。因此那些能够给她们带来快乐的消费更容易吸引她们的付出。
#Q6
那对于像女仆、执事桌游店这种体验经济长期的发展,你是怎么看?
徐倩: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我是看好体验经济发展的,但是否一定是女仆或执事这个主题?不一定。体验经济可以和很多文化结合,阴阳师、欧洲文化、汉服文化,二次元都有可能。
但体验经济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较难规模化。如果大面积铺开,就不独特了。如果没有商业模式的创新,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仅靠消费者到店支付,是很难实现盈利的。
另外,我担忧的是,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对于从业人员来说的话,兼职的从业行为并不可持续发展,这种不确定因素也限制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壮大。
女仆执事和模特还不一样。模特经纪已经有了很成熟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成为模特要经历一定的培训,要满足培训条件,甚至可能要考一个证才能进入,也有赚钱的方法。到了退休年龄以后,一些模特可以退居二线,发展自己的品牌,或者培训其他新模特,都是有后路的。但女仆、执事这个行业在我看来,很多人都是兼职,干完一票就离开了。所以,我们甚至不能把女仆、执事称为是一个行业,它只是在萌芽阶段。
#Q7
从商家的角度来说,他们需要怎么做才能保持一个良性、可持续的经营呢?
徐倩:他们得一点点做商业挖掘,把自己的全价值链画出来。这个店如果有了网红,就有了流量,那很多方面都可以变现,比方说把场地租赁给别人办派对。或者外派店里的员工给一些门店和企业的开业仪式站台,这就相当经营了一家经纪公司。
建议增加利益增长点,也就是分散风险。如果一家店只做执事文化,那等这波风潮过去后,转型非常困难。如果是短平快的小店,成本压缩在50万以下,20万更好,那么活下来的可能性会高很多。因为当一个新的文化潮流出现时,店家才能够快速地翻新。
内容来源 | 澎湃新闻,记者:蔡晋
👆🏼👆🏼👆🏼
复旦管院学生及校友通道
👆🏼👆🏼👆🏼
复旦管院粉丝专属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