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郁:人工智能助力科学家和企业家“双剑合璧”

胡郁 复旦管院 2022-10-30


在复旦MBA首期科创青干营开营仪式上,作为科创青干营的企业家导师,国家“863类人智能项目”首席专家、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胡郁,以“人工智能的应用方向和对科创企业发展的思考”为题做了精彩分享。


随着人类社会加速步入万物感知和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将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挥至关重要的“领头雁”作用。面对时代赋予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人工智能产业链上各细分领域的应用前景?怎样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全面重塑科创企业?
胡郁从实践层面入手,在详细剖析人工智能之于科创企业“硬价值”的同时,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解决方案和极具前瞻性的“破局”思路。(以下内容整理自现场速记)


改变生活和赋能行业

是人工智能的两大应用方向


很多人初次了解人工智能是源于2016年阿尔法狗(Alphago)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人机对弈”。其实早在1997年的时候,IBM的深蓝超级计算机就已经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从应用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可被分为运算智能、感知智能、运动智能和认知智能四块内容。对弈主要涉及运算和储存两项能力,即“能存会算”的运算智能。
人类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发展出“能听会说、能看会认”的感知智能和“能抓会握、能走会跑”的运动智能。由此,我们又提出了“能理解会思考”的认知智能的概念。所谓认知智能就是理解语言、表达知识、推理逻辑和最终决策,它帮助人类建立了新世界,包括建筑、艺术和各类知识。
“自然交互改变生活”和“智能学习赋能行业”是人工智能的两大应用方向。自然交互让机器拥有人类的交互能力,通过加强人与人、人与各种设备之间的交流,在各个场景中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智能学习让机器学习教育、医疗、公检司法等各类专家知识,让它超过90%的从业者,达到顶级专家的水平,从而提升生产力。
元宇宙是目前很火的一个议题。它不是一个技术性概念,而是产业化、商业化甚至是资本化的概念。作为人工智能的场景承载,它实际上反应出“三个宇宙”和“三个世界”的对应关系:“现实世界”对应着“自然宇宙”,“心理世界”对应着“心智宇宙”,“虚拟世界”对应的是“数字宇宙”。

原来的宇宙中只有一种高级智能体,即人类,而元宇宙里会产生数字虚拟人和智能服务机器人两类新物种,前者存在于虚拟世界中,后者存在于现实世界里。当然,不同类型的智能体学习到的东西也有所差异,比如人是感知、认知和运动/移动,智能机器人是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动/移动。
人工智能可以带给我们沉浸式的体验。具体来说,它指的是感知层面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融合。要想在虚拟世界里实现沉浸式体验,就需要借助全新的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和扩展现实(XR)技术,视觉语音的交互和数据手套等设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段相当长的过程。
从非智能设备及服务到智能设备及服务,交互的演变发展经历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AIoT三个时代。在万物互联的AIoT时代,服务提供商通过人工智能系统提供服务,而消费者则通过各种不同的智能硬件获取服务。在这一阶段,服务交付的方式以自然交互的语音、触摸和视觉为主,以智能硬件为载体,在云端和终端达成融合。未来,随着软硬件一体化设备成为大势所趋,下一代手机、智慧新能源汽车和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产品将占据大量的市场销售份额。

科创企业需要科学家和企业家

“双剑合璧”


在我看来,商业化的本质即用技术和产品解决特定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刚需和痛点。这类商品不仅可以满足用户价值、客户价值,而且还具备商业价值。用户购买产品和服务是希望能够得到功能性或情感性需求满足的心理兑价的。
举几个例子,如果从场景层面来划分的话,家庭里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商品有锤子、剪刀等,满足情感性需求的有看电影、玩游戏;在办公室里,功能性的商品有电脑、打印机,情感性的则是培训和社交;从通勤角度而言,功能性产品有汽车、自行车,情感性的需求是听音乐、电台等娱乐节目……
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与情感性需求有关的许多东西都来自内容,而非功能。这是人类进入富裕社会后的必然,元宇宙的存在恰好可以填补此处的空白。无论是现实世界中的物体经过数字加工后变成了沉浸式体验,或是人类心理世界想象的映射物所催生出的新应用,还是由计算机图形学和语音合成等技术方式和手段所创造出的内容,都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密集“催化”。
以上一切都离不开创新,而它正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如果没有科学家对源头核心技术进行系统创新,没有产品经理和架构师对产品和应用进行创新,没有企业家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就很难实现技术化、产业化和商业化的更新迭代和升级发展。
创新离不开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它需要人们追寻内心的召唤,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开创激动人心的事业。数字智能时代对科创界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技术要尽可能多地取得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场景,企业家需要具备整合不同技术且有一技之长的能力。
可以说,科创企业尤其需要科学家和企业家“双剑合璧”的领航者,从而实现对商业化思路与持续研究思路的充分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找到目标客户,用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和微创新解决现实中的刚需和痛点,并且不断满足更多人在多元场景下的更多需求。

建立混合正交商业生态系统

是成功的关键


科创企业发展需要找准时机,具体来说可以分为“科学发现”“研究与工程”“产业化”和“通用化”四个环节。任何一项技术都是从科学发现开始的,科学发现注重理论性,需要你在实践和推演中去发现底层逻辑。要想把科学发现转化为有用的研究与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这一过程未必会带来商业回报,也无法用市场规律来驱动。
产业化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技术爆炸的环节,只有等到技术快要能够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时候,市场经济才会发挥作用。资本在此时介入,就可能实现产业化,这就是所谓的“时机”。假如你们公司的技术具有颠覆性作用并且征服了整个市场,就可以坐稳整个新商业生态系统的“头号交椅”。
当技术迈过技术爆炸的门槛之后,就进入了通用化阶段。一旦全面普及,它将成为基础性技术,之后接连产生的创新都是延续性创新。要知道,若是想在延续性创新领域里赶超巨头简直“难上加难”。所以一定要找准突破技术的时机,这才是科创的精髓所在。


 推荐阅读 
金力校长:传承复旦科创基因,培养创新型青年管理人才
复旦MBA科创青干营开营
课堂笔记:5个维度看科创企业的管理智慧
做优秀的科创企业,这个三角形很关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