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于产业互联网发展战略视角的评述|企鹅经济学
作者
陈维宣 腾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后
引言
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与后果
中国可能陷入
中等收入陷阱的潜在风险
产业互联网对跨越中等
收入陷阱的作用机制
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战略综述
总结性评述
注释及参考文献:
[3]数据来源:
https://datahelpdesk.worldbank.org/knowledgebase/articles/906519-world-bank-country-and-lending-groups.。[4]数据来源:魏熙晔、龚刚、李梦雨:《收入分配、产业升级与中等收入陷阱》,载《浙江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0》,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年版。[6]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2018: Global Wage Report 2018/19: What Les Behind Gender Pay Gaps, November 26, 2018.[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0》,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年版。[8]数据来源:Cornell University,INSEAD,WIPO:“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9:Creating Healthy Lives,The Future of Medical Innovation”,2019.[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19》,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版。[10]数据来源:Cornell University,INSEAD,WIPO:“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9:Creating Healthy Lives,The Future of Medical Innovation”,2019.
[11]数据来源:腾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数字竞争力指数研究报告2019》,2019年5月13日。[12]数据来源: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2019年5月6日。[13] 数据来源:国际数据公司:《世界的数字化:从边缘到核心》,2018年11月。国际数据公司:《IDC:2025年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数据圈》,2018年11月。
[2] 蔡昉、王美艳:《中国面对的收入差距现实与中等收入陷阱风险》,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3] 蔡昉:《“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经验与针对性》,载《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12期。
[4] 蔡昉:《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于一个贯通的增长理论框架》,载《经济研究》2013年第11期。
[5] 蔡跃洲、陈楠:《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年第5期。
[6] 茶洪旺、付伟、郑婷婷:《数据跨境流动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反思》,载《电子政务》2019年第5期。
[7] 陈斌开、伏霖:《发展战略与经济停滞》,载《世界经济》2018年第1期。
[8] 陈昌盛、何建武:《在悲观中寻找确定性:2019年经济形势及十年增长展望》,刘世锦主编,《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9-2028):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年版,第19-32页。
[9] 陈端:《数字治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载《前线》2019年第9期。
[10] 陈秋霖、许多、周羿:《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劳动力替代效应——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和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载《中国人口科学》2018年第6期。
[11] 陈彦斌、林晨、陈小亮:《人工智能、老龄化与经济增长》,载《经济研究》2019年第7期。
[12] 程名望、张家平:《互联网普及与城乡收入差距:理论与实证》,载《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第2期。
[13] 程文、张建华:《产业创新升级视角下“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载《产经评论》2018年第9卷第4期。
[14] 程文、张建华:《收入水平、收入差距与自主创新——兼论“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与跨越》,载《经济研究》2018年第4期。
[15] 崔立志、陈秋尧:《智慧城市渐进式扩容政策的环境效应研究》,载《上海经济研究》2019年第4期。
[16] 杜传忠、许冰:《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载《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2期。
[17] 樊纲、张晓晶:《“福利赶超”与“增长陷阱”:拉美的教训》,载《管理世界》2008年第9期。
[18] 付平、刘德学:《智慧城市技术创新效应研究——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载《经济问题探索》2019年第9期。
[19] 高明宇:《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载《改革与战略》2018年第34卷第6期。
[20] 高世楫、廖毅敏:《数字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载《行政管理改革》2018年第1期。
[21] 高世楫、卓贤:《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分析和启示》,载《理论学刊》2011年第12期。
[22] 龚刚、魏熙晔、杨先明、赵亮亮:《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载《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第61-86页。
[23] 郭晗:《人工智能培育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9卷第5期。
[24] 郭文伟、李嘉琪:《房价泡沫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增长吗?——基于13个经济圈的经验分析》,载《中国软科学》2019年第8期。
[25] 国际数据公司:《世界的数字化:从边缘到核心》,2018年11月。
[26] 国际数据公司:《IDC:2025年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数据圈》,2018年11月。
[27]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2019年5月6日。
[28]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0》,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年版。
[29] 韩剑、蔡继伟、许亚云:《数字贸易谈判与规则竞争——基于区域贸易协定文本量化的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11期。
[30] 韩剑、冯帆、姜晓运:《互联网发展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基于GVC指数的跨国经验研究》,载《南开经济研究》2018年第4期。
[31] 韩其恒、李俊青、刘鹏飞:《2016要素重新配置型的中国经济增长》,载《管理世界》2016年第1期。
[32] 韩先锋、宋文飞、李勃昕:《互联网能成为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新动能吗》,载《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7期。
[33] 贺大兴、姚洋:《不平等、经济增长和中等收入陷阱》,载《当代经济科学》2014年第36卷第5期。
[34] 侯方宇、杨瑞龙:《产业政策有效性研究评述》,载《经济学动态》2019年第10期。
[35] 黄其松、刘强强:《大数据与政府治理革命》,载《行政改革》2019年第1期。
[36] 黄倩、李政、熊德平:《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及其传导机制》,载《改革》2019年第11期。
[37] 黄群慧、黄阳华、贺俊、江飞涛:《面向中上等收入阶段的中国工业化战略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
[38] 黄先海、宋学印:《中国跨越潜在“中等收入陷阱”的新增长战略:从追赶导向到竞争导向》,《国际经济评论》2018年第1期。
[39] 蓝庆新、窦凯:《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载《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
[40] 李稻葵:《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路线图》,载《经济研究》2014年第1期。
[41] 李月、邸玉娜、周密:《中等收入陷阱、结构转换能力与政府宏观战略效应》,载《世界经济》2013年第1期。
[42] 李政、周希禛:《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载《学习与探索》2020年第1期。
[43] 厉以宁:《论“中等收入陷阱”》,载《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2期。
[44] 梁双陆、刘培培:《数字普惠金融、教育约束与城乡收入收敛效应》,载《产经评论》2018年第9卷第2期。
[45] 林毅夫:《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进行结构持续升级,避免中等收入陷阱》,《“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31次报告会》,2012年10月27日。
[46] 刘建江、石大千:《高房价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挤出还是挤入?——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的测算》,载《中国软科学》2019年第9期。
[47] 刘世锦、徐伟:《“陷阱”还是“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与战略选择》,载《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6月19日。
[48] 刘淑妍、李斯睿:《智慧城市治理:重塑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载《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
[49] 刘伟、范欣:《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与增长跨越》,载《管理世界》2019年第1期。
[50] 刘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51] 刘筱勤:《大数据与廉政制度创新》,载《中国行政改革》2015年第12期。
[52] 楼继伟:《中国经济的未来15年风险、动力和政策挑战》,载《比较》2010年第6期。
[53] 卢现祥、罗小芳:《中国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吗?——基于利益集团理论视角的分析》,载《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7期。
[54] 陆旸、蔡昉:《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基于中国潜在增长率的模拟》,载《世界经济》2016第年1期。
[55] 陆旸,蔡昉:《人口结构变化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中国和日本的比较》,载《世界经济》2014年第1期。
[56] 马克•珀迪、邱静、陈笑冰:《人工智能助力中国经济增长》,埃森哲研究报告2017年版。
[57] 马涛:《健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机制》,载《学习时报》2019年11月27日。
[58] 曼瑟·奧尔森:《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59] 沈梓鑫、江飞涛:《美国产业政策的真相:历史透视、理论探讨与现实追踪》,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9年第6期。
[60] 石大千、丁海、卫平、刘建江:《智慧城市建设能否降低环境污染》,载《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6期。
[61] 史丹、白骏骄:《产业结构早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内生性解释———基于互联网式创新力视角》,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
[62] 宋建、郑江淮:《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服务业成本病——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载《产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2期。
[63] 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第3版),李周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64] 孙继国、赵俊美:《普惠金融是否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传统和数字的比较分析》,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0期。
[65] 唐皇凤、陶建武:《大数据时代的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建设》,载《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10期。
[66] 腾讯研究院、腾讯集团市场公关部:《2020产业安全报告: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安全战略观》,2020年1月10日。
[67] 腾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数字竞争力指数研究报告2019》,2019年5月13日。
[68] 田雪原:《警惕人口城市化中的“拉美陷阱”》,载《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69] 王冰、卢纯昕:《大数据质量治理的逻辑与边界》,载《理论学刊》2018年第6期。
[70] 王丽莉、文一:《中国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吗?——基于工业化路径的跨国比较》,载《经济评论》2017年第3期。
[71] 王燕,申探明:《“中等收入陷阱”在中国存在吗?——人口红利与技术进步的视角》,载《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
[72] 魏熙晔、龚刚、李梦雨:《收入分配、产业升级与中等收入陷阱》,载《浙江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
[73] 温珺、阎志军、程愚:《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载《经济问题探索》2019年第11期。
[74] 徐凯舟:《数据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应重视权属分离和数据保护问题》,载《中国电子报》2019年12月13日。
[75] 许小年:《转折点上的中国经济——从资本积累到技术创新》,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http://www.cxsz.org/index.php/Project/project_detail/id/41/category_id/1.html.。
[76] 易卫华、张赛飞:《智慧城市的社会影响与对策研究》,载《科技管理研究》2013 年第10期。
[77] 袁方、史清华:《从返乡到创业——互联网接入对农民工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载《南方经济》2019年第10期。
[78] 张德荣:《“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载《经济研究》2013年第9期。
[79] 张贺、白钦先:《数字普惠金融减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面板门槛回归分析》,载《经济问题探索》2018年第10期。
[80] 张欢、徐康宁、孙文远:《城镇化、教育质量与中等收入陷阱——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年第5期。
[81] 张辉、石琳:《数字经济:新时代的新动力》,载《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8卷第2期。
[82] 张慧慧、徐力恒、张军:《房价上涨可以解释高等教育升学率的性别差异吗?》,载《世界经济文汇》2018年第4期。
[83] 张建华、程文:《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载《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
[84] 张卫东、丁海、石大千:《智慧城市建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准自然实验》,载《技术经济》2018年第37卷第3期。
[85] 张晓:《“数据驱动创新”的政策研究:来自OECD的经验》,载《电子政务》2020年第1期。
[86] 张馨月、滕越洋:《房地产增长有利于实体经济增长吗?——基于企业利润的中介效应研究》,载《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
[87] 张勋、谭莹:《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国的经济增长机制研究》,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6期。
[88] 张勋、万广华、张佳佳、何宗樾:《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载《经济研究》2019年第8期。
[89] 张营营、高煜:《智慧城市建设对地区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载《软科学》2019年第33卷第9期。
[90] 赵建军,贾鑫晶:《智慧城市建设能否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中国 285 个地级市的“准自然实验”》,载《产经评论》2019 年第5期。
[91] 赵云辉、张哲、冯泰文、陶克涛:《大数据发展、制度环境与政府治理效率》,载《管理世界》2019年第11期。
[92] 郑秉文:《“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载《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1期。
[93] 郑东雅、皮建才、刘志彪:《中国的房价上涨与实体经济投资:拉动效应还是挤出效应?》,载《金融评论》2019年第4期。
[94] 宗良、林静慧、吴丹:《全球数字贸易崛起:时代价值与前景展望》,载《国际贸易》2019年第10期。
[95] Acemoglu, D., and Robinson J.A., 2000:
Why did the West Extend the Franchise?
Democracy, Inequality, and Growth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5, No.4.
[96] Agénor, P.R., Canuto, O., and Jelenic, M., 2012:
Avoiding Middle-Income Growth Traps,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No98.
[97] Agrawal, A., McHale, J., and Oettl, A., 2018: Finding Needless in Haystack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ecombinant Growth, NBER Working Paper, No.14024.
[98] Annez, P.C., and Buckley, R.M., 2009:
Urbanization and Growth: Setting the Context, The World Bank.
[99] 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11: Asia 2050: Realizing the Asian Century, Asian Development Bank.
[1] Baumal, W. J., 1967: 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
The Anatomy of Urban Crisi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7, No.3.
[2] Cornell University, INSEAD, WIPO, 2019: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9:
Creating Healthy Lives, The Future of Medical Innovation, 2019.
[3] Demirgüç-Kunt, A., and Klapper, L.F., 2012: Measuring Financial Inclusion: The Global Findex Databas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6025.
[4] Fatas, A., and Mihov, I., 2009:
Another Challenge to China's Growth,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87, No.3.
[5] Fortunato, P., and Razo, C., 2014: Export Sophistication, Growth and the Middle-income Trap, in Salazar-Xirinachs,
et al eds. Transforming Economies: Making Industrial Policy Work for Growth, Jobs and Development,UNCTAD.
[6] George, J.G., and Heginbotham, E., 2004: The Latin Americanization of China? , Current History, Vol.103, No.674.
[7]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2018: Global Wage Report 2018/19:
What Lies Behind Gender Pay Gaps, November 26,2018.
[8] Jankowska, A., Nagengast, A., Perea, J.R., The Product Space and the Middle-Income Trap, OECD Development Centre, No.311.
[9] Mario, C., Dosi, G., and Stiglitz, J.E., 2009: Industrial Policy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 Ohno, K., 2009: Avoid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
Renovating Industrial Policy Formulation in Vietnam,
ASEAN Economic Bulletin, Vol.26, No.1.
[11] Paus, E., 2012: Confronting the Middle Income Trap:
Insights from Small Latecomers,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Vol.47, No.2.
[12] Peneder, M., 2003: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Growth,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 Vol.14, No.4.
[13] Vandenberg, P., and Zhuang, J., 2011:
How Can China Avoid the Middle-Income Trap?,
Asian Development Bank.
[14] Woo,W.T., 2011: Understand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Malaysia, World Economy Lecture Delivered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Policy.
你“在看”我吗?